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66章 我家娃子最愛吃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6章 我家娃子最愛吃餅

第266章 我家娃子最愛吃餅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5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昭陵秋書名:

“興亡皆是百姓苦啊。”

環縣往慶陽的官道上,一隊百來人的騎兵,正井然有序的列隊向南奔走。

領頭的正是要經慶陽南下西安,去住持大軍局勢的乞活軍大都督李璟,此刻瞧著官道兩側的尸骨。

再看那些臉色蒼白,面目麻木的農民,托兒帶口的向南邊走,頓時心里就不是滋味。

畢竟如今陜西除開臨兆和寧夏延綏,漢中府之外,其余的地界,全部都被他占據了。

但是農民的生活卻從死亡線的邊緣,直線下降到瀕死的地步。

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還是缺糧。

是的,由于陜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帶陜西主力精銳北上抗擊蒙古部落進犯,這三軍調動,所需要的糧草就是個天文數字。

原本陜西這地界,這幾年就連續遭受天災*,哪怕中途有短暫的招撫平靜時期,但是很快由于朝廷的加派稅賦,導致地方農民繼續叛亂,有些州縣甚至鬧的十室九空,大量的農田被荒廢,農民紛紛棄土離家,過著流亡的日子。

天災并不可怕,明末的所謂小冰河時期,也并非地凍三尺,只是驟然降溫,導致農業生產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但是只要朝廷肯減免這一地區的稅賦,好生休養幾年,農民倒也能湊合的過下去。

俗話說,豐收年景,除去賦稅和地租,農民勉強能夠糊口。

那到了天災歲月,哪怕不交賦稅和地租,農民也只能勉強糊口,甚至災害重一些,農民就只能舉債過日。

但奇葩的明王朝。制定政策時,就屬于一拍腦門就下令,絲毫不顧及地方的實際情況。

以慶陽安化為例。普通一個農家五口之家,每年哪怕按照最低生活標準。想要不餓死,那一日也要三斤雜糧,全喝稀粥維持體力。

以一年一千一百斤雜糧,合該約四石多快五石的糧食。

但按照一個普通農戶,租借地主的十畝土地計,豐收時節,每畝地可產精細糧食一石半,若是種雜糧。可產兩石有余,如此全種糧食,年收一季,可得二十石糧食。

以七三開,七是朝廷的農稅,丁口,雜役,雜稅和交給地租的租子,還能勉強剩下六石,這樣倒是能勉強存活下來。

可是七三這個數字也不穩定。要看租用土地的地主的意思,放到山西,七三還能算的上是大致比例。因為山西有晉商,商人為了維持信譽等各方面,多少還要顧及一下農民的生死。

但是陜西就不同了,很多地方的地主,唯一的收入就是土地,所以他們必須費勁心思,在土地上大做文章,這就導致了很多地方與農民的分成,都達到了八二開。有些甚至達到了九一的地步。

這就逼迫的農民不得不租借更多的土地來維持自己的基本需求。

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那就是太平年景。無兵無禍無天災。

可是自從天啟末年,明王朝就進入了一個多災多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老天的脾氣一天一個樣,氣候也越來越寒冷,陜西的農業生產,更是幾乎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恐怖的天災,席卷了整個布政使司衙門的轄區,每個月都有州縣上報災禍,并祈求朝廷的救濟,可是朝廷呢?

當一個地區的農業生產被大量的破壞之后,饑荒就不可避免的到來了,餓的在家嗷嗷待哺的農民,翹首以望,希望那位被吹噓的絕無僅有的圣天子,能夠開開眼,看一看他的子民,是如何在寒風中懾懾發抖,是如何在生死邊緣掙扎的。

可惜!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救濟,都沒有!

因為,那位圣明的崇禎皇帝和大明朝廷,認知中的子民,根本不包括農民啊!

聽說過皇帝與大臣同治天下的,可就是沒聽說過皇帝與農民共同管理天下的。

理所當然的,農民就被拋棄了,朝廷非但不許地方州縣減免稅賦,救濟災民,反而因為北方的戰爭,加派了三餉,這就成為了壓垮饑民的最后一根稻草。

災年本就無法生存下去了,欠收的糧食,嗷嗷待哺的家人,一屁股一輩子也還不輕的債務和攤派的稅賦,直接讓陜西各地烽煙四起。

明崇禎四年春,加派山西三餉二十二萬有余,但是崇禎所信任的那幫國家的棟梁,果然沒讓圣天子失望,紛紛是上下其手,實收百萬之巨,超額百分之五百,完美的執行了朝廷的任務,這不受到嘉獎,那都沒地說理去。

陜西地方的官員,當然不能讓山西的官員比下去,雖然加派到陜西布政使司衙門的任務不過二十萬,但是千里做官只為財啊,不刮地三尺,對得起列祖列宗的保佑?對得起十年寒窗苦讀?對得起不懈余力提拔你的上司?

不過讓陜西布政使司衙門官員汗顏的是,哪怕他們費勁全力,也沒把山西布政使司衙門給比下去,蓋因為陜西的軍戶比山西的多,陜西的貧瘠土地也比山西的多,而且商路也沒山西暢通。

所以,陜西官場當年,只超額百分之兩百的完成了朝廷分攤的數額,實在是沒銀子刮了,這些窮瘋了的地方官員,好在好比較克制,伸手只針對地方農民和地方軍戶,好歹沒把手伸向邊軍,不然指不定鬧出什么樣的亂子來。

就在他們暗自傷神,想著以后與山西官員打交道,面子上不好時,吳牲帶來的招撫流民的銀子總算花光了。

能不花光么?攏共就只有崇禎皇帝下派的十萬白銀,和北直隸,河南府,山西,陜西各地藩王并文武大臣湊集的五萬白銀和兩萬石糧食,而陜西的災民呢?保守估計在二百萬人以上。

安撫流民的銀子花光了,稅賦也收的差不多了,沒別的,開整吧!朝廷種下的惡果,自己再咽回去吧,反正陜西這地界,按照朝廷的說法,那就是一整個刁民聚集地,殺多少都不帶皺眉頭的。

圣天子崇禎皇帝更是在早先下發明文,陜西地界的流民,為何不在家等死呢?

一個農民,雙目無神的側倒在官道旁邊,身邊還有一個似乎陷入昏睡的小男孩,此刻見到騎馬的過來,不知道哪里來的氣力,撲倒上來,“官爺,官爺,給口吃的吧,我家娃子已經三日未曾進食了,開開恩吧”

李璟瞧著兩側被啃光了的樹皮樹葉,周遭甚至連個小草都瞧不到時,內心突然一下被觸動了,“將你們的軍糧,分一半出來,救濟這些百姓。”

那些親兵立即照辦,這些可好像捅了馬蜂窩一樣,四周的農民瞬間圍攏上來,各個哭泣著,推搡著,只有那伸出的黑漆漆的雙手不曾變化。

“都退開,退開!砰”一個親衛將領,焦急的指揮著麾下的親衛,堵截著如潮水般涌來的難民,可實在是人數太多,百來人的親衛隊伍根本就抵擋不住,要不是他當機立斷取了一柄鳥銃,朝天開了一槍,恐怕這些災民,連馬匹都想奪走了。

“排好,不要搶,保證人人都有,再敢沖擊軍陣的,殺無赦!”親衛的將領殺氣騰騰的說道,然后命令十幾個親衛上去,將他們強行排列好隊形,才將湊齊到一起的大餅子掰開,一人上來領著一點。

“好吃,好吃!”那領導餅子的災民,瞬間就咬下好大一塊,奮力的吃著,臉上卻不住的流下淚水,實在是餓的太久了,都忘記糧食是個什么滋味了。

李璟看著人群,深深的嘆息了一下,然后取過一個餅子,走到那第一個向他伸手的農民身邊,將他從地上拉扯起來,“給你的孩子吃吧。”

“謝謝軍爺,謝謝軍爺啊!你可真是個活菩薩啊!我往后一定給你做牛做馬,報答你的恩情啊!”那個老漢,顫顫巍巍的接過餅子,兩行濁淚止不住的流下來,在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帶出兩道清晰的淚痕來。

“娃子,娃子,餅子來了,快吃吧,這是你最愛吃的餅子啊!”老漢很快就回到自家娃子的身邊,奮力抱起了娃子的身子,將面餅送到他家娃子的嘴邊,可是……

“娃啊,你醒來啊!吃餅啦你最愛吃的餅子啊!你醒來啊,別嚇唬爹啊”

李璟本就直愣愣的看著這一幕,聽聞到這聲痛徹心扉的嘶吼,頓時有些不忍,上去輕輕拍打了一下老漢的肩膀,“大叔,你家娃子已經死了。”

看著那小孩腫脹的面孔,再觸摸著他冰涼的手,現在已經漸入寒冬了,李璟出門征戰,都特意披上了他家小妹為他縫制的皮子長袍,可這小孩,本就抵抗力弱,有餓了這么久,穿的單衣,連肚子都顯露在外頭,哪里能夠幸免啊。

“娃子,吃餅,來!再吃一口。”可是老漢卻絲毫不為所動,仿佛認準了他家的娃子最愛吃餅,連李璟在一旁招呼的聲音都沒聽到,只是小心翼翼的將餅子遞到那早就干枯的男孩嘴邊,奮力的朝著里頭塞著,塞著,塞著……(未完待續。)

是昭陵秋小說作品266最新VIP章節第一時間更,昭陵秋小說266新V章。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