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197章 意求安定,震驚軍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7章 意求安定,震驚軍勢

第197章 意求安定,震驚軍勢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其他網友正在看:


想那山民,本就勉強依山過活,哪有余錢余糧交稅,傅小山時年約十四五歲,已經成人,遂自家進山捕獵,到是一時還能湊合著過活,可是年景一年不復一年,又有陜西各地烽火四起,官府加征幾乎肆無忌憚,逢人便叫完稅,日子愈發的清苦。

有那依山而建村寨,不堪重負,多有逃亡,甚至絕望自盡,原本許了閨女給傅小山的一處人家,有一日拖家帶口,為防官府凌辱,竟然叫在村寨后頭的樹林之中,以繩索上吊而亡,舉家十口之戶,除開那嚇瘋了的閨女,其余全部上吊而亡,實在叫人唏噓不止。

傅小山可不是他家父兄那樣肯忍氣吞聲,這便是官府犯的一樁慘絕人寰的惡事,依照他的脾性,哪里肯依,只得安頓家小,孤身一人持著弓弩尋了個堡壘,手刃了兩名軍戶,搶了刀刃逃奔出來,從此聲名遠揚,自然也叫官府咬牙切齒,不斷尋人捉拿。

恰逢點燈子趙勝帶義軍逃竄到此,地方官員莫不敢擋,傅小山聞訊,帶著家人全部山來投靠了義軍,依仗著本事,很快就在趙勝部義軍中出人投地,獨領義軍,但好景不長,朝廷先番以內庫紋銀十萬并藩王大臣募集紋銀五萬,糧兩萬石救濟,于是義軍各自回歸原籍。

但傅小山這等人,早就沒了回頭路,只繼續隱藏在大山中躲藏,到了當年八月,朝廷賑濟糧餉用盡,而有鼠目寸光,竟然在受災之地大舉征餉,引起三秦百姓群仇敵愾,紛紛重舉義旗。再叛,這次,傅小山又跟隨趙勝舉兵響應各地義軍。

但這次三邊主力精兵早有戒備。卡住去路,叫義軍各地困死。趙勝想尋山西地界的義軍引為外援,故而經綏德渡過黃河,可在路途之中,叫官軍節節圍堵,傅小山舉家跟隨,最終都沒入陣中,被官狗屠戮個干凈。

說道這里,他真是一臉的無助。似有千般恨,卻無從發泄,殺光世間欺壓良善的官賊,已經是傅小山今生唯一的希望了,除開這個,他也別無所求了。

梁正只唏噓不止,又忍不住嘆息著舉杯自飲,“都是苦命人啊!”

只等放酒杯,到有幾分真誠,“趙兄弟。日后可有什么打算啊?”

他到是有將趙勝收入自家的想法,可惜做不得主,畢竟他這一部出身是個為難事reads;。若沒李璟的首肯,誰敢私自做主將其部首領招入軍中?

“哪有什么打算,全賴茍活罷了。”趙勝苦笑著抿著嘴,內心止不住的彷徨,今日有酒今日醉,哪怕明日斷頭臺也不在意了。

一聽這話,梁正便知他心有松動,但也不好直接露骨的替自家主公招攬他,只能旁敲側擊的說道。“趙兄弟走南闖北的,提著性命討活。也無非為了一落腳之地吧?”

“正是!”趙勝也是個妙人,知弦而聞雅意。再看梁正的神色,情知他被自家處境打動,眼正拉攏自己呢,可是他也一時不能決斷,畢竟一不知乞活軍實力如何,要是貿然投奔過去,還是個流落天涯的場,那還有幾分意思?

再者,他本出身義軍統領,若按當初在陜西的局面,大家都該平起平坐,也沒聽說哪家投靠,即便自己真心實意去投效新主,若是得了猜忌防備,那還不如自己扯旗單干呢,這樣想著,又道,“某此來寧鄉,但在縣境處仍舊留有浮財無算,今日得虧將軍活命之恩,愿以金銀奉上。”

這番話,算是討饒了,但畢竟不是梁正所想,便輕輕揭過不提,“哪里來的話?首領些許錢財防身便是,我大軍家大業大,何須此等金銀,不過首領終歸相交一場,我主今在陽曲休整,不如還請首領往陽曲一敘,如何?”

“哦?!”趙勝一聽他們不要金銀,不喜反驚,以為想要強留自家性命,但聽他這么一說,到是驚訝著問出口來,要知道陽曲乃是山西太原鎮的首府之地,官軍戒備森嚴,又有精兵良將把守,聽他這樣說,莫非乞活軍還打了陽曲?那該有何等巨大的實力啊。

“此言當真?!”要是真有這個實力,在山西地界上,也該聲揚遠播,威名赫赫才對啊,“若有如此英雄豪杰人物,某自當親自拜訪。”

說來他也是不信,可誰叫他剛在陜西站不住腳跟,被官軍一路驅趕到了山西地界,人生地不熟,自然也沒收集個訊息,是兩眼一抹黑,只知道從陜西地界過來的義軍,都在晉東南那塊活動,至于情況如何,他也不是很明白,更別提晉北地界的動靜了。

“千真萬確!”李瑁覺得是時候給他展示自家的實力了,于是起身開口道,“首領觀我軍勢如何?”

趙勝回想城外騎軍奔馳,步軍還帶著炮,內心是不得不贊嘆一句,“世所罕見也。”

又頗帶幾分羨慕的神色,“將軍所帶兵丁,皆為精壯之士,面皮飽滿,身強力壯不說,只瞧鐵甲護衛,高頭大馬,便是精銳不凡。”

“如此兵馬,只我一部,實不相瞞,我乃我主麾第四旅旅率,統轄節制西路大軍,有兵馬定額正兵三營,輔守備兵七營,號萬余眾,不過,這也只是我主麾兵馬其一,如我這等,還有四路更甚一籌,皆是裝備更加精良,訓練更加充足的敢死之士,首領何不往陽曲與我主面談乎?”

倒不是說李瑁非得招募趙勝,實在是眼他占據永寧,協守保德,河曲,直面陜西三邊官軍,身邊也沒有個知曉對面內情的,好不容易有個通曉知事的,哪里還能放過,哪怕一時半會不能發展到陜西地界去,也該早做準備了。

趙勝本以為李瑁這部義軍,便算自己瞧過的最精銳的一部了,當年陜西義軍首屈一指的王嘉胤大哥所帶兵馬,也沒有這般精銳啊,更別提其他家了,可不曾想,這乞活軍,竟然有五部這樣的精兵,頓時長大了口,久久不能合攏,“啊?!”(未完待續。)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