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歌王第403章 中國風(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職場>> 重生之我是歌王 >>重生之我是歌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3章 中國風(上)

第403章 中國風(上)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05日  作者:東風西畔  分類: 職場 | 娛樂明星 | 東風西畔 | 重生之我是歌王 
為什么說夏侯瑤瑤這首歌是中國風,首先還得從中國風和古風的區別上說起。(比奇屋逼qiwu的拼音)

而在中國風和古風的區別上,李悠揚記得地球上有一個網友說的很透徹,而且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官方的講解。

他表示,

首先他認為古風和中國風按照當時的現狀是無法說誰包含誰的。

因為,中國風,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中國樂風。她是新時代的中國音樂。但是眾所周知古風卻有不少用的是外國音樂,像寒衣調,青蓮雪等。所以單這點就無法說明中國風包含古風。而如果說古風包含中國風,那這就更沒理由了。

那么古風歌曲的特點是什么呢?

該網友表示,最早的古風大概是從游戲里開始的,玩家們進行填詞翻唱,而這其中以地球華語樂壇的心然最為出名。還有古風歌曲的代表團隊墨明棋妙、千歌未央、滄海樂茗等。中國風的代表人物則有周杰倫、許嵩、后弦等。

同時,古風歌曲的特點就是日漸流行的念白和文案,這點是中國風歌曲所沒有的。同時古風歌曲的歌詞更注重措辭韻腳,較之中國風更加難懂。古風歌曲,不少歌詞化用古人的詩詞,最具典型的就是墨村的finale。當時的古風圈,多數用別人的曲子伴奏來填詞,導致一個調子有了無數個版本。而即使是重新寫曲子,也會有相似之處。由于很多古風歌曲是由曲子改過來的,所以出現了所謂的古風翻唱。

而這里就說到了古風歌曲和中國風歌曲的主要區別:

1.中國風rnb是很常見的,而在古風里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2.古風歌曲翻唱很多,一個曲子無數版本。而中國風這點少見。

3.中國風的產生無疑是比古風早的,八十年代就已出現中國風歌曲了,而那時還沒有古風歌曲這個概念。

4.曲調,這是二者最大的區別。但曲調究竟有何不同,很難從言語上說清。這點可以聽聽許嵩周杰倫等人的中國風,他倆在曲調上都是原創。然后再聽聽古風歌曲的編曲者,像千草仙,完美仙劍,徒有琴等。相對來說,中國風的調子比古風的快些。

5.歌詞,這點也是很大的區分。顯而易見,中國風的歌詞較之古風歌曲更加白話。古風歌詞很多化用古人詩詞,也更注重措辭韻腳。

6.念白和文案,這是古風歌曲日漸流行的特點,這點中國風并沒有。

7.古風歌曲大多有故事背景,和中國風相比極具故事性。雖然中國風有些也有故事背景,但是較少。

8.范圍上的區別,中國風涉足娛樂圈,而古風歌曲只在網絡上發展。早在周杰倫之前,娛樂圈就已出現了具有中國風感覺的歌曲,而古風始終只在自己的圈子里發展。

9、樂器的采用,其實隨著中國風和古風的發展,樂器和調式已不再是區分,二者都采用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而五音也不再是局限。五音里所沒有的4(fa)和7(xi)已在很多歌曲里出現,這點可以參見吧里的那個樂譜帖子。

最后,關于中國風和古風的區別問題若非得用言語說個所以然來,實是有些勉強,究竟如何區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二者都多聽聽,也就清楚了。

同時該網友最后表示,不管是古風或是中國風,都是很值得聽的。而每一個歌手無論是否合你的意,都應該被尊重,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安靜的聆聽。這也又回歸到音樂的一個本源問題,音樂本無流派,更沒必要將古風和中國風,乃至傳統民歌和流行音樂分的那么清楚,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歌迷們聽的不是流派,而是作品是否優秀的本身。

以上就是地球上該網友對中國風和古風很明確的一個劃分。而李悠揚為什么會在第一時間又想到了中國風和古風的區別?

還是因為夏侯瑤瑤的這首《一別已經年》,這首歌唱完,他隨后也知道了其歌名就叫《一別已經年》,夏侯瑤瑤取自念白的第一句“一別已經年”。

但是正因為這段開頭,以及結尾處又響起的念白,才讓李悠揚最先想到的這首歌應該是一首古風音樂,并一開始就有些感慨,看樣這個民歌女王這些年在國外還是跑偏了,非但沒有回歸到傳統民歌,甚至就連繼續發揚類似《蝴蝶泉邊》這種中國風濃郁的歌曲也沒有。反而一下子又跑進了古風的圈子里,這倒不是說轉型古風有什么不好,而是說對于一個歌手,又不是他這種逆天的存在,這樣的頻繁的轉型對一個歌手來說還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因為,畢竟不是每一次創新或者嘗試都一定是去偽存真,也有可能讓自己在不同的又同樣優秀的風格中迷失。

所以,一開始在李悠揚看來,夏侯瑤瑤是有點迷失的,因為,畢竟,念白是古風類歌曲才有的特點,僅從這一點,李悠揚就感到夏侯瑤瑤恐怕又跑到了古風圈子里。這民歌女王果真也忒不務正業了。

但是,當整首歌響起的時候,李悠揚很快又扭轉了自己的這個看法。

為什么這么說?

第一點,這首歌真的好聽,超級好聽,特別是在配器方面所使用的西洋樂器和電聲樂器所占的比重極大,基本上是一半西洋樂器一半民族樂器,這是中國風的特質;而“古風”則強調的是民族樂器與電子合成器的使用。

第二,這首曲子的節奏上,則更加時尚,會更加符合當代大多數人的口味,新一代的年輕人也可以接受,屬于可接受范圍比較廣的類型,又完全符合中國風的特質。而“古風”在這方面有時候并不能使大部分人所接受。就像上面說道,古風多數用現有的來自于中國民間原創或是來自日本等過具有東方風格的曲子伴奏來填詞,導致同一個調子有了許多版本。而即使是重新寫的曲子,也會有相似之處。并由于很多古風歌曲是重新編曲的,所以出現了很多的古風翻唱,就此而言,中國風的歌曲這種特質就少一點。(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重生之我是歌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