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二百一十章 星落秋風五丈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章 星落秋風五丈溝

第二百一十章 星落秋風五丈溝


更新時間:2018年02月03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夜,秋風吹拂,左城郊外大營,除了零星火光外一片漆黑,自從數日前主帥整頓軍紀、狠狠的處罰了一批將士后,各部兵馬的軍紀明顯好了許多,夜里沒誰敢擅自生火、喧嘩。

為了防止營嘯,軍營里夜里嚴格管制燈火,也嚴禁士兵到處走動,除了起夜上廁所大小便,誰也不能無故在營地里亂竄。

之前,軍營里夜間雖然也管制燈火,但執行得不算嚴,時常有人偷偷生火取暖,或者偷偷烤一些獵物充饑,而巡營的將領們雖然發現了也會制止,但多是口頭上罵幾句。

現在就不一樣了,誰再敢違反軍紀,那可是要實打實挨打、挨鞭子的。

夜幕下的大營幾乎寂靜無聲,只有南側五丈溝傳來潺潺流水聲,溝水自西向東緩緩流淌,最后會流入東面數十里外名為“菏澤”的大澤。

左城為曹州州治,同時亦為濟陰郡郡治,所謂“山南水北稱為陽”,濟陰之名,正是來源于“濟水之南”,左城位于濟水之南,但實際上是被兩條濟水夾在中間。

濟水自西向東過滎澤,繼續向東流淌,分南北兩支,世稱北濟、南濟。

北濟行陽武、封丘、濟陽、冤句、左城、定陶之北,南濟行陽武、封丘、濟陽、冤句、左城、定陶之南,而南濟故道,前漢時名為“氾水”。

氾水為濟水別枝,后漢時官府治河,將氾水之道改為南濟之道,氾水之名由此消失,為南濟取代,南濟東流入荷水,有別名為“五丈溝”,意指河面寬度約五丈。

然而夏秋季節雨水多,各地河流水位大幅上漲,北濟如此,五丈溝(南濟)亦如此,如今的五丈溝,河面寬度超過十丈,要渡河就有些麻煩。

但這些麻煩,在便攜式搭橋裝置面前不算什么。

秋風中,全身披掛的宇文溫站在南岸河邊一處小土丘,看著面前五座過河簡易浮橋,這些專門打造的渡河浮橋,可以折疊起來用馬車裝著隨軍移動,到了目的地能很方便的打開、鋪設。

五座浮橋,一個小時內依次搭建完畢,大量兵馬趁夜過河,雖然沒有點起火把,四周一片漆黑,但士兵們一手牽著馬,一手摸索著拉直的繩索走在浮橋上,依舊可以從容過河。

深秋,夜風有些涼,宇文溫感受著涼意,卻沒有緊一緊披風,大戰在即,他只覺得興奮不已,全身正在發熱,哪里會覺得冷。

曹州之敵,是尉遲氏近期內能組織并投入作戰的最后一支野戰力量,黃河以南還有另一支大軍,駐扎在鄭州。

對于宇文溫來說,只要他把曹州的敵軍解決,河南局勢塵埃落定不說,尉遲氏短期內再也組織不起軍隊進行反擊。

甚至連防御鄴城的野戰兵力都湊不齊。

這不是說尉遲氏缺人,相反,河北之富饒如今是天下之首,論及人力物力,都力壓其他地方,然而這樣的人力物力,卻不是末路朝廷能夠調動的。

世家門閥的時代,中央朝廷對于地方的控制力不怎么樣,若是朝廷勢大,各地地頭蛇還會服服帖帖,官府要征發人力物力,他們只能老老實實交差。

但朝廷要是情況不妙,這些地頭蛇甚至連陽奉陰違都懶得做,當年周國攻齊,兵臨鄴城,河北各地見著高氏要完,不要說什么勤王大軍,只要周軍在本州郡地界出現,各地賢達就爭先恐后歸順。

此即史書上所記載的“山東衣冠多迎周師”。

御駕親征的周天子宇文邕入鄴城,許多飽學之士雀躍不已,就等著勝利者征辟他們做官,神器易主對于大家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

就像一家商號倒閉,掌柜和伙計到另一家商號做事,對于他們來說,只是換一個東家罷了。

如果,換成是尉遲氏的軍隊攻入山南,連下上宛、穰城、襄陽、安陸,即將逼近西陽時,大概西陽城里很多人也會等著投效勝利者。

屆時宇文溫就是散盡家財,抬著各種金銀珠寶到城頭散發,想犒勞守軍激勵士氣,恐怕也不會有多少人會為他賣命。

這就是現實,任何野心、宏圖大志,都要建立在軍事勝利的基礎上,打不了勝仗,光有好名聲不頂事,最多如隋末竇建德那樣,成為勝利者的墊腳石,然后被河北百姓懷念上百年。

西陽王以后會成為被民間百姓懷念的悲劇人物,還是一展宏圖的人上人,就看他能不能打勝仗,能不能笑到最后。

所以,對于宇文溫來說,今夜之戰必須獲勝,只有這樣,才能在解決尉遲氏的同時,讓自己的威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時刻,當然要講兆頭,雖然宇文溫不信這個,但吉兆總比惡兆好,如今身處五丈溝畔,他能強行聯系出一個吉兆。

五丈溝即南濟別稱,宇文溫如今身處左城(西面)和定陶(東面)之間,而南濟河道原為氾水河道,秦末群雄逐鹿中原,漢王劉邦擊敗楚霸王項羽后,于定陶以南的氾水之陽(氾水北岸)處稱帝。

這種吉兆聽起來是很吉利,但不過是牽強附會罷了,沒有任何意義,而同時,還可以牽強附會一個兇兆。

晚上,秋風,五丈,那就是“星落秋風五丈原。”

這種兇兆太滲人了,宇文溫可不敢想自己“星落秋風五丈溝”,所以定了定心神,眼見著隊伍過河大半,他便走下土丘,徒步上橋過河。

蜀王尉遲惇戰歿,鄴城必然人心惶惶,而尉遲氏一方的局勢不利,肯定會有人想要改弦易張,這樣的人,在駐扎于曹州的大軍里肯定會有。

宇文溫這段時間都在“策反”,希望能夠策反一些敵軍將領,來個里應外合,將曹州之敵吃掉,那么黃河以南就只剩下他岳父尉遲順手中的兵馬,對方肯定無力回天。

黃河以南一丟,誰都知道尉遲氏要完,即便還有河東尉遲勤掌握的并州軍,但對方大勢已去,河北各地世家高門、豪強大戶,不會為這個日薄西山的朝廷用命。

地頭蛇們當年拋棄高齊,如今也會坐視鄴城朝廷覆滅。

所以只要盡快解決曹州之敵,就能盡快解決尉遲氏,宇文溫為此費盡心思,好不容易“攀親戚”攀上一門“遠親”,和“表叔公”賀蘭寬聯系上了。

賀蘭寬之父賀蘭祥是太祖宇文泰的親外甥,是如今杞王宇文亮的表叔,所以按親戚關系來說,賀蘭寬是宇文溫的表叔公。

雖然這種親戚關系有和沒有差不多,但好歹能拉近下關系,以這個關系作為開頭,可以進一步談一下利害關系。

宇文亮年輕時就和賀蘭寬相熟,兩人算是故交,有老關系,又有宇文溫分析利害關系的親筆信,他終于說得對方“棄暗投明”。

雙方約定,今日凌晨,賀蘭寬作為內應,要和宇文溫來個里應外合。

過河之后,宇文溫掏出懷表看了看,因為沒有月光,白色表盤上的黑色指針他看了好一會才勉強看清楚,如今是半夜一點,距離約定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一個時辰)。

從渡河處到西面左城外敵軍大營,走夜路剛好差不多兩個小時。

先頭部隊稍作休息后已經出發,要為夜襲的軍隊開路,宇文溫再度抬頭看天,只見秋風中夜空里連一絲星光都看不見。

漫天繁星已為烏云遮擋,仿佛都已經墜落大地,再不能高懸蒼穹、熠熠生輝。

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今夜襲營,正是好時機,宇文溫騎上馬,領著大部隊出發,向著目標直撲而去。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