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一百一十四章 民心可用(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民心可用(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民心可用(續)


更新時間:2018年05月12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正文第一百一十四章民心可用續

正文第一百一十四章民心可用續

類別:

作者:米糕羊

書名:

長干里,設伏成功、收兵歸來的張須陀,在隨從的幫助下脫下鎧甲,鎧甲上插著三支箭,若不是做工精良,他就要為箭頭所傷。

打仗,只有將領身先士卒,才能最有效的鼓舞士氣,張須陀今夜親自帶兵伏擊,不愿待在安全的后方觀戰,所以免不了為流矢命中。

這沒什么,打仗就是如此,而被他伏擊的陳軍傷亡慘重,折了將近千人。

經此一戰,對方必然會如驚弓之鳥,短期內不會再相信長干里百姓做內應的請求。

至于這短期是多久,那就不知道了。

用水抹了一把臉,張須陀顧不得休息,和匆匆趕來的吳斗交談起來。

作為守長干里的周軍主將,張須陀的壓力很大,他兵力不足,無法有效控制長干里這一大片地區,所以只能依靠原為陳人的吳斗等人來幫忙。

吳斗原為陳兵,數年前參與嘩變,后來隨潰兵外逃,輾轉逃入周國,因為吳斗在長干里住過很長一段時間,所以為這里的居民熟悉。

經過幾日的努力,吳斗初步穩定了人心,但也僅此而已,陳國百姓不可能真心實意協助周軍作戰,甚至必然會作為陳軍的內應,隨時把他們趕跑。

所以張須陀就得依照先例,想方設法盡可能在長干里待久一些。

所謂先例,就是當年周將賀若敦守臨湘時用的手段,周軍不可能得長干里百姓鼎力支持,所以退而求其次,只要讓陳軍不相信長干里百姓,那就行了。

今夜一戰,效果應該會不錯,但這只是開始,賀若敦當年做到了孤軍守臨湘,不代表己方現在也能做到,所以張須陀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吳幢主,長干里情況如何?”

“張將軍,百姓們暫時還好,只是...”吳斗遲疑片刻,問:“只是末將等竭盡全力,也只能暫時穩住街坊們,只是讓他們短期內不要響應陳軍,可這總不是辦法。”

“無妨,能撐一日是一日,我們在城南多待一日,王提督他們在臺城就能舒坦一日,吳幢主,要堅持下去啊!”

“是,末將明白。”

吳斗看著這位年輕的將軍,心中卻生不起半點輕視之意,對方身手了得,久經戰陣,有著遠超同齡人的老練和眼光,行事果斷,相當有能力。

而與張將軍年紀相仿的那一位,更是威名赫赫的常勝藩王,得其親自勉勵,讓吳斗及同伴十分激動,對未來有了憧憬。

先前,陳國宗室陳伯固、陳方泰西逃入周國,依附于此二人的亂兵們也跟著逃入周國,吳斗及同伴便在其中,他們有幸為周國豳王看中,得了任用。

所以此時正是表現的時候,吳斗不會敷衍了事。

這幾日來,吳斗忙里忙外,設粥鋪、照顧老弱婦孺,分派人手維持秩序,為長干里的居民排憂解難,還發放糧食、布匹,又殺了許多惡行累累的胥吏,使得城南一帶的百姓心定許多,對于周兵的敵意也減輕許多。

但這還不夠,百姓們只是敵意減輕,不可能真心為周軍效力,“民心可用”是不存在的,所以吳斗渾身解數,要讓百姓們至少看上去是站在周軍這一邊。

讓陳軍以為,周軍已經在城南站穩腳跟,得百姓支持,就不會輕舉妄動,不得不分兵提防城南方向可能會出擊的周軍。

以此,讓臺城守軍稍微輕松一些。

這是張須陀竭盡全力要達到的效果,所以讓吳斗協助,而這一計策,實際上在大軍出征之前就定下了。

周軍在建康無根基,想要短時間內收買人心為己所用,絕無可能,只能借助當年賀若敦守臨湘的故智,盡可能拖延時間,把水攪得更渾,撐到援軍抵達。

“張將軍,援軍何時能夠抵達建康?”

吳斗的問題有些敏感,實際上不該問,不過張須陀不打算隱瞞,畢竟要讓對方安心,自己就要誠心待人:“吳幢主,實不相瞞,我也不知道。”

“啊,這...無論如何,末將必定竭盡全力!”

吳斗目光堅定的說著,對方沒有說大話糊弄他,說明是真心相待,所以信心又足了幾分。

吳斗有信心,張須陀自然也有信心,他不清楚主帥王頍的本事到底有多高,但絕對相信大王親自擬定的計劃肯定沒問題。

援兵,一定會及時趕到的!

“太后,北虜于長干里殺害許多吏員,欲以此立威,行刑時逼迫百姓旁觀,卻為百姓高呼‘不可’,北虜無計可施,終日惶惶,風聲鶴唳!”

“民心可用,豫章王有信心收復城南,圍住臺城....只是豫章王擔心北虜狗急跳墻,將臺城付之一炬,故而希望仿效當年候瑱故事,放對方一條生路,換得臺城安然無恙。”

“這樣啊...”

太后柳敬言看著豫章王陳叔英的親筆信陷入沉思,許久都不說一句話,剛返回廣陵復命的使者見狀告退。

使者此次奉柳敬言之命乘船溯江而上,經由新林(建康西南要地)入建康東城,見到了豫章王陳叔英。

傳達太后旨意的同時,使者也順便了解了建康的情況,當天就趕赴新林,乘船回廣陵。

周軍攻入建康,攻破臺城,大部分文武官員因為當時不在臺城,所以能夠及時逃亡,所以如今許多人都聚集在青溪,協助豫章王反攻。

而周軍兵力似乎不足,只能困守臺城,沒有外援,勢單力孤,遲早要完蛋。

據使者說,其離開建康當晚,豫章王就派出精銳,在長干里百姓的接應下,收復城南。

現在,柳敬言得知這一情況后心中稍定,但局勢危急,她知道不能再這么拖下去。

如今淮北、長江上游的周軍好像還沒什么動靜,似乎此次周國水師襲擊京口、強攻建康是孤立事件,所以柳敬言覺得局面還有可能挽回。

她認為己方要趕在周國方面反應過來以前收復臺城,調集兵馬加強戒備、鞏固江防,如此才有希望讓周國“冷靜”下來。

所以,為了盡快收復建康,柳敬言對于陳叔英的提議頗為動心,因為她也知道當年的“候瑱故事”是什么。

但當年周軍占據的是臨湘,如今周軍占據的是臺城,真這么放對方離開,對于民心及士氣的影響無法預測,這讓柳敬言有些猶豫。

所以,她想和幾位坐鎮淮南的文武官員商量一下,看看豫章王的這一提議可行性如何。

天子依舊昏迷,太子又沒經歷過大事,所以身為太后的柳敬言只能出來主持大局,她想了不知多久,思緒忽然轉到那晚的經歷來。

那晚,周軍攻入建康,攻入臺城,柳敬言帶著昏迷不醒的天子,以及皇后、太子、內眷及宗室西逃石頭戍,半路遇到周兵攔截,情況十分危急。

多虧隨行禁軍奮力護衛,一行人才得以平安逃入石頭戍。

見著對方攻打石頭戍甚急,柳敬言決定乘船離岸,后來為了以防萬一,便冒險前往下游的江北廣陵。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逃亡,柳敬言回想起來不由得后怕,但她如今忽然覺得,整件事好像有些奇怪,但奇怪在何處卻說不出來。

周國不宣而戰,派奇兵偷襲京口,強攻建康,結果淮北及長江上游卻沒有動靜。

周國當日沒有同時發兵從多個方向進攻陳國也就罷了,都過了這么多日直到今天,各地周軍一直都沒有動靜,這是怎么回事?

偷襲京口得手的周軍,不顧一切強攻建康,攻入臺城,看樣子是想抓獲天子、太子、皇子以及宗室,使得陳國國內大亂,以此立奇功。

但柳敬言當機立斷,帶著天子等人出逃,所以讓對方的打算落空。

按說一擊未中,這支周軍應該見好就收,撤回京口,避免孤軍深入,后路斷絕,可如今倒好,這支形如孤軍的周軍賴在臺城不走。

周國援軍即便有,短期內不可能抵達建康,所以對方到底圖什么?到底怎么想的?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