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鐵十字》各國人物總覽(截止773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十字 >>鐵十字最新章節列表 >> 《鐵十字》各國人物總覽(截止773章)

《鐵十字》各國人物總覽(截止773章)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5日  作者:月影梧桐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月影梧桐 | 鐵十字 
《》各國人物總覽(截止773章)

作者:月影梧桐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7/02/0510:55:57字數:28066

ps:本書熱心讀者“小馬”整理了書中涉及的已出場的大多數政治、軍事、科技人物,在此深表謝意,某些地方可能會略有錯誤,請各位讀者自行甄別,錯誤之處概由作者負責。

此總覽包含本書絕大多數人員,忽略了部分校級、尉級軍官及普通士兵(極少數會總結),共牽扯457人,其中德國146人,日本98人,英國53人(包含澳新),美國61人,蘇聯40人,其他國家人物59人

德國/意大利:(共146人,其中陸軍將領62人,海軍將領36人,空軍將領25人,其余為科研人員或政治人員(23人),不包含叛國集團,但包含靠邊站人員)

凱特爾(陸軍元帥,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陸軍上將,大將,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局長)

弗里茨·達爾格斯(陸軍中校,元首首席副官)

馬克思米·科爾(陸軍中校,上校,元首次席副官,情報副官)

魯道夫·施蒙特(陸軍少將,中將,曾任元首首席副官,參謀幕僚,東線軍需總監)

庫爾特·蔡茨勒(陸軍少將,為擔任參謀總長一職突擊晉升為步兵上將曾任d集團軍群參謀長,現任陸軍參謀總長)

埃里希·曼施坦因(陸軍元帥,東線b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東方聯合戰區司令)

韋勒(陸軍中將,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曼施坦因搭檔)

海因茨·古德里安(陸軍大將,元帥,曾任非洲集團軍司令,后任東線后備預備集團軍司令)

埃爾溫·隆美爾(陸軍元帥,非洲集團軍司令,后任昆古尼爾行動司令,運河集團軍司令,中東集團軍司令(c集團軍),中亞集團軍司令)

阿爾弗雷德·高斯(陸軍少將,曾任非洲軍參謀長,現任隆美爾副手)

奧托·莫德爾(陸軍上將,東線第九集團軍司令,后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

費迪南德·舍爾納(陸軍中將,上將,曾任東線第十九山地軍軍長,現任東線第二集團軍司令,后任東線第9集團軍司令,中亞集團軍司令)

赫爾曼·霍特(陸軍大將,元帥,南方集團軍群第四裝甲集團軍群司令,后任南方集團軍群北翼集群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城堡戰役),南方集團軍司令)

埃瓦爾德·克萊斯特(陸軍大將,元帥,南方集團軍群南翼集群司令,后任a集團軍群司令(城堡戰役),里海集團軍群司令)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陸軍上將,曾任東線第4集團軍司令,現任南方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司令)

勃洛姆堡(陸軍元帥,擔任后備軍司令,東歐戰區司令)

魏克斯(陸軍大將,曾任b集團軍司令、后任東線中央集團軍群司令,東方集團軍司令)

博克(陸軍元帥,曾任東線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后任中東德土聯合作戰部司令,印度洋—中東聯合戰區司令)

赫爾曼·巴爾克(陸軍少將,上將,曾任第11裝甲師師長,曾任大德意志師師長,后成為c集團軍群麾下的第5裝甲集團軍司令)

沃爾特·溫克(陸軍少將,曾率領部隊帶領土耳其向蘇聯開戰,后編入第5裝甲集團軍,擔任大德意志師師長)

古斯塔夫·瓦爾斯特(陸軍中將,非洲軍/中亞第15裝甲師師長)

海因茨(陸軍少校,非洲/中亞第15裝甲師第2營營長)

艾伯巴赫(陸軍少將,非洲軍/東線第四裝甲師師長)

拜爾萊因(陸軍上校,非洲軍參謀長,古德里安老部下,可能跟隨古德里安前往東線)

喬治·俾斯麥(陸軍少將,非洲軍第21裝甲師師長)

德紹(陸軍少校,非洲第21裝甲師第1營營長)

呂德爾(陸軍少校,非洲501虎式重裝甲營營長)

夏德·梅克爾(陸軍少校,非洲/中亞502虎式重裝甲營營長)

科林伍德(陸軍上校,非洲/東線第四裝甲師第35裝甲團團長)

舒伯倫(非洲軍后勤部長官)

弗里德里希·梅林津(陸軍中校,非洲軍/中**報處處長)

齊格菲爾德·威斯特法爾(陸軍上校,非洲軍/中亞作戰處處長)

保羅·豪塞爾(黨衛軍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

喬爾格·萊茵哈特(陸軍上將,曾任東線第41裝甲軍軍長,現任第4裝甲集群副司令,主管裝甲師作戰,后正式接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漢斯·胡貝(陸軍中將,上將,東線第16裝甲師師長,后成為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

萊因哈特(陸軍上將,現任南方集團軍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

魯道夫·施密特(陸軍大將,東線第2裝甲集團軍司令)

基希納(陸軍上將,東線第6裝甲師師長,后出任第7裝甲集團軍司令,配屬東方集團軍群)

菲利克斯·斯坦因納(維京師師長,后組建黨衛軍第1裝甲集團軍)

埃貝哈特·馬肯森(陸軍上將,南方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

魯道夫·施密特(陸軍上將,東線第2裝甲集團軍司令)

艾哈德·勞斯(陸軍上將,東線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

澤普·迪特里希(東線黨衛軍警衛旗隊裝甲師師長,后組建黨衛軍第1裝甲集團軍)

曼陀菲爾(陸軍少將,中將,第7裝甲師師長,南美遠征軍司令)

約翰內斯·弗里斯納(陸軍上將,古德里安回國后擔任非洲集團軍司令)

馮·屈希勒爾(陸軍元帥,東線北方集團軍群司令)

弗里德里希·保盧斯(陸軍上將,大將,曾任東線第六集團軍司令官,現任西線總司令部參謀長并兼任d集團軍群參謀長兼任柏林教育總監)

馮·龍德施泰德(陸軍元帥,曾任東線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現任西線總司令,北大西洋—西歐聯合戰區司令)

威廉·李斯特(陸軍元帥,東線a集團軍群司令,后掛冠而去)

尼林(非洲軍軍長)

奧托·斯科爾茲內(陸軍上尉,勃蘭登堡部隊指揮官)

海津特·施特拉維茨(陸軍中校,東線第16裝甲師裝甲團第1營營長,可能在未來擔任獨立重裝甲營營長)

馬克思·溫舍(黨衛軍二級突擊大隊長,裝甲團第一營營長,施特拉維茨之子)

里賓特洛普(陸軍少尉,警衛旗隊師)

弗里茨·貝克(陸軍上校,東線第3裝甲師第6坦克團團長)

奧托·佐倫科夫(陸軍少校,東線第3裝甲師第6坦克團第1營營長)

弗蘭茲·貝克(陸軍上校,第6裝甲師第11裝甲團團長)

奧托·卡里烏斯(陸軍少尉,中東集團軍506虎式重裝甲營第2連第1排排長)

維林(陸軍少校,中東集團軍506虎式重裝甲營營長)

赫爾穆特·帕維茨(陸軍上校,與捷爾斯克哥薩克領袖關系密切)

施文因格爾(陸軍少校,弗拉索夫的德國聯絡官)

馬丁·鮑曼(黨務總管、總理府主任,后負責各類建筑修建和抓間諜)

約瑟夫·戈培爾(國民教育、宣傳部長)

恩斯特·卡爾滕布魯納(帝國中央保安總局(rsha)局長,黨衛隊全國副領袖)

xxxxx·施倫堡(國家安全處,國外職能與間諜派遣)

海因里希·穆勒(蓋世太保)

奧托·奧倫道夫(曾執掌帝國保安處)

阿圖爾·奈比(刑事警察處)

格哈德·德根科比(施佩爾得力手下)

多恩伯格(少將,佩內明德基地負責人)

塞德利茨(原東線第51軍軍長,現任西線軍事參議官,不可靠)

海軍:(共36人)

雷德爾(海軍元帥,海軍司令,后辭職)

安吉洛·伊亞金諾(意大利海軍上將,意大利海軍總司令)

卡爾·鄧尼茨(海軍大將,元帥,潛艇部隊總司令,海軍第一副總司令,主持海軍日常工作)

漢斯·弗雷德伯格(海軍中將,負責潛艇部隊日常事務,潛艇第二司令)

奧托·施尼溫德(海軍上將,后調任海軍總參謀長)

卡爾·威澤爾(海軍上將,海軍軍備部部長)

威廉·馬沙爾(海軍上將,大將,曾任“海嘯”行動指揮官,后擔任德意艦隊指揮官,第三海軍副總司令)

提奧多爾·克蘭克(德國海軍少將,上將,后任德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德意大西洋聯合艦隊指揮官之一)

沃爾夫岡·里希特霍芬(空軍大將,海軍大將,海軍元帥,曾任東線南方航空隊司令,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海軍第二副總司令)

倫道夫(海軍中尉,克蘭克的副官)

埃里克·貝(海軍少將,中將,炮擊艦隊司令)

溫內克(海軍上將,德意聯合艦隊炮擊艦隊炮術專家)

奧斯卡·庫梅茨(海軍中將,上將,挪威巡洋艦隊司令,巴倫支海戰役指揮官,后調任波羅的海艦隊司令,管理日常事務)

紹恩(海軍少將,北海艦隊參謀長)

欣茨(海軍少將,大西洋破交艦隊司令)

瓦爾·魏斯(陸軍上將,海軍上將,原27軍軍長,現任海軍陸戰隊司令)

西奧多·舍爾(陸軍中將,海軍中將,德國海軍陸戰隊印度戰斗群指揮官)

卡爾·拓普(海軍上校,提爾皮茨號艦長)

漢斯·哈德曼(海軍上校,德國海軍希佩爾號重巡洋艦艦長)

馬卡斯(海軍中校,北上號魚雷巡洋艦艦長)

奧托·西里阿科斯(海軍上將,曾任雷霆—瑟布魯斯行動指揮官)

屈特·弗里克(海軍中將,海軍總參謀長,后調任海軍后備人才監察總監)

海因茨·赫布施萊布(u354號艇長,參與了巴倫支海戰役)

威策爾(海軍大將,負責海軍后勤軍備)

恩斯特·魏茨澤克(卡爾·魏茨澤克的父親,外交部國務秘書,曾擔任威廉二世海軍副官)

雷默(海軍上校,德國海軍陸戰隊第2旅軍官,率領第2旅參加巴拿馬戰役)

貝克(海軍上校,曾指揮百慕大陸戰隊)

林克(海軍上校,佛得角守軍指揮官)

海涅(海軍少校,佛得角s艇部隊指揮官)

高特(海軍陸戰隊上校,紐芬蘭德國登陸部隊指揮官)

科赫(海軍少將,航空指揮官(紐芬蘭))

克里平斯基(海軍少校,哈特曼上級)

勒斯曼(哈特曼的長機,上司)

埃里希·哈特曼(海軍中尉,上尉,jg52空軍聯隊第三大隊第七中隊飛行員,后轉任海航)

哈斯勒(u107潛艇艇長,非洲沿海王牌艇長)

普特卡默(曾任元首海軍副官,后擔任軍備部聯絡員督促艦艇生產)

空軍:(共25人)

阿爾伯特·凱塞林(空軍元帥,南線總司令,空軍第一副司令,第二航空隊司令,地中海—非洲聯合戰區司令)

漢斯·耶順內克(空軍大將,空軍總參謀長,負責帝國航空隊管理)

約瑟夫·卡姆胡貝爾(空軍中將,上將,西線防空總監)

埃哈德·米爾希(空軍元帥,曾任空軍總監,最高統帥部行政事務局局長,現任軍備部副部長,核武器研究實際領導,托特組織負責人)

阿道夫·加蘭德(空軍少將,中將,戰斗機總監,負責西線晝間防空及風暴鳥特種航空隊)

海因茨·巴爾(空軍中校,擔任風暴鳥部隊加蘭德聯隊長的副手,負責戰地指揮及日常工作)

漢斯·施通普夫(空軍大將,南線第七航空隊司令,后接任施佩勒擔任西線空軍司令)

羅伯特·格萊姆(空軍大將,空軍副司令,分管東線空軍)

庫特·斯圖登特(空軍中將,空降兵司令)

瓦爾道(空軍上將,北非第八航空隊司令)

亞歷山大·勒爾(空軍大將,第四航空隊司令)

艾里希·克林斯曼(空軍少將,德國空軍柏林第一防空師師長)

馬爾蒂尼(空軍少將,空軍通訊處主管)

胡戈·施佩勒(空軍元帥,西線空軍司令,空軍副司令,負責西線空軍,后被解職,出任有名無實的空軍總顧問,靠邊站)

馮·貝羅(空軍上校,曾任元首空軍副官,后調任看守戰俘營官職)

萊曼(元首空軍副官)

漢斯·馬爾塞尤(空軍上尉?德國非洲王牌飛行員,后調回國成為風暴鳥部隊一員)

斯塔爾施米特(空軍中尉,馬爾塞尤密友,jg27聯隊頭號王牌)

京特·拉爾(空軍中尉,jg52空軍聯隊第三大隊第二中隊隊長,王牌飛行員)

赫爾曼·格拉夫(東線擊落過200架的超級王牌,目前在空軍總部擔任高級參謀)

庫勒(空軍中校,亞速爾圣米格爾島航空隊隊長,其成員主要是原地中海kg54轟炸機聯隊成員)

卡恩(空軍上校,大西洋達喀爾kg—48空軍聯隊聯隊長)

塞德里茨(空軍上校,后轉任海航,任航空指揮官)

里希特(空軍少校,大西洋夜梟夜間轟炸機帶隊指揮)

哈曼(空降兵少校,曾參加過克里特島戰役,昆古尼爾計劃空降兵指揮)

科學家、科研人員名單:(共23人)

布澤曼博士(防空火箭負責人)

康德拉博士(f55火箭設計人)

瓦格納(hs117地對空火箭設計人)

理查德·沃爾特(bv246“冰雹”反輻射滑翔炸彈設計人)

xxxxxx·蒂爾博士(“瀑布”防空火箭設計者)

海森堡(德國原子彈計劃負責人之一)

康拉德·楚澤(計算機專家,z4電子計算機發明者)

文森特(陸軍少校,步兵武器設計與定型負責人)

胡戈·施邁瑟(黑內爾公司槍械設計師)

蘭格韋勒(hasag公司首席研究專家,主攻無后坐力炮)

譚克(沃爾夫公司首席飛機設計師)

威廉·雷恩(海軍大將,歷史上擔任核武器研究主管,現依舊負責海軍裝備開發與生產)

卡爾·舒伯特(海軍少將,軍備部設計師)

漢斯·穆爾特霍夫(譚克飛機設計小組組長,德國未來ta183噴氣式飛機設計者之一)

瓦爾特·博特(核武器研究專家,主攻核彈研究)

奧尼佐格(郵政部長,迪布納核武器研究小組的后臺)

庫爾特·迪布納(核武器研究專家)

馮·阿登(迪布納核武器研究小組成員)

尼爾斯·玻爾(核原料能源組成員)

維爾納·貝斯特(德國駐丹麥總督,博士)

卡爾·魏茨澤克(核武器研究成員)

海因里希·克尼坎普(德國第6兵工廠總設計師,e系列坦克倡導者)

馬里奧·卡斯托蒂(意大利著名飛機設計師,馬基公司)

叛國集團人員名單:(共18人)

赫爾曼·戈林(帝國元帥,空軍司令,因妨礙主角計劃被陷害為叛國集團頭目,“服毒”自盡)

沃爾特·勃勞希契(陸軍元帥,曾任陸軍總司令,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京特·克魯格(陸軍元帥,東線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埃爾溫·維茨勒本(陸軍元帥,曾任西線總司令,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弗朗茨·哈爾德(陸軍大將,曾任陸軍總參謀長,柏林學院教育總監,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艾里希·霍普納(陸軍大將,曾任東線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弗里德里希·弗洛姆(陸軍大將,后備軍司令,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弗里德里希·奧爾布里希特(陸軍上將,曾任陸軍總司令部辦公室主任,最高統帥部預備役武裝力量局局長,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路德維希·貝克(陸軍上將,曾任總參謀長,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愛德華·瓦格納(陸軍上將,陸軍軍需總監,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斯圖普納·格爾(陸軍上將,法國駐軍司令,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法爾肯昊因(陸軍上將,比利時總督,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塞德里茨·庫爾茨巴赫(陸軍上將,原51軍軍長,后被發配到后備軍,因在歷史上的不可靠而被處死)

威廉·卡納里斯(海軍上將,軍事諜報局局長,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漢斯·奧斯特(海軍少將,卡納里斯副手,因劫獄被逮捕)

海寧·特萊斯科夫(陸軍少將,東線中央集團軍群參謀長,因參與叛國集團被絞刑)

漢斯·杜那尼(海軍處長,因參與劫獄被逮捕)

漢斯·斯派達爾(曾任東線第五集團軍參謀長,因參與叛國集團被處決)

日本:(共98人,其中陸軍將領30人(可能有出入),海軍將領57人(可能有出入),其余為科研人員或政治人員(11人))

宇恒一成(日本陸軍大將,現任日本首相,無實權)

木戶孝一(內大臣,天皇親信)

百武三郎(日本天皇侍從長)

谷正之(日本外相)

大島浩(日本駐德公使)

橫井忠雄(海軍大佐,日本駐德海軍武官)

山本五十六(日本海軍大將,曾任聯合艦隊司令,現任海軍大臣)

井上成美(日本海軍中將,海軍次官兼艦政本部長)

石原莞爾(日本陸軍中將,現任參謀次長)

河邊虎四郎(現任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石原骨干)

下村定(日本陸軍次官)

東久邇宮稔彥王(日本皇族,日本陸軍大將,本土防衛軍司令,現任日本參謀總長,石原后臺)

伏見宮博恭王(日本皇族,元帥,軍令部總長)

伊藤整一(日本海軍中將,伏見宮博恭王心腹,現出任軍令部次長)

福留繁(日本軍令部作戰部部長,伏見宮博恭王心腹,現接任軍務局長職務)

古賀峰一(日本海軍大將,現任軍令部次長,后調任橫須賀鎮守府職位)

多田駿(日本陸軍大將,現任日本陸相)

板垣征四郎(日本陸軍大將,現任軍事參議官)

大西瀧治郎(日本海軍少將,中將,日本海軍航空本部總務部長)

武藤章(現任日本陸軍省軍務局長)

梅津美治郎(日本陸軍大將,關東軍司令)

安岡正臣(日本陸軍中將,關東軍部隊戰車部隊長官)

小澤治三郎(日本海軍中將,德國海軍總顧問,現任德國海軍機動艦隊指揮官)

青木泰二郎(日本海軍大佐,德國海軍少將,原赤城號艦長,德國顧問組成員,后任天鷹號航母艦長,后因天鷹沉沒后不明)

奧宮正武(日本海軍中佐,資深航空參謀,德國顧問組成員)

堀悌吉(日本海軍中將,大將,元帥,現任聯合艦隊司令,軍事參議官)

松田千秋(日本海軍少將,曾任駐美大使館海軍武官,聯合艦隊智囊,負責戰役策略與目標,現被勒令退役)

冢原二四三(日本海軍中將,大將,現任聯合艦隊(第3)機動艦隊長官,現被轉入預備役)

源田實(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機動艦隊航空參謀)

草鹿龍之介(日本海軍少將,機動艦隊參謀長)

草鹿任一(日本海軍中將,曾任第11航空艦隊司令,現任聯合艦隊參謀長,負責綜合協調、確認部署與執行)

山本親雄(日本海軍大佐,航空派,曾任軍令部第一課課長,現任聯合艦隊參謀,負責具體軍事部署)

角田覺治(日本海軍少將,中將,隼鷹號艦長)

粟田健男(日本海軍中將,聯合艦隊第二游擊支隊指揮官,綽號送械中將)

西村祥治(日本海軍中將,目前與角田覺治配合行動)

近藤信竹(日本陸軍中將,大將,聯合艦隊第2艦隊司令)

高須四郎(日本海軍大將,曾擔任航空戰隊司令,現被掃入預備役)

三川軍一(日本海軍中將,聯合艦隊第8艦隊司令)

清水光美(日本海軍中將,聯合艦隊第1艦隊司令)

高木武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三戰隊司令)

田中義好(日本海軍大佐,聯合艦隊陸戰隊指揮官)

柴崎惠次(日本海軍少將,中將,塔拉瓦日軍指揮官)

淵田美津雄(日本海軍大佐,聯合艦隊航空戰隊飛行大隊長)

赤松貞明(日本海軍軍曹,少佐,德國海軍上尉,聯合艦隊第一王牌飛行員)

江草隆繁(日本海軍少佐,聯合艦隊飛行員俯沖轟炸機王牌)

白銀斐夫(日本海軍大尉,翔鶴號戰斗機指揮官兼王牌飛行員)

笹井醇一(日本海軍中尉,原拉包爾航空隊成員,現任聯合艦隊飛行員,綽號拉包爾貴公子)

坂井三郎(日本海軍少尉,;聯合艦隊飛行員,“清掃三重唱”)

西澤廣義(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飛行員,“清掃三重唱”)

太田敏夫(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飛行員,“清掃三重唱”)

村田重治(日本海軍少佐,中佐,翔鶴號魚雷機飛行隊隊長)

高橋定(日本海軍大尉,翔鶴號轟炸機飛行隊隊長)

關衛(日本海軍少佐,翔鶴號轟炸機飛行隊隊長)

滋宿一郎(日本海軍大尉,翔鶴號轟炸機飛行隊隊長)

新鄉英城(日本海軍少佐,翔鶴號戰斗機指揮官)

日高盛康(日本海軍大尉,瑞風號戰斗機分隊長)

山口正夫(日本海軍大尉,轟炸機飛行隊長)

田中一郎(日本海軍中尉,魚雷機分隊長)

坂谷茂(日本海軍少佐,聯合艦隊飛行員)

高柳儀八(日本海軍大佐,大和號艦長)

山澄貞次郎(日本海軍大佐,聯合艦隊陸奧號艦長,后不明)

長谷清川(日本海軍,航空派)

吉田善吾(日本海軍,與山本,堀悌吉同期畢業)

南云忠一(日本海軍中將,曾任聯合艦隊機動艦隊司令,現可能又重回機動艦隊長官位置)

宇恒纏(日本海軍中將,曾任聯合艦隊參謀長,現任航空戰隊司令,綽號“黃金假面”,后可能重回聯合艦隊參謀長職位)

及川古志郎(日本海軍大將,現任聯合艦隊司令)

神重德(日本海軍大佐,現接任聯合艦隊先任參謀)

山下奉文(日本陸軍大將,印度方面軍司令)

鈴木宗作(日本陸軍中將,印度派遣軍參謀長)

橫山勇(日本陸軍中將,曾任中國派遣軍第11軍司令,后擔任南印度方面軍司令)

池田榮秀(日本陸軍大佐,印度派遣軍獨立重炮兵聯隊長)

武田攻(日本陸軍少將,印度派遣軍戰車師團22聯隊長官,后升任第33戰車旅團旅團長)

名倉刊(日本陸軍中將,印度派遣軍第4戰車師團長官)

小畑信良(日本陸軍少將,日本駐緬甸第15軍參謀長)

本間雅晴(日本陸軍中將,曾任第14軍軍長,已轉入預備役,后被重新啟用擔任緬甸第15軍司令)

煙俊六(日本陸軍大將,中國派遣軍司令)

岡村寧次(日本陸軍大將,中國派遣軍華北方面軍司令)

中西貞喜(日本陸軍少將,華北方面軍參謀副長)

大角中榮(日本陸軍少將,華北方面軍后勤處主管)

百武晴吉(日本陸軍中將,南洋第17軍軍長)

宇恒完爾(日本海軍中將,下屬南洋第17軍)

安達二十三(日本陸軍中將,南洋第18軍長官)

遷政信(大佐,曾勸退瓜島守軍)

瀨島龍三(陸軍少佐,參謀本部軍官)

須摩吉(日本陸軍少將)

田中新一(現任近衛師團長,屬于被放逐地方人員)

牟田口廉(日本陸軍中將,日本駐緬甸第15軍司令,后被轉入預備役)

東條英機(陸軍中將,曾任日本首相兼陸相,現任日本憲兵司令,靠邊站)

島田繁太郎(海軍大臣,自盡以謝天皇)

永野修身(日本海軍大將,軍令部總長,已辭職)

米內光政(日本海軍大將,曾任海軍大臣,后不明)

豐田副武(軍令部次長,后被轉入預備役)92人

菊原靜男(日本駐德國飛機設計團隊首席設計師)

堀越二郎(日本零式飛機設計者)

昌中(日本駐德國飛機設計團隊成員,武器儀表專家)

曾根(日本駐德國飛機設計團隊成員,飛機構造計算專家)

加藤定彥(日本駐德國飛機設計團隊成員,飛機起落架專家)

遠藤信夫(日本海軍中佐,伊—30潛艇艦長)

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共53人,其中陸軍將領26人,陣亡3人(不包括被俘和不明,以此類推),海軍將領19人,陣亡9人,空軍將領2人,其余為政治人員)

斯圖爾特·孟席斯(英國少將,軍情六處負責人)

羅伯特·艾登(英國外交部長,保守黨核心人物,外交部長)

克萊門特·艾德禮(戰時內閣副首相,工黨領袖,自治領務大臣)

達德利·龐德(英國海軍元帥,第一海軍大臣)

阿蘭·布魯克(英國參謀總長)

查爾斯·波特爾(英國空軍上將,英國空軍參謀長)

黑斯廷斯·伊斯梅(英國陸軍中將,國防部長參謀長)

克勞德·奧金萊克(英國陸軍上將,曾任中東戰區總司令,曾任第八集團軍司令)

蒙巴頓(英國陸軍中將,東南亞戰區司令)

魏德邁(英國陸軍,蒙巴頓的副參謀長)

埃文斯(英國陸軍少將,印度戰區參謀長)

查爾斯(英國空軍上將,東南亞戰區空軍司令)

喬治·吉法德(英國陸軍中將,印度第11集團軍司令)

亨利·威爾遜(英國陸軍上將,中東第10集團軍司令,現在印度)

埃爾文(英國陸軍中將,印度第14集團軍司令)

韋維爾(英國陸軍中將,曾任中東地區英軍指揮官,后判斷可能在印度?)

科菲(英國陸軍少將,中東戰區參謀長,后不明)

特德(英國空軍少將,中將,北非英國空軍總指揮)

哈羅德·巴勒斯爵士(英國海軍少將,“火炬”行動登陸艦隊指揮官之一,后不明)

肯尼斯·安德森(英國陸軍中將,英國第一集團軍指揮官,“火炬”行動臨時決定的第一集團軍編制)

約翰·迪爾(英國陸軍元帥,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英國首席代表)

珀西·諾布爾(英國海軍上將?,英國駐華盛頓海軍代表團團長,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委員)

查理斯·李特爾(英國海軍上將,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英國代表之一)

哈里斯(英國海軍中將,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英國代表之一)

安德魯·坎寧安(英國海軍上將,“火炬”行動東路艦隊指揮官,原地中海艦隊司令,后任大西洋艦隊航母編隊司令)

布魯斯·弗雷澤(英國海軍上將,本土艦隊副司令,現任本土艦隊司令,英美聯合艦隊副總司令)

克里斯(英國海軍少將,英美聯合艦隊參謀長)

丹尼爾(英國海軍少將,在光榮號航母上服役)

克里斯蒂安·史末茨(英國陸軍元帥,南非最高領袖)

伯納德·弗萊伯格(新西蘭陸軍中將,新西蘭第2師師長,在非洲內羅畢包圍戰中撤退至南非)

萊斯利·莫斯黑德(澳大利亞第9師師長,在非洲內羅畢包圍戰中撤退至南非)

伯納德·蒙哥馬利(英國陸軍中將,北非第八集團軍司令,后率部投降,自殺身亡)

德·拉甘(英國陸軍上校,北非第八集團軍參謀長,后跟隨埃及軍撤退,后不明)

阿蘭·阿爾代爾(英國陸軍少將,禁衛裝甲師師長)

哈羅德·亞歷山大(英國陸軍上將,中東戰區總司令,后因北非和中東戰爭失利被撤職)

約翰·托維(英國海軍上將,本土艦隊司令,后因堵截德國艦隊失敗辭職)

布朗(英國駐埃及總領事,埃及太上皇)

霍洛克斯(英國陸軍少將,第八集團軍第十三軍軍長,后判斷被俘)

蓋特豪斯(英國陸軍少將,第八集團軍第十裝甲師師長,后判斷被俘)

布朗(英國陸軍準將,第24裝甲旅旅長,已被俘)

雷蒙德·布里格斯(英國陸軍少將,第八集團軍第一裝甲師師長,后判斷被俘)

拉姆斯登(英國陸軍少將,中將,第八集團軍第一軍軍長,后任埃及軍軍長,開羅城防司令,英國第78步兵師師長,在非洲內羅畢包圍戰后自殺身亡)

亨利·哈伍德(英國海軍中將,現任地中海艦隊司令,昆古尼爾行動時與艦同沉身亡)

詹姆斯·蘭頓(英國陸軍少將,第八集團軍第七裝甲師師長,托布魯克中期會戰時被炮彈擊中身亡)

安德魯(英國海軍少將,地中海艦隊參謀長,后接任地中海艦隊司令,最后在亞歷山大港向德意艦隊投降)

巴勒(英國海軍少將,“火炬”行動快速艦隊運輸艦隊指揮官,后可能陣亡)

彼得斯(英國海軍少將,“火炬”行動快速艦隊參謀長,后可能陣亡)

巴勒斯(英國海軍少將,“火炬”行動慢速艦隊東南縱隊指揮官,被日本艦隊突襲身亡)

羅伯茨(陸軍準將,中東英國第5步兵師第13步兵旅旅長,后不明,判斷為戰死或被俘)

羅伯特·伯內特(英國海軍少將,巴倫支海護航掩護艦隊指揮官,被擊沉身亡)

羅伯特·謝爾布魯克(英國海軍上校,巴倫支海jw—51a護航艦隊指揮官,可能已陣亡)

劉易斯(英國海軍少將,w艦隊指揮官,“海嘯”行動,最后可能陣亡)

漢密爾頓(英國海軍少將,e艦隊指揮官,“海嘯”行動,與艦同沉,身亡)

美國:(共61人,其中陸軍將領25人,海軍將領19人,其余為政治人員或雜魚(44人),未計算陸航)

亨利·華萊士(美國副總統)

托馬斯·杜威(紐約州州長,共和黨人,羅斯福的競爭對手)

科德爾·赫爾(美國國務卿)

埃德加·胡佛(美國聯邦調查局第一任局長)

托爾森(f逼副局長,胡佛的親密搭檔)

威廉·多諾萬(美國戰略情報局局長)

喬治·馬歇爾(美國陸軍上將,美國陸軍參謀長)

斯坦利·恩比克(馬歇爾副官,陸軍副參謀長)

歐內斯特·金(美國海軍上將,美國海軍總司令)

李海(美國海軍上將,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羅斯福心腹)

亨利·史汀生(美國陸軍部長)

諾克福(美國海軍部長)

托馬斯·漢迪(美國陸軍少將,現任陸軍參謀部作戰部長)

哈里·霍普金斯(總統私人顧問,總統密友)

切斯特·尼米茨(美國海軍上將,主管太平洋作戰,太平洋艦隊司令,后調任大西洋艦隊司令)

亨利·阿諾德(美國陸航上將,陸航司令)

里奇蒙德·特納(美國海軍少將,中將,原金上將助理參謀長,南太平洋兩棲作戰部隊司令,英美聯合艦隊參謀長)

斯普魯恩斯(美國海軍中將,原太平洋艦隊參謀長,英美聯合艦隊航母編隊司令,佛得角戰役后接任大西洋艦隊司令)

威廉·哈爾西(美國海軍中將,美國南太平洋艦隊指揮官,現任太平洋艦隊指揮官)

英格索爾(美國海軍上將,大西洋艦隊總指揮,后調任太平洋艦隊司令(佛得角戰役))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國陸軍上將,太平洋地區陸軍最高長官)

理查德·薩瑟蘭(美國陸軍少將,西南太平洋戰區參謀長)

喬治·肯尼(美國陸航少將,西南太平洋戰區陸航司令)

羅伯特·吉芬(美國海軍少將,太平洋艦隊參謀長)

馬克·米切爾(美國海軍少將,曾參與過中途島戰役,后調任南太平洋陸基海航管理)

喬納森·英格拉姆(美國海軍中將,疑似參聯會人員,可能在未來擔任英美聯合大西洋艦隊司令)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美國陸軍中將,“火炬”行動司令官,后任非洲戰區司令,參聯會成員)

懷特(美國陸軍上校,任非洲戰區副參謀長)

馬克·克拉克(美國陸軍中將,“火炬”行動副司令,參聯會成員)

喬治·巴頓(美國陸軍少將,中將)

馬修·李奇微(美國陸軍準將,中將,82空降師師長,第一空降軍司令)

格林(美國陸軍上尉,李奇微副官)

馬克斯維爾·泰勒(美國82空降師參謀長,后任82空降師師長,李奇微搭檔)

霍蘭德·史密斯(美國海軍少將,太平洋第5兩棲作戰軍軍長,兩棲作戰經驗豐富)

雅各布·丹佛斯(美國陸軍上將,裝甲部隊司令部成員,鉆研裝甲戰)

史迪威(美國陸軍,負責緬甸及印度戰事)

羅斯(美國陸軍中將,巴拿馬戰役指揮官)

萊曼·米勒(美國陸軍準將,美國駐巴西軍事使團首席代表)

奧馬爾·布萊德雷(南非美國第10軍軍長)

雅各布·德弗斯(美國陸軍中將,第6集團軍司令,負責南美)

威廉·辛普森(美國陸軍少將,美國駐南美第4集團軍軍長)

科恩(美國陸航少將,后升任中將,美國第三航空隊司令,后任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

卡爾·斯巴茨(美國陸航中將,原第8航空隊司令,紐芬蘭聯合航運管理委員會主席,紐芬蘭島美國陸航總司令)

德洛斯·埃蒙斯(美國陸航中將,紐芬蘭戰役坐鎮愛德華王子島)

亞歷山大·范德格里夫特(美國海軍少將,太平洋地區陸戰一師師長)

戴文·柯林(美國海軍少將,太平洋陸戰三師師長)

約翰遜(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四師師長)

肯特·休伊特(美國海軍上將,任非洲戰區海軍司令,后不明)

勞埃德·弗雷登德爾(美國陸軍少將,“火炬”行動中路特混艦隊司令,后不明)

托馬斯·特魯布里奇(美國海軍準將,“火炬”行動中路特混艦隊護航司令,后不明)

查爾斯·賴德(美國陸軍少將,“火炬”行動登陸部隊指揮官之一,后不明)

羅伯特·墨菲(美國駐北非首席外交代表,后不明)

杰克·弗萊徹(美國海軍中將,曾任中途島戰役美國航母編隊指揮官,后任大西洋艦隊航母指揮官,在加勒比海后期戰役時身亡)

托馬斯·金凱德(美國海軍少將,tf16航母艦隊指揮官,南太平洋戰役兵敗身亡)

李將軍(美國海軍少將,tf64艦隊指揮官,南太平洋戰役兵敗身亡)

喬治·墨里(美國海軍少將,tf17艦隊指揮官,南太平洋戰役兵敗身亡)

柯蒂斯·李梅(美國陸航準將,柏林大轟炸指揮官,在行動中陣亡)

麥克唐納(美國陸軍少將,大西洋陸戰5師師長,后在佛得角投誠德軍)

赫爾(美國陸軍,大西洋陸戰3師師長,后在佛得角投誠德軍)

沃爾頓·沃克(美國陸軍少將,第4裝甲軍軍長,第20軍軍長?(這里可能有沖突))

杰森(下士,非洲之角時巴頓的臨時傳令兵、勤務兵,美國第二裝甲師)

蘇聯:(共40人,其中陸軍33人,海軍、空軍忽略,其余為政治人物)

莫洛托夫(蘇聯外交部長)

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蘇聯元帥,國防委員會委員)

康斯坦丁·朱可夫(蘇聯陸軍大將,紅軍總參謀長)

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蘇聯陸軍上將,紅軍總參謀長,斯大林格勒最高統帥部代表)

尼古拉·庫茲涅佐夫(蘇聯海軍大將,蘇聯海軍總司令,海軍副總參謀長(有沖突?))

亞歷山大·諾維科夫(蘇聯空軍大將,主管空軍,后就任空軍總司令)

阿列克謝·安東諾夫(蘇聯陸軍上將,第一副總參謀長)

索科洛夫(蘇聯空軍,空軍第8集團軍司令)

尼古拉·布爾加寧(蘇聯陸軍大將,西方面軍軍事委員會委員)

康古坦丁·羅科索夫斯基(蘇聯陸軍中將,頓河方面軍司令)

馬利寧(蘇聯陸軍少將,頓河方面軍參謀長)

安德烈·葉廖緬科(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

尼基塔·赫魯曉夫(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政治委員)

瓦圖京(西南方面軍司令)

崔可夫(62集團軍司令(大河曲部戰役))

托爾布欣(蘇聯南翼第57集團軍司令,后出任莫斯科方面軍司令,改組為草原方面軍)

梅列茨科夫(蘇聯陸軍大將,西方方面軍司令)

普爾卡耶夫(蘇聯陸軍上將,加里寧方面軍司令)

伊萬·秋列涅夫(蘇聯陸軍大將,上將,高加索方面軍司令,后被因高加索會戰失敗被撤職到后方打發生產)

伊萬·巴格拉米揚(曾參加城堡戰役)

捷列金(蘇聯陸軍少將,巴格拉米揚的政治委員)

西蒙諾夫(蘇聯陸軍中將,古比雪夫衛戍司令,后撤向西伯利亞的鄂木斯克)

科涅夫()

鐵木辛哥()

布瓊尼(蘇聯元帥,曾接受斯大林前往新疆搶糧的命令)

馬斯洛夫(蘇聯南翼第27軍政治委員)

卡爾波夫(蘇聯南翼第27軍軍長)

布欽(蘇聯南翼第57集團軍政委)

加拉寧(蘇聯南翼第24集團軍司令)

特魯法諾夫(蘇聯南翼第51集團軍司令)

馬利諾夫斯基(蘇聯南翼近衛第2集團軍司令,戰區預備隊司令)

瓦西里·沃利斯基(蘇聯陸軍少將,蘇聯南翼第51集團軍第4機械化軍軍長)

奇斯佳科夫(蘇聯南翼第21集團軍司令,后在大河曲部戰役尾聲時被德國火箭炮突襲,身亡)

戈利科夫(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大河曲部作戰初期失利,自殺身亡)

梅佐夫(蘇聯陸軍中將,第45集團軍(波斯集團軍)司令,后在伊朗北部與巴庫地區被殲滅,身亡)

奧克佳博爾斯基(蘇聯海軍中將,黑海艦隊司令,后不明)

瓦西里·朱加什維利(空軍少校,斯大林兒子)

雅科夫(斯大林兒子,已被俘)

列伊捷爾(蘇聯陸軍上將,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后陣前起義,投降德軍)

蘇賽科夫(布良斯克方面軍政委,后陣前起義,投降)

法國:(共10人)

亨利·貝當(法國陸軍元帥,法蘭西國家元首)

賴伐爾(法國總理,政府首腦)

弗郎索瓦·達爾朗(法國海軍上將,法國三軍總司令)

德·拉博爾德(法國海軍上將,法國公海艦隊司令)

安德烈·馬修斯(法國海軍中將,法國第三軍區艦隊司令)

馬斯特(法國陸軍少將,阿爾及爾防區司令,曾任法國北非駐軍總司令朱安的參謀長)

朱安(法國陸軍上將,北非法軍總司令)

米什利艾(法國海軍上將,卡薩布蘭卡防區司令)

貝圖阿爾(法國陸軍少將)

亨利·吉羅(曾任法國陸軍總司令,原法國第七集團軍司令,地下抵抗組織負責人,后潛回國)

其他人物:(共59人)

墨索里尼(意大利領袖)

安東尼斯庫(羅馬尼亞領袖)

霍爾蒂(匈牙利攝政王)

鮑里斯三世(保加利亞沙皇)

約瑟夫·季瑟(斯洛夫克總統)

齊亞諾(意大利伯爵,墨索里尼心腹,外交部長)

穆斯塔克利(意大利空軍中校,遠東—歐洲空中航線開創者)

容格·舒茨(中校,南方集團軍群騎兵指揮官,哥薩克人)

李赫曼(中校,南方集團軍群騎兵指揮官,哥薩克人)

瓦西里·高茲科夫(東線庫班哥薩克自治區領袖,哥薩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領袖)

安德烈·弗拉索夫(中將,俄羅斯解放軍領袖兼俄羅斯民族陣線主席)

馬雷什金(少將,弗拉索夫秘書)

科諾諾夫(原蘇軍中校,原第37集團軍步兵第160師第二團團長,現任上校,任俄羅斯解放軍第一師副師長,后任俄羅斯解放軍第4步兵師師長)

濟科夫(原蘇軍少校,現在俄羅斯解放軍司令部工作)

謝爾蓋·布尼亞琴科(原蘇軍上校,第389坦克師師長,現任俄羅斯解放軍第一師師長)

茲維列夫(原蘇軍上校,旅級政委,現任俄羅斯解放軍第二師師長)

米哈伊爾·沙波瓦洛夫(原蘇軍少將,步兵軍軍長,現任俄羅斯解放軍第三師師長)

維克托·馬爾采夫(原蘇聯空軍上校,現任俄羅斯解放軍空軍戰斗群指揮官)

貝奇科夫(原蘇軍大尉,原蘇聯英雄,現任俄羅斯解放軍戰斗機中隊指揮官之一)

安吉列夫斯基(原蘇軍上尉,原蘇聯英雄,現任俄羅斯解放軍夜間轟炸機中隊指揮官)

斯捷潘·班杰拉(烏克蘭民族主義者)

安德烈·梅里尼克(烏克蘭民族主義者)

帕維爾·尚德魯克(烏克蘭解放委員會,與上述兩人關系密切)

鄧尼金(原沙皇將軍,現在美國流亡)

甘地(印度獨立領導者,溫和派)

錢德拉·鮑斯(印度獨立領導者,激進派,國大黨主席,國民志愿軍司令)

尼赫魯(印度獨立領導者,溫和派)

哈比·哈桑(少校,鮑斯助手)

喬瓦尼·梅塞(意大利陸軍中將,東線意大利第8集團軍司令)

哈坎·提拉夫(土耳其海峽防區指揮官)

伊諾努(土耳其總統)

克拉斯諾(頓河哥薩克首領)

貝爾納德(羅馬尼亞海軍上校)

阿卜杜爾·納賽爾(埃及軍官代表,現任埃及國防軍第5師營長)

安達爾·薩達特(埃及軍官代表,現任埃及國防軍第5師連長)

默罕默德·納吉布(埃及軍官組織領袖,現任埃及國防軍第5師師長)

阿里·馬希爾(埃及宮廷總管,曾任埃及首相)

哈桑·薩卜里(埃及現任首相)

拉希德·阿里(伊拉克總理)

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統治者,親英派)

薩拉若(土耳其外交部長)

穆罕默德·巴列維(伊朗國王)

阿什拉芙(巴列維姐姐,具有高超政治手腕)

穆罕默德·福魯吉(伊朗首相)

弗朗西斯科·弗朗哥(西班牙國家元首)

塞拉諾·蘇內(西班牙老資格長槍黨人,曾擔任內政部長和外交部長,現擔任與德國談判代表)

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波蘭流亡政府總理)

胡安·龐隆(阿根廷現任領袖)

張群(中國cd行轅主任兼sc省主席)

宋美齡......

陳布雷......

王世杰(軍事參事室主任,負責英美外交事務)

林蔚(委員長侍從室第一處主任)

戴笠(軍統頭子)

奧斯瓦爾多·阿拉尼亞(巴西外交部長,親美)

蒙特羅(巴西陸軍總參謀長,親軸心)

瓦爾加斯(巴西總統)

卡普蘭(原巴拉圭陸軍部長,通過政變上臺成為國家元首)

萊昂·德格雷勒(比利時雷克斯黨創始人,現在黨衛軍維京師,后調任到黨衛軍瓦隆人突擊旅)

新書、、、、、、、、、、


上一章  |  鐵十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