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常規賽依舊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各支球隊在經歷了賽季前半段的起伏、磨合、傷病、調整以后,戰術、陣容、打法基本定型,賽季的目標也都慢慢明確。
那些遠離季后賽的,開始專心鍛煉新人,并不惜擺爛來爭取在下個賽季獲取一個好的簽位。那些能夠進入季后賽的,則秣馬厲兵,利用后半個賽季好好打磨陣容,爭取在激烈的季后賽競爭中能夠走的更遠。
相比而言,波士頓凱爾特人顯得有些異類,他們高舉聯盟榜首,但在比賽中卻越來越給人一種優哉游哉的感覺。
自從完成一次令人震撼的23連勝以后,凱爾特人在之后的比賽里再也沒有取得過超過8場的連勝,他們總會理所當然地贏下一波勝利,然后在某場意料之外的對決中輸掉比賽;接著他們會繼續贏下去,又是一波連勝,但卻又在某個點戛然而止,毫無預兆。
在23連勝期間,不斷有人預測,凱爾特人有可能成為1996年芝加哥公牛之后,第二支達到70勝的球隊,的確整個聯盟看起來沒有哪個球隊有何凱爾特人一戰之力。但隨著凱爾特人失敗的場次不斷增多,這樣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小,直到2月14號,在恐怖的西部七連客的第五場,薩克拉門托,凱爾特人111:119輸給了日臻完善的國王,遭到了本賽季的第13場失利,關于凱爾特人是否能夠完成70勝的爭論也就此告一段落。
但是在輸掉這場比賽以后,人們從凱爾特人球員的眼神中并沒有看到太多失落,他們的主教練福克斯萊昂甚至在賽后新聞發布會表示,“這是一場可以接受的失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一些無關結果的東西。”
這樣的萊昂可是和人們印象中的不一樣,過去他是如此的追求勝利,認為不管什么樣的比賽,只要有結果,就要全力以赴爭取獲勝。
“既然比賽總有人要獲勝,為什么獲勝的那個人不是我。”這是萊昂過去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過去他通過媒體,將波士頓凱爾特人塑造成為了一個為了勝利、不擇手段,不惜和全世界對抗的黑暗軍團,如今卻又要做“享受比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的傳統球隊了?這一切都讓人感到有些猝不及防,而事實上這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事情的緣由要從1月底凱爾特人隊內的一次訓練沖突說起。
波士頓凱爾特人的隊內訓練一向以訓練強度大而著稱,尤其是福克斯萊昂的無球模擬訓練,對球員的體力、意志、腦力、細節把控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驗。他們要讓自己的腦子、身體全都跟上福克斯萊昂那如同計算機一般可怕的大腦,為此不得不百分百地全心投入,于是一些摩擦也就不可避免。
在一次高強度的對抗中,凱爾特人隊內的新秀丹尼爾斯,因為無法忍受在訓練中還要承受來自凱文加內特喋喋不休的垃圾話,憤怒地將籃球砸向了加內特的腦袋。
作為隊內工資最高的老大級人物,被一個新秀砸腦袋這完全是無法接受的事情,加內特在愣了一下以后怒而揮拳打了丹尼爾斯。幸好之后PJ布朗和保羅皮爾斯阻止,才沒有讓兩人爆發更加嚴重的沖突。隨后在萊昂的呵斥中,兩人才偃旗息鼓。
但是這樣的事情當然不會就這么完了,丹尼安吉很快得到了消息,由于這次訓練不對外開放,所以媒體還沒有得到消息。但是安吉知道,在美國沒有新聞記者捕不到的風捉不到的影,那些消息靈通的媒體很快就會得到消息。
而當時安吉正好有一個交易的計劃,他認為凱爾特人在前鋒位置上有波西、迪奧和皮爾斯已經足夠用了,不再需要丹尼爾斯這樣的小角色,所以他想把丹尼爾斯打包一個選秀權,換取籃網隊的后衛馬庫斯班克斯,他認為凱爾特人還是需要在后衛線上做一些補充。
可是這個交易立刻遭到了萊昂的強烈反對,他認為在球隊狀態正佳的情況下,做任何陣容上的調整與改變都是危險的。而且因為一次球員間的沖突,就處理掉新人,這既讓凱爾特人難堪,也會給凱文加內特抹黑。
因為這件事,萊昂和安吉的關系又再度緊張了起來,而且隨后一系列的事情證明,安吉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
凱文加內特在訓練中拳擊新秀的新聞很快被曝光,伴隨著的還有一系列關于加內特在隊內“欺負新人”的報道。像讓新人拎包這種小事已然不值得一提,還有在去明尼蘇達比賽的時候,加內特讓一個新秀在大雪紛飛的日子里,到外面給自己買一個聽音樂的耳機——雖然加內特的旅行包里已經有好幾副耳機。
這樣的新聞再度讓過去被黑得不能再黑的凱爾特人雪上加霜,就連凱爾特人老板都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這甚至讓凱文加內特的全明星投票出現了動搖——之前他一直穩步上升,排在所有球星的第一位。
或許丹尼安吉交易走丹尼爾斯的方法不是什么好方法,但最起碼可以讓加內特不那么窩心,畢竟他們不可能送走加內特,那就只好送走和加內特互相看不順眼的人——這是所有擁有超級球星的球隊慣常的做法。
不過福克斯萊昂偏不想這樣,在負面新聞發生后兩天,萊昂在隊內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在會議中萊昂要求每個人在紙條上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對球隊的看法和對自己的期待。隨后他把這些匿名的紙條當著所有人的面讀了出來,用這種比較隱秘的方式幫助球員之間進行了一次心靈交流。
之后,萊昂開始改變他在比賽中排兵布陣的策略,他不再沒玩沒了的研究錄像,在和每個對手比賽前制定針對性的作戰計劃。他開始真正的做到以我為主,而不是以對手為主,他的目標開始改變,不再是“要讓對手怎么樣,而是要讓我們怎么樣。”
他給每個球員都頂下的比賽目標,并開始增加球員們的上場時間。比如他開始真正的把拉加貝爾調整到位置,而讓邁克爾里德打第六人,在控球后衛的位置上增加阿爾斯通的上場時間,嘗試讓丹尼爾斯充當外線防守大閘的角色等等。
這一切的轉變當然充滿了困難,比如讓里德打第六人就讓他很不開心,雖然有些比賽他充當替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出現在的位置上。直到有一次,約翰哈弗里切克到北岸花園球館觀看凱爾特人的比賽,并在賽后的采訪中表示里德可以繼承自己的傳統后,邁克爾就對自己的新角色沒有太多怨言了。
就這樣,凱爾特人經歷了一個月的小起伏,不再有23連勝時期的無敵霸道,卻變得多樣、花哨起來,各種各樣的套路和戰術層出不窮,很多職業的球評人都認為,福克斯萊昂這是在玩火。認為此時的凱爾特人有些得意忘形,丟掉了他們勝利的根本,而沉迷于自我的展現。
可是萊昂不為所動,一直到全明星賽臨近,他給球員們發了長假,要求大伙好好享受這難得的假期。因為他知道,這段時間的所謂“放浪”,為的是讓球員真正融合到一起。讓球員融合的方式不僅僅有勝利,還有一起打球的樂趣,這是比贏球更加根本的籃球之魅力。
萊昂已經開始慢慢學會不僅僅去關心每個球員在球場上的表現,也會去關心他們每一個人。當他真正做到這一點,凱爾特人最大的敵人——他們自己,也就將不復存在。(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aiqu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