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190章 搶運物資,流賊犯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0章 搶運物資,流賊犯境

第190章 搶運物資,流賊犯境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公公你的意思是,賊首想要全權包攬麾下將官一應封賞事,等朝廷命令下旨,方才許可就撫?!”

張宗衡絲毫不被這宣旨太監的哭訴所動,只揪住一點發問,同時心中惱火,真乃好賊子,居然叫朝廷當做自家一般討價還價,若不是眼下朝廷還騰不手來,哪能如此被動,不過遲早叫賊子就擒,五馬分尸。

這太監見哭訴無用,又換上另外的嘴臉,一副代表朝廷斥責的公義,“是啊,張總督,你治下出了此等狂徒,你可得為朝廷盡職辦差啊!”

“陛下同朝廷諸公,都定下了計議,決意招撫事,為何反復焉?”按說,依照張宗衡久經官場的經驗來說,這番話本不該說出口,一旦叫政敵抓住把柄,一個妄議朝政,心懷不滿的帽子扣下來,直叫他也坐蠟,可惜早叫山西事弄的焦頭爛額,眼下也顧及不了多少了。

煩惱過后,事情總需解決,賊人一日不就撫,山西就永無寧日,誰叫情勢比人強呢,遂起身說道,“罷了,與你也說上多少也是無用,待我再八百里加急,奏本遞上朝堂,請陛下圣斷吧。”

話里話外,也沒將這宣旨的太監當個人物,直接說完,便不再理會他,只叫管家取來奏本筆墨,直接就著這太監小心書寫起來,等墨跡干了,又找來親兵,當面吩咐道,“照前事,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沿途不得耽擱。”

又想這一來一回,又要耽擱時日,哪怕朝廷當即批準并下發圣旨,也非得數日的工夫不可,這中途。若是賊人反復,一旦暴起,山西地界。竟然無一兵一卒可以阻擋,這是在是讓他無法忍受啊。這命運全賴賊人和朝廷的態度,真叫內心彷徨無助啊!

“我看朝廷必定行招撫事,但一時半會恐怕趕不上咱們撤離陽曲的速度了。”

布政使司衙門的后院正堂里,李璟一邊拿著手中物資明細的清單,一邊沖站在旁邊喜得嘴都合不攏的李登高說著,這次攻破陽曲的收獲,實在太大了一些。

光是山西鎮匯聚陽曲來不及轉移的稅賦,便有六萬兩現銀。另有糧草八千多石,算上查抄大族商鋪得來的合計白銀不下一百七八十萬兩,糧草數萬石,其余古董玉器不計其數。

要知道陽曲作為山西太原鎮的首府所在,同時也是晉商的發源之地和最開始經商的大本營,幾乎所有的晉商都在此設有分號或主鋪,財貨積壓不計其數,加上李璟來的是一鍋端,臨來時又沒個征兆,到叫一網成擒。全部沒入他的手中。

“可惜這些東西太過于繁雜了,主公,若是都叫咱們運送回去。指不定還得些時日啊。”李登高卻不認同李璟所言,自家分配得來的兩萬青壯,并收攏了八百輛獨輪推車和些許騾馬驢子,日夜不斷朝北邊運輸物資,累的是人仰馬翻。

如此弄了四五日,才將收攏來的物資錢糧運輸了一半多,剩下的指不定還得多少時日呢,李登高一想到這座城池,即將歸還朝廷。心底就是一陣可惜,“主公。這城池堅固高大,若是咱們引以為屏障。則南面必定叫官軍寸步不能北上,為何要丟給明廷呢?!”

李璟搖了搖頭,“話雖如此,但人在世上,豈能事事順心,咱們眼下的實力,并不足以推翻朝廷,那便叫朝廷將其鋒芒移到別處,陽曲雖然城高墻深,但畢竟顯眼,加之乃一省首府,若是占了,朝廷失了顏面,必定不能善罷甘休,如此糾纏下來,咱們恐怕也是永無寧日了。”

不過說完,又來回走動幾步,笑著道,“再者,咱們手握攻城利器,往后天下有何城能在咱們手里打不破?區區一座城池罷了,即便丟給朝廷,往后咱們想要再取,易如反掌罷了。”

此話聽的李登高一想也是正理,說到底,他至今還對那次震天動地的大爆炸心懷畏懼和疑問,怎的往日那般爆裂的火藥,在主公手里,竟能叫用棉花麻布包裹使用,匯聚一起,竟能有如此之大的威力,真是想想都激動啊,還好操持在自家手里。

“好了,你先下去吩咐,這幾日的工夫必定要將物資全部搬運啟程,務必不叫給朝廷留下一絲一毫。”

李登高聞言,頓時帶著滿足下去,“是,我這就下去安排催促。”

“稟告主公,趙將軍求見!”

正趁著難得的功夫休息一會,突然得聽外邊親衛報告,李璟翻身起來,整理衣衫,“讓他進來。”

“主公,西面李瑁報告,有一股約三千余人的賊軍,在南面平陽府站立不住,且戰且退往永寧州,我西路大軍所部在寧鄉縣與這股賊軍遭遇,眼下正在對峙,李將軍已率大軍趕往寧鄉,來信請問主公該如何是好。”

趙默笙方一進來,就趕緊和盤托出,他也是趕巧,正好巡視城池,叫李瑁送信而來的信使遇個正著,絲毫不敢耽擱,直接就進城來尋李璟了。

“什么?北上的賊軍?打著什么旗幟?”李璟一聽就納悶了,怎的南面的賊人怎么跑到自家所占城池來了。

趙默笙掏出信件給他,同時快速說道,“據西路大軍報告,其部亂糟糟的,就是一幫亂民,俘獲其先頭青壯,言及乃是躲開官軍追剿的秦地流賊點燈子部,前番在平陽被官軍打的慘敗,余部只能北逃,遇到我部,還以為是守城的官軍,見我兵少,竟敢圍城。”

說到這,趙默笙忍不住心頭火氣,要知道打起兵以來,連官軍都一敗再敗,他的心氣神也高漲了不少,按說官軍在自家面前都是望風而逃,區區小股賊寇,竟然敢圍攻自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活膩了吧。

李璟只接過信,頓時明了,李瑁攻取永寧州城之后,大軍四散出擊,又得事前囑咐,嚴守西面,所以大軍只分出小部人馬南下,其部一個都前出寧鄉縣,攻占攻城之后,又下鄉發動民眾,縣城里只有不到二百人把守,自然為賊寇有可趁之機。(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