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98章 玩扮演賊寇玩上癮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8章 玩扮演賊寇玩上癮了

第298章 玩扮演賊寇玩上癮了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9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等到乞活軍第二鎮一個營直接進駐山陰縣城之后,大同官軍的一個先遣百總部才堪堪走到山陰北面三十余里處,正向山陰進發,他們的任務是協助山陰千戶所防備乞活軍可能到來的兵力壓迫。△↗,

可帶隊的百總壓根就不想和乞活軍主力碰上,于是在離城三十里的地方,就停頓下來,然后隨意派了個人上去查探,當得知城里已經被乞活軍占據之后,他就干脆在原地扎營不動了。

而此時,大同鎮總兵高勛,正待所屬的數百標營精銳,從大同府兼程南下,走懷仁正達到應州,就接到前線兵馬的傳信,說乞活軍主力約一兩萬人出雁門關,前鋒攻占了山陰,還有一路偏師出石口,也正朝應州出發。

這下可就徹底把他搞懵了,這對面到底是要做什么?一上來就是一副全線推進的架勢,是準備真的要造反嗎?

可是很快各方面匯總的信息表明,這不是造反,而是有預謀的搶占地盤,因為各地被占據的堡壘和城池,都是在沒有任何交戰的情況下,和平迎接乞活軍官兵進駐的。

高勛當然不知道,但凡接近山西的地界上,各個駐軍的百戶所和千戶所,全部被乞活軍天策衛給策反了,當然不是說他們有多么高明的手段,而是銀子才是真的啊。

但好在因為年前乞活軍在山西太原府動亂,大同鎮為了防備當時還是賊軍的乞活軍,特意將平虜衛的主力和安東中屯衛都南調到雁門附近,所以在這里高勛還擁有大約八百標營和兩個衛的部隊。

除去空餉和老弱,大約還有兩千人能夠作戰,所以他也不是很擔心李璟突然對他下手,遂一面向大同府緊急報信。一面發公文軍令,調集大同左衛和云川衛兩個衛所的定額一萬多人南下。

“總兵大人,對面來勢洶洶,咱們恐怕不是對手啊。”

大同左衛協守參將,就是頂了當初南下被俘之后那個倒霉蛋的參將姜國威,此刻上來神情緊張的說了一句。他可是被乞活軍的威勢給嚇怕了,別說交手了,就是對峙他也不敢啊。

“怕什么,只要對面不造反,還能殺了你我不成?!”

高勛不說別的,起碼這膽色還是有的,聞言冷笑一句,然后瞧著自己身后八百家丁全副武裝跟在身后,他有什么可擔心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姜國威搖了搖頭,還是覺得心里沒底,可不是嗎,高勛好好的應州堅城不守,反而帶著八百家丁和他本部的三百多人,直接就棄了城池,往南面來,這不是明擺著羊入虎口。有去無回嗎,

哪怕李璟那小兒稍微動了點心思。直接扣下高勛,那大同鎮基本就完了,本來就沒多少兵馬的大同鎮,再丟個總兵,還能守?怕是一波就會被對面全部滅掉,能等待朝廷援軍的機會都沒有。

“放心。臨來時,撫臺大人已經與我面授機宜,料定此人此舉必有所求,但不該走到絕境,故而且放寬心。無甚危險的。”

高勛自己心里也明白,李璟放著大好的前程不要,這必定是要發出某個信號,或者是向朝廷求名分,或者是要展示一下他的肌肉,反正自己正好是個軟柿子,活該被捏了。

但也繼續開口,安撫下屬,別還沒見面,人就跑完了,“撫臺大人已經調大同鎮萬余精兵,在后方列陣,有強軍在側,怕什么?!”

“就是有大同鎮的兵馬在后頭,我才擔心啊。”不過這句話,姜國威沒說出口,只是繼續爛著臉沒說話,心底卻一直在罵娘了。

就是知道大同鎮的兵馬是個什么貨色,他才擔心啊,那些個出外作戰,能自己把自己整崩潰的所謂大軍,上陣能對準敵人的方向放上兩槍就算超額發揮了,一般都是還沒打就自個跑了,這能算什么底氣?

“宣府沈撫臺同樣令懷安衛和宣府三衛南下,準備隨時接應,東有保定總督麾下兩個正兵營西進,若是李璟敢有妄動,數萬大軍便傾師而來,他安能抵抗的住?”

看著身邊這些軍將一個個垂頭喪氣的模樣,高勛就是氣不打一處來,可是也沒辦法,自己待會還得靠著這些人呢,于是就拋出一個秘密的消息來,這可不是誆騙人,而是真的確有其事,李璟,終歸是朝廷的隱患的。

“那這般,末將等就放心了。”

果然,這個消息一出,各將領臉上的擔憂就一掃而空,畢竟有外軍來援,底氣也足了。

“果然過雁門關占據山陰和馬邑,就是天然之屏障啊。”

自古以來,內長城雁門關就是山西北面最重要的屏障之一,但是出雁門也同樣不容易,因為大山峻嶺的,兵馬調動也不方便,雁門關在以往抵抗敵人的同時,也順帶把自己給困死了。

但現在不同了,馬邑和山陰兩個縣都被自己占據了,只將這兩個地方作為大軍囤積的前沿陣地,等到有事,可快速向大同鎮內地進發,足足節省了數日的時間了。

李璟站在山陰縣北,遙望疆土,內心滿足的說道。

“主公妙計,借助先主的名號,進入大同,哪怕朝廷斥責,也不敢與我等撕破臉皮,正好借機占據這兩座城池,作為屏障,日后可得大用啊。”

李登高此刻站在他的身旁,是出口稱贊了一句,

“所言正是,朝廷在山東用兵日久,牽扯耗費極大,咱們可該抓緊時間,準備占據山西了。”

趙默笙特意從駐地趕來與李璟匯合,要的就是準備在山西大干一場了。

先前入陜,就他和鄭仁寶沒有出動,雖然也足見李璟對他們的放心程度,愿意以后路托付,但是這樣他們也就失去了立功的機會,君不見連第一鎮的郭勝,如今也有兩個騎兵營頭了么。

就他和鄭仁寶苦哈哈的守著山西,先前購馬都被騎兵鎮給分走了,等李璟入陜之后,繳獲了大批的軍馬,反而如今一看,就第二和第三鎮的騎兵最少,兩個鎮加在一起,恐怕連1500匹戰馬都湊不出來。

“山西之事,稍作合計,只是對于山西的文武安置問題,我還一時沒有頭緒啊。”

李璟不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占據山西,也不擔心是否能把流寇往河南山東趕,但就只擔心這山西的文武官員,該如何處置了。

如同像陜西那樣,全部殺掉或者軟禁是不可能的了。

陜西和山西的局面不一樣,陜西有黃河天線,而且中途和朝廷的聯系,被自己給切斷了,但是山西緊鄰河南和湖廣,朝廷在這里的統治程度非常高,一旦有什么異動,百分百能夠快速的發覺,一旦知道自己有反意,到時候應對起來,自己終究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主公,何不去管這等官員的下場,先前咱們在陜西,不也是打著義軍的旗號行事嗎?”

鄭仁寶在山西可是閑的無聊,眼瞅著連陳達都混上一鎮總兵了,他這等老一輩的,自然心底憋著一股氣,于是大聲開口道,

“主公,咱們平定了陜西,但朝廷也知道,這流寇嘛,關鍵就在于一個流,陜西跑出來幾萬的賊寇兵馬,自然是理所應當的,趙勝現在不是當著咱們乞活軍的營正嗎,在撥給他節制兵馬,扮作流民,先吧晉西的平陽府拿拿下來,逼迫官軍回頭,消耗其一部,然后咱們借剿匪的名義,進入該地,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李璟一聽,頓時點頭,幾乎想都沒想,“那好,直接傳令后續東渡黃河的部隊,不再經永寧州回代州了,直接以趙默笙的名義,出平陽府,攻取州縣,隨后入晉的兵馬,相互接替追剿賊軍,每到一縣,不可如陜西那般殺戮地方,要好生安撫地方鄉紳。”

“主公的意思,你們還不明白嗎?”李登高出來笑了笑,望著一群傻乎乎的將領,

“咱們是官軍,可不能干傷天害理的事,但是趙勝可是賊寇啊,他要是在地方殺戮,那可就不管咱們的事了。”

“對,對主公你看我這腦袋,一時沒反應過來啊。”

趙默笙和鄭仁寶相視,哈哈大笑著說道。

“此事不可外傳,趙勝的部隊,要精挑細選,不要打咱們的旗幟,盡量選擇從陜西投誠過來的健壯漢子,要多設督導和指導,確保這支部隊不會脫離咱們,而且要時刻叮囑,不許擄掠,要時刻當自己是正規軍,如果有膽敢觸犯軍法的,一律嚴加處置。”

李璟早有這個打算,但是也得防著這支部隊突然脫離自己的控制,哪怕沒有異心,也要防備他們徹底脫變成賊寇啊,不然日后怎么辦?難道徹底放棄這支部隊?

“主公放心,這事必定叫專人負責,一定不會丟了咱們的名頭,誰敢欺壓良民,誰就是咱們的敵人!”

“好了,此事要速速去辦,現在只談北面的事,都安排妥當了嗎?迎我先父遺骸入關,乃我作為人子頭等的大事。”

李璟遙望北面,凝視著說道。(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