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武道第二十五章 聽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最終武道 >>最終武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聽勁

第二十五章 聽勁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5日  作者:武不凡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武不凡 | 最終武道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上海這個地方,雖然外表看上去繁華無比,但其實是金絮其外,敗絮其中,在繁華的外表之內,隱藏著無數的黑暗與混亂。

越是混亂的地方,學武的人就越多,相應的,武館自然也就越多。

所以在上海,踢館是非常常見的事,每天都有幾家武館都要因此而砸了招牌,每天也會有幾家武館因此而出頭。

不過踢館的人再多,也沒人敢惹上李存義老爺子的武館。

縱然再沒見識的人也都清楚,“單刀李存義”乃是當世最強的幾位國術宗師之一。論起真實實力,絕對能排到前五,因此,哪有人敢撓他老人家的虎須?。

事實上,這些年來,李存義老爺子根本不需親自動手,光是他那幾個弟子,就足以鎮場子了。

劉若水雖然想要見識一下李存義老爺子的形意拳,但卻并沒有“踢館”的意思,因此他詐稱是前來學武的,悄悄混了進去。

劉若水進入武館之后,聽到一位國字臉,八字胡的中年漢子在講解形意拳。

“形意拳本名心意拳或意拳,為內家三拳之一,祖師爺實乃明末武將山西姬隆豐由槍法演變而來,創五行十形之心意拳。而后由老能太師祖將心意拳改為形意拳,原心意拳者多弓步側身,形意拳則特有之三七步,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

劉若水聽到他的講解之后,眼睛不由得一亮。

在國術方面,他雖然現在主修的是八極拳,但最開始的時候,他是用形意拳打下的基礎。只是苦無名師指點,形意十二式都是他自己琢磨的,雖然他走出了一條路子,但和正統的形意拳早就是大相庭徑,因此聽到他的講解,劉若水連忙站在一邊,津津有味的聽了起來。

“形意五行即劈、躦、崩、炮、橫,所謂上馬為槍,脫槍為拳。你們初學形意,還用不著練槍,但只需在拳法中融入槍法攔拿札之拳意,便可明白何為滾動之渾圓力,如何將壓,挑,劈,崩,進,抖等槍法之術融入打法……”

中年漢子正講到精彩處,卻聽到有人忽然高聲喝彩道,

“講得好!”

卻是劉若水心有所悟,不由自主的喝彩。

劉若水練形意拳,走的乃是模仿動物的路子,練熊形就模仿熊,練虎形就模仿虎,練燕形就模仿燕子。

雖然劉若水也清楚,形意拳和八極拳一樣,都是脫胎于槍術,但是他一直都是將形意拳當成五禽戲練的,若非中年漢子的講訴,他還無法將槍術和形意拳連在一塊。

聽到劉若水的喝彩之后,中年漢子眉頭先是一皺,露出一絲不悅,然后目光看向劉若水之后,用目光掃了掃劉若水的雙手,雙眼微微一瞇,說道,“不知道是哪一位師傅到了,此來所謂何事。”

劉若水笑了笑,說道,“某家劉若水,是來找李老爺子討教的。”

說罷,劉若水雙手伸出,搭向了中年漢子的手。

中年漢子看見劉若水的步法和動作,眼睛微微一縮,說道:“好!好純的拳架子!”

說罷,他也把手搭了上去,和劉若水碰在一起。

劉若水用的,乃是江湖中最為典型的搭手禮節。雙方只要一搭手,那就是雙方“勁”與“勁”間的較量只要一較勁,自然知道對方的深淺。

劉若水雖然先搭搭手,卻是不想和李存義師父撕破臉。

在當今天下,大部分國術宗師都是那種一腔熱血的英雄豪杰,但是像李存義師父那樣,能被稱之為“大俠”的,卻是寥寥無幾。

前些年,庚子國變的時候,李存義明明都已經五十三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依然手持一把大刀,奮勇抗敵。而等到他六十五歲的時候,依然寶刀未老,組建了“中華武士會”,因此凝聚眾力,對抗外敵。

劉若水此來,只是為了磨練武藝,卻并不像和李存義師傅撕破臉。對于這位老人,劉若水心中自然有一份敬意。

要是一上來就氣勢洶洶的比武,那就是撕破了臉皮,見生死的搏擊了。

拳術名家,相互搭手,心里都有了一份底,是以不會貿然出手。但是這樣也造成了外界傳聞,說中國武術,只動口,不動手的假象。

兩人手相互搭在一起,劉若水陡然感覺,中年漢子皮膚毛孔一緊一縮,其中渀佛蘊藏有千萬鋒利的鋼針,微微的上刺,一起一伏,含而不發。

化勁高手!

劉若水心中微微一緊,身子微微一抖,一股暗勁就從他的手掌透了過去。

劉若水目前只是暗勁層次,若論用勁巧妙,的確比不上中年漢子,只是劉若水這一年來,重新將“五鍛天功”撿了起來,雖然藥材不齊,

但他結合內家拳術,走出了另一條路子,雖然比不上前世的大成境界,但也算達到了小成的地步。

劉若水這一股勁,并不光是從肌肉發出來,而是全身肌肉加上五臟六腑一同用勁,因此在境界上,劉若水雖然差了一線,但是勁道上,卻是絲毫不弱。

一時之間,兩人竟戰了個旗鼓相當。

須臾功夫,兩人的腦袋上滲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然后直接被蒸發成一股水汽,散去了。

又過了片刻,劉若水心中一突,暗道,“不好!”

不是因為他要敗了,他若是會敗在中年漢子手下,哪怕因此而五臟受損,甚至因此而斃命。他也不會有什么怨言。他只是發現,兩人的實力實在是不相上下,根本難以分出勝負,若是這樣較量下去,兩人必然會因此而力竭而死。

若只死一個,無論是他死,還是我死,劉若水都能夠接受,畢竟他在國術上,繼承了李書文的思想,因此信奉,“以武交心則必有一死”,若是對方死于自己手下,他不會因此而懊悔。若自己死于對方手下,他也不會因此而痛恨。

但面對雙方即將同歸于盡的結局,劉若水卻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他自然想終結這一次“搭手”。

劉若水知道這個道理,中年漢子又豈會不知道,只是雙方現在都是騎虎難下。

可到了現在這個關頭,想要結束,又哪是那么容易的?兩人此時均是全力以赴,劉若水只要稍稍撤去一點力道,那他就是立刻敗亡的局面。

舉報:/


上一章  |  最終武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