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三章 學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學習

第三章 學習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5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西陽城東郊外,虎林軍軍營,口號聲不絕于耳,士兵們正在進行日常操練,長跑是其一,練隊列是其二,背誦千字文是其三。

虎林軍和別處軍隊不同的地方不少,其中一個就是要求將士們背誦千字文,早晚各一次且每日堅持的頻率已經讓全軍上下能夠倒背如流。

所以校場上除了口號聲,就是千字文的背誦聲,聽著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聲音響起,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蒙學或者族學。

按照后世的話來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唐朝,但是日夜背誦下來,虎林軍將士還真是都會搖頭晃腦背千字文。

但也僅限于會背,許多人背千字文是滾瓜爛熟,但是一個字都不會寫,畢竟跟著別人的聲音來學著念很容易,但是要提筆寫字就很難。

一間營房內,二十余人正在學習寫字,這些平日上陣殺敵眼都不眨一下的壯漢,如今一個個拿著毛筆在紙上寫字,毛筆的拿法千奇百怪,什么姿勢都有卻沒一個是對的。

一名面白無須的年輕人站在張白布前,布上寫著個大大的‘地’字,那年輕人便是在教面前的‘學生’如何寫這個字。

千字文是蒙學讀物,而在座的基本上都是二十歲以上,當然教他們習字的年輕人是例外,這位一看就知道年紀沒有超過二十歲,一大票廝殺漢在他面前就如同蒙學的幼童,一個個看上去老老實實,卻大多是坐立不安的樣子。

李石磨就是其中一人,他只覺得手上拿著的毛筆十分燙手,怎么拿都覺得拿不好,沉重的斧戟能舞得呼呼作響,可這小小的毛筆卻難住了他。

自從開始習字起已經過了兩日,前兩日學的都是如何拿毛筆,可李石磨等人怎么都學不會,若不是有軍法說棄筆不練字等同臨陣脫逃,他們早就把這玩意給扔了。

上陣殺敵,學寫字有什么用啊!!

這是李石磨以及虎林軍大部分人心中的吶喊,過完年后主帥宇文溫下了命令,隊正以上所有人都要學寫字,寫的就是千字文,日后還得納入考評。

所以李石磨苦著臉坐在這里煎熬,他從來沒有摸過毛筆,如今就像個剛學用筷子的幼童,想夾菜卻怎么也夾不起來,看著面前紙上那一團亂七八糟的筆跡,李石磨不由得嘆了口氣,隨后走神。

他想起了白花花的身影,想起每晚那讓人呼吸急促的場景,然后又下意識的揉了揉腰。

去年年底,媒婆們‘殺入’巴河城弄得雞飛狗跳,李石磨原想著先幫弟弟娶個婆娘,但是父母說了長兄還沒娶哪里有弟弟娶妻的道理,所以他就有了婆娘的人。

按照李石磨的要求,婆娘身材很壯實,能干農活能吃苦,然后晚上兩人也折騰得夠嗆,到了假期結束回營的時候,李石磨已經快要直不起腰了。

有了家,住在軍營里就有了別樣的思緒,看著一屋子摳腳大漢,第一個晚上他幾乎睡不著覺,不過也就是這一晚,第二日就恢復過來,正要生龍活虎之際,卻被強制學習寫字。

‘能行的,至少以后會寫自己名字不是?’李石磨在心中給自己鼓氣,他是不服輸的性子,所以即便寫字再難他都決定咬牙堅持下去,如今已成了家,日后還會有一兒半女,他可不想到時連自己兒女的名字都寫不出來。

窗外,宇文溫正鬼鬼祟祟的‘偷窺’,此次他化身當年最煩的班主任,成日里在教室外透過玻璃窗監視學生是不是上課玩手機。

看著營房里的摳腳大漢們抓耳撓腮,因為‘陰暗心理’得到了極大滿足,所以他臉上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這不是宇文溫閑得無聊折騰手下,他的軍隊要與眾不同,所以讀書認字是必然的,一個基層將領連軍令都看不懂的軍隊,沒有成長的空間。

只知道當兵吃糧拿餉,不知道為何而戰的軍隊,是沒有前途的,宇文溫處心積慮的讓將士們讀書認字,就是想讓他們能讀懂兵書,能夠自我總結。

打了敗仗,能夠總結教訓;打了勝仗,能夠總結經驗;兵書上說的陣法,能夠理解并加以靈活運用;能看得懂輿圖,會基本的算術,能算清楚麾下兵馬每日消耗的糧草。

會讀書認字,就能從書中知道古往今來的各種戰例,可以知道許多英雄人物的事跡,可以感慨他們的忠義,可以有所觸動。

這就是宇文溫對手下將士最起碼的要求,他覺得一個人在田地、女人、錢財以外,總要有些追求才能更上一層樓。

正在他走神之際,耳邊傳來叮叮當當的鈴鐺聲,這是下課的‘鈴聲’,屋內那些抓耳撓腮的壯漢,一聽到這聲音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稻草,進入回光返照狀態。

“王八蛋,一個個就知道砍人,讀書寫字有那么難?”宇文溫見狀無奈吐槽,待得這一排教室里的‘學生’如釋重負的逃出來后,他迎了上去。

當然不是要來個當頭棒喝,長篇大論教育廝殺漢們“好好讀書,考上一本”,宇文溫的目標是那個年輕的‘老師’。

“厙狄文書,感覺如何?”他問道,那名年輕人先是行了個禮,隨后說還行。

“他們一個個都二十歲往上,可學問就連蒙學的幼童都不如,厙狄文書莫要擔心教不好。”宇文溫笑道,面前這位是‘兄走弟及’的厙狄二郎,厙狄大郎已經到州衙做兵曹參軍當官去了。

“使君,卑職只是擔心耗時太長,眼見著已經兩日,可許多人連筆都拿不好。”厙狄鈺有些焦慮的說著,他來到虎林軍做文書,若是如同他兄長般管理后勤、幫忙寫信到是不懼,未曾想竟然還要當先生教人寫字,他只怕自己會‘誤人子弟’。

“蒙學的幼童們更加難教,這些將士無非是沒想通,所以學起來積極性不高罷了。”宇文溫,“厙狄文書只管按照計劃教,至于如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自然由本官來負責。”

說了一會兒話,厙狄鈺告退,宇文溫看了看空蕩蕩的‘教室’轉身離去,心中在盤算著如何讓大家提高學習積極性。

文盲,在古代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百姓們不識字很正常,識字才不正常,知識是世家大戶的專利,不是窮鬼們可以學的。

如今還沒有活字印刷術,造紙技術還不能批量做出廉價的紙張,書籍大多是少而貴的手抄本,至于雕版印刷的書更是價格不菲,只有那些有錢人才買得起書,用得起筆墨紙硯。

光有這些還不行,怎么寫字、怎么念書還得人教,到了能讀四書五經的時候,還得有人答疑解惑,也就是說得有正經老師教才行,而請老師可是要花錢的。

花錢買了筆墨紙硯和書籍,請了老師來指點迷津還得包食宿,讀書時不能兼顧農活,所以讀書的人基本是脫產,這樣的負擔對于平民百姓來說太過巨大。

但即便是讀了書又如何,想當官?沒門!

平民出身的讀書人想當官那是妄想,世家、門閥、權貴連旁支親戚都安排不過來,你個身份卑微的平民也相當官?沒有人舉薦,沒有上官征辟,沒有權貴賞識引入幕府,沒有這些就沒辦法步入仕途。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是這個時代的烙印,一個平民出身的人,無論能力多么出色,即便是僥幸入了仕途,他的升遷之路也高不到哪里去。

別的不說,好容易當了基層小官,官場潛規則沒人教,迎來送往的禮儀狗屁不通,各種門門道道不清楚,胥吏的齷齪手段一點不懂,時刻都有踏入陷阱背黑鍋的危險。

沒有大樹罩著,最苦最累的活你去做,做好了也就得個“好”字,做得不好輕則被上官訓斥,重則丟官下獄等死,所以百姓們對于讀書根本沒動力。

要想博取富貴還不如從軍,如果僥幸在戰場上沒死,又立下像樣的功勞,那么就可以憑著軍功受賞得錢財、牲畜、土地,可以娶妻生子,若是運氣好的話得封爵位,那自己兒子也能得蔭庇,那要比讀書好許多。

有了一官半職不識字不要緊,有佐官幫忙看軍令、寫軍令,簽字時用章或者畫圈就行,寫信、看信也可以讓識字的仆人幫辦,所以廝殺漢也沒必要識字。

普通士兵不識字,也不需要識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無論各國都是如此,兵書之類的‘秘籍’大多是家傳,沒必要讓這些人看得懂,免得和世家子弟們爭功。

所以虎林軍將士們讀書習字,是宇文溫的一大創舉,也讓許多人十分不解,這年頭當兵的基本都是文盲,沒聽說要上陣殺敵還得學寫字的,所以此事成了宇文溫浪費錢的又一例證。

而將士們也有些納悶,雖然迫于宇文溫的‘**威’老老實實學寫字,但許多人的積極性都提不起來,宇文溫對于這種情緒早已預料到,所以他也做了相應的規劃。

全軍隊正以上將領必須習字,半年后考試,千字文共一千個字,能寫對六百字以上的算合格,寫對五百以上六百以下的算‘還能搶救’,一個月后給一次機會補考。

考試時錯字超過五百個的直接降職,軍主變幢主,幢主變隊主,隊主變隊正,隊正就去當什長。晉升時,同等條件下文化水平越高越優先。

當然筆墨紙硯由軍中提供,教書先生的費用也是軍中承擔,將士們只需要認真學習即可,若是這樣還有人不識抬舉,宇文溫親自教他做人。

“會讀書寫字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開展了。”(未完待續。)

舉報:/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