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05章 釣魚執法是要不得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5章 釣魚執法是要不得的!

第305章 釣魚執法是要不得的!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3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歷史軍事第305章釣魚執法是要不得的!

第305章釣魚執法是要不得的!

“如何啊?鄭指揮使?”

此時,淳縣鄭府里頭,代州知州魏伯安,一臉笑意的看著剛才出去的宣大總督密使,只等他的身影消失不見,他一臉調笑的意味,沖鄭仁寶說道。

“指揮使?”

鄭仁寶沒好氣的說了一句,然后端著茶杯吹了吹,

“我說你能干點靠譜的事?主公都全權任命你為代山西親民官了,你好歹也給我爭取些啊,一個山西都司指揮使,也想打發我?”

“這能怪我?誰讓朝廷小家子氣,只肯給一個區區指揮使來忽悠你,若換作我,直接命你為一介掛印將軍,封個都督都不為過啊。”

魏伯安愣了,合著這全賴上自己了對吧,問題這事他也不能做主啊。

但看二人這談話,就知道張宗衡的計劃全給落空了。

關鍵不提鄭仁寶的富貴是誰給的,就說魏伯安,也不信這位眼高手低的總督啊,關鍵還是出身問題,

要是魏伯安是兩榜進士出身,那策反了鄭仁寶,拿到貪天的功勞,從代州知州的位置上,升任一省參政,參議都不為過,可惜他是個舉人啊!

在這個舉人頂多干到四官的年代里,他的身份就成為了最大的一問題,要知道當初他可是拼了性命,才從徐從治身邊混下一份保底的功勞,外放成了代州的同知。

這還是因為當時的山西太原府沒人肯來當官,運道好,才勉強混上的。

等到后來,若不是李璟執意要求,并且不惜以兵馬威脅,山西地方才勉強讓他接任了代州知州,可也只是個五,魏伯安自己知道,這輩子,他可能就是這么個位置上干到終老了。

甚至連這個位置都不一定保得住,因為他是舉人啊,若是山西平定了,沒有兵禍作亂了。朝廷又要考慮換人了,他就注定要被解職,到時候一任五官渾渾噩噩混到死,再也沒什么前程了。

作為科舉屢試不第,自認懷才不遇。胸有溝壑著,魏伯安可不會輕易的任命,要不然,當初在徐從治身邊,他混個首席師爺,不也照樣能夠安穩的過日子嗎?

至于豁出性命來求功名?既然在朝廷混不出頭,那投靠李璟,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了,君不見,就劉守文那種苦哈哈。也混到了陜西親民官?要換做朝廷,這可就是三邊總督的文職啊,因為陜西布政司的轄區,可不止陜西一地啊。

自認為懷才不遇的魏伯安,得到了李璟的鼎力支持,況且在看到乞活軍強大的軍隊之后,他就徹底絕了和朝廷眉來眼去的心思了,反正就認準了李璟,想著有朝一日,也能封侯拜相了。

故而。凡屬張宗衡和他約定的一切,他都秘密上奏李璟,今日更是將張宗衡的密使請到鄭府,算是徹底讓張宗衡入套了。

“哈哈。朝廷一幫鼠輩也!不提也罷。”

鄭仁寶足足笑了好一會,才停了下來,又從懷里掏出一紙公文道,“這是主公的旨意,你且照著上頭去做,屆時好好演一場戲給朝廷瞧瞧。我倒要看看,這些人能掀起什么風浪來。”

魏伯安點了點頭,但是很快又提了一句,“那些真心想要投靠朝廷的,怎么辦?”

他不止是假意接近鄭仁寶,同時還接觸了不少底層的將官,如校尉,隊正等,到叫他真的摸出了幾個想要投靠朝廷的,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當初軍戶兵投誠過來的,心里到底還是覺得朝廷親近呢。

“哼!這些人,劉指揮使已經將他們監視住了,區區跳蚤,也敢觸怒虎威,真是該死!”

鄭仁寶殺氣騰騰的說了一句,然后與他一道出門,往淳縣縣衙去了。

“也就是說,有六個隊正,一個校尉,準備充當朝廷的走狗,轉過頭來,對付給予他們富貴的我咯?”

此時,淳縣縣衙之中,劉天文和魏小寶分列兩側,將這些日子以來的情報都一一匯總之后,然后匯報給李璟知曉。

“正是如此,這些人或多或少收了朝廷那邊的好處,而且得了承諾,只要肯反水,最差的也是封個指揮同知,這可比在咱們這強的多啊。”

劉天文陰冷的笑著,不屑一顧的說道。

“主公,要不要把這些人,都提前?”

魏小寶可是全心全意為李璟服務的,再說了,他想要報仇,就只有找李璟了,所以對于任何膽敢背叛的,他都恨得牙癢癢。

于是做了一個手起刀落的手勢,只等李璟一句話,他就能親自帶人去把所有人都殺了。

李璟想了一會,這些軍將,拉不出隊伍來的,單獨一人,也掀不起什么風浪,如果現在還能讓他們惹出亂子來,那未免也太小瞧自家兩衛特務的能力了,于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隨他們去,最好給這位遠道而來的張總督,增添幾分信心,不是嗎?”

“主公,這些人收入不足為患,但是張宗衡此人來了,咱們該如何辦才好啊。”

魏小寶見他不在意,也沒多提,不過轉過念頭,他到是有幾分想把張宗衡給弄死的心思了。

“咱們這位張總督,眼高手低是出了名的,到時候好好配合他演場戲給朝廷看看,也好讓那些食餐露宿之輩,放寬心不是?”

李璟搖了搖頭,他是不愿意就這樣輕易的殺掉張宗衡的,單說宣大總督這么個招牌,不好好利用,怎么對得起人家堂堂朝廷二員的身份呢。

不提淳縣縣城里張燈結彩,清掃街道,李登高更是為了李璟的大婚來回奔走準備,而縣衙后院里,某位伊人尚且不懂大婚為何意,只是每日翹首以盼兄歸。

而在更南邊的忻縣定襄一帶,兵馬調度異常,第二鎮第二旅一個都,奉命駐守淳縣和原平之間的楊武嶺,其指揮校尉賴來福此刻正焦急盼望著北邊溝通的信使。

由于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軍戶,賴家又在其中占據了幾個隊正的位置,所以賴來福在軍中的威信還是挺足,起碼下頭的隊正什么的,無人敢和他扎刺。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有底氣敢上魏伯安的船,企圖賣了李璟,換個好前程,當然,這也和第二鎮總兵鄭仁寶也投靠了朝廷有關,不然他區區一個校尉,哪里敢做這等事。

況且魏伯安轉交給他朝廷的承諾,是一旦事成,就封他為鎮西衛指揮同知,這可是天大的官職了。

投誠乞活軍之前,賴來福只是個小旗,要不是當時見機的快,那還能留存性命,也得虧這幫賴家的弟兄幫襯,他才能快速的在乞活軍里頭冒頭,直到今日,當上了整整率領四百人隊伍的都校尉。

按說,他也該滿足了,可惜誰讓自家不檢點,多有和隨軍的指導官發生了沖突呢,他瞧不起這種親衛營里出來,便和自己一個級別的,而指導官呢,也瞧不上他這種自認高人一等的作風,雙方怎樣都尿不到一個壺里。

就拿此次企圖背叛來說,未嘗不是李璟下撥的指導官,分去了他的權威,而且危急他的地位,導致他下意識的一種自保的手段而已。

再加上這次,第二和第三鎮官兵,沒有進入陜西,自然擴充起隊伍來,他們的名額也少,要知道進入陜西的六個鎮,以前和他們并列是校尉的,如今混的出頭的,都當上一鎮副旅率了,而他們這些留守山西的,自然就沒份了。

因為原本就是五個營的編制,擴充成鎮也只加了一個營,旅率也只多了一個,自然競爭起來,就激烈了不少,在戰場上一向偷奸耍滑,作戰不利的賴來福,自然挨不上了,反正眼瞅著別人家的校尉直接升任營正,他心里就不平衡了。

可不是嗎,大家往日里都是校尉,如今別人搖身一變,成了自家的頂頭上司,心里能不氣?

也就是第二旅第三營是新編的營頭,規矩威信還沒樹立起來,不然這次企圖背叛的六個隊正里頭就不會有四個是這個營里的了,其中賴來福都里,就占了三,加上他這個校尉,簡直沒把鄭仁寶給氣死。

要不是暫時留著他們還有用,鄭仁寶都想親自帶兵把他們幾個都給絞死。

“老六,這幾天我瞧著情況有些不對,上頭把我們安置在楊武嶺,可是左邊就是第三營的營部,在老山頭村,還駐扎著騎兵鎮的一個都,我怎么瞧,這都像是沖咱們來的啊?!”

賴來福雖然行軍作戰的本事不行,但是察言觀色的本領就是實打實的強了,不然也混不上校尉的職務不是。

被稱為老六的,正是本都第一隊的隊正賴六寶,此刻聞言摸了摸后腦勺,甕聲甕氣的說道,“大哥,管他們呢,反正咱們是朝廷的人,沒誰敢動咱們吧。”

賴來福傻眼了,這什么跟什么啊,如果朝廷的皮子真管用,那還這般小心翼翼干甚,于是斥責了一句之后,才開口道,“這兩日,你在這里盯著,一有不對,就帶人進山,我去淳縣找鄭將軍當面問上一問。”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