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國第257章 蘇德的死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崛起之第三帝國 >>崛起之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7章 蘇德的死穴

第257章 蘇德的死穴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30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大羅羅 | 崛起之第三帝國 

1939年的春天,彌漫在歐洲上空的戰爭陰云似乎散開了一些。這一回是墨索里尼站出來當和事佬了——他的戰無不勝的意大利軍隊剛剛從漫長的西班牙內戰中脫身,這場戰爭讓意大利人有些疲憊,國庫空虛,各種戰略儲備也降低到了危險的地步。

在這個時刻,英明的意大利領袖非常清楚自己沒有本錢打仗,因此無論希特勒開出多么誘人的條件,他都不愿意加入“社會主義軸心”,而是采取了親英法的政策。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領袖要去和德國打。德國人不好對付是肯定的,而且打敗德國能得到什么?吞并奧地利?領袖想要的是羅馬帝國,又不是神圣羅馬帝國……

因此,墨索里尼就在英法和德國之間玩起了平衡。在華沙、波蘭、巴黎和倫敦之間穿梭來回,當起了和平使者。而且還提出了一個看似公平的和平方案:

首先,德國放棄對旦澤的要求;

其次,將所有在波蘭的德國人遷往德國;

第三,波蘭在未來10年內每年給德國100萬噸小麥;

第四,波蘭割讓立陶宛自由邦境內的港口城市克萊佩達(原屬德國東普魯士)給德國,以便讓東普魯士和波羅的邦連成一片。

似乎是個很不錯的方案!

英法兩國更是極力促成,還通過單方面的石油和戰略資源禁運和高價收購荷屬東印度石油向德國施加壓力。

而德國方面,則從1939年3月開始,實行了嚴格的汽油配給制度以應對國內燃料供應不足的局面。似乎英法的單方面制裁取得了些許效果……

與此同時,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的態度也開始軟化,表示須將全面廢除《凡爾賽條約》和《圣日耳曼條約》,以及歸還部分原德國海外殖民地的問題一并解決。

“領袖想得挺美,還想把《凡爾賽條約》和《圣日耳曼條約》廢了,再把殖民地拿回來……”

赫斯曼搖搖頭,笑道:“他也不想想,現在德國有多強大,如果正式廢約,再拿回殖民地,我們的馬克就要變成金馬克了!”

“可是我們德國加上蘇聯,英法波就是結盟相抗也沒有一點勝算!他們難道不明白嗎?”

同赫斯曼說話的是施萊徹爾元帥,現在他和赫斯曼都在總參1號作戰事內玩兵棋推演——這種低成本的模擬對抗是這個時代軍官培養的必修課。在制定正式的作戰計劃中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而一部作戰計劃之所以會周密,就是通過掌握足夠的情報和進行多次兵棋推演逐步完善的。有時候為了驗證推演中產生的疑問,還會進行近似實戰的軍事演習。

就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德國國防軍就進行了不下10次中小規模的軍事演習。

“未必會沒有勝算,其實我們和蘇聯也是有死**的!”赫斯曼說話的時候,手里拿著根很長的推桿,將一快快貼著飛機貼紙的木排推到了一幅超大地圖的一角。

“你把飛機往哪兒放啊?”施萊徹爾這時正在同赫斯曼玩一場“英法波”對“蘇德”的兵棋推演。

施萊徹爾負責模擬“蘇德”,赫斯曼則模擬“英法波”。

“伊朗、土耳其、伊拉克……你往那里部署了多少飛機?”施萊徹爾走到了赫斯曼身邊,發現赫斯曼正把飛機擺放著中東。

“非常非常多,”赫斯曼說,“英國現在有數百架斯特靈重型轟炸機、威靈頓式中型轟炸機和布倫海姆式輕型轟炸機,也有許多作為遠程戰斗機的布倫海姆式。法國也有不少法爾曼重型轟炸機、LeO45中型轟炸機、波泰633遠程戰斗機是可以夠得著巴庫的。如果真的有決心組織數百架轟炸機和遠程戰斗機去轟炸蘇聯的巴庫、巴統和格羅茲尼都是有可能的!”

“巴庫、巴統和格羅茲尼是蘇聯人的命根子啊!”施萊徹爾點了點頭,“如果真的能摧毀,不僅蘇聯的機械化部隊會因為沒有燃料而寸步難行,就連他們的工業也會遭受打擊。”

根據帝國中央保安局的情報,在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37年,蘇聯石油的產量高達4680萬噸(可能有水分,蘇聯二五末期出現了浮夸風),煤炭的產量卻不到1.2億噸。在蘇聯能源的消費中,石油的占比為16.1(德國只有5)。石油在蘇聯不僅是驅動汽車的燃料,而且還被大量用于發電。

所以一旦巴庫、巴統和格羅茲尼的石油設施遭到摧毀,那么蘇聯的工業就會因為缺乏電力而陷入困境。

“不僅是蘇聯,我們也會出問題!”赫斯曼將手里的長推桿丟給了陪他一起玩兵棋的總參戰略欺騙局局長蓋倫中校。

“我們?”施萊徹爾搖頭道,“我們已經有1800萬噸石油儲備了,到6月底前預計還能再增加200萬噸。而且我們的合成燃料日產量也超了1.2萬噸……這樣我們每年只需要消耗400萬噸到500萬噸石油,就足夠應付戰爭了。而且我們還能從羅馬尼亞買到不少石油。”

“但是石油儲備和合成燃料產量都是機密,”赫斯曼說,“萊茵哈德,戰略欺騙局放出去的消息是多少?”

“200萬噸石油儲備,合成燃料日產5000噸,另外還有100萬噸合成燃料儲備。為了維持戰爭,我們每年需要進口800萬噸原油,其中80來源于蘇聯。”蓋倫中校說,“而且我們從1924年就開始散布德國石油消費、進口和儲備的假消息,15年來散布出去的假消息都是可以一一對照起來看的。”

赫斯曼聳了聳肩,“一旦我們無法從蘇聯進口石油,那么憑著我們手中的300萬噸儲備和從羅馬尼亞的進口,即便節約使用也只能維持6個月。元帥,你認為英法會不會考慮轟炸巴庫?”

“路德維希,你真的認為英法有可能會轟炸巴庫?”施萊徹爾思索著說,“他們要真炸了巴庫,英法和蘇聯可就真的撕破臉了!”

雖然在條約中,蘇聯表示將會在英法向德國宣戰后一個星期內把支持德國“最后通牒”遞交給英法,24小時內收不到同意的答復就開戰。

但是蘇聯會不會履行條約,誰也沒有把握。而且這段時間,蘇聯和英法的外交官也在頻繁接觸。

赫斯曼輕蔑地一笑,“能接觸出什么結果?斯大林能放棄對右岸烏克蘭的要求?波蘭人能割讓右岸烏克蘭?”他搖搖頭說,“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戰爭不可避免。不過英國和法國已經失去了1914年時的勇氣。他們只會想著用最少的鮮血去贏得戰爭,而轟炸巴庫看起來是個不用付出多少傷亡的好辦法!”

“是的,首相先生,空軍認為轟炸巴庫油田是可行的。”

英國國防協作大臣查特菲爾德勛爵這個時候正在向張伯倫首相匯報參謀長委員會對轟炸巴庫提議的討論結果。

此時的英國是沒有國防部的,兵種之間的協作就由這個參謀長委員會負責,而主持該委員會的就是國防協作大臣。

“皇家空軍的飛機已經從伊拉克的基地起飛,偵查了巴庫油田和巴統的煉油廠。整個過程非常順利,沒有被蘇聯飛機發覺,蘇聯人在那里沒有雷達偵測系統。而且,巴庫和巴統的防御也非常松懈。皇家空軍司令部認為,只需要出動100到150架轟炸機就能讓蘇聯的油田和煉油廠癱瘓。”

赫斯曼的猜測并沒有錯,英法一直在尋找用最低的損失去贏得戰爭的辦法。現在英國不能再容忍德國做大了,要不然世界霸主的桂冠真的有可能被日耳曼人從盎格魯薩克遜人頭頂上拿走!

而堅守馬奇諾防線、利用波蘭炮灰送死、出動皇家海軍對德國進行封鎖,還有轟炸巴庫油田看起來都不會給英法造成致命的傷亡。

而且蘇聯在巴庫、巴統和格羅茲尼的防空也不嚴密。蘇聯空軍的規模固然不小,但是真正先進的戰斗機并不多,現在大都集中在白俄羅斯、烏克蘭,準備在入侵波蘭聯邦的作戰中大顯身手。

另外,蘇聯的外交官也不止一次向英法發出暗示——蘇聯的目標只是恢復《布列斯特條約》所規定的邊境,無意繼續擴張,也不愿意和英國、法國交戰。

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也就想當然認為英法一定會樂于和蘇聯保持“事實不戰”的,說不定還會在蘇聯勝利收復失地后和蘇聯議和的。

“那么波蘭人有可能堅持6個月到1年,直到耗盡敵人的石油儲備嗎?”張伯倫首相又問。

“首相,參謀長委員會認為沒有問題,”查特菲爾德勛爵非常肯定地說,“波蘭人的戰爭準備相當充分,他們一定可以堅持下去。即使我們對巴庫的轟炸沒有取得預想結果,他們也不會輕易被德國和蘇聯打敗。”(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崛起之第三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