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南宋同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拯救南宋大兵黃祖(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與南宋同行 >>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拯救南宋大兵黃祖(中)

第一百一十五章 拯救南宋大兵黃祖(中)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4日  作者:小樣有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樣有型 | 與南宋同行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吳大鵬問清楚了地點后,感覺那里好像是在五道河和六道河之間的位置。。更新好快。

這個時空的土著可能無法對付流求島南部地區密密的植被……他們選擇了偏北的地區。

六個人在商討的時候,吳大鵬說:“我帶隊去吧,你們哪個人工作都比我忙,也比我有用。

我帶上兩把手槍,一支微沖,五個手雷,足夠用了。”

萬士達搖搖頭不同意,說:“第一次搞這樣的行動,你一個人帶隊,不合適,怎么也要有一個照應……我和你一起去。”

大家覺得這樣合適,吳大鵬也不好說什么了。

這次行動,那七十幾個土著是前鋒。

當他們知道了自己家鄉的噩耗時,人人以頭搶地,聲音悲切……八道河地區原本緊張而有序的氛圍一下子被打破了。

七十多個人的悲傷也是有足夠大的力量了,很多人停下了工作,在看著這面。

吳大鵬早就做好了準備,他這時跳上了高處,大聲地說:“你們在我們這里認真的工作,我們付你優厚的報酬……但是,你們被人欺負了,你們哭什么?!能哭死敵人嗎?!我們會幫助你們找回公正的!!沒有人可以隨意欺負這里的人!!!殺我們的人,必死!!!天不報,我們來報!!!”

吳大鵬的聲音響亮,差不多震動了整個八道河地區了。

七十多個土著停了哭泣,他們也開始怒吼了,不知道在喊什么……

一百個先前從黃祖廂首手下挑出的雜役廂兵們,也在嗷嗷叫著,要救出他們的廂首……

二十個半大小子的眼睛紅了,莫名其妙地‘激’動起來……

連萬士達都在心里感動了一下,然后馬上平靜了。

這是最低級的煽動手段了,但是吳大鵬抓住的時機很好,而且喊聲震天,馬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了,那二十個半大小子都‘激’動起來了。

看來手段不分高低,只分時機啊。

好多人都紛紛請戰!

那個自稱有才華的鐵匠胡鎮北也不知從哪里鉆了出來,他也要請戰。

他說:“某有才華,火繩槍法,除了二十個小哥外,某當屬這里的第一了……為何不能戰?”

吳大鵬說:“你五天才能打造一支火繩槍,你要是也去了,誰來打造?”

“這不怪某,幫手太少……”

“所以你更應該留下來干活了!”

鐵匠胡鎮北一時間無語,答對便給這方面他哪里是吳大鵬的對手?

最后,吳大鵬和萬士達決定再帶上一百個雜役廂兵,還有二十個半大小子就夠了。

殺人和打獵不一樣的,他們也許要見一見人血了。

當然,前提是,他們是去主持正義的,這是一種強大的自我暗示。

鮑威隊長說:“吳主家放心,我們定能戰爭他們!”

郭勿語副隊長說:“那些野人憑甚抓我們的人,還殺我們的人?他們有刀,我們有火繩槍!”

說完他舉起手里的火繩槍向著隊友們喊:“我們有火繩槍!”

隊友們馬上熱血上頭了,也都馬上舉著火繩槍喊了起來!

吳大鵬和萬士達對視了一眼,感覺這個小子有培養的價值……學得‘挺’快。

他們馬上開始做了相應的準備。

所有的土著一人一口鋼刀,那一百個雜役廂兵,分成六十個長槍手,四十個弓箭手。

說到弓箭手,這里不得不多說幾句。

黃祖廂首帶的那些人中,原本沒有這么多弓箭手。

吳大鵬現從三千多人中挑出來一些曾經當過弓箭手的雜役廂兵,一測試,又挑了挑,算是湊夠了四十人。

一開始時,吳大鵬馬上命令工匠加工英格蘭長弓。

這家伙對電影《勇敢的心》中,那個長箭如雨一樣扎入對方的隊伍中的場面印象深刻。

再加上看《俠盜羅賓漢》的印象,他想改一改大宋所謂的反曲復合弓的制造方法。

中國自漢代以后一直使用的都是反曲復合弓,威力和同期歐洲皮彈弓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為什么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到了歐洲后,就能進入屠幼模式了。

但是大宋的所謂反曲復合弓加工起來太費事了!

大宋時期不僅對制弓在材料的要求十分嚴格要求,對具體的工藝步驟也有細致的規定。

冬天剖析,弓干木理自然平滑細密;‘春’天治角,自然潤澤和柔;夏天治筋,自然不會糾結;秋天合攏諸材,白然緊密;寒冬定弓體,張弓就不會變形;嚴冬極寒時膠、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

‘春’天時裝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

上述繁復的工藝程序,需跨越兩至三年時間。

在大宋的制弓作坊中,由于各項工作可‘交’錯進行,流水作業,故每年都會有成批的成品,但就一張弓而言,其工時是無法縮短的。

所以到了八道河地區后,想要開展制弓工作,吳大鵬一聽到要兩年后才能制成弓,他不由得不惱火了。

吳大鵬對大宋的工匠說:“什么這個季節那個季節的,不就是一個溫度問題嘛!”

那幾個大宋工匠想了想后,搖頭說:“非也,一把好弓要應時而生……”

吳大鵬一時無語,他沒有辦法和他們講科學道理。

吳大鵬試著依古法自己制作一張長弓。

他直接選擇了紫杉木,這個在八道河上游地區找到了,要不用榆木也行。

他挑選了樹干中部筆直的部分,紋理均勻,沒有木節的地方,開始指揮大宋工匠加工了。

讓他們將原木的大部分邊材削去,得到一條橫截面四厘米見方,長度約一米二的弓背材料。

他們事先通過觀察橫截面的木紋,把相對柔軟木心,放在弓背的中部,因為木心相對耐壓縮,而那個堅硬抗拉的邊材則作兩頭的位置。

通過切削,把弓背材料修整成中間厚、兩頭略薄,然后再由兩個側面將兩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擔。

兩端再進一步用刨子將橫截面修整成八邊形。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面平整、兩端對稱、厚薄一致,這樣才能發力均勻。

削出形狀后,要通過彎曲試驗來檢查弓的各段彈‘性’是否均勻,由于天然生長的木質很難完全均勻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軟一些,僅僅外形均勻未必力道就一致。

所以,吳大鵬要求他們通過觀察加以修正,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

這樣,弓背大致調整好了后,就可以在兩端五厘米處分別銼出弦槽,弓背外側深一些,內側略淺。

這種長弓就沒有大宋角弓反彎的復雜形狀。

吳大鵬堅決不讓大宋工匠用火烤的方式馴弓,那樣絕對會降低弓的張力;也不能一下子彎到位,那樣的話,弓背就是不折斷也要造成內傷而失去彈‘性’,前面那些忙活就白折騰了。

吳大鵬命令大宋工匠把那個弓背逐步適應彎曲。

他讓他們事先做了一個專‘門’的托架。

專‘門’挖個凹槽用來托住弓背,然后把弓背的一端拉上弦垂直固定在地上,另一端墜上重物,這樣一天天的加大重物的重量,不能‘操’之過急,同時要注意弓背的曲線是否流暢均勻,標出過于強直的地方,把弓背放松后進行修整微調,直到滿意為止。

每次加大開度之前,最好讓弓背“休息”20分鐘,使內部應力得到釋放,以免木質損壞,每次上緊也不可太多,最好一次收緊一點點。

當達到適合的滿弓開度時,弓就馴好了。

滿弓開度指弓手所能拉開的最大開度,相當于手臂平伸出去時由掌心到‘胸’前的距離。

這時,卸去托架,給弓背刷上幾層麻油或是鯨魚油也行,用來作為防‘潮’保護層。

油干了,便可以掛弦。

弓弦是用鹿筋或鹿皮鞣制而成的,彈‘性’和韌‘性’都很好。

綁扎弓弦時,要打成專‘門’的“‘射’手結”,以免滑脫。

那種8字形的結扣簡單但管用,會越拉越緊。

弓做成了,大宋工匠們用掛重物的辦法測了一下彈‘性’系數,發現大約是45公斤的力。

大宋工匠說:“不到一石呢……”

吳大鵬不愛聽了,說:“十石的更好,你能拉開嗎?!”

大宋工匠沒有搭理他,開始試弓了,結果最遠距離一百二十米,五十米內可以平‘射’。

大宋工匠說:“過于近了……”

吳大鵬說:“制作工藝如此簡單,只要有充足的材料,這長弓便可以作為制式武器批量生產,就是弓手自己也可以用簡單的工具制作,而不用依賴專‘門’的設備和工匠。

你說說看,你們的弓箭加工需要多少個工種的熟練配合?又要多少這個料材那個料材的?”

大宋工匠說:“過于長大了……”

“嗯,這話對了,可以用一米的好吧?會了吧?全給我改成這樣的,不要大宋樣式的!”

大宋工匠覺得自己的技藝受了低估……要知道一張神弓制成,那都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哪里可以這樣隨意……但是,他是吳市舶,他說得算了。

就這樣吧,四十個弓箭手準備齊了。

事實上也幸虧這些弓箭手都有過訓練的經歷,經常練習后還是很快熟悉了這種長弓。

郭子仁當時拿著一米長的長弓說:“吳主家,不好看呢……像根棍子。”

吳大鵬拍了他的腦袋一下,說:“屁!好看有什么用?關鍵時能保命就行……”

但是半大小們練了練,拉開倒是行,但是水平太差,以后再慢慢練了,不著急的。

但是這一次行動,就不必讓他們帶長弓了。

在吳大鵬的設想中,這些半大小子們是應該手持火繩槍,肩背小長弓的樣子,那多威武。

但是那幫子半大小子不太樂意,這個也只能慢慢來了。

當組織好隊伍后,吳大鵬和萬士達在沙灘上檢閱了他們。

他們兩個也是全副武裝,挎著微沖,大‘腿’上套著手槍套,腰間掛著手雷。

他們兩個覺得自己很威武,但是其它人沒有這樣覺得,因為沒有見過厲害。

這其中,二十個半大小子們的隊伍最整齊,一百個雜役廂兵也勉強,七十多個土著就是山賊的樣子了,但是他們遠比其它人要兇惡,殺氣最足了。

吳大鵬又說了一番煽動民族團結的話后,眾人的心氣更足了。

他們排著隊伍上了三條海船……其實兩艘就夠了,但是吳大鵬估計能帶回一些俘虜,所以就算是多加了一條。

他們借著東南季風,惡狠狠地向著北方撲去了。

《》全文字更新,牢記我們新網址:Www.SuiMeng.La

重要聲明

本站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立場無關。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進行處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導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負任何責任。

admin#suimeng.la(替換#)

湘ICP備11006904號12015www.suimeng.la 


上一章  |  與南宋同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