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900第七百三十四節 潘訓倒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國崛起1900 >>大國崛起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三十四節 潘訓倒臺

第七百三十四節 潘訓倒臺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09日  作者:狂人阿Q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狂人阿Q | 大國崛起1900 

蘇俄對楊潮的這一舉動最為關注,他們通過中國要求楊潮給他們解釋,因為他們跟俄羅斯帝國之間可沒有外交關系。

楊潮回答他們,他現在的身份是俄羅斯帝國的總理和沙皇騎士團的團長,他有責任保護她的國家和他的沙皇陛下,現在楊潮對于蘇俄的侵略行為感到了威脅,因此他必須擴充手中的武裝力量,用以保衛自己。

蘇俄要求更多的解釋,和不會將這些軍事力量用來跟蘇俄對抗,楊潮直接拒絕表態。

蘇俄之所以如此緊張,是因為他們在芬蘭陷入了苦戰,他們挑選了一個好時候進攻芬蘭,11月,這都快到冬季了,芬蘭那地方大半國土都在北極圈之中,他瑪比蘇俄還冷,這時候進攻芬蘭,十足的作死行為。

而且史達林已經清洗了一大半中高級軍官,五個元帥清洗了三個,剩下兩個布瓊尼和伏羅希洛夫都是過去史達林親手組建的老騎兵第一集團軍出身,一直是史達林的心腹老弟兄,可這兩個老弟兄的思維卻已經跟不上機械化戰爭時代了。

清洗元帥其實更具象征性,損害更大,可以說挖空蘇軍根基的,確實對大批軍長和師長級別的軍官的清洗,由于清洗了三大元帥,史達林對跟這些元帥有關系的中高層將領也不放心,凡是三大元帥工作過的地方,凡是做過這三大元帥部下的軍官,統統都被清洗。

于是蘇俄總共16個集團軍中的15個集團軍的司令和副司令員都被清洗,這15個集團軍下轄的60個軍的軍長被處決,蘇俄總共才67個軍,剩下那個軍自然就是史達林曾經統帥的騎兵軍了。

更殘酷的是,這60個軍下轄的136個師長也被處決,蘇軍一共是199個師。

這種程度的軍隊精英流失即便是戰爭中也是很罕見的,事實上,蘇俄在二戰中,沒有一個元帥死于戰爭,犧牲的軍長、師長也遠少于被史達林槍斃的。

當德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神奇的是前線指揮著75萬大軍的司令,戰前竟然只是一個團長。

即便是逃過清洗的朱可夫等優秀將領,其實也嚴重缺乏經驗,后來晉升為元帥的華西列夫斯基,戰前不過是一個剛剛晉升的少將,戰爭打到第二年的時候才晉升為中將,當史達林想將他提拔為方面軍司令的時候,不得不緊急將他提升為上將。

芬蘭戰爭打的膠著的時候,朱可夫前去視察,不得不感嘆,地城市病表現的極為英勇,但是軍官的素質實在太低,朱可夫發現許多師長竟然只是剛剛提拔的尉官。

芬蘭只是一個人口200萬的小國,而且沒有楊潮這樣的金融大鱷給他們招募雇傭兵,竟然也讓蘇軍如此被動,史達林對自己軍隊的戰斗力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他是跟楊潮的軍隊交過手的,沙皇騎士團的雇傭兵們,都是自愿參加,作戰意志頑強,最主要的是軍官素質一般都比較高,要么是上過一戰站場的老兵,要么就是預備役軍官,軍紀又十分森嚴,武器還極為精良,因此史達林對楊潮是十分忌憚的,在蘇軍陷入苦戰之際,他非常不愿意看到楊潮在他背后攪風攪雨。

可他又不敢在這時候增強西伯利亞的兵力,蘇俄在新西伯利亞等地駐扎了50萬大軍,總共是三個集團軍罷,往芬蘭派去了50萬大軍的情況下,史達林如果增兵西伯利亞無疑要削弱在波蘭的駐軍,那里可是跟德國接壤的前線,史達林不敢不顧及德國人的突襲。

所以他只能采取外交手段,大清洗之后上臺的外交委員莫洛托夫,緊急飛往中國,跟中國政府磋商。

中國政府表示十分無奈,同時也表示了對蘇俄入侵芬蘭的關切,反而要求蘇俄停止錯誤的軍事行動。

外交談判無果的情況下,史達林想到了他跟楊潮的“友誼”,他可是送了楊潮兩個高中生做情人的。

于是立刻將其中一個派往伊爾庫茨克,另一個作為人質扣押在了莫斯科。

潘訓性格復雜,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式政客,迷信權謀,原本這次歐洲戰爭,是他一次很好的作秀機會,但是因為跟富強黨的政爭,讓他無法從容的站出來。

他之所以禁止向歐洲出口武器,就是因為那些軍火販子,一項都是富強黨的鐵桿,讓他們發財只會增強李富安和王求的實力。

但是隨著歐洲戰爭的形勢發展,英法不斷的游說中國政府,希望能從中國得到武器和資金支持,但是潘訓打著嚴守中立的態度,繼續執行西班牙內戰期間的武器出口禁令。

這打擊的是富強黨最核心的機器制造業的利益,李富安跟王求經過密切磋商之后,決定發動一次機器業工人總ba工。

ba工總指揮由王求擔任,李富安則組織了一個叫做戰時工業生產促進會的民間組織,但是這個民間組織勢頭及其猛烈,山東和東北幾乎所有的重工業企業第一時間加入,上海的機器制造業企業踴躍加入,廣東重工業企業同樣積極。

這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還有李富安這么多年來在工業界積累的人脈的一次總動員,從東北戰爭開始,每一次戰爭,楊潮都委任了李富安組織中國工業,每一次中國工業界都發了大財,因此大家把李富安這次成立的民間組織,生產促進會,當成了過去的戰時工業局來看待。

但是入會要求極為嚴格,所有入會企業,必須跟戰時工業生產促進會簽訂一份協議,承諾如果因為促進會的組織,他們的利潤提高了30,那么必須拿出三分之一來提高工人工資,如果增加了50,那么必須拿出一半來,其中半數提高工資,半數用來為工人購買保險,如果增加了100以上,除了承擔以上義務之外,還必須額外再拿出百分之十來成立一個共同基金,用來為歐洲戰后事業做慈善。

如此苛刻的條件,企業還如此踴躍,除了他們對李富安的強大信心之外,還有對目前經濟局勢的不滿,同時也體現了他對發戰爭財的無比渴望心態。

不止中國人想發戰爭財,美國人同樣熱衷,戰爭爆發的消息傳到美國,美國股市一改一戰時候的暴跌狀態,反而集體飄紅。

只是隨著納粹的進軍順利,才開始了持續下跌的過程。

事實證明,永遠不要低估渴望發戰爭財的資本家群體的力量。

他們通過簽署協議,通過富強黨組織的工會,向工人傳達了一起發財的強烈信號。

于是王求組織的罷工十分順利。

12月,東北、山東、上海和廣東,中國東部四大工業中心的所有機器制造業企業工人,集體走上了街頭,公開打出了要求總統辭職的旗幟,表示總統不下臺,他們就不工作。

資本家則承諾,ba工期間的工資照付,讓工人放心大膽的ba工。

但是潘訓政府對外宣布,這種ba工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他不能再這個時候,將國家權力交給這種不負責任的組織,他將繼續履行憲法和人民賦予他的職責。

十天之后,發現ba工沒有奏效,王求不但沒有罷休,反而擴大了ba工的規模,經濟危機中日益衰落的紡織業也加入了其中,一方面這是因為王求的無求化學公司利用化纖制造在紡織業中形成的統治地位,一方面是紡織業也對當前政府極為不滿,同樣很渴望發戰爭財。

二十天之后,ba工擴展到了造船、煤炭等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整個國家癱瘓了。

國會之中,利用優勢的議席地位,富強黨的議員們開始向政府施加強大的壓力,要求潘訓立刻結束這種混亂狀態,他們的訴求得到了一大批中立派議員的支持,人數已經超過了七成,此時如果發動彈劾案,很容易就能獲得三分之二的票數。

在這種情況下,潘訓知道自己的大總統做到頭了,于是發表了一份慷慨陳詞之后,表示了對富強黨的強烈失望,接著在國會辭去了自己的總統之位。

緊接著根據憲法,副總統張謇接任總統職務。

張謇繼任之后,第一時間向楊潮發去了電報,邀請楊潮回國主持大局,他是看明白了,這時候楊潮不會來,誰都鎮不住場子。

楊潮很干脆的拒絕了,表示所有人,所有政治勢力都應該尊重憲法,張謇也應該以大局為重,應該勇于承擔責任,繼續為國家服務。

楊潮的表態讓張謇納悶了,難道這一切事情不是楊潮在幕后主持的?難道僅憑富強黨那兩個后生就能造出這么大的聲勢?

張謇一直都認為,楊潮始終在幕后操縱,他才不相信楊潮會那么老實的隱退呢,如果是他的話,反正不會這么做。

但現在他稍微有些相信了。

接著張謇立刻派人代表政府跟富強黨代表的工會勢力談判,希望他們立刻恢復生產,他們提出的要求,政府不是不能考慮。

于是潘訓一直堅持,直到把自己搞倒得武器出口禁令被解除了,所有人都以為這代表著潘訓的失敗,但是他自己反倒不這么認為。(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國崛起190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