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178章 山西現狀,束手無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8章 山西現狀,束手無策

第178章 山西現狀,束手無策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其他網友正在看:


“還是決意招撫吧。”

還是那處衙門,還是那些個軍將聚集,依舊是那一籌莫展的凄苦臉色,惶恐而又低沉的氣氛,籠罩在宣大總督府中每一個人的心頭,叫他們久久不能平復自家的心情。

張宗衡眼下也是無法了,陜西三邊總督前日傳召,言寧鎮招撫流賊神一魁復叛,聲勢浩大,曰五六萬敢死之士,秦地之軍莫不敢敵,故而急發軍令召曹文詔星夜率領大軍出晉回秦,鎮壓叛軍,曹文詔本臨兆總兵官,自當聽從三邊總督節制,故而星夜回師。

但他這一走,原本糾集起來的各路兵馬,這下頓時抓瞎,他們本企圖以大軍直逼陽曲城下,與賊軍主力決戰,所依仗的無非是曹文詔麾下精銳的兩千馬隊,他一撤,其余各部均不敢繼續前進,誰人也不能平白送死不是?!

張宗衡眼見各部將領幾乎同時請求停止進軍,心知曹文詔一走,哪怕自家嚴令他們繼續前進,也不會再有人理會自家,故而只能無奈的將各路人馬全部召回,以免叫賊軍有可趁之機。

不過陽曲之事,終歸該在近日內拿出解決的辦法來,朝廷諸公,可一直在等待自家的喜訊呢。

“總督大人,賊軍有數十萬之眾,一旦招撫,哪里來的錢糧安置呢?若依朝廷令下,叫本地自籌,敢問錢糧何出?莫非叫逼得全省皆反么?”

此話自然說的極重,不由叫公堂兩側文官武將紛紛側目,可是只看說話之人,頓時了然,此公乃原任山東按察司昌平兵備道副使藥濟眾,崇禎年間以老祈休,一直閑賦在家,聞賊訊霍亂山西,其在老家毅然散財,四處招募鄉壯。積極配合各路官軍圍剿。

大家念在他乃地方名望大族,又是昔日同僚,故而十分敬重他的為人,暗想不愧是數年之前就給朝廷上奏。叫嚴加防備流民逃竄的高人啊,眼下卻是一口指出了招撫事中最難的一處。

那就是,官職好給,一個空虛名頭罷了,朝廷迫于眼下的形勢。捏著鼻子也就給了,反正等到騰出手來,朝廷自當全力進剿這股不知天高地厚的流賊,但賊寇一口咬定非三十萬兩白銀,五十萬石糧食,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要知道山西一省,全年的加餉不過才二十萬出頭。

(遼,剿,練三餉。朝廷定額給山西在二十二萬兩左右,實質按照御史上奏,收了百萬還多。)

這些個錢糧,就是山西布政使司衙門四年的加餉總額,況且這筆稅賦,大多都叫運送入京,即便留下幾個,也叫上下其手,能用到實處的,恐怕叫十不存一二。否則流賊的霍亂程度也不會愈演愈烈了。

故而,這批錢糧,除非朝廷肯全額承擔,不然山西鎮是肯定拿不出來的。哪怕十分之一,山西鎮也拿不出來啊,上下幾個將領,誰不知道現在是個什么情況?恐怕張宗衡手里,能有個兩萬兩銀子幾千石糧食就算頂天了,可身在官場。這話哪里敢說破啊。

也就是藥濟眾這樣的致仕官員,心中沒有顧忌,才敢實話實說,但這話叫他輕易說出口,卻沒人敢輕易接下去,畢竟在場的眾人,哪怕再蠢,也不敢貿然指責堂堂宣大總督啊,冒犯虎威還算輕的,若是惹得總督大人震怒,可不是鬧著玩的。

“不招撫而繼續放任賊人坐大,那便不用朝廷問罪,我自當羞愧而死也。”張宗衡卻不正面回答藥濟眾的話,而是先行起身,向順天府紫禁城所在的東北方向施禮,片刻之后才坐回正印大座,沉聲道,“諸公且聽我一言,如今,晉地百姓,已經到了生無立錐之地的地步了,若叫賊人繼續肆虐,恐怕不要三月的工夫,咱們就該在賊人的俘虜營里再聚了!”

說道后邊,直接沖下面各個將領發出冷笑,若是這幫王八蛋肯盡心盡力,早就安靖地方了,哪能叫賊人囂張至斯?說來說去,還不是這幫飯桶叫耽誤了事?一群王八羔子,真叫自家裝作眼瞎?不知道各營吃拿索要兵餉都干了什么嗎?!

是了,如今的張宗衡,本就滿心的怨恨,自從宣大魏云中在保德戰敗,自家打大同巡撫升遷宣大總督,節制宣府,大同,山西鎮各部兵馬繼續剿匪,無奈朝廷不撥足額餉銀,反而一并加重稅賦,以至于每年節流的稅賦余額,根本不足以支撐大軍入晉。

宣府,大同兵馬,雖在冊一二十萬精銳,但他久任大同巡撫,哪里不明詳細,若是有足額的糧餉保證,大同一鎮便能出動馬軍萬余,步軍三五萬之眾,只叫出大同,沿太原府南下,只怕流民不能堅持片刻,便能平定。

但朝廷一不給錢糧,二是反而要加征稅賦,造成晉地有兵而無糧,各部皆無戰心,與賊多是迎面鼓噪,根本不與之交戰,只叫賊人丟棄輜重金銀賄賂,便放賊人離去,等到事后,尋地砍些村民腦袋,就叫充作賊人首級報功,端的是無恥之極。

可惜張宗衡瞧在眼里,記在心中,卻對這些情況沒有辦法,誰叫現實情況就是如此,打流賊,保境安民還是得依仗這些軍痞啊。

如此,心中煩悶,說出來的話,猶如石破天驚,直叫堂下諸人聽的心驚膽顫,怎的總督竟然心中憂慮至斯?!

又有尤世祿更是親自起身上前,面帶憂慮疑惑道,“制臺為何如此?”

“誒。”張宗衡只嘆息一聲,卻是不肯再發一言,又有諸將起身告罪懇求,只能悠悠的說了一句,“山西鎮如今已然走到窮途末路了,若是不能在數十日內招撫這股賊軍,則南北皆不能守,再丟平陽,汾州,我等何處立足啊?”

這番話頓時叫諸將面面相視不語,他們又何嘗不知道眼下的情況,一個山西,民不過數百萬之眾,如今十中四五從賊,簡直賊比民多,處處皆賊,官軍勢單力孤,壓根就不再是對手,如此,前途所在何方啊!(未完待續。)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