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36章 蒙古部落,南下投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蒙古部落,南下投靠

第236章 蒙古部落,南下投靠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

魏小寶剛剛投靠李璟,就得了天策衛指揮使這樣位高權重的差使,誠惶誠恐,事無巨細都要稟告,“主公,只是這密探一職,如何留底,如何傳遞?”

李璟本著用人不疑的原則,這特務工作,他也不是很懂,但只有一條,牢牢把控下頭的千戶百戶,他就能確保這條線不亂,“無妨,此事任由你去操辦,我還信不過你嗎?”

魏小寶一聽,頓時內心感動,暗想若昔日魏公也能這般聽從自己的諫言,何至于叫朱由檢那黃口小兒弄的自盡,于是拜倒在地,三呼主公萬歲。⊥,

“起來,這事往后可不能亂談。”李璟可被嚇著了,雖然內心底極為享受,但是這話一旦傳出去,朝廷動怒起來,可不是如今的他能抗住的。

李璟可不會浪費他半點才能,“記住,但凡有大明朝廷要臣的府邸,一定要有我們的探子,哪怕一時接觸不到隱秘之事,但務必要打進去,對于那些個貪財小輩,不要怕使喚銀子,只管收買過來,傳輸消息便是。”

“喏!”魏小寶一談論起這個,頓時眉飛色舞,好不興奮,“主公,請放心吧,有我在,務必叫朝廷上下,都布滿咱們的眼線,我在宮中,好歹還留下些暗子,一旦啟用,朝中事無巨細,務必星夜報聞。”

“用心辦差去吧。”李璟點著頭,目光不知望向哪里……

山西出偏頭關,直入河套,便是萬畝草原,一望無際,只是最近這邊也遭了災,三月未曾有雨水落下。草地枯黃,一片荒寂,在接近長城腳跟,不斷有蒙古部落遷徙到此。

北面的情況,更加嚴重,小些的部落草原被強占。肥沃的草地被更大的部落霸占,失敗者只能南遷求生,他們趕著牛羊,追逐著生存的希望,來到漢人帝國的邊緣乞活。

呼其圖作為巴爾虎南遷的一部首領,原來掌管著河套平原東邊的一個小部落,部民有三千多人,但是在爭奪水場的戰爭中勢力,被迫沿清水河東進。愈發靠近長城,意為失落部落,失去了自己的草場和固定的放牧地,前途堪憂。

但好在,在戰斗中,他的部落大多都保全了下來,雖然丟失了些牛羊馬匹,但只要人沒事。遲早能夠東山再起。

“長生天保佑,南面的漢人又送來了鹽巴和糧食。今年過冬就不用擔心了。”一個部落的智者緊緊跟隨他的左右,望著正遷徙的部落,面帶笑容。

“誒,”呼其圖搖了搖頭,他不懂什么蒙漢的恩怨,只是想要保全自己世世代代生存的牧場。可惜在爭斗中失敗,不可避免的丟棄了自己的祖宗基業,即便一時沒有覆滅的危險,但他也高興不到哪里去。

“南面的漢人,心都壞透了。用這些糧食換走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戰馬,如今整個部落,只剩下不到五百匹的戰馬,一旦有其他部落來攻,難道叫我們的勇士,騎著牛羊上陣嗎?!”

一個部落中的百夫長極為不岔,滿心的怨恨。

呼其圖在這事上沒有任何的商量余地,“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嗎?如果沒有這些糧食,我們的部落連這個冬天都熬不過去,牛羊沒有青草,瘦弱不堪,即便勉強殺掉,也沒多少肉,你難道眼睜睜的看著咱們的子民都餓死嗎?”

如果不是搭上了漢人的線,得來了無數的糧草,恐怕他的部落在逃亡途中,就會奔崩離析,沒有糧食,就養不活健壯的牛羊,沒有牛羊,他們就沒有力氣在與其他的部落交戰中獲勝,只要再失敗一次,這個小部落就要消亡了。

這個道理,呼其圖還是分得清的,“至于戰馬,草原上到處都是野馬群,既然你如此愛惜,我就交給你一個任務,限你三十日內,捕獲三百匹好馬,繼續與南邊的漢人交易,我們要儲存更多的糧食,絕不能讓我們的牛羊在寒冬里餓死!”

礙于支持呼其圖的人數,在部落里占據多數,那個百夫長也不敢表露異樣,只能恨恨的領命而去,“是!”

智者瞧著他遠去的背影,隱匿在呼其圖的影子之中,淡淡的說道,“首領,這種噬人的狼,遲早要吃血的。”

“他不會有這個機會的!”呼其圖面露殺機,不屑的說道。

看著他這副自信的臉龐,智者搖了搖頭,“我們現在接近漢人的長城,但是北面不遠,就是阿速特的一支,他們占據著最好的草原,卻還要將觸手伸到這里,如果有人將我們的情況透露出去,我相信一支龐大的騎兵很快就會來剿滅我們的。”

呼其圖聽到這里,頓時變了臉色,“怎么會?我們一路敗退到這里,已經徹底失去了回到河套的可能,他們居然還不肯放過我我們?”

智者搖了搖頭,“漢人有句話,叫斬草要除根,我相信,這些人是絕不會放過我們的。”

“尊敬的智者,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巴爾虎的圖騰繼續傳承下去嗎?”呼其圖打仗是把好手,但是明顯的優劣情況下,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莽撞給部落帶來滅頂之災。

“南下,投靠在這里做主的漢人,讓他們支持我們,憑著無盡的糧食,我們可以招募那些落單的小部落,吞并他們,終有一天,我們會重新回到河套的。”智者面露精光,瞧向南面。

“不,”呼其圖即便再落魄,也沒想過要投靠漢人,“投靠漢人的下場,就是任由他們驅使去屠殺自己的牧民,絕對不行。”

“首領,不是這樣的。”智者搖著頭給他解釋道,“南面的漢人,只會種地,而不會放牧,他們即便強盛,只不會越過長城,數百年前,漢人的皇帝追擊到了漠北,擊敗了黃金家族,仍舊不久后就退去,我們才是天生的草原戰士,漢人,是不行的!”

“而且當時那是盛極一時的漢人皇帝,而我們投靠的,只是其中一個漢人的將軍,他的實力根本就不足以橫掃蒙古諸部,只要我們上了他的船,遲早借用他的實力壯大我們,等到收攏了很多小部落,我們巴爾虎就能重新奪回自己的草場!”

“真的?”呼其圖極為動心,如果是這樣,那么暫時南下投靠漢人,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他的部落都落魄成這個樣子了。

“是的。”智者贊許的點了點頭,“而且現在南遷的小部落非常多,我們只有搶先投靠,才能合理的收攏其他的部落,不然等別人占了先,我們就只能重新北上,保全自己的余部了。”

“那還等什么,命令巴爾虎的勇士們,改道南下,護衛著牛羊不要走散,咱們投奔漢人去。”不得不說,蒙古人的性格向來一根筋,認準了的事立馬就去做,沒有漢人那么多的計較。

巴爾虎部落轉道南下,多虧了還有四五百部落勇士護衛,雖然沿途有不少其他部落想要打打秋風,但是看著這么多的騎兵,考慮再三,也沒有貿然動手,反倒叫呼其圖在沿途收攏了兩個小部落,等走到長城邊上,已經有七八百勇士,牧民四五千人,牛羊過十萬,形成了一個中型部落的規模了。

“什么?”郭勝從忻縣返回之后,還帶著騎兵旅一個隊一百一十名騎兵,這些都是用來接收從蒙古部落里購買戰馬的,梁四九又圖方便,特意調派無馬的一個都前來訓練,郭勝協調之后,將他們干脆都派到了偏頭關駐扎,才繼續忙碌自己的軍務。

只是今日,倒叫傳遞得來一個消息,說是偏頭關長城之外,有一個蒙古部落約五千余人前來投靠,頓時驚訝萬分,“傳令親兵隊,隨我前去。”

當下不敢怠慢,等確定了真偽,又派人傳信淳縣,好叫李璟知曉,這才領兵往偏頭關去,隱隱瞧著長城之外,安營扎寨的帳篷不計其數,往來放牧的蒙古牧人清晰可見,郭勝站在關頭城墻之上,遙望片刻,才沖身邊的守關的第二十一營營正鄭棟廷道,“這伙蒙古人,可曾老實?”

鄭棟廷搖了搖頭,“先前有蒙古信使前來商議,說要投靠咱們,滋事甚大,我不敢擅專,后來見他們不像作偽,我就先行讓他們依托關隘駐扎下來放牧了。”

郭勝一聽,頓時點頭,“你做的對,咱們如今緊缺騎兵,主公有言在先,招募蒙古韃子為兵,多少也能加快補足騎兵旅的缺額,不過你謹守關隘,務必不叫蒙古韃子乘虛而入。”

“我省的,第二十一營的兵丁,我已抽調兩個都進駐,剩下的也都在城東不足三十里,一旦有事,片刻可至,我已警告城外蒙古韃子,不許靠近城池,即便偶有貨物叫喚,也需離城五里才行。”鄭棟廷一五一十的說著。

“好,此事當記你大功,”郭勝繼續說道,“我來時,已命駐扎永勝堡第三十一營一部北調,從今日起,你給我好生守著這里,另外城里的騎兵旅如何了?”(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