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羅羅新書
《》書迷朋友來分享:
文章名稱
文章作者
關鍵字
(收藏本站:ctrld)
路德維希。馮。赫斯曼上尉乘著出租馬車從措森小鎮上的陸軍總醫院分院,往柏林柯尼希廣場的大總參謀部而去;柏林二月份陰冷潮濕的天氣,和他此時的心境十分相像。他是一個多月前在那所該死的破爛醫院里面蘇醒過來的,作為一名在一戰東線戰場上負傷德意志軍國主義分子但是他分明記得,自己昏迷之前的身份是在德國洪堡大學第一自然學院留學的中國留學生魯曉華
“該死的德國佬該死的施老頭該死的腦電波實驗”靠在馬車的椅背上,赫斯曼上尉罵罵咧咧的說著標準的中國普通話。作為一名曾經的“德粉”,魯曉華同學對“德字號”的東西或人是相當迷信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大老遠跑德國來留學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如果他不來德國,他就不會遇到施利芬教授那個科學怪人,更不會被這個不靠譜的德國老頭忽悠去做什么毫無危險的腦電波控制實驗,這樣他純潔的靈魂就不會莫名其妙穿越到一個一百年前的大德意志帝國軍官體內了。
雖然“穿越”這種事情,魯曉華在沒有遇上之前也是挺喜歡的。可是真的落在自己頭上,那可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這可不是什么葉公好龍,而是在一個骯臟破舊的軍隊醫院中醒來,腦袋上裹著紗布,渾身上下都傳來要散架的感覺,奄奄一息,還要和自己以往所熱愛的一切父母、兄弟、學業,還有好不容易泡上的女朋友道聲永別,然后去面對一個很可能是悲劇的新人生
是的,很有可能是悲劇
因為魯曉華獲得新生的時代本身就是一個悲劇的時代現在是1917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打到高潮,無數的生命被戰火吞噬,整個歐洲幾乎化為廢墟。而對他現在所處的陣營德國來說,離最后的戰敗還有一年多。
以魯曉華這個已經不相信德國人的德粉所掌握的歷史和軍事知識,他實在想不出一個德意志陸軍上尉有什么可能去拯救將要滅亡的第二帝國
哪怕是魯曉華,不,應該是路德維希。馮。赫斯曼上尉收到了要他去柯尼希廣場的大總參謀部報到的通知一個上尉哪怕到了大總參謀部又能起什么作用
最多是端茶送水跑個腿。根據以優異成績畢業于格羅斯利希費爾德軍官學校的赫斯曼上尉留給魯曉華的記憶。在大總參謀部端茶送水跑腿,是大部分德軍精英上升的必經之途。
按照德意志陸軍里面各種拼爹和拼學歷的游戲規則,姓名里面有個“馮”,而且學歷也不錯的赫斯曼上尉屬于比較有培養前途的陸軍軍官。會在大總參謀部、駐外使館、陸軍部隊之間來回晃蕩n多年,積累各種經驗,逐步獲得提升。到四五十歲的時候,運氣好的話就能升到將級。當個軍長或是在大總參謀部中混個什么總監如果想要再進一步,就得看德意志帝國皇帝陛下是不是看得上這個能說五國語言,個子不高,長得有些微胖,面孔上還有不少雀斑,笑起來非常討人喜歡的德國陸軍精英了。
當然,以上這條德國陸軍升官路對現在的赫斯曼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他知道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二德國的國祚只剩下一年多了。
由于魯曉華穿成了個德軍上尉而不是上將,所以沒有人能挽救這個陷入戰爭泥潭無法自拔的帝國了。而戰敗后的德國將被凡爾賽條約閹割捆綁,國防軍陸軍的規模只剩下區區十萬人。赫斯曼能夠留在這支小小的陸軍里不下崗失業已經很走運了,升官發財的事情恐怕得等到元首上臺
對了,元首現在在哪兒在醫院養傷,還是在西線蹲坑是不是要早點去他那兒混個臉熟等納粹上了臺,咱也弄個元帥什么的當當可是希特勒那個瘋子這次能打贏世界大戰嗎萬一再打敗了,自己一個第三帝國元帥說不定得跟著上絞架了
想到絞刑,赫斯曼就感到脖子發緊,呼吸困難。他伸手推開車窗,寒冷潮濕的空氣吹進了車廂,將胸悶氣短的感覺從赫斯曼身上驅走。他的目光轉向車窗之外的街道,馬車已經進入了柏林市區,正行進在選帝侯大道上,馬路上非常冷清,雖然已經是中午,但是看不到什么行人大部分能拿起步槍的男子都應征入伍了,所有的地方都變得蕭條,柏林這樣的大城市還好些,要是到了鄉村,那可就更蕭條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因為沒有勞動力耕種而拋荒。
大街上商店和餐廳都門可羅雀,有一半干脆關門歇業了實際上這些商店和餐廳也沒有足夠的貨品可以出售。只有供應配給物資的店鋪前面排著長隊對德國而言,這場世界大戰進行得太漫長了,規模也太大了。戰前的儲備物資早就消耗一空,而太多的勞動力變成了扛槍的士兵,也讓德國的生產遭遇了重創。而且由于英國海軍的封鎖,德國也無法從海外購入急需的物資。
各種因素疊加,讓德國的供應變得越來越困難,不僅普通民眾很難得到足夠果腹的食品,就連赫斯曼住的那所陸軍醫院的病號飯都變得有些糟糕了看來這一次戰敗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下一次世界大戰呢那可關系到自己會不會不上絞架,一定得好好琢磨
赫斯曼上尉的眉頭漸漸凝成了一團,腦海當中浮出的都是后世帶來的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憶,還有后世軍事論壇上各種對二戰德國的深入分析。
如果丟開民主啊,自由啊,反法西斯啊這面高大上的旗幟不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都是后發強國挑戰那些早就把世界瓜分完畢的老牌帝國主要就是英美兩家,如果攤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地圖看看就知道,世界上那些未開發和不發達的地盤,有一多半是英美的殖民地或勢力范圍。
其中英國的地盤最大,號稱日不落,殖民地遍天下還擁有印度和南非這兩塊富得流油的土地。而且大英帝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是大洋的主人
而后世那個民主燈塔美利堅的殖民地倒不算多,但是勢力范圍卻不小人家可是號稱美洲是美洲人的,除了加拿大和幾塊不大的由歐洲人控制的殖民地,整個美洲都可以算是美利堅的勢力范圍
另外,美國在太平洋上還有夏威夷和菲律賓兩塊重要的殖民地,他們的本土又富庶遼闊。足夠支撐起世界上最龐大的經濟體,前途必然無量。
另外,美利堅在文化、思想、制度和資本等方面,和大英帝國是相當接近的
按照后世一些非主流經濟學者們的說法,大英帝國和美利堅帝國,都是被大資本、大財團所操縱的國家。而資本在英美之間并沒有什么界限,因此世界的統治權從英國轉向美國,對這些躲在幕后的財團而言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們可以很方便的將資本從英國轉移到美國,利用美國這個殼,繼續統治世界
但是世界的統治權如果轉移至奉行國家主義的德意志帝國之手,那對英美財團而言無疑是世界末日德國雖然也有許多赫赫有名的大財團,但是統治德國的始終是奉行國家主義的陸軍,而不是財閥。
如果說在英美是財團擁有國家,那么在德意志就是軍隊擁有國家。財團必須要為軍隊和國家服務,而不是相反。
正是基于這一點,統治美國的大財團是無論如何都不愿意看到英國在世界大戰中被美國以外的國家搞得一敗涂地更不愿意看到一個被德意志國家主義者統治的歐洲大陸的出現
根據這套理論,兩次世界大戰的本質就是國際資本主義和后發強國的國家主義之間的斗爭。
而兩次斗爭的結果都是后發國家的國家主義完敗在后世的某些鍵盤政治家看來,這是存在一定必然性的因為國際資本主義一方在世界大戰中是團結的,被大資本和大財團支配的英美之間雖然存在國家利益上的矛盾,但是矛盾終究沒有轉化成對抗。相反,被國家主義支配的歐洲后起強國之間卻展開殊死搏殺。
同樣被國際資本主義壓制的后發強國,譬如德國和俄國,在世界大戰中非但不能聯合,反而相互廝殺,流干了鮮血,成了美利堅這個國際資本主義的“天選之國”登上霸主寶座的墊腳石。
“真是一個悲劇啊”赫斯曼痛苦地哀嘆了一聲,仿佛已經看到絞刑索套上了自己的脖子。
“不行不能讓萬惡的美帝國主義把我吊死一定得想個什么辦法”
他嘟嘟囔囔說著中國話的時候,馬車突然停了下來,然后就是上了年紀的車夫在叫喊:“上尉先生,柯尼希廣場到了。”
新書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