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亂臣賊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醞釀毒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之亂臣賊子 >>晚清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七章 醞釀毒計

第五百五十七章 醞釀毒計


更新時間:2017年11月27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吳老狼 | 晚清之亂臣賊子 
去看書網

更新時間:20171127

“……三位賢侄,老夫倚老賣老一句,你們其實大可不必有任何的擔心,你們和我們鎮南王的過節再深,能有當初楊文定楊老大人當初和我們鎮南王一家的過節更深?楊老大人先是縱容他的學生袁祖悳和我們鎮南王的祖父吳老大人為難,又親自上折子彈劾吳老大人,差點沒要了我們鎮南王一家的命,接著又致使鎮南王一家和你們常熟翁氏結仇,這仇怨不比你們和鎮南王一家的仇怨小吧?”

“可后來呢?他們難道不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楊老大人不幸被朝廷流放,鎮南王既沒有落井下石,也沒有背信棄義,先是遵守婚約迎娶了楊老大人的孫女為王妃,然后又不遺余力的搭救楊老大人,幫楊老大人在官場上東山再起,重新坐回四川總督的高位,以德報怨的高風亮節,古往今來能有幾人能夠做到?三位賢侄你們難道就不想象楊老大人一樣,和我們鎮南王化敵為友,化干戈為玉帛?”

“……同龢賢侄,你還是太誤會我們鎮南王了,他起兵絕不是為了造反謀逆,自己想當皇帝,而是為了勤王討逆,誅殺以奕訢為首的京城亂黨!維護我大清后宮不得干政的祖訓!請賢侄你想一想,奕訢和文祥這幫亂臣賊子違背先皇遺詔,陰謀奪權,擅改今上年號,又殺害先皇留下的顧命大臣,傷及先皇靈柩,難道不該天下人共討之,天下人共誅之?鎮南王高舉義旗,撥亂反正,何錯之有?”

“那些居心叵測的卑鄙小人說我們鎮南王起兵是想自己當皇帝,可現在京城都被鎮南王拿下了,我們鎮南王稱帝了沒有?住進了紫禁城沒有?是不是還在遙尊被亂黨裹挾到東北的祺祥皇帝為君?這難道不是我們鎮南王忠心大清忠心先皇的鐵證?!”

“……荊州屠城,那是荊州的亂民所為,當時如果不是鎮南王麾下的討逆軍將士極力保護,荊州城的八旗滿人早就被殺光了,如果我們鎮南王和湖廣討逆軍真是濫殺無辜旗人,那四川的有鳳有軍門,河南的崇實崇總兵,還有都興阿、多隆阿和長慶這些旗人文武,為什么還要選擇歸順我們鎮南王,他們就不要身家性命了?另外也可以明白告訴三位賢侄你們,陜甘的長憲臺也在和我們鎮南王談判歸順了,大清在我們鎮南王手中重歸一統,早就只是一個時間的遲早問題了。”

“……三位賢侄,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這句話是孟圣人說的,想必你們也牢記于心,現在鎮南王機會是給你們了,他也決心要象對待楊老大人一樣對待你們,你們有什么難處要求,盡管可以對老夫明說,鎮南王在請翰宇公出面招撫你們之時也說得很明白,你們的要求只要合理,他就一定滿足!”

“……三位賢侄,抓住這個機會,別讓鎮南王和翰宇公失望,更別讓穎州和六安的黎庶蒼生失望,他們現在盼鎮南王的大軍入境平叛,就如同嬰兒之盼父母,二銘公一生愛民如子,三位賢侄率領二府軍民歸順鎮南王,加入鎮南王麾下的平叛討逆大軍,還太平安寧于二府百姓,也是對二銘公盡孝道,更是對先皇和朝廷盡赤忱忠心。”

年過六旬的吳軍密使夏燮先是倚老賣老,繼而巧舌如簧,舌燦蓮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個勁只是勸說翁家兄弟歸順,翁家三兄弟則是羞答答的小聲辯駁,互相使眼色悄悄推托,都想脫了褲子從了夏燮,可又誰也不愿開這個口首先低這個頭。好在儒林名士夏燮明白他們的難處,體諒他們的苦衷,便提議道:“三位賢侄,如果你們實在拿不定這個主意,那干脆就在二銘公的靈前求卦,請二銘公的在天之靈替你們決定如何?”

一聽可以把賣主降敵的黑鍋推給死鬼老爹,翁家三兄弟當然是一起叫好,也馬上隨著夏燮再上靈堂,向翁心存的靈位磕頭禱告,請求翁心存的在天之靈為他們選擇是否投降仇敵吳超越。結果也還好,可能是翁心存為了不至于斷子絕孫顯靈保佑,翁家三兄弟在沒有做什么手腳的情況下,還真在翁心存的靈位前求得了一個上上大吉的卦象這也省了夏燮把兇卦做另一番解釋的口舌。

“乾卦?上上大吉?!父親,你老這是在叫孩兒們歸順鎮南王啊!父親!”

“季理公,既然這是父親的在天之靈示下,那我們兄弟不能不孝,還請季理公速速稟報翰宇公,請翰宇公到鎮南王面前給我們兄弟代為請罪,請鎮南王早做安排,派遣軍隊前來穎州接受我們兄弟的歸降。”

在翁心存靈前抱頭痛哭了一番之后,把責任罵名推卸得干干凈凈的翁家三兄弟再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馬上一起跪到了夏燮的面前脫褲子,痛哭流啼的表示愿意歸降,順利白揀了一份大功勞的夏燮則也淚流滿面,將翁家兄弟一一攙起,流著眼淚代表吳超越表示絕不相負,場面悲戚,感人之至。

事還沒完,羞答答的終于從了吳軍之后,翁家兄弟又馬上想到了如何在吳超越面前立功受賞,也馬上賣來石達開派來招降的楊朝福,表示愿意把楊朝福捆了送到湖北去獻給吳超越表示忠心。然而夏燮卻突然靈機一動,忙問道:“三位賢侄,老夫代表鎮南王來穎州的事,長毛那個使者知道沒有?”

“沒有。”

翁家兄弟一起搖頭,都說沒有把這事告訴楊朝福,夏燮卻不放心,又追問道:“三位賢侄,能否確認這點?長毛會不會通過其他渠道知道老夫代表鎮南王來和你們聯絡?”

“叔父放心,絕不可能知道。”翁同書自信的說道:“那個長毛使者只帶來了兩個隨從,一直都被小侄的人盯著。而且就算長毛在阜陽城里還有其他的細作,也絕不可能知道小侄的府中之事!”

“太好了!”夏燮興奮得直搓手,忙又說道:“三位賢侄,你們可愿暫時背上罵名,假意與借路給長毛捻匪,然后出動你們的軍隊,和我們湖廣討逆軍聯手布置埋伏,伏擊企圖竄入湖北的長毛捻匪?若能成功,那可是大功一件,也是一個消弭安徽北部隱患的大好機會!”

能夠干掉禍害徽北多年的捻軍五旗,又能在吳超越的面前立功受賞,翁家兄弟當然是求之不得,一口答應,然而應諾之后,翁同書卻又頗有些為難的說道:“叔父,小侄們兵微將寡,士卒欠餉數月,士氣也不是很高,如果要伏擊長毛捻匪,只怕得請鎮南王的軍隊挑這個大梁。”

“這個自然。”夏燮想都不想就說道:“三位賢侄,你們現在只需要和長毛密使虛與委蛇,給老夫爭取幾天的時間就行,老夫這就直接給沈幼丹寫信,把情況報告給他,請他稟明鎮南王,再請鎮南王親自定奪。”

翁同書馬上又一口答應,繼而又擔心的說道:“叔父,會不會來不及?先不說這里距離湖北省城遙遠,你和翰宇公聯系不便,就算可以用快馬日夜兼程的把消息迅速送到湖北省城,聽說鎮南王也正在九江,翰宇公同樣無法和鎮南王立即聯系啊?”

夏燮放聲大笑,說道:“三位賢侄放心,我們不需要讓信使辛辛苦苦的來回奔波,我們只需要派快馬把消息送到麻城,然后麻城那邊最多用一天時間,就能把老夫的書信送到大冶,再然后最多在一個時辰之內,沈幼丹就能收到老夫的書信,然后又把老夫的書信轉遞到九江,呈到鎮南王的面前。”

“一個時辰內,把消息從大冶送到湖北省城,又從消息從湖北省城送到九江?”翁家三兄弟一起目瞪口呆,驚叫說道:“鎮南王的信使會飛,能有這么快?”

“比飛更快。”夏燮笑笑,得意的拿出了一只懷表,說道:“鎮南王曾經親口說過,他現在的信使,一秒鐘能跑六十萬里,你們歸順了鎮南王后,遲早有一天能見到和用上這樣的信使。”

如果不是知道夏燮不是喜歡瞎說的人,翁家兄弟絕對不會夏燮的胡說八道,但正因為知道以夏燮的聲望品行,翁家兄弟才更加的不敢相信,末了翁同書還說了一句,“如果有那樣的機會,小侄一定要見識。”

為了保證能把夏燮的書信盡快送到麻城,手里好歹有點騎兵的翁家兄弟當然是派出了最好的戰馬和騎士幫著夏燮的隨從送信,結果夏燮和翁家兄弟的運氣都還不錯,他們派出的信使在途經吳軍、清軍和捻軍交織拉鋸的光州府時,并沒有遭到捻軍攔截,只用了一天多點時間就把書信送到了麻城。而因為需要防范捻軍和清軍,麻城到大冶之間的吳軍驛站也效率極高,只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把夏燮的書信送到了大冶,又通過電報在第一時間送到了湖北省城,接著知道機會來臨趙烈文和沈葆楨等人也沒敢怠慢,趕緊又把電報發到了九江,向吳超越報告和請示此事。

無巧不成書,夏燮的電報送到吳超越面前的時候,正好馮三保孤軍輕進的消息也通過舟船轉遞送回到了九江,搶先一步送到了吳超越的面前,結果很自然的,一眼看出馮三保這招是走了一步臭棋的吳超越當然是大發雷霆,還難得的拍了桌子,怒吼道:“貪功!胡來!我這個岳父這次是犯傻還是腦袋進水了?他的軍隊有沒有實力能拿下長毛重兵守衛的江寧城,他心里難道就沒點底數?”

“馮將軍這次是有些貪功,不過他的用心還是好的。”戴文節勸解,說道:“他也是想盡快向長毛施壓,逼著洪秀全調回圍攻上海的長毛主力,給上海那邊減輕壓力。”

“適得其反!浪費時間!”吳超越惱怒說道:“他如果選擇和曹炎忠聯手打無為太平府,只要拿下了兩座城池,江寧長毛在長江上游無險可守,無兵可用,就只能趕緊調李秀成那股長毛回江寧救命!現在好了,曹炎忠一路兵馬要同時打兩座城,多余浪費時間,他的軍隊跑到江寧城外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浪費時間,空置兵力,還挫傷士氣!”

知道馮三保這次的確是走了一步臭棋,戴文節也不好過于多說什么,好在這時夏燮的電報送到了,為了吳超越的心情考慮,戴文節自然是趕緊這封報告喜訊的好消息呈給吳超越。結果也不出戴文節所料,吳超越見了電報果然大喜,歡喜說道:“這個叫夏燮的沈叔父幕僚不錯,辦法可行,正好我們光州府有舒保這些步騎軍隊可以調動,只要翁家兄弟是真心歸順我們,我們就有希望在穎州府來一下重的,直接干掉張樂行的主力都不是沒有希望。”

“鎮南王放心,學生認為翁家兄弟的歸降應該不假。”戴文節分析指出道:“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主動向夏季理交代石達開大長毛派使者和他們聯絡的事,啟發夏季理想出了讓他們借路給長毛捻匪乘機布置埋伏的主意。”

吳超越盤算著點頭,又突然心中一動,驚奇說道:“石達開那個長毛派使者和翁家兄弟聯系?請求借路也順便嘗試招降?他怎么會想到做這件事?”

“不奇怪,典型的圍魏救趙。石達開如果能幫捻匪從翁家兄弟手里借到路,幫捻匪五旗繞開我們的光州防線殺進湖北,我們的后方告急,長毛這邊就可以輕松多了。”

戴文節一眼看出石達開的目的,又微笑說道:“只可惜石達開實在是太小看了翁家兄弟一些,常熟翁氏最重清譽,翁家兄弟如果敢借路給長毛捻匪,甚至和長毛捻匪暗中勾結聯手,只要稍微走漏半點風聲,翁家兄弟馬上就得聲名掃地,成為萬夫所知。翁家兄弟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到這點。”

吳超越不說話,只是雙手托腮盤算,良久后,吳超越突然冒出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說道:“一舉兩得,這下子有辦法把馮三保這步臭棋變成妙著了。”

“鎮南王,你說什么?學生怎么聽不懂?”戴文節驚訝問道。

吳超越沒有立即回答,稍微盤算了一下后,吳超越還又咬牙切齒的說了一句更加沒頭沒腦的話,道:“反正石達開那個長毛也不可能會投降我,干脆一舉三得,順手讓洪秀全幫我干掉他算了!”

熟知吳超越的惡劣品行,又看到吳超越瘦臉上的陰冷表情,戴文節心里頓時明白,石達開這次已經死定了。


上一章  |  晚清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