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三十六章 劍拔弩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六章 劍拔弩張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25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周國丞相、蜀王尉遲迥薨,這個消息瞬間傳遍鄴城,然后以驚人的度向周邊擴散,雖然丞相年邁,遲早有辭世的那日,但來得如此之快,還是出人意料之外。八一㈠㈠㈠81

尉遲迥為大周太祖的外甥,是周國的皇親國戚,伴著宇文家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又在危急時刻力挽狂瀾,使社稷轉危為安,可謂勞苦功高。

眼見著即將收復蜀地,周國國土再無缺漏,而擎天之柱卻轟然倒塌,一時間鄴城百姓唏噓不已。

尉遲丞相權傾朝野,有他在時,各方勢力不敢亂來,如今丞相已去,本就云集鄴城的權貴們,其動向就耐人尋味起來。

下午,距噩耗傳出兩個時辰之后,原本熙熙攘攘的鄴城街道,漸漸變得冷冷清清,越來越多的士兵出現在街頭,劍拔弩張,局勢開始緊張。

人們開始察覺氣氛不妙,開始縮回家中。

酒肆、樂坊、邸店、肆宅紛紛關張,些許行人走在大街上,均是匆匆而過不敢停留,鄴南城、北城的城門大部關閉,剩下的城門也開始嚴格門禁。

出城可以,想進城就得接受城門官的盤查,大宗貨物一律不許進城,隨身攜帶的行李等物品都要開箱檢查,防的就是有人向城里運送禁物。

鄴北城,蜀王府周邊街道俱有士兵把守,雖然沒有擺出拒馬,但如林的長矛,可以逼退任何膽敢強行沖禁的騎兵。

前往蜀王府的文武官員有很多,大多帶著護衛,但全都在外圍路口被攔下,待得士兵向府里通傳獲得允許后,他們才能繼續前進,而隨行人員只能原地等候。

一處院落墻后,數人正用潛望鏡觀察著前方路口情況,這里是他們最接近蜀王府的觀察點,想再往前已不可能,憑借著用千里鏡增強的潛望鏡,他們能從容觀察對方的情況。

“已經是第十撥人了,就不知是那家權貴。”

“有增兵么?”

“沒有,看樣子只是在布防。”

“繼續觀察,小心提防。”

“是。”

張定交代完畢,轉入院內一間小屋,那里候著幾名手下,正等著他下命令。

環視眾人一遍,張定開口說道:“情況微妙,未必會出事,但也可能會出事,所以,我等就得按最壞的局面來應對。”

“司馬,請下令吧。”

“那就按著預案來...”

張定開始布置各項事宜,宇文溫命他領著西陽王府衛隊傾巢而出,就是為了保證王妃和世子平安往返鄴城,進城之后他也沒有閑著。

為了應對各種突情況,各種對策已經擬定出來,以便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

在鄴城,按說不會有誰膽大包天,敢對杞王的兒媳、蜀王的孫女不利,對于世子也是同理,所以張定等人只需要做好常出行的護衛即可。

天子即將大婚,重臣云集鄴城,杞王和世子亦在其中,按正常情況來說,尉遲丞相不太可能失去理智,所以不會出什么意外。

然而現在丞相忽然去世,萬一有人蠢蠢欲動,那該怎么辦?

要動手的不會是杞王,因為鄴城及周邊地區根本就不是他的勢力范圍,所以真要動手的,就只能是另一邊。

這是最壞的局面,出現的幾率很小,但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張定要率領大部分護衛,隨同杞王及世子突圍,沖出鄴城。

那么王妃和世子呢?莫非就不管了?

當然要管,但卻無法救走,因為王妃和世子住在胙國公府,平日都不去別處,一旦有事母子倆肯定插翅難飛,雖然護衛們可以舍命向外沖,可接下來呢?

若是胙國公或者夫人攔在面前,那該怎么辦?

無論哪邊出事,都是人倫慘劇,所以西陽王宇文溫在臨行前便已做了選擇:

如果真的出大事,肯定是尉遲氏動手,護衛們想要護送王妃和世子突圍南下,回千里之外的山南是妄想,那么寧可讓母子二人被軟禁,也不能冒險。

千里逃亡,隨時會沒于亂軍之中,還不如讓母子倆被娘家人軟禁在胙國公府里,好歹有胙國公夫婦照應,多少都能熬上一段時間。

王妃是尉遲丞相的親孫女,性命必然無憂,而只要王妃在,就有希望保得世子性命,所以西陽王府護衛中的一部分人,還需要潛伏在鄴城,耐心等待時機救人。

如何操作,需要張定來判斷,也許事態不會展到那個地步,若是預先布置,很可能會弄巧成拙。

“大家不要緊張,也許只是虛驚一場,所以不要慌,不要亂!”張定向手下們交代著,沉著冷靜。

“消息送出去了么?”

“送出去了。”

鄴南城,杞王府別院,大門緊閉,門可羅雀,自從數個時辰前收到噩耗之后,杞王府便閉門謝客,已經有十余撥訪客被禮貌回絕。

書房內,杞王宇文亮正和世子宇文明商議應對之策,父子倆來鄴城時,已經充分考慮了各種風險,但是尉遲迥突然去世,卻是意料之外。

動身奔赴鄴城之前,宇文亮判斷尉遲迥不大可能失去理智,在天子大婚時動手,畢竟之前已經有很多機會但對方沒有做,然而這位已經駕鶴西去,繼任的尉遲惇會怎么想,就難說了。

“孩兒認為尉遲惇不會采取過激行為。”

“此話怎講?”

“丞相忽然去世,尉遲惇要之務是穩定局面,以便平穩過渡,安定人心,畢竟,很多官員只是忠于丞相,而未必忠于他。”

“再者,鄴城乃至河北、河南、河東,都是他尉遲氏控制之下,我等在鄴城翻不起什么大浪,局勢明顯對其有利,尉遲惇何苦鋌而走險?”

宇文亮捋著胡子,不時點點頭,對長子的判斷十分贊同,不過他沒有打斷而是默默聽下去。

“若是把我們父子殺了,二郎在山南能立刻接手,關中那邊又有父親的安排,也會俯聽命于他,尉遲惇就不怕把二郎逼急了,投向南朝?”

“屆時二郎和陳國東西夾擊,尉遲惇又是新接手丞相事務,底下的將領極有可能三心二意,他若是處理不好,尉遲氏甚至會如同當年爾朱氏般分崩離析,吃大虧的又會是誰?”

“隋國降將本就惴惴不安,時值變亂之際,是投向他尉遲氏吃殘羹剩飯好,還是站在二郎那邊、甚至和南朝聯手來得快活?”

“孩兒的意思,只要父親不作出會讓人誤會的舉動,尉遲惇自然也不會鋌而走險了。”

宇文明侃侃而談,他們父子齊聚鄴城,不是沒想過會有巨大風險,但認真研究之后,不覺得鄴城之行會出事,因為尉遲丞相的心思,大概是尉遲家和宇文家共天下。

一如當年的南朝晉國,“王與馬,共天下”,江山是宇文家的,但做主的卻是尉遲家,尉遲迥既對得起舅舅,也對得起自己家,可謂是皆大歡喜。

尉遲迥這么想,但他的子侄們未必這么想,有老丞相鎮著,宇文亮父子在鄴城不會有事,可如今尉遲迥忽然離世,難免會有人蠢蠢欲動。

宇文亮和宇文明商討的,就是對方失去理智動手的幾率有多大,他們父子在鄴城,此時如同猛虎入牢籠,命運就在對方一念之間。

不過認真分析了一番,宇文明覺得尉遲惇不會有心思對付他們,宇文亮贊同兒子的判斷,但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尉遲惇也許不會動,但總會有人想漁翁得利,當年爾朱榮被魏帝殺了,爾朱氏反撲成功,依舊控制著元魏大權,其實力依舊強橫無比,結果呢?笑到最后的卻是高歡!”

“父親的意思是怕有人慫恿尉遲惇,讓尉遲家和我宇文家斗得兩敗俱傷,他好從中漁利?”

“那當然,我父子二人若遇害,二郎必然領著山南、關中與南朝結盟,屆時東西同時北攻,他尉遲惇焦頭爛額之際,只能讓將領們便宜行事。”

“這不就是高歡當年得以趁機做大的路數?”

宇文明聞言陷入沉思,當年魏帝元子攸殺死權臣、太原王爾朱榮,結果爾朱榮之侄爾朱兆反撲得手,廢立皇帝,依舊把持朝廷大權。

爾朱氏愈囂張跋扈,鬧得民變四起,為了鎮壓流民,爾朱兆讓盤踞河北的高歡統帥六鎮流民,結果高歡借機成就一番偉業。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很難說沒有人打這種主意,為父能看得出,就不知道尉遲惇能否看得出。”宇文亮說到這里,下了決定:

“所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要采取行動,讓這位清醒一下!”

好書、、、、、、、、、、、、、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