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900第四百三十三節 德國崩潰前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國崛起1900 >>大國崛起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三節 德國崩潰前兆

第四百三十三節 德國崩潰前兆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1日  作者:狂人阿Q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狂人阿Q | 大國崛起1900 

(新章節)


作者:狂人阿Q

共和國七年,美國也擺脫了長達一年半的戰后蕭條,開始步入繁榮。YXGSK

全世界都是一片大好的情況。

歐洲大陸上,英國依然是死氣沉沉,他們的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殖民地經濟就是這樣,沒有飛快的發展,沒有急速的跌落,已經成了一個純粹的進口國,靠金融利潤來平抑逆差,這已經是一個金融資本性質的經濟體了,就好像曾經的海上馬車夫荷蘭,后來的華爾街帝國美帝一樣。

不過通過從中國借貸的噸黃金,英鎊重新變得堅挺無比,世界貨幣地位難以撼動,倫敦依舊是世界金融中心,讓美國金融家急切想要把紐約變成世界金融中心的企圖失敗了。

得到這么多黃金之后,英國人國內投資并沒有增長,溫吞水一般,向國外,尤其是殖民地上的投資卻擁有了充足的資本,開始向印度、南非、澳大利亞等殖民地大規模放貸。

這些殖民地上的投資收益,是遠大于在英國的收益的。

法國跟英國的情況不一樣,他們的情況要好得多,北方十個省被打爛,重建是一個大市場,中國的黃金很是提振了他們的金融一把,讓他們可以發放更多的貨幣,為重建提供資金支持。

原本的歷史上,法國戰后經濟發展就比較順利,他們擊敗了歐洲大路上最大的經濟競爭對手德國,又跟大量新成立的國家,比如波蘭、奧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國家建立了圍堵德國的聯盟,這些國家的市場也向法國開放。

收回被德國在普法戰爭后侵占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這里的煤炭儲量占法國煤炭總儲量的以上,鐵礦資源也占了一大半,德國經營半個世紀又留下了強大的工業基礎,這里的交通條件又是歐洲大陸的咽喉位置,得到了這兩個地方,讓法國的工業實力就提高了一大截,起碼煤鐵都可以自給自足。給工業提供充足的能源和材料。

有資源,有資金,有市場,法國經濟想不快速發展都不行。

于是在這些有力條件支持下。法國的汽車工業爆發,戰爭中發了大財的雷諾可以更大規模的生產小汽車,阿爾斯通的電力工業,施耐德的電器工業,失去勞動力資源后農村又需求大量的農用機械。法國幾乎迎來了一波全面增長。

英法情況都在復興的情況下,過去的德奧兩國情況卻并不是很好。

凡爾賽條約讓德國失去了的領土,的人口和的工業實力,德國失去了很多傳統的市場,比如中國和殖民地市場,中東歐腹地的市場也面臨著法國人激烈的競爭。

過去傳統的奧匈帝國市場被法國擠占,還要支付法國大量的賠款,只能通過繼續印刷紙幣來應付,通過膨脹繼續惡化著,馬克兌美元的比率已經到了:。

只是有大量美國銀行界提供的短期融資在支撐。行將崩潰的時候,總有一筆緊急貸款,好似一個行將就木的人突然抽了一口大煙一樣,又挺了過來。

在這個過程中,法國得到了賠款,美國得到了短期貸款的豐厚利息,德國工業巨頭也可以通過出口獲利,損失的不過是一大批中產階級的財產和在銀行中的存款在通貨膨脹蒸發,整個中產階級在快速向著赤貧退化。

奧匈帝國就更不用所了,被直接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匈牙利。割讓了部分領土給塞爾維亞和意大利,一盤散沙,原本發達的工業分割到了這些小國中,根本就沒有統一的市場。歐洲大陸上又擠不進去,除了個別產業,大多數產業都在蕭條之中。

另一個大國俄國就更不用說了,被分割成了沙皇統治的西伯利亞,蘇俄統治的歐洲區,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芬蘭等小國。還割讓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部分地區給波蘭,蘇俄的統治工業不用說了,一塌糊涂,連傳統的農業都無法自給自足。

俄國失去的農業市場自然也被農業發達的法國給擠占了,美國農業也分享了一杯羹。

可以說除了英法,整個西歐都在戰爭后的廢墟中掙扎,死不了也活的不痛快,戰前中歐興起,西歐衰落的形式,徹底逆轉,中東歐的希望再也找不回來了。

世界其他地方也在中國的影響下跟原本的歷史上大大不同。

楊潮將沙特最大的油田加瓦爾綠洲下的大油田貢獻了出來,跟英國人合作,這個大油田儲量達一百多億噸,占整個波斯灣地區的,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大油,這個油田資料讓英國人瘋狂了,不惜重金砸下,很快就修建了港口、鐵路和輸油管道,大量的技術人員進駐。

半年時間就打出了十幾口超級油井,將產油量提高到了每天萬桶的規模,立刻就將他們控制的石油產量提高了將近一倍。

楊潮還將波斯除了英國人已經鉆探出石油的阿瓦士之外的馬倫、加奇薩蘭、阿加賈里、比比哈基麥和帕里斯等五處大油田的資料給了英國人,這些資料是不用質疑的,勘探地底石油對外星飛船來講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

這五處新油田同樣讓英國人欣喜若狂,后世這六處大油田可是占據了伊朗三分之二的石油產量,英國人現在則可以確認,他們控制了遠遠超過美國的石油儲量,世界石油定價權屬于大英帝國無疑了。

只是英國并不打算立刻開發這些石油資源,因為他們還要控制一下產量,以免過于沖擊石油市場了,畢竟中國許諾消化其中的億桶,而阿拉伯的油田,加上阿瓦士的油田產量,就能滿足了,他們打算看看市場在做決定,反正波斯的石油權力是牢牢被英國人控制的,沒有任何人能威脅到。

大批石油利潤除了能夠繼續穩定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外,分享整個中東的石油資源,也讓中國的金元券開始走向更廣袤的市場,已經對美元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只等英鎊退出世界貨幣地位,就接過這個旗幟,這才是楊潮在中東石油問題上,跟英國人死死捆綁的原因,先高度融入英國建立的國際體系,而不是像美國這樣,急于挑戰這個秩序,將來當英國人看到,將世界霸權交給中國更能保護他們的利益的時候,英國人也就別無選擇了。

中國資本繼續滲透巴西,鐵礦、鋁礦石出口增長有效不穩,雖然沒有爆炸式增長,但是收入極其穩定,大量利潤進入巴西,讓巴西經濟在南美一枝獨秀,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體系建設中,楊潮控股的渣打礦業出力甚多,在巴西的名聲極佳。

隨著資本的進入,移民繼續增多,張謇帶領的農場開拓團緊密的跟米納斯州的巴西農業寡頭合作,已經在內陸建立了一百多家大型農場,總面積超過兩億畝,移民了兩萬個家庭,總人口超過十萬人,建立了一百多個中國式村鎮。

鐵路也隨著農場的建立向著巴西內陸挺近。

帕拉州雨林中的卡拉加斯也開拓出來了,經過中國工程師們辛苦的努力,初步打通了到這里的交通,鐵路已經在緊密的施工中,一個工程師團隊,開始在卡拉加斯建立城鎮,不出十年,這里將成為一個雨林中的小中國。

隨著這些產業的開發,中國移民在巴西的數量達到了萬人,但是因為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移民也在持續涌入,巴西還沒有興起民族主義運動,因此還沒有禁止移民的呼聲大量出現,這種悄無聲息的移民還能持續個幾年,移民個兩三百萬人是不成問題的。

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還是南洋地區,隨著跟荷蘭人簽訂的關于南洋的條約,一開始確實影響到了這里的華工,大量被騙去的苦力開始回國,以至于一時間荷蘭人殖民地上的經濟都受到了沖擊。

但是過了年后,情況開始好轉,因為對荷蘭殖民地上的商品免稅,導致當地經濟的中流砥柱華僑產業開始發展起來,華人經營的糖業、水果罐頭和煙草都得到了一個龐大的市場,接著華僑開始擴大產業。

擴大了蔗糖種植園,水果種植園,擴建了新的加工廠等等,而這些華僑開始跟中國勞務輸出總局合作,接受嚴密的監控之下從國內引進華工,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工作條件,更高的社會地位,讓南方的中國人也更愿意去南洋工作了。

當然荷蘭人控制的制糖業等產業也受益匪淺,只是他們沒有華僑的關系,在引進華工問題上,始終落后一步,畢竟大量的華工其實是通過親戚關系,同鄉關系和宗主關系進入南洋的,而荷蘭人不可能擁有這個關系。

只是殖民地政府的稅收確實增加了,荷蘭人也就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能默認他們本國的資本家在競爭中一步步被華僑蠶食、吞并,慢慢退出殖民地的經濟體系,只能堅守在一些政治權力保護的領域,比如石油產業,采礦業等。

相比荷蘭殖民地因為重塑了管理體系后爆發出來的活力,英國殖民地的發展也還不錯,但卻總有不少掣肘,新加坡、馬來亞等地的華僑甚至開始考慮到荷蘭殖民地去投資發展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感覺可以跟英國人談談關于馬來亞殖民地上的華人問題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國崛起190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