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53章 漫山遍野,俘虜成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3章 漫山遍野,俘虜成群

第253章 漫山遍野,俘虜成群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8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從安定縣城向南,十幾里的正面戰場上,已經徹底混亂了。愛上書屋c

官軍的兩萬余人和義軍的出城逃竄的部隊混在一起,又有神一魁本部的五六萬人馬,相互交錯,不過這一次,他們之間沒有勝利者。

義軍是被徹底打寒了心,沒有人敢回頭反戈一擊,而官軍則是立足不穩,無法集結部隊進行反擊,他們在一連竄的打擊下,被迫向更遠的地方逃竄,以圖站住跟腳之后,再行反擊。

但是建制已經被徹底的打亂了,沒有人敢停下來集結部隊,因為停下就意味著死亡。

六千多人的乞活軍將士,分成四股殺入官軍群中,雖然他們連續趕路,身乏體憊,但是占據著絕對優勢的信心,讓他們瞬間充滿了活力,高舉著戰刀長矛,瘋狂的向官軍潰兵追殺著。

“不要殺我,我投降啦。”

一個官軍的兵丁實在跑不動了,一上午的連續作戰,極大的消耗著他們的體力,加上心神劇變,腳下仿佛灌了鉛,一下就跑不動了。

只能高舉著雙手,將兵器丟在一邊,跪倒在地,祈求投降。

乞活軍的兵丁果然無視他了,只從他身邊呼嘯而過,朝著更遠的地方追殺過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投降的官軍和義軍越來越多,幾乎到了整片整片癱倒在地的地步。

周生智的騎兵大軍,繞過了一圈,不時分出小股騎兵去堵截那些逃散的到處都是的官軍,將其中跑的慢的又驅趕回去,讓步軍俘虜了事。

而主力則緊緊的跟著官軍的大魚,企圖將其中領頭的官軍將領一網成擒。愛上書屋c

楊麒此刻心中憤怒,瞧著身后緊追不舍的乞活軍騎兵,有心回身再戰,可是卻無人跟隨,只能恨恨的埋頭繼續往東北方向狂奔。

說來也怪,乞活軍大部人馬。只往東北和西南兩個方向展開大追擊,而往東北和北方去的官軍卻置之不理,這讓很多心懷異樣的官軍,拔腿都往這兩個方向上逃竄。

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另一只乞活軍的大軍,正經無定河迅南下,準備投入戰場,東面和北面,無疑是自尋死路之地。

“告訴弟兄們。不要怕苦,不要怕累,堅持追下去,務必消滅最后一個官軍!”李瑁此刻也是身體疲憊,可是卻強撐著一口氣,繼續給手下人鼓舞著士氣。

按說到了這一步,乞活軍第四旅已經額完成了所有的任務,他們已經擊潰了官軍的主力。

就這么一個多時辰的功夫里,光是俘虜都抓了幾千人,朝廷的一任巡撫。一任總兵以下文武大員起碼損失了數十人,其余都司,把總,百戶更是不計其數,整個陜西東路的朝廷主力,已經灰飛煙滅了,再也不能給乞活軍帶來半分的威脅。

除開那支仍舊在長城內外抵抗蒙古林丹汗入侵的三邊精銳,其余陜西各地,基本上都是守備空虛了。

但李瑁要的,可不僅僅是這些。他要趁此機會,一句打垮官軍和義軍,徹底解除他們在這一帶的威脅,為乞活軍順利進駐創造最有利的條件。

所以。五六千人馬,拖著疲憊的身子,開始了長達數十里,數百里的大追殺,他已經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后路。

畢竟譚武所率的主力只要順利拿下米脂,沿河東進。愛上書屋c就能保障他的側翼,那支加強給他的營和第四旅剩下的約兩個營,只需要占據綏德州城,然后迅跟進,就能確保他的后路暢通。

只要尾鏈接的上,李璟所率的乞活軍絕對主力部隊就能接應上來,這個時候,除非突然有一支朝廷的主力兵馬迎上來,不然大獲全勝是跑不了了。

既然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那為什么不趁勝進攻,一勞永逸的解決敵人呢。

于是,整個官軍逃竄的隊伍,傻眼的現那支大軍竟然毫不停歇的繼續追擊上來。

為了活命,他們只能繼續奔逃,沒有絲毫的停留,哪怕雙腿已經酸疼到麻木了,也只能機械式的提著腿狂奔,停下來的后果,要么是被俘充作苦力,要么是被毫不留情的殺掉。

“完了,完了。”杜文煥瞧著兵敗如山倒的局面,內心幾近崩潰,雖然他因為殺良冒功被朝廷撤職,但是心里還是忠于朝廷的。

不然也不會在這大戰來臨時率八百鄉壯前來參戰,可是看到這個情況,幾千幾萬的明軍都敗下陣來,他也是無力回天了,只能嘆息著仰天無語。

他身后的鄉壯,與其說是農民,不如都說是他家的家丁佃戶,這次跟隨他出剿賊,就想要混些功勞,得些賞銀好安置家里的,可是現在全完了。

大伙聚集在他身邊,無力的瞧著東南方向的亂局,卻沒有一個人提議上去救援,但是沒有杜文煥的命令,也無人敢私自逃跑,只能被動的占據著一個小山坡,默默的注視著一切。

哪怕勇如杜文煥者,也不敢輕言下山再戰了,戰局已經決定了,除非他手頭有七八千精銳,不然他是絕對不敢下山挑戰的,他身后這些人馬,都是家中最后的本錢,絕不能輕易丟在這個地方。

“咱們回家去!”杜文煥苦笑著搖了搖頭,無視那些逃竄的兵丁,無視那些帶著希冀的眼神,一狠心,直接往后一招呼,帶頭徑直撤了。

好在他的部下駐扎的位置距離主力戰場過遠,這才讓他沒趕上最開始的主力決戰,等到他到了,乞活軍的主力也到了,一陣眼花繚亂之后,整個大軍順理成章的落敗,也徹底澆滅了他殺敵報國的念頭,還是各自逃命去吧。

實質上,到現在,官軍其實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若是張福臻不先帶兵撤退的話,他和杜文煥合兵一處,也有千余兵馬,未必不能打上一打。

因為來襲的乞活軍各路都只有一千多人,只要能夠站住腳阻擊住一路,那么就能夠給官軍帶來足夠的時間,足以再糾集起一支同等規模的軍陣。

而在西北戰場上,張全昌的部隊還保留著一些成建制的人馬,但是張全昌一馬當先殺入賊軍叢中,至今未歸,這些人馬沒有得到有效的統率,壓根就揮不出多少作用來,然后被亂軍裹挾著開始朝西北方向撤退。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慘的,靖邊道戴君恩才是自認為最悲慘的那個。

他因與副將張全昌爭功,特意將其序列擺在自家身后,等到接到軍令,從西北投入剿賊的戰場時,正逢賊軍大將張孟金從安定縣城里撤退,他打西門殺入,不多時就占據了這座空城,正意得志滿吩咐人馬出城去拿些級報功呢。

突然就見到東面有開來一支人馬,二話不說就直奔自家軍陣的后方,半響的工夫都沒有,就徹底扭轉了戰局,這下可徹底把他給驚到了,連握著茶杯看戲的心思都沒有了。

這可了不得,他手頭原本的兵馬就不多,再加上分守四門追殺賊寇和出城搶功勞的部隊,手頭能夠集結起的兵力不過三百人,就這點人馬,出城去無非死路一條而已,所以他只能命令緊閉城門,觀望形勢。

很快,就有那逃奔而來的潰兵在城下叫罵,他只能閉耳不聞,等過了許久,又有北面跑的快的王性善帶百余潰兵摳門,這下他只能吩咐開了城門,將王性善放入城內。

又過不久,有綏德州左光先殘兵敗將退到城邊,也被收攏入城,再后來,就基本沒有幸免的將領能夠退入城中了,基本上都是些小魚小蝦的,戴君恩一律將他們置之不理,因為乞活軍的兵丁,也跟隨著追擊到此了。

三人在城里一見面,頓時是欲哭無淚,戴君恩還好點,起碼坐鎮城池,沒有吃到多少苦頭,可是左光先和王性善,都是灰頭土臉的,身上都帶著血跡,顯然是經過一番苦戰才逃脫出來的。

等到休整過來,稍一合計,覺城里加上收攏的潰兵,也不足五百來人,根本不能防守,遂又趁乞活軍主力未到,以精銳打頭,出北門直奔榆林境內去了。

乞活軍將士于是不費吹灰之力,占據了這座曾經被官軍和義軍反復爭奪的城池。

不過他們還不滿足于此,占城的將官,點了百來人防守城池,然后帶人出西門狂追官軍潰兵去了。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戰場上到處是躺著的尸體和散落一地的兵器,無主的戰馬在硝煙彌補的戰場上,吃著帶血的草根,偶爾有幾個未死的傷員,無力的呻吟幾句,企圖得到救治,可惜,沒有人在乎。

乞活軍的主力,已經想西面和北面大舉追擊了,剩下的千余人馬,押過四五千人的官軍俘虜和數倍于此的義軍俘虜,根本沒有能力再去打掃戰場,留守的大將廖勝之,更是每過一個時辰,必定派出一個親信向北邊搜索,他已經快要瘋了。

以一個不滿員的營不過千人,看押數萬的俘虜,哪怕他們都是驚弓之鳥了,而且手無寸鐵,但看成滿城的俘虜,廖勝之也是頗為腦大。(未完待續。)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