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門推薦:
石之軒的話語頓時讓寇仲不悅,只見寇仲惱火道:“石先生你這是什么意思!難道我寇仲就只能做壁上觀嗎?看著吧,我必然在這幾天突破到大宗師,不管結果如何,我寇仲絕不做縮頭烏龜!人死鳥朝天,有他娘的什么怕的!”
原本沉重的話題被寇仲這么大義凜然的一攪和,幾人神色也有些和緩下來,石帆思索了一陣,慨然道:“好!我可以試試聯系傅采林,畢竟總因傅君婥還有點淵源,但畢玄想必不太可能,莫說和他從不相識,他還一直想要跋鋒寒的人頭,這就沒有了回旋的余地!若是他知道大戰,能不來與我們為敵已經是好事了……”
石之軒聞言點點頭,“七人之力倒也還可以,若是此間皇帝陛下能突破到大宗師,就更好了!嘿,只看對手給不給我們時間了……”
“事不宜遲,我趕緊修書一封派人送往高句麗,寇仲,你派人前往嶺南邀請宋兄出山!我親自再去一趟終南山!”石帆定定道,如今面臨生死危機,也顧不得面子了,就算是厚顏一次,也得邀請師妃暄前來助拳。
畢竟,連婠婠都不在意師妃暄,這等宿敵都能暫時不敵對對方,他石帆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寇仲一點頭,當下各自行事,寇仲同時命人召兩個王弟徐子陵與跋鋒寒進宮,將魔門打探到的事情對二人一說,頓時跋鋒寒就激動了,好不容易自己突破到了大宗師,如今就有強敵來犯,甚至有可能是傳說中的人物,這讓這個武癡沒有半點害怕,反倒是興奮不已。
倒是徐子陵,聞言淡淡道:“仲少,欲速則不達,我知你憂心大戰,不愿只作壁上觀,想要立刻突破,至少有參與的資格!但武功一道,越是急躁,越是不得其門而入,坦然處之,說不定就能夠明悟那一層,得以突破!”徐子陵不愧是與寇仲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三言兩語間就將寇仲當前的狀態說破,雖然如今寇仲成為大吳開國皇帝,但徐子陵卻依舊喜歡稱其為仲少……
寇仲一點頭,深深的向著徐子陵一鞠躬,“謹受教!”破天荒的正經起來,旋即道:“如今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件事還是不要讓底下群臣知道了,他們雖然武功都不差,但在這種級數的戰斗中,連偽大宗師都只能當嘍啰,大宗師勉強當個配角,臣子們的武功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反倒弄得人心惶惶,容易被北邊兒所趁!”
徐子陵贊賞的看了一眼寇仲,如今的寇仲越來越有明主風范,登基不到一月,整個江南已經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象!
卻說石帆修書一封送往高句麗之后,本人立刻趕赴終南山!
終南山下,放眼向山上望去一片冷清,往日里興盛的慈航靜齋山門如今半點人煙也無,封山,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意味著再也無法補充新的弟子,也不能參與江湖中事務,相當于與世隔絕!
漫步上山,景致一如從前那般美麗,但卻少了一股人氣,武林圣地的風采已經褪去,只留下那巍峨的山門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石帆神色復雜的到了慈航靜齋門派前,大門緊閉,四周靜謐,與上次來時的興旺不可同日而語!
“師仙子,故人求見!”石帆的聲音如同黃鐘大呂一般遠遠傳開,整個山中都回蕩著石帆的話語,如今他已經不需要提氣開聲,只要心念一動,聲音便能遠遠擴散,卻是見微知著,收發由心!
半晌后,大門“吱呀”一聲緩緩打開,一名面容憔悴的女弟子露出頭來,道:“宗主有請,貴客請進!……咦,是你!”女弟子公式化的歡迎了一下,旋即看到眼前人正是那殺了上代宗主與靜念禪院的惡徒,不禁嚇得花容失色……
石帆頓時有些尷尬,干笑道:“小姑娘別來無恙?咳咳……本座有事要見你們宗主,煩請前面帶路……”沒辦法,看見小姑娘眼里的恐懼之色,石帆只得努力裝著沒看見,甚至好心的提醒小姑娘帶路……
這女弟子頓時反應過來,鬧了個大紅臉,但也看出此時的石帆并不像上次那般殺氣騰騰,并且按理說他與宗主算是朋友,應該不至于再鬧事……
跟著垂頭不語的小姑娘走進慈航靜齋,發現確實冷清了許多,看來由于封山,有不少弟子都選擇了下山離去,不愿再接受這般清苦的修行生活……
仿佛猜到了石帆的想法,小姑娘憤憤道:“都是你害得!封山之后沒有了大戶香火,我們又不懂得耕作,坐吃山空,好多好多弟子都耐不住,下山去了……哼,這群忘恩負義,欺師滅祖之徒,以后我秦瑤一定要重振慈航靜齋!”
石帆又是一陣大汗,小姑娘看來是師妃暄的死忠粉吶,別人受不了,她卻不想逃,而是想著重振聲威,不錯,有前途!
其實換個角度想,這并不一定是壞事,所謂劫火見丹心,患難見真情!經過這樣一場大變,那些只是帶著找個大靠山而拜入慈航靜齋的弟子都紛紛散去,留下來的必然都是好苗子,只要悉心培養,未必不能重新走上圣地之路!
已經修繕完整的慈航殿中,石帆見到了一身素白儒服的師妃暄,旬月不見,師妃暄仿佛消瘦了一些,但雙眼中卻更加的明亮有神,冰肌玉骨、神姿天縱,果然不愧是大唐世界中最為出色的絕世英雌,也只有婠婠能在氣質、容貌、資質、武功上能與其爭鋒了……
師妃暄看到石帆進來,雙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之色,“慈航靜齋已經封山,本欲不理外事,石公子應該清楚,為何會前來打擾妃暄課業……”師妃暄眼里有著微不可查的喜悅,但更多的卻是語氣中的埋怨,不得不說,如今的師妃暄越來越有人情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仙子,更加的平淡從容。(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