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置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置箱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置箱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24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夏口,刺史車隊向著州衙前進,周法尚坐在車內陷入沉思,從關中長安地區遷來的第一批百姓已經順利安置,但這只是開始,陸續有許多事情要做。

短短月余時間就要修好房子安置百姓,能應急的只有木屋,如今人是住下了,可防火是個大問題。

木屋一排排的十分整齊,看上去讓人賞心悅目,可一旦哪天走水就會釀成慘劇,只要片刻功夫,這些安置百姓的定居點就會被大火燒個精光。

若能有土坯房那么住起來就安全些,只是建土坯房時間緊迫,且不說趕不趕得及,到了夏天一旦下大雨,倉促間建起來的土坯房很容易垮塌。

到時一死就死全家,比葬身火海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周法尚深知目前安排百姓住木板房只是權宜之計,往后還得建房重新安置。

建土坯房得看天氣,夏天多雨自然不好建房,而要等到秋收后還有將近半年的時間,這期間定居點防火依舊是個大問題。

更別說后續還有百姓遷來,按著宇文溫的說法,累計將近萬戶,一想到這個數字,周法尚就頭痛,與此同時還有興奮。

耕、戰都離不開人,鄂州歷經戰亂人口稀少,夏口城的百姓少,那么糧食產出也多不起來,供養不起太多軍隊,軍糧得靠外地輸送。

軍隊少,打起仗來捉襟見肘,戶數少,平日里新修水利就缺人手,沒有水利設施,開荒種田就是妄想,想要有所作為更是不用想。

總共將近一萬五千戶百姓移居鄂州夏口,只要熬過最初一年,把水利設施修起來開墾荒地,有了收成后鄂州的局面就會打開,所以周法尚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撐下去。

他沒能參與對隋作戰,往后想要建功立業就只有參加對陳作戰,只要花上兩三年功夫在鄂州修生養息囤積糧草,那么等到朝廷對陳國動兵之際,就是自己一顯身手之時。

然而眼前要解決的難題,就是如何安置即將南下的下一撥百姓。

正思索間,車駕已到州衙,周法尚下車后徑直來到議事廳,那里已經有人等候多時。

有身著官服、皂衣的官吏,也有衣著尋常的布衣,按照安排他們要在這里議事,主持者自然是刺史周法尚,如今正主出現,眾人行禮之后會談開始。

“此次州衙安置關中百姓,有賴諸位大力支持,百姓如今已順利定居,本官深感欣慰。”

話說到這里,周法尚轉入正題:“四千戶只是個開始,大家也知道后續還有百姓遷來,方才本官已得到確切消息,累計逾萬戶,大家做好準備了么?”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面色各有不同,官吏們大多驚訝不已,而布衣們則是都是面露喜色,他們都是黃州作坊的掌柜,如今有一個巨大的商機就在眼前,哪能讓人不動容?

“萬戶,不下五萬人,要在數月內陸續抵達鄂州,主要是在夏口定居,所需用度大多需要官府解決,按著先前故事,本官自然是要問一句...”

周法尚環視在場眾人,隨后鄭重開口:“安置百姓事關重大,爾等有無能力接下來?”

“使君放心,我等必定全力以赴!”

“口說無憑,先前商議之事現在如何了?”

面對周法尚的發問,一名官員上前答道:“使君,我等已和諸位掌柜細細敲定相關細節,請使君過目...”

他領著周法尚來到一張案桌前,旁邊放著一個長條木箱,這就是為了高效安置百姓而做出來的東西:安置箱。

安置箱,顧名思義安置百姓時要用到的箱子,里面裝著的是相關物品,那名官員打開箱子,讓人將箱里的東西一件件拿出來擺在案上,同時向周法尚講解起來。

要安置百姓定居,衣、食、住、行都要解決,安置箱以“戶”為單位,裝著的東西能滿足一戶人定居下來后的基本需求。

一戶人口平均以五人計,為了保證冗余,安置箱是以一戶六人(兩老兩大兩小)為基數做準備,第一項準備的和“食”有關。

關中百姓千里迢迢來到江南夏口,餐具、炊具不太可能隨身攜帶,而安置箱里準備了相應的物品:木碗、木碟、竹杯、木勺各六只,竹筷六對,煮飯用的鬲和甑一對。

這些東西能滿足基本的煮飯、吃飯、喝水需求。

接下來是“衣”,四套成人衣物,兩套兒童衣物,當然尺寸較大不可能合身,需要自行裁剪,衣物用的是價廉物美黃州布。

另有布巾六條,如何使用就請各自隨意,畢竟窮人家沒有富人家里那么講究。

然后是“住”,草席兩張,被褥六張,按成年人的尺寸縫制,說要多暖那是不可能,但質量過得去;木盆、木桶和瓢各兩個,小拇指粗的麻繩一丈。

針線包一個,內有鐵針六根,麻線六卷,這些算是日常生活用品,至于“行”,草鞋六雙。

所有東西都可以裝進長條木箱,兩個成年人就能搬動,滿足遠道而來的一戶人定居所需,讓安頓下來的百姓有時間慢慢添置其它用品。

這種新奇的“包裝”方式,將為安置工作提供極大幫助,有多少戶人定居,那就準備多少“安置箱”。

官府定下需要的安置箱數量,所有物品按照清單統一裝箱,由官府派人監督,確定無誤貼上封條,運到定居點等待發放。

一戶人定居下來就發一個安置箱,保證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至于糧食則另行發放,如此一來省事很多。

省事但不省錢,這么多安置箱都是官府出錢購置,賬面上看是凈虧,但細細一算卻是大賺特賺:人口,是無價之寶。

將近一萬五千戶,若是按著人口自然增長的速度,鄂州人口要增加一萬五千戶,太平時節大約要數十年,花這點錢穩住一萬五千戶人口,再劃算不過。

周法尚很滿意安置箱這種“創意”,而更然他滿意的是黃州的掌柜們即將和州衙定下契約,按時按量備足一萬個安置箱,如有延誤,十倍賠償。

白紙黑字,不怕對方違約,也沒人敢違約,不說此事事關重大,就是為了這張大訂單,黃州的作坊主必然日夜趕工。

拿起一個木碗,周法尚仔細的端詳起來,一套六個木碗可以緊緊疊在一起,分開后每個碗的尺寸幾乎一模一樣,不光木碗,就連木碟、木勺亦是如此。

數量眾多,但尺寸一模一樣,這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周法尚知道黃州的木工作坊有絕活,那就是水力驅動的“車床”。

一個水力車床可以在一日之內,做出數十個一模一樣的木碗、木碟和木勺。

不光如此,水力驅動的鋸床可以輕松地將木材鋸成尺寸一樣的木片,這些木片被用來箍木桶或者箍木盆,而長長的竹子也被鋸開做成竹杯和竹筷。

不說木條箱的制作,就連木板房的修建也很省事,大別山的木材順著巴水運到西陽城切片,然后隨著黃州監制作的鐵釘一起裝船來到夏口,用起來十分方便。

巴水河沙選出的鐵砂,還有水力拔絲機的應用,為黃州監大批量制作廉價鐵釘提供了便利,得益于完善的水利設施,黃州西陽各類作坊利用水力,批量作出許多制品,這是別處不具備的能力。

一萬個安置箱,其中所需的物品都可以在黃州西陽城制作、裝箱,然后用船運到夏口備用,周法尚第一次感受到宇文溫所說“作坊的力量”。

為了安置移民,可以在短短月余時間準備好足夠數量的安置箱,換而言之,準備數萬大軍的“軍需箱”,對于黃州來說也沒什么吧?(未完待續。)。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