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08章 王朝覆滅的先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8章 王朝覆滅的先兆

第308章 王朝覆滅的先兆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4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逆流直上

“擒孔賊者,賞銀萬兩,擢升三級,凡屬軍將者,一應封侯!朕要把孔賊碎尸萬段,凌遲處死!”

當徐州衛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京城傳遞徐州至兗州的漕運河段,被東江鎮叛軍切斷的消息之后,崇禎帝朱由檢在金鑾殿一度幾乎昏闕,大明的江山,似乎在這一刻,即將不穩。∮∮,

但凡成祖以來,遷都應天府紫禁城,大明王朝的命脈,幾乎就是北邊的九邊軍鎮和南方的稅賦,而溝通南北最重要的這條生命線,如今卻被東江鎮三千叛逆騎兵給切斷了。

自古春秋兩季,都是漕運最繁忙的時候,因為從淮河以北的河運,會在冬季結冰,大抵漕運也會在當年的11月結束,所以冬季,京師和北地都是在消耗當年的儲備,只有等到春季到來,河道疏通,才會有新的稅賦糧草北運。

自隋朝修建大運河以來,凡屬在北方的中央王朝,基本都是看這條運輸生命線來維持的,大明王朝自成祖以后,更是十分重視運河,如今維系漕運的軍戶竟然在百萬人上下,其中健壯者三四十萬人,

這也代表著,倚靠漕運維持生活的百姓,在百萬戶上下,而孔有德切斷了漕運,等于徹底動搖了大明江山的根基,一旦漕運長時間無法恢復,那大明的江山都要不保。

而倚靠漕運吃飯的百萬軍戶,一旦丟了飯碗,也同樣是不安定的因素,毫不夸張的說,哪怕孔有德只切斷漕運一個月,那大明基本就等同丟了半條性命,到時候不僅僅是京師不穩。地處前線的宣發,薊遼重地更是如此。

如果說,還有比崇禎帝更憤怒的,那就當屬當朝首輔周廷儒了,因為這事,他已經明顯感覺的到。朱由檢已經對他產生了疏遠感,甚至內心底深恨于他。

因為他是住撫派的代表啊,加上平賊總督劉宇烈又是他舉薦的,這下,天大的簍子就壓在他的身上了,再加上次輔溫體仁伺機上奏給他上眼藥,盛怒之下的皇帝,直接將劉宇烈罷官去職,交有司審問。

又命即將赴任的原屬天津兵備道朱大典即刻赴任青州。不僅是接任因公捐軀的徐從治擔任山東巡撫,而且加節制諸軍,直接指揮前線作戰。

而仍舊盤踞在錦州方向上的關寧軍主力,在皇帝一天七道詔書,一道比一道嚴令的情況下,終于入關,直接走天津,德州南下。去追殲那支捅破天的東鎮江騎兵,這一次。朝廷是動了真格的了,

不僅是整整六千關寧鐵騎,還有山永巡撫楊嗣昌親自統率五千關門鐵騎南下,崇禎帝又發京營精銳三千,加王樸為總兵官,同時南下剿賊。

“朝廷完了。”

這是李璟在接到暗線傳回的消息之后。對著屬下說的第一句話,直接把這些人給震的暈暈乎乎的,怎么一轉眼,朝廷就走到這個地步了?

“主公,此言莫非戲言爾?”

下頭人也有不信的。畢竟大明朝廷二百多年的統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消除影響的。

甚至這種思維,在乞活軍里,也是大有所在,畢竟,他們的目標總是含含糊糊的,那就是李璟要稱王,要建制,但是一直沒有施行,也沒有全軍上下也沒有明確提過要推翻朝廷,但是擁軍自立,不理會朝廷的軍令,已經成為事實。

所以,大伙對朝廷,也談上什么忠誠,但畢竟是生于斯長于斯,一朝劇變,大家還是心頭有幾分接受不了。

“非戲言爾,漕運之重,天下之命脈也,孔有德三千人馬,只需在千里漕運邊上轉悠,使民不安生,地方不靖,便叫漕運斷絕,只需一月,遼東北直隸便要饑荒,凡屬天子腳下,邊關重鎮,力保求穩,一旦人心思變,則天下危矣!”

李璟這話可不是恐嚇,而是確有其事,大明朝半壁江山在江南,天下賦稅出蘇松,這個地方一旦出了問題,和北京失去了聯絡,但問題就大了。

沒了江南的稅賦,朝廷的三餉,就勢必沒有來路,現在陜西和山西,已經不怎么交稅了,起碼今年是別想,而四川的稅賦,如果繞道湖廣,就必走河南,這條路,現在看似還安全,但是馬上,十幾萬幾十萬的流寇,就會切斷這條道路。

到時候自己阻斷了山西和陜西,流賊阻斷了河南府,東江鎮叛軍阻斷了漕運和山東,那朝廷能夠保有的就只剩下宣大和北直隸,遼東京師等地,這些地方,產糧不多,而且臨近邊關,多有外患。

其中宣大勉強能夠自保,遼東更是需要全國輸血才能維持,京師重地更加不能缺糧,僅僅依靠一個北直隸,能做什么?

所以大明官軍,如果不能在一兩個月內,打開局勢的話,那天下,基本上就要發生徹底變亂了,沒有銀子和糧草,官軍都不能維持,別看現在在山東山西,朝廷還有四五萬的主力精銳,而宣大山永,薊遼和京營還是幾十萬在冊的兵馬,但實際上,要防備漫長的長城防線和遼東防線,這些兵馬是抽調不出來的。

朝廷也知道,叛賊不知道,但是架不住李璟知道啊,提前送大明朝廷下地獄,這本就是李璟該做的事,甚至做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所以,那就干吧。

“諸軍要提前行動,正好現在張宗衡也在咱們手里,只管借用他的名義,先占據山西,驅趕流賊入河南,最好是讓他們去和山東叛軍匯合,屆時消耗朝廷在山東的精銳,避免我們與朝廷直面撞上。”

“喏!”

下頭的軍將見他已經決定,于是也沒什么好說的了,雖然心里還是有些慌張,但是只要自家不亂,朝廷的破事,就隨他去吧。

“林丹汗安能有如此雄兵?他是怎么渡過寒冬的?”

明崇禎五年三月十三,后金大汗黃臺吉在沈陽誓師西征,開始了第二次征討林丹汗的作戰,并傳令已經歸附后金的蒙古部落出兵助戰。

到四月上旬,西進的滿洲八旗和陸續匯集的蒙古科爾沁,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在西拉木倫河回師,其中女真韃子兵力三萬人上下,蒙古兵力在五六萬左右。

總兵力已經接近十萬,遠甚于插漢部六萬人馬,但是當黃臺吉從會盟的蒙古部落臺吉嘴里聽說,河套諸部安然無恙的渡過寒冬之后,頓時驚訝萬分。

要知道這一次,后金大軍主力皆出,就是要乘著今年北地大寒,凍死牲畜無數的檔口,一舉解除蒙古末代大漢林丹汗對于蒙古東部部落的威脅,以便徹底統一蒙古,作為他征伐明朝的重要住手。

但是現在,蒙古河套部落的實力未曾受損,一旦林丹汗決意作戰,那十萬大軍,未必能穩操勝券,一旦戰事拖的久了,僅憑遼東一萬多人駐守老巢,未必安全,而根據口外商賈送來的戰報,山西和陜西一帶,新崛起的明軍將領李璟,擁兵十幾萬,

要是此人再出塞外,側擊自己的后翼,那事情就糟了,所以黃臺吉也一時不能決斷了。

但正在此時,代善之子岳托和薩哈廉起身邀戰,言語之間充滿了對林丹汗的不屑,曰,“昔日林丹者,坐擁察哈爾八部,威勢何其之盛,帶甲鐵騎者數十萬之眾,安為擊破,今如喪家之犬,昔東攻科爾沁,聞后金大軍2000西進,便倉皇西逃,足見其膽小如鼠也!”

黃臺吉聞言大悅,起濟爾哈朗,岳托為右翼,領兵兩萬,起多爾袞,薩哈廉為左翼,領兵一萬五千人,自領中軍主力,即刻西進,兵鋒直指歸化城。

如同歷史上一樣,鑲黃旗的兩個蒙古人在蒙古部落臺吉的暗示下,偷走戰馬,星夜向林丹汗示警,于是駐扎在宣府口外歸化城中的林丹汗,星夜率部族西遷河套,企圖利用黃河天險來阻擋后金大軍。

不過這一次,他的運氣要好的多,因為寒冬時節,他得到了來自南方明王朝劫掠的糧草補充,部族的損失不是很大,雖然還是不敢正面交戰,但是部族的士氣和體力都能以保全,故而后金大軍在追擊中,并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甚至在局部交戰中,后金軍的附庸蒙古部落與插漢部騎兵作戰,還多有失利,到五月上旬,黃臺吉領后金主力占據歸化城,但是見各部的繳獲與損失都大于預估,就決定暫且停止進兵,反正這次作戰的目的已經基本達成。

等回過頭來,一清點損失,黃臺吉就坐不住了,因為繳獲太少,跟隨他作戰的蒙古部落損失太大,以致于下面多有怨言,故而為了彌補這份損失,黃臺吉便以大明邊將,擅自截殺蒙古部族和劫掠財貨為由,于五月二十二日,寇邊宣府。

一時間,大明烽煙四起,國將不國,內有山東登萊之亂,南直隸漕運之危,又有山西晉南數十萬流民肆虐,如今宣大一線又有十萬女真和蒙古部族寇邊,真是時運不濟啊。(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