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900第一百九十節 超級機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國崛起1900 >>大國崛起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節 超級機床

第一百九十節 超級機床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狂人阿Q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狂人阿Q | 大國崛起1900 

《》


花了一年多時間,讓最熟練的技術工人用機床,甚至手工慢慢打磨,才終于成功的加工出了一只氣缸,利用這只氣缸,迪塞爾完成了各種實驗,實驗結果表明,當缸徑達到一米的時候,單臺馬力就可以達到2000馬力,以目前他最成熟的四缸和六缸設計,完全可以滿足6000馬力的設計參數,甚至可以超過1萬馬力。

此時世界上沖擊大馬力發動機是一個潮流,之所以選擇6000馬力作為一個設計目標,則是因為德國政府的要求,由于英國人推出了加裝蒸汽輪機的無畏艦,讓軍艦進入了無畏艦時代,以前一切軍艦一夜間落伍了。

德國人自然也要發展自己的無畏艦,可是他們跟英國人不一樣,他們沒有遍布世界的加煤港口,如果一旦發生戰爭,出現日俄戰爭中俄國海軍那種沒有港口加煤的情況,顯然德國人是不能接受的。

而體積更小,燃料熱效率更高的柴油機就落到了德國人的眼中,一次加油可以直接從歐洲開到東方,這種性能讓柴油機成為德軍首選,比蒸汽輪機更得到海軍的青睞。

所以德國人1909年,先向德國國內技術最先進,已經可以生產800馬力柴油機的曼恩公司提出要求,希望他們可以研發6000馬力的發動機,而此時迪塞爾已經可以生產2000馬力的發動機了,他的德國背景,自然也落到了德國海軍的眼中。

但是德國人提出了一個要求,跟曼恩一樣,不允許迪塞爾向其他國外公司轉讓專利。

這跟尋求突破的迪塞爾目標一致,雙方一拍即合,迪塞爾很快就接受了研發6000馬力發動機的任務,德國人也很幫忙,從青島抽調了很多技術人員,這才打磨出了第一臺氣缸。

完成實驗之后。就是機器設備的安裝了,這也是一個難題。

氣缸缸徑達到1米,即便是兵工廠也沒有鏜這么大孔徑的鏜床,經過研究后。德國人決定設計一臺專用重型機床。

這臺機床長度達到了30米,寬15米,高度10米,德國人表示這將是世界第一大的機床,而設計這臺機床的。就是已經在山東投產的德國機床巨頭希思公司設計生產,最后設計定型后,加上操作臺等,總長度超過了50米,簡直就是一個怪物。

這樣的怪物不提生產,光是安裝本身,就是一個大型工程。

首先是地基,迪塞爾用最細密的混凝土整體澆灌了一個長100米,寬50米,厚20米的大混凝土方塊。接著在方塊中心澆灌了一塊3米厚,長寬20乘20的鑄鐵塊,整臺機床就將安裝到這一塊鑄鐵上。

而廠房外殼,也都是鋼筋混凝土澆筑,墻壁厚度超過3米,這幾乎就是一個鋼鐵澆筑出來的整體空間。

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自身的震動,減少外界的干擾。

混凝土和鑄鐵都澆筑完成后,還靜靜等待了一年時間,除了讓希思公司加工機床外。還要讓混凝土和鑄鐵機座釋放應力,即便這樣,希思公司還表示并不能夠保證機床能夠達到最佳狀態,如果能等待五年以上。那才完美。

但誰能等五年?楊潮首先都等不到,所以他又動了手腳,讓飛船悄悄潛入了廠房,用超級科技手段,將其中的應力消除干凈,甚至連鑄鐵中的小型氣孔。水泥中的微型裂縫等都修復了。

用了三個月時間,希思公司小心翼翼的將機床安裝到位,然后開始試車。

這么夸張的技術之下,迪塞爾需要的氣缸終于可以完美的生產出來了,擁有當然生產1000毫米氣缸能力的,肯定不止迪塞爾一家,瑞士蘇爾壽其實也在加工一臺這樣的大氣缸,今年也在加工這樣的氣缸,但是意義完全不一樣,迪塞爾是安裝設備批量生產,蘇爾壽只不過是在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不可同日而語。

原本的歷史上,本來就是蘇爾壽第一個制造出1米氣缸發動機的公司,但是這臺發動機并沒有投入生產,而是一直作為陳列展出,因為1米氣缸出現后就一直是一個紀律,50多年后才有人打破這個記錄。

但是這個歷史上,楊潮幫迪塞爾提前完成了這個記錄,不僅比蘇爾壽早,而且已經準備大規模生產了,技術歷史就這樣被楊潮又扭轉了一下,科技樹上又長出了一只歪枝。

“哇,真是臺大家伙!”

到了廠房里,楊潮昂著頭看著高大的機床,不僅感嘆了一聲,不過心里卻十分高興,這才是科技嗎,就是要勇于挑戰,這樣的重型機床,大概相當于后世的數控中心了,是高科技的象征啊。

楊潮還知道,上面用到的科技很多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西門子為了這臺機床,專門人工制作了三個超級大線圈,用來轉動同一根轉軸,因為這根轉軸太長了,他們不得不隔著兩米距離,分裝到三個地方,否則轉動過程中就會產生嚴重的震顫,影響加工精度。

“開始吧!”

楊潮說著,按下了電機按鈕,周圍響起一陣陣掌聲,竟然都壓過了機床轉動的聲音,機床果然夠安靜的,這說明震動真的不大。

果然要電動機才行,用柴油機、蒸汽機都不行,為此迪塞爾還專門在遠處安裝了一臺5000千瓦發電機組,專門給這臺大家伙和廠房供電。

三十多名穿著干干凈凈的緊身衣服的技術人員,已經匆忙的在機床跟前忙碌起來,帶著大號電動機的機床在軌道上滑動,慢慢進刀,很快就跟一根2米粗的實心鑄鋼圓柱接觸,吱吱聲響起,一圈圈金屬絲被鉆了出來。

進刀很緩慢,而且技術人員不是停下來測量各種數據,一切都是十分正常。

當然正常了,這臺機床的導軌、滾珠絲杠等等部件,楊潮都用飛船的加工能力進行了第二次加工,此時這臺機床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是最精密的。

1米直徑的氣缸,2米的孔深,一次鉆探成功,也必須一次鉆探成功,之前就是因為沒有能夠一次鉆探的機床,不得不兩兩面對鉆,所以才一次次不合格。

現在有了這臺大家伙,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了,而第一代發動機,已經找到了賣主,正是跟英國海軍激烈競賽的德國海軍,這臺發動機將安裝在一艘青島即將下水的萬噸重巡洋艦上,然后開始進行測試,測試的結果中德共享。

德國海軍,這才是大買賣,一臺發動機賣給他們收他們十萬美元他們對不在乎,而賣給別人恐怕三萬美元以上,他們就會嘰嘰歪歪了。

迪塞爾的發展楊潮還是滿意的,跟、兵工廠都有合作,尤其是最終選擇在萊蕪建廠更讓楊潮高興。

德國人當然希望迪塞爾去青島的,甚至連地皮都愿意免費提供,可是他們一開始實在是太不重視迪塞爾了,他們可以幫助齊柏林建工廠,卻根本就沒有搭理迪塞爾。

迪塞爾一直就在萊蕪兵工廠,他跟這家工廠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萊蕪煉鋼廠投產后,已經成了迪塞爾最大的原料供應商,所以選在萊蕪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造船廠卻在煙臺和青島,工廠放在銷售市場附近,還是選擇在原料產地附近,這是一個永恒的工業布局爭議。

迪塞爾甚至想過在市場和原料地中間建設工廠,比如同時連接煙臺和青島的濰坊就很合適,在濰坊建設一座柴油發動機廠,甚至都進行過選址,最后還是放棄了,因為這是迪塞爾第一家工廠,他還是需要跟萊蕪兵工廠緊密合作,所以才留在了萊蕪。

楊潮對迪塞爾也相當重視,但是卻并沒有把迪塞爾列入龍頭企業,因為楊潮發現,無論是給輪船還是火車、飛艇制造發動機,迪塞爾的地位不過是一個零部件供應商而已,他永遠無法成為飛艇公司和西門子這樣的龍頭企業,哪怕他很高科技也不行。

所以在楊潮下一階段的工業中,沒有迪塞爾的位置,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去發展了。

沒錯,楊潮的新一輪工業計劃已經開始規劃了,雖然北方的戰爭還沒有結束,目前雙方都還在冰天雪地中對峙,戰斗再次發生,至少要三個月后的春夏之交,但楊潮卻開始計劃下一輪工業發展了。

因為現在已經是1912年3月了,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只剩下兩年了,剛好是一輪工業企業的建設期,甚至大型工廠都無法投產,但戰爭第一年也不可能有太多的需求,得給西方國家一年時間消耗他們的庫存彈藥。

因此楊潮有三年時間,充足的推動一次大規模的工業投資。

只是麻煩的是,兩年前因為投資過熱,他甚至發動了戰爭化解了這股熱潮,現在在要把這個熱潮推動起來,卻又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楊潮不得不好好想點辦法,至少得恢復德國人向中國投資的信心。(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國崛起190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