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七十六章 魚池問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魚池問魚

第七十六章 魚池問魚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7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聽說有消息,劉平來了精神,安吐羅在鄴城消息靈通,既然如此鄭重其事的提起,想來消息分量不輕,他琢磨著莫非是朝廷機密,或者是什么不得了的秘辛。

結果安吐羅接下來所說卻有些莫名其妙:“安某自幼跟隨族人經商,去過許多地方...”

“各地風土不同,習俗及方言也不同,北人喜酪槳,南人好茗茶。”

安吐羅絮絮叨叨起來,似乎變成一個老者,即將油盡燈枯之際回憶起自己的一生,將經歷娓娓道來,試圖讓他人記住自己的平生。

劉平靜靜聽著,他知道對方不是在閑聊,估計是在為即將說的消息做鋪墊,不過他很好奇,是何種消息讓安吐羅要回顧自身往事?

安吐羅是粟特人,但祖上已經定居中原,和其他粟特聚落一樣,安吐羅所在的聚落也經商,所以除了粟特語他還會說、會聽其他語言。

“安某這些年去的地方不少,見過的人很多,無論是哪里,總會聽到童謠。”

“童謠大多由兒童傳唱,有些聽起來很有趣,可有些聽起來卻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不知劉掌柜以為如何?”

劉平點點頭:“有些童謠是編出來消遣,有的則是意有所指,譬如某地有人要詆毀仇家聲譽,但又怕對方找上門來,就編出童謠讓小兒傳唱,毀人聲譽于無形。”

“劉掌柜說得是,這樣的童謠,編造者必然為成年人,而童謠之中包含著雙關、諧音、拆字,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易于背誦,便于小兒傳唱。”

聽到這里,劉平似乎猜到了什么,不過他沒有貿然打斷而是繼續傾聽。

“有的童謠,其目的已經超越民間恩怨,每當時局動蕩,無論是南是北,京城里都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童謠,無非是暗自誰要做天子,亦或是誰要倒霉。”

“這種童謠,不過是某些勢力基于各自目的編造出來的所謂‘天意’,譬如權臣想要篡位,事先編出童謠讓城中小兒傳唱,待其篡位之后便是印證天意。”

“亦或是要誅殺某人,先放出風來,待得手之后,讓世人以為他是順應天意。”

“許多人說童謠代表天意,其實安某以為并非如此,那些‘應驗’了的童謠被人記住,可沒應驗的童謠更多,卻不會有人放在心上。”

“不過安某去過許多地方,在長安、鄴城也待了許多年,總結出一點經驗,這類偽托天意的童謠,大多流傳在京城或周邊地區。”

“所以在京城以外州郡流傳的童謠,反倒正常許多,好記也好了理解,不過呢...”

安吐羅抿了一口茶,這茶名叫“西陽春”,是黃州出產的茶葉,他本來不喜歡喝茶,但時常到劉平這里做客久而久之便習慣了。

“安某有許多親朋故舊,近期在不同的地方聽到相同的童謠,而這童謠聽起來也有些莫名其妙,但細細一想卻意有所指,而這種童謠本該在京城流傳,結果卻是有人故意在遠離京城之地傳播。”

劉平適時開口提問:“不知安郎君還記得這童謠否?”

“記得,劉掌柜可需要紙筆記下?”

劉平點點頭,對方居然要他用紙筆記下,恐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筆墨紙硯很快準備好,安吐羅見著劉平提筆等候,緩緩開口:“童謠如下:‘白楊樹下有魚池,池邊問魚,答則離,不答則留’。”

不等劉平提問,他鄭重說道:“安某要說的消息,是青兗等多處地方開始有人大規模傳播這首童謠,連年征戰而江南戰事遲遲未決,百姓多有怨言,丞相府已經暗地派遣人手,要追查童謠的源頭,為防患于未然,不惜動用兵馬。”

“白楊樹下有魚池,池邊問魚,答則離,不答則留’,這童謠你們怎么看?”

“頭兒,魚怎么會說話?誰會在池邊和魚說話,莫非腦袋不好使?”

“想想,再想想。”

“啊,有了,這是拐子誑小兒的把戲,說池邊有魚會說話,誑得小孩兒跟他去看這魚,等走到僻靜無人處,把嘴一堵就抓走了!”

“喔,好想法,不錯不錯!”吳明笑起來,見著那手下不好意思的摸摸頭,隨即把臉一板:“繼續想!”

“啊,還是不對么?”

房間內,吳明的幾個手下正眉頭緊鎖思考問題,如同出恭不暢,憋得滿臉通紅,吳明見著手下如此不開竅,真是恨不得直接把答案說出來。

午后,他和劉平劉掌柜碰了個面,對方將這張紙條給了他,還告知了消息來源。

童謠:白楊樹下有魚池,池邊問魚,答則離,不答則留,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白楊樹下有一個魚池,在池邊向池魚提問,魚要是回答就離開,不回答就留在池邊(繼續問)。

有些莫名其妙的童謠,但吳明卻看出來這玩意后面的意思是什么,他知道劉掌柜在鄴城肩負著收集消息的職責,而對方也知道他肩負著何種職責,所以特地告知此事,他不可掉以輕心。

“啊,頭兒,我想出來了。”

“說說。”

“白楊,就是‘楊’,魚池,諧音‘尉遲’,至于池邊問魚的問魚二字,反過來不就是‘宇文’,可是答則離不答則留是什么意思?”

“‘離’通‘李’,‘留’通‘劉’,至于‘答’大概就是‘打’,如何,想通了么?”

吳明的話都說到這份上,在場的再想不通那就是腦子有問題,這首童謠另一層意思很明白:先有‘楊’后有‘尉遲’,然后尉遲、宇文(魚池問魚)之間無論打不打(答不答),天下都要改姓。

改什么姓?要么姓‘劉’,要么姓‘李’,所以大家趕緊跟隨救世主起事,一起坐天下。

“哎喲,又是李弘和劉舉啊,誰那么缺德,成日里編這種童謠誑人給他賣命?”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天子和丞相遲早要決一勝負,這局勢明眼人都知道,可為何還有人編了童謠四處傳?那是因為這幾年都在打仗,百姓累得不行有怨言,所以某些人就起了心思!”

“不在京城里傳,那是因為這些人要鼓動的是普通百姓,又怕引得權貴注意,如此煞費苦心說明所圖甚大。”

吳明收好紙條,環顧在場眾人說道:“之前,有人要在黃州搞祥瑞,說什么‘彌勒下生救世’,結果讓我們給端了,如今恐怕又有人要在北地搞祥瑞,”

“既然有人特地通消息,說明此事非同小可,連丞相府也重視起來,不過這邊是尉遲家的地盤,亂成什么樣,我們管不著也沒法管,所以唯一要注意的,確保王妃和世子不要被殃及了!”[]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