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51章 官軍大勝,東面黑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1章 官軍大勝,東面黑影

第251章 官軍大勝,東面黑影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歷史小說


義軍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壓迫,活不下去的人抱團在一起主動求生的組織。

他們中或許為主動參加起義,又或者被動著跟隨,但總的來說,都是為了生存。

但是由于官軍的清剿,他們在任何地方都站不住腳,就只能淪為流寇,到處流竄作戰,例如綏德安定縣這樣的十幾萬人大決戰,在陜西地界還是很少發生的。

很可惜,流寇這個詞語,就注定了他們的戰斗力不是很強,自古沒有固定地盤的起義軍,一般下場都很慘,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來訓練士兵和積攢精良的裝備,在戰斗力上,和土匪強盜差不多。

所以就更別提什么堅韌了。

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大多數明末的義軍,都會首先選擇保全自己的性命為先,所以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也就順理成章的出現了。

如果他們都有拼死一戰的決心,實質上這場戰斗不一定會失敗,但歷史沒有如果,一群農民強行被糾集起來,還是改變不了他們農民的本身身份和懦弱。

在官軍的屠刀之下,任何人都是顯得那樣的無助和可憐,但誰讓亂世降臨,他們也只是一群苦苦掙扎求生的可憐人罷了。

“娘”

幾歲大的孩子,無視戰場上的一切,奔走哭泣著,就為尋找自己的娘親,可是下一刻,亡命奔逃的義軍大隊人馬,毫不猶豫的將阻擋在他們面前的一切撞到在地,然后飛速的碾過。

“孩子,我的孩子你在哪里?!”

沒有絲毫顧忌自己安危的母親,在戰場上絕望的尋找著自家的娃,可是官軍的騎兵,沒有絲毫的憐憫,一個騎軍手起刀落,一道飛濺的鮮血劃破長空。一切都即將結束。

“敗了。敗了!”

戰場上到處是這樣的喊聲,義軍的失敗,似乎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到處都是慌亂逃跑的人群。沒有人愿意在這樣的環境下停下自己的腳步,因為那樣。注定了會丟掉性命。

普通的義軍士兵,不敢停下,因為他們的首級。在官軍眼里,就是銀子。

義軍的老營士兵。更加不敢停下,因為他們手里,或多或少沾染上了官軍的血。即使投降,也逃不開斬首的命運。

義軍的頭目。就更別提了,主動被招安都要被毒殺,坑殺。誘殺的情況下,怎么能讓他們心安。

“大頭領,撤吧,沒機會了。”一些頭目身邊還能湊集些親信,此刻湊到神一魁的身邊,奮力拉起他的戰馬,開始向西漫無目的的逃竄,大軍已經完了,誰都知道此刻無力回天了。

最精銳的老營兵馬和騎兵,全部陷入與官軍的廝殺之中,能回來多少,全看天命了,眼下保全自己的性命要緊。

南面多達六萬余人的義軍各部,此刻呆呆的瞧著主力戰場上的風云變幻,不知誰起的頭,也開始陸續崩潰,不過他們還好,起碼身后沒有朝廷官軍的騎兵追殺,起碼還能保持建制的后撤。

那兩千官軍步軍,只是分出一些來監視他們,其余的也轉道往北,開始追殺起神一魁崩潰的大軍來。

陜西巡撫練國事坐鎮在中軍,得報大獲全勝的消息,頓時欣喜若狂,連連下令嚴守中軍和神一魁北線兩萬余人對峙的巡撫標營立刻出動,配合中軍左右兩支官軍,開始直撲義軍的大陣。

到處都在追殺義軍,安定縣里,張孟金黑著臉,聽完斥候的報告,吩咐早就安排好的兵馬,開始焚燒縣城,然后打開除了南門之外的三面城門,開始突圍而走。

南邊十幾萬救援的大軍都失敗了,他困守孤城,如果還不撤退,唯一的下場就是被攜大勝之威而來的官軍團團包圍,然后舉城被屠。

“殺!”

出西門準備回保安的賊軍,迎頭撞上了張福臻和艾萬年兩部兵馬,瞬間就被擊破,根本不敢戀戰。

“總兵大人,神一魁老賊往西面去了。”

最先開始沖擊的張舉在亂軍當中瞧見曹文詔左突右殺,奔走到近前招呼一聲,遙指西面狂呼。

“殺!”

曹文詔舉起血跡斑斑的鐵錘,高呼一聲,于是這部沖殺了半日功夫的騎軍,又馬不停蹄的朝西邊義軍逃奔的隊伍追去。

這一戰,毫不夸張的說,陜西各地匯聚而來的義軍,是徹底的被打垮了,等到騰出手來的官軍繼續進剿數月,就能徹底掃平民亂,這可是天大的功勞啊,誰也不想在這場軍功盛宴中掉隊。

無論是楊麒還是王承恩,甚至更北面的練國事,蔣一陽還是艾萬年,張福臻,都借助著大勝之威,開始瘋狂的追殺起義軍殘部來。

要是按這樣發展下去,恐怕朝廷就該頭疼大勝之后的大賞了,官軍擺明了要進行死命追殺了,這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的首級,一旦上報,朝廷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了。

不過很快,他們就該笑不出來了,因為在東面地平線上,陸續出現的黑影鋪天蓋地而來……

“大帥,主公兵馬才過兩省交界,以快馬加鞭加封大帥為臨時諸軍節制,行臨機專斷之權。”

李瑁是坐不住了,才剛剛天亮,李璟派人前來查探消息的兵丁,順帶給他下達了一道臨機專斷的軍令,而天明時分陸續出發的斥候隊,截殺了東面游蕩的官軍夜不收,帶來了官軍主力正在陸續出營列陣的消息。

他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那就是繼續留守原地,坐視官軍先和義軍拼個你死我活,還是立即提兵西進,趁官軍和義軍決戰的檔口偷襲。

兩個選擇都有利有弊,實在讓他無從決斷。

立即西進,他的兵少,而且雖然整訓完畢,但是各種新式裝備沒有入列,只有不到七千人的部隊,如果貿然加入戰場,嚇跑了官軍主力或者被官軍回身一擊,這種后果,都不是他能夠承受的起的。

可是坐視不理的話,雖然能等來李璟所率的各部主力,屆時也有兩萬余人,在兵力上不會弱于官軍,但要是官軍勝的太早,或者勝的太過簡單,那乞活軍就勢必要與官軍死拼一場。

到是候不管是勝是敗,都難免傷筋動骨,而且還容易暴露乞活軍的身份,朝廷一旦震怒,后果也是明擺著的。

左思右想之下,李瑁都急紅了眼,最后還是騎兵旅臨時統帥周生智,強行諫言,又有下頭營正陳達,李博簡,廖勝之等人強烈請戰,終于讓他下定決心。

“兵出安定,勢破官軍!”

由于在安定一帶,河流密布,盡是些寬敞之地,李瑁既然下定決心,就丟下一切包袱,輕裝上陣,除開輜重運輸兵馬之外,其余三個營的主力和額外配屬的一個都五千正兵,外帶騎兵一千二百多人,全部一字排開,以強行軍向西走了十來里。

然后隱蔽休息一陣,不斷派人往戰場查探訊息。

“大帥,義軍的馬隊出動了。”

有那奔走的斥候帶來了前方的消息,李瑁坐鎮的臨時的中軍之內,手中緊握的雙手一直未曾放開。

“大帥,動手吧?!”李博簡早就按奈不住了,暗想騎兵都出動了,必然已經在死戰了,此刻不動,何時在動?!

“第四旅,身負全軍之前景,兵出安定,勢破官軍主力,責任重大,勿要遲疑,若官軍勝,則以全師而進,哪怕第四旅拼光了,也要拖住官軍的主力,為乞活軍主力占據陜西創造條件!”

腦海里突兀響起這陣李璟給他的信語,李瑁終于抬頭,重重的捶打著桌面,怒喝一聲道,“周生智,何在?!”

下頭將領,早就等著他發號司令了,此刻周生智大步向前,沉聲道,“請大帥示下!”

李瑁取了一枚令牌,直接遞了過去,“你率騎兵一千二百余員,為大軍先導,直撲官軍背后,無論戰陣如何,只管掩殺過去,絕不能讓官軍本隊列陣!”

“是!”周生智大聲說道,接了軍令,然后快步出去,直接點齊親衛,往自家駐地去了。

“陳達!”瞧著下邊眼紅的三人,李瑁還是選擇了自家的同窗,這第一陣步軍,還是該讓他去。

陳達越過羨慕的李博簡和廖勝之二人,直接出列,“末將在!”

“你率本部一千五百人馬,緊緊跟上周將軍之騎軍,務必掩護其順利沖殺,哪里有官軍膽敢結陣,你便沖殺哪里!”

“是!”

“李博簡!”

“在!”

“你率本部一千五百人馬,從左面投入戰場,截殺官軍潰兵,勿要使左翼官軍與主力匯合!”

“是!”

“廖勝之!”

“在!”

“你率本部一千五百人馬,從右面投入戰場,直沖官軍主陣,擾亂其陣型,哪怕全軍拼光了,也要死死咬住,不許官軍逃跑!”

“是!”

“大軍即刻出發,劍指安定,不勝不歸!”

“殺!”

連綿數里的乞活軍旗幟,突然暴起,以鋪天蓋地之勢,直撲決戰戰場,有那僥幸逃脫的官軍夜不收,震驚的看著這股撲向官軍后背的大軍,張大的嘴久久不能合攏,甚至連回去報信的心思都沒了,實在是離的實在是太近,太近了!(未完待續。)找本站搜索"CM"或輸入網址: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