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二百五十七章 條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條約

第二百五十七章 條約


更新時間:2018年11月02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小說名稱

小說作者

關鍵字



午后,同州,行宮內側殿,宇文溫坐在書案旁,仔細看著案上一幅素描圖,圖上畫著的是一處議事廳內場景,上面的人員分列兩邊,各屬一國,左邊是周國官員及隨員,一邊是高句麗官員及隨員。

圖畫正中,是一個書案,有兩人分坐書案兩端,左邊是周國官員,右邊是高句麗官員。

兩人在書案上擺著的一卷長軸分別用印,周國官員們面色平靜,而高句麗官員們明顯面色黯淡。

看著這幅圖,宇文溫忽然想到了另一幅圖,眨了眨眼睛,端起茶,一飲而盡。

不平等條約,作為受益方來說,這感覺不錯。

冬去春來,如今是明德十一年春,就在半個多月前,周國和高句麗兩國官員經過磋商,于浿水入海口處的海灣——浿浦,簽訂了停戰條約,是為浿浦條約。

條約內容如下:

一,周國和高句麗停戰,為期十年,兩國以鴨綠水為界,鴨綠水上游群山地區,由粟末靺鞨、白山靺鞨各部自理,兩國不得派兵入駐。

周國釋放高句麗俘虜(貴族)及部分普通俘虜,高句麗為此支付贖金如下:金二萬兩,銀十萬兩。

二,高句麗每年送給周國銀二萬兩,海參五萬斤,昆布十萬斤,煤二十萬斤,是為“歲幣”。

三,高句麗每年必須按約定價格,從周國購入茶葉四十萬斤,布二十萬匹;周國會按照約定價格,購入昆布四十萬斤、煤五十萬斤。

四,高句麗開放浿浦為通商口岸,設邊市,允許周國商船靠泊,允許周國商賈在邊市做買賣,必須保障周人的人身安全。

四條內容,前兩條還算正常,停戰、劃界、賠償、贖金,此為和約應有之意。

但后兩條看起來有些奇怪,通商、定額貿易(強買強賣),給人感覺怪怪的。

對于宇文溫來說,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如果時機合適,提前開戰也不怕找不到借口,現在僅就條約內容而言,真的不錯,里里外外充斥著“diguozhuyi”的氣息。

如果再來個租界、治外法權,那就齊活了。

宇文溫如是想,看著這幅畫,暢想著條約簽訂時的場景,真想知道高句麗君臣看著這份條約,會是何種表情。

周國有火炮,管夠,所以滅掉高句麗沒問題,然后也順便滅了新羅和百濟?再不然把倭國也滅了,來個“全家桶”。

然后呢?若留著遺民,此起彼伏的叛亂,需要大量駐軍鎮壓,長期、大規模的治安戰,其開銷會讓朝廷破產。

要不來個地留人不留,遷移中原百姓到這些地方定居。

很好的構想,問題是短時間內遷移這么多百姓到海外開荒,百姓會zào法n的。

所以宇文溫不急,他認為飯要一口一口吃,在消化遼東的同時,驅虎吞狼,讓高句麗和新羅、百濟爭斗,如此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這就是他打的主意,所以停戰是必然,也讓海東各國看看,大周是多么的講道理。

周國沒讓高句麗稱藩,是為了日后條約到期后方便行事,不然宗主國出兵滅藩國,名聲太差,有礙觀瞻。

不讓高句麗稱藩,高句麗君臣妥協起來也沒有心理負擔,而高句麗既然不是周國的藩屬,日后攻打新羅或者百濟時,周國能以旁觀者而不是瘋狗主人的身份,出來說句“公道話”。

雖然高句麗沒有稱藩,但每年都是要給歲幣的,對于周國而言,這歲幣可以宣傳為類似藩國進貢給宗主國的貢賦。

畢竟當初發布檄文聲稱要踏平高句麗,結果卻留對方半條命,這必須得有個明面上說得過去的理由:高句麗服軟稱臣了嘛,不然每年給歲幣是怎的?

歲幣要有,定額貿易(強買強賣)也是要的,宇文溫不是貪圖這點利潤,是為了讓對方放心,同時方便己方吸血。

定額貿易是強買強賣,卻可以讓高句麗君臣松一口氣,因為這會讓對方有一種錯覺,覺得只要割肉,就能讓周國打消滅國的念頭。

而定額貿易,實際上價格很實惠,不會讓高國麗虧本,對方為了“備貨”,必然大力進行海產捕撈(撈昆布、海參)和采礦(挖煤),如此一來,就是等于將高句麗變成周國的經濟屬國。

中原物美價廉的手工業制品大規模輸入高句麗,會讓高句麗國內自給自足的經濟瓦解,愈發依賴周國的產品,想要臥薪嘗膽,那是不可能的。

每年的歲幣和定額貿易,可以xiànzhi對方積累財富,高句麗想要破局,就只能向南發展,從新羅或者百濟身上吸血。

這就是王頍擬定的策略,宇文溫認為不錯,而這種條約,不是“傳統”官僚能想出來的。

宇文溫很喜歡這種“diguozhuyi范”,所以決定找最好的畫師,將浿浦條約簽訂時場景的素描,變成巨幅寫實畫,掛在政事堂做背景。

日后,等高句麗滅亡之際,還得把高句麗君臣出降圖畫出來,以此留念,讓子孫后代看看,什么叫做“diguozhuyi”。

有這樣的結果,宇文溫很滿意,兩國去年打了一年的仗,高句麗被打得遍體鱗傷,好不容易熬到停戰保得小命,態度那是異常謙卑。

高句麗王高元,遣使入朝謝罪,還帶來兩名絕色měinu(號稱),要為大周天子端茶送水。

這種福利,宇文溫是不接受的,他倒不是怕刺客,而是不想讓文武百官誤會,誤會他同意停戰是為了女人。

再說,宇文溫不認為高句麗送來的美人,容貌能比得上他的后宮佳麗,故而連肖像畫都懶得看。

拒收禮物要有技巧,直截了當的拒絕有些不好,所以,宇文溫和劉焯唱了個雙簧。

吏部侍郎劉焯上表,說兩名高句麗女子跋山涉水來到長安,背井離鄉不說,和父母親人再不得相見,實在太慘了,“勸諫”宇文溫讓兩位美人回國,和家人團聚。

劉焯借此小小刷了一把名聲,而他擺出的臺階,正好給宇文溫以理由婉拒高句麗王的好意,兩位高句麗美人就這么離開長安,跟著使者回國。

高句麗使者東返還沒離開周國,新羅、百濟王派出的使者便抵達中原,如今兩國使團一個已過洛陽,一個已過熒陽,都帶著進獻給大周天子的絕色美人(號稱)。

一個兩個急吼吼的遣使、“送女”,當然是為了討好大周天子,高句麗那么快服軟,想來新羅和百濟深受震動。

然而,我不缺女人,也不會為了měinu放棄夢想。

宇文溫放下素描畫,思索起來。

他對后宮現狀很滿意,不覺得還有什么měinu能比他的后宮佳麗更漂亮,所以是不會收女人的。

然而那么多井底之蛙,以為自家的土妹子很有吸引力,所以他覺得很有必要適當提醒一下這些井底之蛙,大周后宮的顏值水準高到什么程度。

但宇文溫不可能把后妃當做展品,讓外人隨意觀賞,必須另外想個辦法,爭取一勞永逸。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