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150章 正兵三旅,兵出嵐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0章 正兵三旅,兵出嵐縣

第150章 正兵三旅,兵出嵐縣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昭陵秋書名:

“看看,主公傳令來了,命我等即刻整軍南下,一路渡過汾水直取靜樂,一路南下先拔除嵐縣的威脅,與我等想到一塊了。”

鄭仁寶將手中蓋著大都督印的文書,遞給左側一臉期盼的李富貴,一面笑著說道。

“我大軍在岢嵐駐扎一日,基本肅清各地的大族,已無后顧之憂,眼下正該乘勢南下,擊破官軍才是。”李瑁在一旁仔細的擦拭著自家佩刀,一絲不茍來回抹著油做著保養,頭也不抬的說道。

雖然只是與兩人相處一日,但他也算瞧出來了,自家富貴叔心中憋著勁,一心想要和鄭仁寶爭個高下呢,不過說實話,他是真不看好自家富貴叔,畢竟往日里一個種田的出身,三生有幸得虧清河李氏出了個李璟,如今沾光,實權都比的上一方參將了,還能有什么不滿足的?

就自家這樣的,統帥三五千人都覺得吃力,每日戰戰兢兢,事無巨細,都在苦學,唯恐耽誤大事,拖累李家,而李富貴本就肚子里沒二兩貨,還想妄圖染指整個西路的指揮大權,真是不知讓他說什么好了。

要說鄭仁寶這人,天生就是個帶兵的,就沖他在軍中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威信,李瑁就服他,不過李富貴終究還是自家族叔,他也不便多說什么,一切自有李璟去決斷了。

如此,等李富貴接過文書,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有那識字的親信上來給他小聲念著,他就不住的點起頭來,不過等念到后頭,聽到李璟任命鄭仁寶臨時節制寧化以西的所有部隊時,他一張老臉頓時垮了下來。

心中道。“李璟侄兒,真是不曉事,放著自家的親族不用,反而去用這樣一個外人,上萬的人馬交到他手里,若是有個異心。那清河李氏,豈非坐蠟?!”

可惜,軍令已下,更改不得,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如此,又將文書遞給對面的李瑁,“喏,你且好生看看。”

“行啊。既然鄭將軍節制諸軍,就請下令吧。”李瑁看完之后,心底暗道一聲,主公還是高明啊,暗抬鄭仁寶為諸軍節制,更是擢升署領副將,統帥三個營頭,將族叔李富貴也編練入內。如此,三個營就確保有一個掌握在手中。

而且立即將新設的五個守備營。一個正兵營全部遣人駐守,又是一部兵權到手,其中的缺額,自然得從自家和鄭仁寶麾下分出。

這樣想著,又細細瞧著文書所書上所書,以鄭仁寶為署領副將。統轄第三旅所部自領的第三營,李富貴的第十三營,和新派任的第二十三營,而第二十三營的參將,則是原屬寧武關軍戶兵出身的馬大山出任。這樣,就確保了李璟對于臨時組建的第三旅所部的掌控權。

端的是妙啊,李瑁這樣想著,又見里頭似乎更有深意,畢竟是臨時節制自家的營頭,這樣莫不是自家以后也能統帥一軍?如此想著,便直接開口說道,算是定下了眾人的名分,此刻他一出口,鄭仁寶也沒多說什么,反正自家在李璟麾下,已成定局,也不容多想,直接點頭應是。

只有李富貴黑著一張臉,此刻也不說話了,李瑁瞧了半響,又只能說道,“主公來信,要我等四處搜羅工匠,此番攻下岢嵐,到是抓住了不少造炮的匠人,何不派人先行押回淳縣?”

鄭仁寶點了點頭,“也對,眼下各軍火炮彈子都是不足,選派匠人制造些作為補充,也是極好的,此事就交給李將軍去辦吧?”

他也是心中有幾分不齒,若真有能力,且做副將又如何?反正都是為主公效勞,他這一聲李將軍問出口,也是存著幾分示好,畢竟往后,都在一個盤里共食,少些沖突自然更好。

見他行使副將權威號令自家,李富貴雖心有不甘,但在李瑁的眼神催促下,只得起身領命,卻只是不情愿說了一個字,“好。”

鄭仁寶聞言,也不在意,更不動怒,直接轉面對著李瑁下令道,“李瑁,我以諸軍節制命你統帥所部兵丁,直出靜樂,拔除沿途官軍堡壘,我再給你火炮十門,充作支持。”

“是!”李瑁可不會心有芥蒂,而是騰地一聲起來,大聲應道,看的一旁的李富貴心中好不郁悶,心中那點歪心思,也叫熄了火,再也跳不起來了。

“李富貴,我命你率本部第十三營兵馬,出界河口,經黃尖直抵嵐縣西城,繞道其后,切斷嵐縣后路,策應我與李瑁,我親率本部第三營和二十三營兵馬,攻打嵐縣,而后,各路大軍匯聚兩嶺,攻打陽曲,與主公會師。”

“是!”命令下達,鄭仁寶親自起身,召集各路校尉,首先宣達了李璟的任命,分出幾個新編練的都組建了第二十三營,再留下部隊把守岢嵐,繼續鎖拿大族,追繳錢糧,其三路大軍,準備了整整半日,才陸續出發,途中,又得李瑁麾下陳達報信,告知于鄭仁寶知曉之后,這才領兵東進,直逼靜樂縣。

由于吃飽喝足,加之兵鋒強盛,一日行七八十里地,其麾下騎兵更是前出二三十里地,開始陸續與官軍游騎交戰,只是賊兵大舉出擊的消息傳到嵐縣,一眾官兵全部傻了眼,在探聽到賊兵數量不下萬人之后,領軍的一個守備便與嵐縣官員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守備以兵鋒強盛,不可力敵為借口,企圖退守靜樂,依河流阻擊賊兵,可是說的輕巧,他這一退,就叫嵐縣上下坐蠟,畢竟丟失所屬城池,縣官問罪,按律當斬,他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況且在縣官看來,官軍一兩千人,若是依托城池把守,未必不能堅守援軍到來。

可惜那守備早被岢嵐州的下場嚇住了,再者他所知的,比縣官多的多了,太原府眼下,雖有三衛兵馬保衛,可惜缺額甚大,所屬一萬五六千人,其中家丁不過五六百,其余湊數的農兵都只有不到四千,此時又有約兩千人北上定襄,自家也領了千余人西進,偌大的太原府,恐怕連兩千人也湊不齊了,一旦他救了嵐縣,誰來救他?!(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