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01章 順利推行,下派各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1章 順利推行,下派各軍

第201章 順利推行,下派各軍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乞活軍中反對設置督導的事,說嚴重也算嚴重,說輕也算輕,但只等到趙默笙和鄭仁寶二人徹底扭轉了態度,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李璟的絕對支持之后,又有李氏一族的親信李富貴,被免去了老營堡千戶的職務,乞活軍中職務,也被轉任淳縣守備營任職。

這下,那些鬧騰的軍將,是徹底的傻眼了,沒有二位軍中大將的鼎力支持,他們就沒什么繼續鬧騰的底氣,而看到李富貴身為李璟親信,都是這么個下場,誰還敢鬧。

等趙鄭二人深入各營各都嚴厲呵斥,又有李璟手令傳遍全局,叫妄加議論頂撞有司命令,違抗選派各營都隊督導,指導職權的軍將,直接革職查辦,總算將這股歪風邪氣徹底打壓下去。

李璟只將親衛隊中選調一批親信,在忻縣突擊學習了三日,叫列出一條條詳細指導守則,自己更是親身上陣教導他們應當如何行事。

黑壓壓的人頭,在下頭攢動,李璟應付這樣的場面,是愈發的純熟了,直接壓了壓手勢,沉聲說道,“指導的職權,還有誰人不懂?”

“主公,我有話說。”話音剛落,一個聲音頓時響起,親衛隊不同于別處,李璟無論平時還是上了戰場,都將性命托付給他們,自然也沒什么架子,更別提熟悉程度了,這些人可以說都是他的死忠,說起話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璟定眼一瞧,是原屬親衛隊第二都第三隊隊正陳徒安,更是親信中的親信,頓時開口道,“講!”

“主公,若是駐扎在外。兵馬不受節制,若大將作亂,我等如何去辦?”

親衛營中選派出來的人馬,良莠不齊,全靠著忠誠李璟來維系地位,其中也沒幾個認識大字的。這場維持三天的培訓下來,其中大部分人也就是懂個大概,反正想著也有手冊在,下去之后,無非就是呵護下兵丁的日常生活,照料人便是了,哪里想的那么多?

但陳徒安就不同了,他本自幼被人弄的家破人亡,為了抵債。更是抵給欺壓他家的大族,由于長的俊秀,被挑中做了伴讀書童,他的野心便是讀了詩書之后起來的,主家本承諾只等他中了茂才,便叫許諾叫他脫了賤籍。

但后來見他讀書頗有天分,又出言行事試探他的心氣,試出心有怨恨。便不許他去考,這下乞活軍打過來時。他是充當帶路不說,還手刃主家數人,但唯獨放過了待他好的少爺,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李璟聽說之后,也試探一番,見他頗有文采。膽氣也是不缺,又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遂將他招入親衛營里,好生以真心相待,果然得到了他的忠心。

而那地主家的少爺。當然免不了被李璟當眾宣布放走,并且還給了一筆銀子安置,他逃走之后,自然被某個蹤跡不定的盜匪,貪婪他的錢財,取了首級不說,還順帶給埋了,沒留下一絲痕跡。

就這樣,陳徒安一路跟隨,到今天,更是被李璟任命為第三旅第三營督導官,對于他問的這個問題,李璟卻要琢磨一下,這次整軍下派的督導,指導一職,暫時只能深入到隊一級,本來他還想深入到下頭的排,但是親衛隊里的人手也不夠啊。

就眼下,兩個旅六個營十八個都五十四個隊,就需要54人,而加上親衛隊和地方守備營就是百人規模,更別提還有郭勝,譚武旅了,這里頭涉及的人事安排,就更多了,李璟哪里去找這般多的人馬啊。

以一個營督導為例,為了保障他下去之后的自身安全,還額外配給親衛兩人跟隨下去,安插到營親衛排里,下頭的都隊指導每人再配一個親兵,但這兩三個人,要說對付準備反叛的一個隊甚至一個都,是決計不夠的。

“以半年為限,你們下去之后,務必籠絡住那些大頭兵,叫他們真心認可你們,在關鍵時候,不叫被軍將拉走作亂,若半年之內,軍中嘩變,你們只管孤身逃走,切勿丟了性命,盡快趕到臨近軍鎮調兵平亂,務必盡快傳遞消息出來。

若是入職半年之后,還遇上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我著手令一封,言及此等大事,授予你們臨機專斷職權,只管拉攏軍中將士,將作亂的軍將就地正法,有功無過!但切記,此令好生收好,切勿被旁人瞧見,走漏風聲,若誰人泄露,只管軍法從事!”

下頭被選派出來的督導,指導們,頓時欣喜,想著好歹遇上這樣的事,總算能給李璟做點事了,不然就這樣好生養著,一分功勞沒有,良心也是不安啊!

“另外,每過三個月,就要考核一次,對于在軍中有為虎作倀,與軍將勾結圖謀不法,欺壓兵丁生怨,無故挑動軍中對立的,一應軍法從事,爾等帶著一顆本心下去,便是給我記得,你們的一切,都是我給的!若是哪日想要背棄我,只管試試!”

下頭這些人,趕緊開口解釋,“我等不敢!”

“做事吧,切記下到各軍,監視一切反對乞活軍,反對大伙過好日子,反對那些企圖陰謀針對你們家人的一切事,每月歸納總結,以書信上報給我,不能松懈。”

“是!”

只等送走了這批親衛,李璟總算空閑下來,這三天,可是忙的連個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可不累不行,這些都是自己以后掌握軍隊的利器,是保障自家權勢不被動搖的唯一途徑,倚靠情感維系的軍隊,哪有倚靠利益維系的軍隊穩固?

以前還能用身家性命來迫使這些人和自己綁在一條船上,但到了現在,哪個軍將功勞不是足以換取數十畝甚至上百畝的田土?這些個安身立命的田土下發下去,各個都能發家,人一旦安逸了,奇奇怪怪的思想,也就出來了。

或者毫無進取之心,只求安分老實的活著,上陣之后,多有牽掛,不肯死命出力拼殺,或者喂不飽的野心,總是感覺得不到應有的封賞,要求更多,自己給不足,自然得著朝廷了,往后啊,這軍中和地方的監督特務,都少不了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