大明末年第311章 錢糧換蒙古騎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1章 錢糧換蒙古騎兵

第311章 錢糧換蒙古騎兵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總好過現在如此狼狽的被女真人追的好,父汗,下定決心吧,只有和漢人聯盟,我們才能重新占據草原啊!”

額哲至少在此刻,還是野心勃勃的,或者說,流淌著的黃金家族的血液,讓這一脈都不甘居于人心,哪怕在歷史上,他接任了蒙古大汗的位置,投降滿清,被封為察哈爾親王之后,仍舊是不甘心的,他的后人在四十年后,仍舊起兵不斷反抗滿清的統治。

“大汗,請下決斷吧,我們察哈爾部已經淪落到了今天,難道真的要一輩子躲藏下去嗎?”

在這個營帳之中,幾乎沒人對女真人抱有好感,本來他們都在察哈爾草原上生存的好好的,結果被后金連續的征討,不得不退守河套,如今后金兵不依不饒的追上來,還想取走他們的性命,這當然不能忍。

右翼三萬戶塔什海,眼見有機會反敗為勝,于是立即出口支持,他這一開口,就代表著那些跟隨林丹汗一路退守到這的察哈爾部的態度。

但是虎魯克卻沒作聲,他們這些河套部落,并一定要和黃臺吉的女真部落拼個你死我活,只要能夠保存現在的草場,他們的部族就能安然的存活下去。

但如果林丹汗執意要東征去和黃臺吉拼個你死我活的話,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去廝殺,因為現在左翼的八部基本都被林丹汗收服了,如果不出兵,唯一的結果就是被仍舊占據優勢地位的林丹汗剿滅。

“那就召漢人的使著進來,看看他有什么說辭。”

林丹汗內心底也是不服的,他本來幾乎有統一蒙古諸部的希望,鼎盛時期,整個漠南都是他的地盤,可是自從女真人,尤其是努爾哈赤崛起之后,數次拉攏漠南的蒙古部落,通過一些列戰爭。奪取了他的霸權,這讓他引以為恥,深恨之。

但是大明朝廷是個什么德性,他也知道。說穿了,雙方就是在眼下有共同的敵人,才肯暫時聯手到一起的。

“大明帝國征西大將軍李璟麾下參議官林承祖,見過蒙古察哈爾大汗。”

身為乞活軍的代表,林承祖這次肩負的任務不輕。但他也非膽怯之人,在蒙古大帳里面對蒙古大汗時,仍舊面不改色,略帶微笑,從容不迫的行著禮,光這副儀容姿態,就不由讓人高看了一眼,

即便對漢人懷著深深戒心的額哲,也不得不承認,漢人之中。也有人杰。

要做到這個地步可不容易,單說帳外一百多人的威逼,尋常人見了,腿都軟了,何況還這般平常的。

“哦?你家征西將軍,是代表漢人朝廷來的,還是代表他自己來的?”

林丹汗回想起去年冬天,從榆林出關,運送兩萬石糧食給他的那人來,不也是叫李璟嗎?

這定是故技重施。求自己幫忙來了?

林承祖自幼就有賢名,處事不慌,宗族多有夸贊其有大將之風,但是無奈科舉一途。實在缺乏必要的天分,到如今也只是個舉人,不過在乞活軍里,舉人就是難得一見,再加上他能說會道,舉一反三都是尋常事。故而特意被派了這個差事,出使蒙古聯盟。

此刻聽林丹汗詢問,故而自信的一笑,“我家將軍,代表的自然是我乞活軍三十萬兵丁和陜西五百萬軍民,至于朝廷,與我等何干?”

“哦?既然你家大軍有三十萬人,何必來求我的父汗?!”

阿布奈忍耐不住了,這等口出狂言之徒,要換做他來做主,早叫人進來割去舌頭,砍掉雙腳給送回去了。

“我主起于山西,當日擁軍十萬,而后地方平靜,入得陜西,破流賊百萬之眾,得秦地五百萬民眾,競相擁戴,地方軍民無不翹首已盼,復得秦地三邊精銳二十萬眾,何曾夸口也。”

林承祖笑著搖了搖頭,似乎對他不屑一顧,又看著林丹汗和帳內其他蒙古人,談笑風生的說道。

這番話,卻不是假的,因為蒙古河套八部就在三邊關外,三邊的精銳有多少,他們心里是知道的,起碼去年冬天,他們雖然占了便宜,但畢竟損失也不小,現在李璟占據著秦晉之地,聽他這么一說,三十萬兵馬還真不多。

“敢問貴使,你主視我父汗為何?”

有實力,在哪里都能受到優待,起碼他這句乞活軍有三十萬大軍的話,讓額哲給接受了,但是他心底還是不放心,畢竟鄰居有這么一個龐然大物在,誰心底都不安穩啊,況且之前雙方還有過沖突。

林丹汗一聽這話,頓時附耳傾聽起來,他也想知道,這個南面漢人朝廷里最近崛起第實權派對自己的看法,至于對明王朝,他是沒什么想法了,自從殺死他派去的使著之后,他與明朝,就是敵對關系了。

“我主曰:兄弟之盟也!”

林承祖先高聲說了一句,然后從懷中出去一本賬冊,高舉上來道,“既為兄弟之好,我主征西大將軍,以糧食三萬石,生鐵一萬斤,食鹽三萬斤,黃金一千兩,送與大漢,愿作結交之盟。”

“嘶”

大帳里的蒙古貴族們,聽到這句話,頓時紛紛倒吸著冷氣,要知道,這年月,察哈爾部不僅缺糧,而且缺鹽鐵之利,更別提還有一千兩的黃金了,這東西,誰都喜歡啊!

“果真?”

這次,連林丹汗本人都坐不住了,這些糧食到了,就能迅速穩定因為從歸化城西逃的軍心,有了糧食,就能讓河套八部一起動手,到時候未必和黃臺吉沒有一拼之力。

“果真!不僅如此,我主有言在先,若大汗愿以一道結盟攻打黃臺吉,以后每年愿以糧草兩萬石,食鹽一萬斤,黃金一千兩,生鐵五千斤支給大汗。”

這話就純屬瞎扯淡了,李璟怎么會做這等好事呢,他巴不得打垮了黃臺吉之后,順手就把察哈爾部給剿滅了,但是誰讓實力不濟呢,只能暫時先安撫著蒙古部落,最不濟,不讓他們投到后金那邊去。

而這些東西,頭兩年肯定是要給的,但是后續,那就得看實力說話了,如果后金沒了,那乞活軍下一個動手的目標,就勢必是占據了河套和察哈爾的林丹汗。

可是眼下,雙方都需要對方的幫助,李璟麾下的戰馬雖然通過不斷的購買和交換,眼下也有一萬多匹,但是熟練的騎兵,卻只能通過招撫歸攏的蒙古部落來補充。

但是這樣實在太慢,半年多了,通過招撫零散的蒙古落單戶籍,也只收攏了不到三四百的蒙古漢子,而通過在老營堡之外,收攏的兩個蒙古部落,卻一下子得到了一千多人,通過這一千多人打底,不斷訓練騎兵鎮的新兵,到今天總算有了點架子。

按照梁四九的說法,勉強能做馬背上的步兵用了,但是說和蒙古騎兵比,三個打一個也不一定打得過,但好在新式的馬槍已經入列,作為比弓箭射程更遠的龍騎兵來使用,還湊合,起碼機動性要高得多,再加上兩千余人的蒙古騎兵,基本戰斗力還是形成了。

只要李璟一直抓住這些蒙古騎兵的家人,好點對待,每個月糧食什么的不斷絕,那這些騎兵就會一直跟隨,為他作戰,而無需擔心忠誠問題。

所以,林承祖這次出使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找林丹汗換人,換馬,這些都是李璟所需要的。

“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林丹汗是真的動心了,這些東西一旦拿到手,就足夠他在河套八部建立穩固的統治了,而且還是長期的,依靠這些人馬,他未嘗不能乘著黃臺吉在遼東和明軍作戰的時候,東出偷襲其他蒙古部落,來達到削弱漠南親近女真部落的目的,一步步的重新奪回察哈爾草原。

但是他也知道,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東西,固然看著誘人,但是不知道李璟的條件啊。

“大汗,我主只有一個條件,每年以市價購馬五千匹,同時,今年黃臺吉入寇宣府,劫掠大明,他身為大明帝國的臣子,必定要與黃臺吉在山西打上一場,但是我主麾下,缺少能動用的騎兵,故而請大汗撥給三千騎兵,和他們的家人。”

有些話,不需要說透,如果李璟在山西戰敗,林丹汗自然會繼續當他的縮頭烏龜,但要是李璟在山西獲勝,黃臺吉倉皇逃跑的話,那林丹汗也不介意出兵痛打落水狗。

但是三千蒙古部族,還是讓他望而卻步,蒙古草原上,誰擁有的部族多,誰的戰士就多,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林丹汗不傻,一聽這話,頓時就要拒絕,但是額哲卻搶在他之前上來,輕聲道,

“父汗,河套八部里,有許多頭人對父汗不滿,這次何不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攻打一些不服我們的部族,劫掠他們的人口和物資,正好省下草場給咱們插漢部放牧,多余的人口和部族,直接給他就是了,反正他也沒要求到底是哪個部族的人。”

林丹汗一聽,眼前頓時一亮……(未完待續。)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