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武道第七十六章 千年古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最終武道 >>最終武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千年古都

第七十六章 千年古都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9日  作者:武不凡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武不凡 | 最終武道 
·第四卷大唐風云

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四周群山環抱,中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

故自古以來,先后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等八朝建都于此。

所謂河陽定鼎地,居中原而應四方,洛陽乃天下交通要沖,軍事要塞。

楊廣即位后,于洛陽另選都址,建立新都。

新皇城位于周王城和漢魏故城之間,東逾瀍水、南跨洛河、西臨澗河,北依邙山,城周超過五十里,宏偉壯觀。

楊廣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出一條南達杭州,北抵涿郡,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連接起來,洛陽更成天下交通商業的中心樞紐。

這日天才微亮,城門開啟,大批等候入城作買賣的商旅,與趕早市的農民魚貫入城。

對外人來說,洛陽可以算是龍潭虎穴。但劉若水此時可謂是藝高人膽大,此時的他只擔心自己的的人少,絕對不會擔心敵人多。因此,他根本沒有做絲毫偽裝,大搖大擺的從容由南門入城。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劉若水和“逃命三人組”分開了,他們三個可不敢像劉若水一樣大搖大擺。更何況,他們此時還有一些麻煩需要解決,因此四人到了位于洛水北岸的偃師城之后,就分開了。

說起來。他們三個必須要感謝劉若水。要知道,他們三個本來正在面對李密的追殺。幾乎被李密的追兵上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若非他們三個碰到的劉若水。那就……

必須得多逃一段時間了才能達到偃師城了。雖然李密的確布下了天羅地網,但以寇仲,徐子陵兩人“達人”級的逃命能力,估計還是能夠逃得掉的。

當然,李密之所以收手,并非是因為他怕了劉若水,而是因為他實在摸不清劉若水的底線,沒有把握拿下劉若水。

既然沒有把握,李密就不會動手。因為他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忍功”。真正了解李密發家史的入,都會知道,此入最大的長處,就是一個“忍”字!

瓦崗軍的首領原本并不是李密,而是“大龍頭”翟讓,李密只是翟讓麾下的頭號大將,后來東征西討,連連獲勝。功高蓋主后,才生出反心。

當年李密明明傷了翟讓,卻因為摸不清他的傷勢,于是一直忍。忍到翟讓露出底牌,才發動攻勢,一舉把翟讓踼下大龍頭的寶座。取而代之。

這個時間點把握得極準!若李密推遲叛變,翟讓已然下定決心。哪怕元氣大傷,也要將李密除去。最終肯定是兩敗俱傷之局;若李密過早叛變,縱能大獲全勝,但因翟讓威望仍在,與瓦崗軍各派系的頭頭關系又是蒂固根深,必定會使瓦崗軍四分五裂,勝了也是慘勝。

得到軍權后,李密再次顯露出他隱忍的本事,揮軍直搗關中,占據西都的大好機會擺在眼前,連東都洛陽是他囊中之物,換做旁入哪里忍耐得住,早就不管不顧地出兵了!可李密顧忌入關后,翟讓的忠心舊部會自立為王,不聽他的指揮,便棄了眼前的利益于不顧,固守河南,把瓦崗軍的領軍將士全換上忠于自己的部下,方才再次出兵,果然自那以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連宇文化及的數十萬大軍都被瓦崗軍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如此長遠的眼光,竇建德不及,杜伏威不及,王世充不及,李淵不及,甚至連李世民,都不見得有李密的容忍性和大局觀!正因為這個緣故,劉若水此來洛陽,此時也有助王世充一臂之力的心思,將李密踢出局的心思。劉若水對李密的忌憚,僅僅次于那位千古一帝的唐太宗。

可惜有時候忍得太過,就變成了忍者神龜,也成了最大的破綻!若換做是劉若水面對這種情況,無論有多少理由,無論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哪怕要捅出一個簍子,也會把追殺進行到底。

洛陽的規模果是非比一般小城,只南城門便開有三門,中間的城門名建國門,左為白虎門,右為長夏門,型制恢宏。

甫進城門,初抵貴境的劉若水頓然眼界大開。

雖然襄陽,南陽都是一方大郡,但若是和襄陽相比,卻還是有一段差距。

只見寬達百步貫通南北兩門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筆直延伸開去,怕不有七、八里之長。

街旁遍植櫻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樹木,中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際此春夏之交,桃紅柳綠,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里坊之間,各辟道路,與貫通各大城門的縱橫各十街交錯,井然有序。

劉若水雖然知道和氏璧位于靜念禪院,也知道,此時的靜念禪院除了了空和尚以外,并沒有其他高手,劉若水若是立即前往靜念禪院奪寶的話,恐怕會十拿九穩。

不過,劉若水知道,洛陽的大幕并沒有徹底拉開,自己若是此刻就入場的話,那未免太早了。至少,他自己給先給自己找到一個借口,一個縱然說不過去,但也勉強合理的借口。

畢竟,劉若水想要得到和氏璧,除了想要得到和氏璧本身,用其中蘊含的宇宙能量為自己洗骨伐髓以外。他還看重和氏璧所代表的聲望。

聲望這東西,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在某些時候,卻是真正的大殺器。

要知道,爭霸之路從來都不是一條康莊大道。

不但前途渺茫難測,崎嶇難行,隨時有粉身碎骨之禍。最教人頭痛的是歧路甚多,一個不小心,便錯失直抵目標的機會。

時機實具最關鍵的重要性。

李世民便是最懂掌握時機的人,覷準機會,迫得他老子作反,起兵太原,趁關中精兵西出應付李密之際,渡河入關,奪得西都長安這堅強的固點,只須去了薛舉父子這西面之患,便可遙看關中群雄逐鹿,乘鷸蚌相爭,坐享漁人之利。

雖然因為先知先覺的緣故,劉若水出手的時機也同樣天衣無縫,不過短短數月的功夫,就成為了南方最大的諸侯。

但是礙于南方固有的劣勢,劉若水奪取天下的機會雖然要比李世民大一些,但卻并非是決定性的。

若是想要將優勢變為決定性的優勢,那和氏璧無疑會是最重要的一枚砝碼。

在這個前提下,劉若水變得很有耐心,耐心等待那個能夠名正言順的去奪取和氏璧的時機。

更重要的是,劉若水他知道,這個時機并沒有讓他就等。他只要登上兩天,就會有人親手將這個機會送到他手上。(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最終武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