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唯在這段時間其實預想過不止于此,在寶寶誕生的那一刻自己會是什么反應。
他覺得自己會欣喜若狂,或者會感動流淚,可當他真的經歷這一時刻時,卻感覺整個人都是迷茫的。
當醫生把兩個小寶寶遞給聶唯的時候,聶唯的反應不是激動的湊過去接到自己的手中,反而是被嚇得倒退了一步。
那么小那么軟的寶寶,自己不會碰壞了吧?
說好的血脈相連的感覺呢?
怎么看上去小手和小腳丫怎么都皺巴巴的?
他們哭的好大聲,怎么感覺有點慌,還有點煩呢。
這一刻,聶唯的腦海中閃過很多的念頭,一直到醫生把女兒交到聶唯手上的時候,聶唯才感受到了真實,他小心翼翼的托著女兒,聽著耳邊舒暢用虛弱的聲音催促著他,聶唯總算是回過神來。
“老公,寶寶讓我看一看。”舒暢呼喚道。
聶唯連忙抱著女兒來到舒暢床邊,將女兒遞給舒暢,另一邊也有醫生抱著聶唯的兒子給舒暢看。
見到兩個哭聲嘹亮的寶寶,舒暢一點都不覺得煩,臉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和聶唯不同,這兩個寶寶是她十月懷胎誕下的。
理論上來講,她才是和這對寶寶真正的血脈相連,十個月親密無間的朝夕相處,付出了心血,經歷了痛苦,這才有了這兩個小生命的誕生。
“兩個寶寶一個五斤二兩,一個五斤三兩,全都很健康。”醫生報告喜訊道。
“謝謝你,醫生。”舒暢嘴上說著感謝,目光卻一直留戀在兩個寶寶身上,醫生見狀會心一笑,知曉此時此刻舒暢的心思估計全都在這兩個孩子身上。
而聶唯的目光則是一直關心的望著舒暢。
門外此時也傳來了欣喜聲,應該是醫護人員已經將母子平安的消息告知門外的家屬了,對于醫生來講,她的工作還沒有立刻完成,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像是寶寶的清洗工作就很重要,剛出生的寶寶身上是有胎脂的,所以看上去會有些油膩膩的,想要清洗掉這些胎脂可是一項技術活,還有很多護理工作都需要醫生親自指導甚至親力親為去做。
醫所這邊產后護理做的這么好,再加上如此優秀的安保措施,聶唯等到陪著舒暢回到房間后,就立刻決定再辦理一個月的入住手續。
反正這里環境舒適,醫護人員也都是業內頂尖的,再加上強大的安保措施,甚至一定條件下其實比回到家里還要適合舒暢修養。
陪著舒暢熬了一夜,趁著舒暢休息的時候,聶唯也睡了一覺。
等到他再醒來,發現世界變了。
以往在這個家里,聶唯是中心,無論是舒暢也好,蘇晴、周建國也罷,包括周朵朵在內,全都是圍在他身邊轉的。
可當他醒來之后卻發現,中心C位換人了!
現在蘇晴和周建國都在圍著舒暢打轉,一個噓寒問暖,一個緊著遞水果給水廠,而周朵朵則是跑去看小侄子和小侄女,聶唯這個曾經的C位從出房間到走進衛生間這段路程,就仿佛變成了透明人一樣。
聶唯洗完臉,看這個鏡子里的自己,突然笑了。
這種感覺其實挺好的。
舒暢生完寶寶,這個時候其實正是心里最空虛的時候,就像是之前舒暢總問聶唯以后會不會更愛她一樣,這都是她焦慮的一種體現。
蘇晴和周建國此時此刻對舒暢的關心照顧,卻恰恰是舒暢心里最渴望的,她無意和孩子爭寵,甚至她可能才是家里最愛孩子的那個人,畢竟十月懷胎,血脈相連,母親和子女之間的聯系有著最深的羈絆。
但舒暢顯然也不希望自己就此被忽略,尤其是在生完寶寶后,那種空虛感更讓她渴望得到關注。
所以現在這樣挺好的。
很快聶唯也加入了圍繞舒暢的陣營當中,而且最積極主動。
隨后的幾天,舒暢的身體一天天恢復,和聶唯一起作為新手父母,每天都要照看著嬰兒,聶唯甚至還親自給孩子洗澡,換了尿布。
兩人幾乎每天都要給兩位小寶寶照相,舒暢說了,要為這兩個小孩子做先做一個百日影集,紀錄他們這一百天的成長,其實在舒暢有寶寶的時候,每個月也都會做類似的紀錄,她覺得這樣做會很有紀念意義,等到以后老了,和長大成人的孩子一起看這些照片,光是想一想都會感覺很美好。
最近舒暢還有了一個不算大但也不算小的煩惱,那就是減肥。
孕期體重猛增,讓她哪怕生完了寶寶,可體重依舊超過了一百五十斤,比沒有寶寶前重了足足五十五斤的體重。
最近舒暢都不敢照鏡子,也把自拍給戒掉了,因為一看自己原本的鵝蛋臉在鏡子或者鏡頭里時已經變成了小圓臉,甚至一低頭還有雙下巴,舒暢就接受不了。
舒暢再一想著醫所外面有那么多的媒體記者,自己現在的樣子要是被那幫人給拍到了,那可真的是丟死人了。
于是最近一段時間,舒暢和聶唯成了醫所健身房的常客。
之所以還有聶唯,是因為減肥運動這事兒,一個人去做的話肯定就特別的枯燥,很容易就會因為偷懶而放棄掉,舒暢不敢相信自己的意志力,所以覺得運動的時候必須給有人陪著,她才能夠堅持下來。
聶唯這時候主動申請和舒暢一起運動,反正聶唯每天都要運動。
只是舒暢生完寶寶之后胃口變得特別好,每天運動增加了,可食量也增加了,結果一周運動下來,體重非但沒減,還重了半斤。
看到結果的時候舒暢當時就抹眼淚了。
“這一周我白努力了…嗚嗚嗚。”舒暢掉著淚珠,可憐兮兮的說道。
聶唯卻被舒暢這幅模樣給逗笑了,明明很可憐,可看著舒暢的小胖臉,他就是忍不住想笑。
“我都難過死了,你還笑。”舒暢哭的更傷心了,結果引起了隔壁蘇晴的注意,看到舒暢坐在地上哭,蘇晴連忙關切的問明原因,一聽是因為減肥失敗,蘇晴也是忍不住想樂。
畢竟兒媳婦都哭的這么難過了,一旁聶唯還在沒心沒肺的傻樂,她要是再笑,自己這兒媳婦還不給抑郁呀。
被自己老媽狠狠瞪了一眼,聶唯也笑不出來了。
“誰讓你吃那么多了,我都說了讓你少吃點,你可倒好,一頓飯兩大碗米飯還說自己才吃了個七分飽……”
“你嫌棄我。”沒等聶唯說完,舒暢哭的更大聲了。
聶唯見狀,咬咬牙說道:“要不我陪你一起節食,可以了吧。
“真的么?”舒暢哽咽著問道。
看著眼睛里還閃著淚花的老婆,聶唯一咬牙,肯定的點點頭。
減肥對于舒暢是一個大問題,但和她的小煩惱相比較,醫所外面那些記者有著更大的煩惱。
“現在網上都有人罵我們是廢物了。”一名記者拿著手機唉聲嘆氣的說道。
距離聶唯和舒暢那對龍鳳胎降生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可這群記者連一點實際的猛料都沒有爆出來,別說兩個寶寶的照片了,就連聶唯和舒暢的照片都沒有照到。
業內關于兩個小寶寶照片的懸賞已經開到了五百萬,這幫記者真的是眼饞又心急又無奈。
五百萬啊,這等于天中大獎。
可機會明明就一樓之隔,大家卻一點機會都找不到,這能不急呢。
那些一開始穩如泰山的老狗仔,最近這幾天也都著急的上了火,畢竟熱度不可能一直這么持續下去,如果不能及時出新料的話,很快這波熱度就會過去,到時候再想擁有這樣的全民討論的熱度,估計就不太可能呢。
這群人有苦難言,也沒辦法說太多,畢竟一說話全都齜牙咧嘴的,嘴疼呀。
網友的熱情來的快,消散的其實也快,尤其是對于這種喜訊,大家頭天湊個熱鬧,第二天其實就散了不少人,畢竟又和自己沒有關系,大家八卦一整天拿到還不夠么?
當然對于粉絲來講,這事兒肯定不會這么快過去。
一周的時間了,聶唯和舒暢的社交賬號每天依舊會多出幾萬的留言,催聶唯和舒暢發新消息之類的,也正是要因為這群粉絲的關系,聶唯和舒暢有寶寶這件事兒的熱度沒有立刻降下來,每天依舊還能在某個時段出現在熱搜榜。
不過在聶唯和舒暢都沒有任何回應的前提下,粉絲的熱情也不會持續太久,這就像是電池一樣,哪怕你不用,它也會悄悄的跑電,只要你不充電,終有一天電量也會自己耗盡的。
當然也有極個別質量特別好的‘電池’,但這種軸人實在是太少了,就算他們堅持,也形成不了氣候。
時間過去快要一個月了,醫所外面的記者已經少了十分之九。
一方面是聶唯這邊嚴防死守,明顯就是不給機會,另一方面,報社自己的財政壓力也很大,一名記者外派到其他城市工作,住宿費、車旅費、食雜費這些都要報銷的吧,還有額外的出差補助之類的,這些都要錢,除非是大報社,不然那些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的小報社肯定不可能一直承受著這種額外開銷。
再加上希望渺茫,大家自然也是紛紛退散。
就在記者們放松了警惕,甚至不再抱著希望的時候,趁著夜色,一輛奔馳悄悄駛出醫院,在誰都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消失在夜色中。
一直到一周后,舒暢更新了一條朋友圈的狀態,被人轉載到社交平臺上,記者們這才知道,感情自己要等的人,早就已經不在眼前的大樓里了。
“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最后幾名記者嘆了口氣,不用等報社的電話,就徹底放棄了。
再等下去根本就沒有意義了,舒暢現在雖然在的地方離這里不到二十分鐘的車程,可那是桃園,幾乎相當于是聶唯的私人島,他們更是進不去的。
所以再等下去對于這群狗仔來講也是浪費時間,相比報社那邊也應該清楚情況,不可能再浪費錢讓他們繼續在蘇杭待著。
這幾名狗仔在一起處了將近兩個月,都快有感情了,知道分別在即,幾位本地的狗仔甚至專門去餐廳請其他幾位外地的同行朋友一起吃了頓送別飯。
席間,幾個喝大了的家伙互相摟著抱頭痛哭的畫面,被店主偷偷拍了下來上傳到了顫音APP,標題叫做‘絕情女子癡情漢,深夜幾個大男人抱頭痛哭為哪般?’。
這段視頻一經上傳,立刻在顫音爆火,熱度迅速突破千萬,引起了眾多網友一番熱議。
時間慢慢溜走,不知不覺一年就過去了。
這一年聶唯和舒暢就仿佛消失了一般,沒有任何媒體報道過兩人的行蹤,他們的社交賬號最新的更新狀態也一直保持在一年前之前。
兩人就仿佛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般,哪里都得不到他們的消息。
這還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猜測,有人猜聶唯和舒暢是移民到了國外,有可能是東歐某個小國,也有可能是澳洲或是加國這種地廣人稀的國度,有些人甚至還詳細到兩人在哪里買了個農場或是漁場,過起了一房兩人三餐四季的日子……
只是這種言論立刻就被其他網友打臉了,至少‘兩人’是不可能的,畢竟這二位還有兩個娃呢。
也有人猜聶唯帶著舒暢在環球旅行,甚至還有人猜聶唯和舒暢出了事情……
但不管網友如何猜測,這兩人依舊沒有任何消息,也只有媒體偶爾能從周朵朵那里得到一個‘都很好’的回應。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一年的時間,聶唯其實一直陪舒暢在桃園宅了整整一年。
而舒暢也用這一年的堅持,將自己的體重終于恢復到了九十五斤的狀態。
看著鏡子中屬于自己的馬甲線,舒暢滿意的點點頭。
“老公,我們什么時候去試婚紗呀?”
聽這雀躍的聲音,聶唯笑著回答道:“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