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6日,位于北海亞德里亞灣沿岸的威廉港已經變成了一片紅色萬字旗的海洋。各種各樣的萬字旗,有的是長條形的,從高處懸掛下來;有的是正常的旗幟形狀,掛在旗桿上迎風招展;有的被做成羅馬鷹旗的模樣,由全副戎裝的士兵高高舉起;還有的萬字旗是小小的紙旗,由無數前來歡迎皇帝陛下歸來的市民拿著手里。
是的,是萬字旗而不是第二帝國的黑白紅三色旗!萬字旗現在成為了象征德意志帝國的旗幟——這是帝國議會做出的決定,目的是區別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
“路德維希,這面旗幟是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旗幟?”威廉二世站在“德意志”號的甲板上,望著碼頭上的萬字旗海洋有些發愣。
“陛下,這是國家社會主義的旗幟。”赫斯曼解釋說,“那個‘x’形是由兩個‘s’交叉而成的。‘s’是‘國家’和‘社會’的第一個字母。而黑色的‘x’符,白色的圓心和旗幟其余部分的紅色,則是來源于紅白黑三色旗。象征著德意志帝國在國家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得以再生。”
赫斯曼現在說的是標準解釋,剛剛由國會通過的《國旗法》上就是這么說的。
“國家社會主義……它和王朝社會主義有何不同?”威廉二世又問。
“國家社會主義也是民族社會主義,在即將完成制定的憲法中,將會提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信仰、一個領袖’的基本原則。”赫斯曼說得非常緩慢,似乎在斟酌用詞。
他說:“而國家社會主義將成為德國和德意志民族的指導思想,這意味著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只有在符合國家民族利益的前提下才能享有自由和社會福利。”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用后世的價值標準看來非常可怕的東西。它將國家民族凌駕于個人自由之上。將國家主義定位為政治正確而反對全球主義和國際主義,將一元文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信仰、一個領袖——變成了主流價值觀而把多元化扔進了垃圾桶。
威廉二世想了想又問:“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意思是……”
“德意志將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擁有這個國家的是雅利安種族的德意志民族。”
“只有……德意志民族?”
“對!”赫斯曼說。“只有德意志民族!所有生活在德意志帝國的非德意志族都不能取得公民身份。而要成為德意志公民,除了有長相和語言上的要求。還必須信奉基督教新教或羅馬公教。”
“沒有宗教信仰自由?”
“不是完全沒有,”赫斯曼重重點頭,“信仰猶太教或是ysl教者可以以外僑身份在帝國生活工作,但不能入籍,也不能享受國家社會主義的福利。”
“一種信仰”這個基本原則是赫斯曼控制的陸軍政策會提出的。就是要信仰基督,至于是公教、正教、新教,則沒有具體規定。當然,不信基督也不會被送進集中營。而是不能入籍,不能享受國家社會主義的各種福利。
另外,在德國國防軍的要求下,對德意志民族也有了更加確切的定義——說德語和信基督的白種人。制定這個比較寬松的標準,自然是為了不斷擴大德意志民族的族群。
“一個領袖又是什么意思?”德國皇帝提問的時候猜想自己不可能是“領袖”,最多是個象征。“是阿道夫.希特勒嗎?”
阿道夫.希特勒從20年代當納粹黨黨魁的時候,就被人稱為:fuhrer。翻譯成中文就是“領袖”,但不知道什么緣故,中國人又把希特勒的頭銜翻譯成了“元首”——“元首”一詞起源于羅馬,意指“元老院首席元老”。
不過這和德國人沒有什么關系。希特勒一直都是“領袖”,在當上了帝國總理后,他最正式的稱呼就是“領袖兼帝國總理”。在歷史上也是如此。
“陛下,一個領袖是指帝國總理,”赫斯曼解釋說,“帝國總理的正式稱呼將是‘領袖兼帝國總理’,總理將擁有相當大的權力,政府將取得和議會等同的權力,不過軍事統帥權仍然將由陛下掌握。”
正在制定中的《第三帝國憲法》,當然也是各方權力博弈的結果。希特勒和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同意復辟帝制也不是無代價的——帝國總理將由人民直接選舉,而不是議會選舉。因此議會不能再凌駕于政府之上。皇帝也不能像原來的總統一樣用“緊急狀態授權”治國。
也就是說,“領袖兼帝國總理”將是一個類似于美國總統那樣的存在。不過容克軍官團仍舊堅守住了底線。
第一是國防部長和副部長必須由現役軍官擔當。任命必須經過“三軍統帥”也就是皇帝陛下批準。
第二則是軍事情報局和史塔西將會改組為帝國中央保安總局——它將由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共同管轄,帝國中央保安總局的正式成員。都必須是現役軍人。
“那么波希米亞王國的問題怎么解決?”
在“德意志”號裝甲艦靠上碼頭的時候,威廉二世又將話題轉向了波希米亞。他現在還是波希米亞和波羅的的國王。
“這個國家有許多非德意志族吧?”皇帝有些擔心地說,“我們要怎么對待他們?”
“同化!”赫斯曼斬釘截鐵地說,“國家社會主義不搞多元化國家。”
他這時舉起了右臂,向碼頭上開始歡呼的人群行“德意志禮”,軍隊非黨化的原則依舊,但是國家社會主義思想將是德*隊的靈魂,因此“德意志禮”也會替代軍禮——在歷史上,直到1944年希特勒遇刺事件后,“德意志禮”才會取代軍禮。
“陛下,根據新的《帝國憲法》,帝國將會實行緊密的聯邦制度。首先將會對德國現有的行政區進行重新劃分和整理,第二帝國時期遺留下來的‘邦’將會合并成‘德意志邦’。奧地利王國和波羅的王國也將改組成為‘邦’。德意志邦、奧地利邦和波羅的邦將組成帝國,而波希米亞王國則會變成德意志的保護國。”
德意志的統一在制度上又被進一步加強了。如普魯士自由邦、巴伐利亞自由邦這樣的“邦”,很快就要不存在了。在德國本土,一個不擁有獨立政府和議會,幾乎是虛擬的“德意志邦”之下,將是20個州。
奧地利邦和波羅的邦,也將由落干個州組成。而這兩個邦的民眾只要符合“白人、說德語、信基督”三個條件,就自動成為帝國公民,可以享受國家社會主義的一切福利。
但是波希米亞王國的情況不一樣,因為那里說德語并且認同德意志民族的人口并不占多數。
“保護國?”威廉皇帝說,“聽著像殖民地。”
赫斯曼笑了笑,“我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他冷冷地說:“因為他們的看法是錯誤的,多數不必遷就少數,而是應該把少數融合進多數,這才是真正的保護。保護國就是起這個作用的,在我們的保護和指導下,他們將會成為我們的一分子。在波希米亞保護國,德意志人將會成為帝國公民,而捷克人則是預備公民,通過德語考試,并且宣誓效忠陛下和帝國,而且在中央保衛總局中沒有任何不良記錄,就能成為德意志人。當德意志人占三分之二數的時候,保護國將會成為邦。”
現在波希米亞王國并不包括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只包括了原波希米亞省和摩拉維亞省的絕大部分。其余部分,切欣地區和喀爾巴阡烏克蘭預備移交波蘭,目前正在進行談判。菲爾維代克邦已經給了匈牙利。
而斯洛伐克則會成為一個由德國“保護”的獨立國家——那里太窮了,德國人有點看不上。在30年代,捷克是和瑞士差不多的發達地區,而斯洛伐克只是個貧困偏遠的山區。
不過這片“山區”也不是沒有希望,300萬人(其中斯洛伐克人近200萬)占據了近四萬平方公里,森林和水利資源豐富的地區。只要進行必要的投資和開發,還是能建設起來的。
所以斯洛伐克變成“斯洛伐克邦”也是早晚的事情。
威廉皇帝看著“萬字旗的海洋”,有些擔心地問:“由占領到保護國再到邦,這套辦法將來會在不少國家使用吧?”
“看情況吧,”赫斯曼吸了口氣,點點頭說,“歐洲需要一個領袖,這樣才能真正團結起來,而這個領袖只能是德意志。在我們成為歐洲領袖的過程中,合并一些國家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大戰也是不可避免的?”威廉皇帝說。
赫斯曼一笑,說:“陛下,這次我們會打贏的!到時候您會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凡爾賽宮!”(未完待續。)
2013由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