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宋第三百三十六章 兒童團進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田園大宋 >>田園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兒童團進京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兒童團進京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2日  作者:心盈田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心盈田園 | 田園大宋 
歷史

章節目錄

熱門、、、、、、、、、、、

吳八猜對了,兩個都,共二百人,一都是騎兵,一都是步兵,正是前往上崗村。鳳\/凰\/更新快無彈窗

差兩天過年,無論是滿朝文武,還是當皇上的趙禎,都想過個安穩年。

今年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好了,不用擔心京畿區的百姓活不下去,大家全有錢買年貨,還有剩余的錢,堅持到夏糧下來是沒問題的。

大家心中皆明了,京城的之所以如此,是富人把錢拿出來‘給’了窮人,富人沒吃虧,玩到了、樂到了,更是享受到了。

朝廷賺大錢了,額外增加的財政收入趕上已往全大宋一個多月的,還有與西夏的戰斗,一直沒讓西夏占到太多便宜。

快過年了,眾人不想突然出事兒。

別處好辦,唯一擔心的是徐寶,徐寶說今天要帶村里的娃娃們來京城玩,這還了得,他帶一群小家伙來京城,出了問題誰負責?

為了保證安全,趙禎找幾個重臣商量下,把精銳部隊調過去,要讓徐寶一行人玩高興了。

二百人趕到上崗村的時候,孩子們已經準備妥當,村里出動二百個婦人,二百青壯,一百輛騾車、馬車,還有一百匹馬。

這還不算老兵和一百六十多個跟隨隊伍來京城的游客。

加上粱齊帶的幾十個騎兵,隊伍拉得長長的,與京城來的兩都人匯合,步兵上車,騎兵伴隨左右。

最后面是崧窯瓷行的車隊,他們要跟著一起到京城,徐寶答應給他們好處,孩子的瓷器不能白拿。

整個隊伍拉出來,路過的人又被驚到了,順路的人聰明,直接隨在隊伍的后面,安全,沒有比這更安全的了。

負責保護的士兵和青壯。手上拿著各種武器,還有騎兵在有馬輪換騎乘的情況下,跑前跑后,一跑就是十多里。一個接一個跑,與行軍打仗的時候斥候沒任何區別。

一百六十多個游客算是過到癮嘍,出門的次數多了,頭一享受到大宋精銳騎步兵的保護,而且一個個全是‘軍官’。看那身板,壯實著呢。

還有馬,上崗村原來有軍馬呢,平時養哪了?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上崗村一個村子,弓弩齊備,朝廷不是有規定么,鄉兵的人數是受限制的,上崗村能隨便組鄉兵?

上崗村的人行進速度不快,于是隊伍越來越長。后面趕過來的車不超過去,很自覺地排隊,大家一起去京城。

徐寶沒坐車,騎在馬上,換成短打扮,左右腰間別一把手槍,身后背一突擊步槍,套在身上的戰術馬甲兜里揣兩個手雷。

雪呼呼下,從輕雪變大雪,到后來雪是成坨往下掉。打在身上就粘住。

小家伙們更新了裝備,外面是鴨絨的大衣,頭上戴能護住耳朵的卡通帽,身后雙肩卡通背包。脖子上是圍脖,一直把嘴給擋上,只留下兩只眼睛好奇地看來看去。

地上積雪多起來的時候,有騎兵在馬后拖著大掃帚于前面開路,婦人則拿著小掃帚給寶寶和大人掃雪。

前行四十里,河邊碼頭處一群人涌出來。把一張張四條腿的貨架子擺好,竹片拼的板子放上,再遮個棚,一桶桶放了很多姜沫的蒜苗雞蛋甩袖湯拎到旁邊。

還有的人抱來草料,每隔一段距離堆一堆,草料中夾雜著干黃豆。

隊伍停下,人下車喝湯,牲畜吃料,后面跟著的車同樣停下,掏出錢來買湯買料。

從上崗村到開封一百二十里的路上,一共有兩個點兒,四十里一個,都在碼頭旁。

經常走此路的人,在距離上崗村幾十里的時候便不準備路上的東西,堅持到上崗村,補給,一路向京城,四十里可以再補給。

補給點的東西價錢不貴,能養起牲畜的都接受,若是自己在車上帶草料,風大、天冷,牲畜想進棚子,得額外花錢。

因此不如給補給點,人還能吃上口熱乎的東西。

說白了這就是驛站的一種,碼頭還有睡覺的地方,徐寶那邊的服務站便是學著驛站來做的。

如今是四十里一個,還要建三個,好讓從上崗村到京城的路上每隔二十里一個,地方選好了,等過完年開建。

到時候會由上崗村出資養軍馬和普通的拉車馬,一旦遇到緊急情況,由上崗村出發,每二十里一換馬,同時換兩匹,十里一換乘,進行短途沖刺,半個時辰就到地方。

而不像現在,晃到地方需要兩個多時辰,若是牛車,四個時辰也是它。

由于是臨著京城,到時五個點經營起來并不會賠錢,還能增加老兵的就業崗位。

有那閑著無聊的人,乘一段船過來,喝喝茶水,磕磕瓜子,再釣個魚什么的,又自在又安全。

最主要的是價錢低一點,可以塑造上崗村的形象,有遠路的人要到京城,估計在出村之前便會想好最后一段路怎么走,當看到上崗村時,心就安了。

徐寶還準備在自己離開上崗村到別處當官之前,把補給點一路設到扶溝縣的縣城。

當然,那是之后的事情,眼下是休息。

小家伙們有的又睡了,年歲小,精神一會兒便困,但一個個很乖巧,不像后面的騾子車上的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他一直在那嚎,結果把更后面隊伍里的另外兩個小家伙給也弄哭了。

上崗村的寶寶們好奇地看著,很不解的樣子,意思似乎在問:哭啥呀,怪累的。

徐寶嘆口氣,從張勇攜帶的雜物箱里拿出三個波板糖,走過去盯著最先哭的孩子看,孩子一看到他,咧開的嘴動了動,閉上,瞪眼睛也看他。

徐寶拿下糖外面的毛邊紙,露出里面有一層江米紙隔著的糖,塞孩子嘴里,再去另外被帶哭的兩個寶寶那邊。

兩個寶寶已經不哭了,他倆跟著湊熱鬧,舔到了糖便‘咯咯’笑,其中一個還對徐寶張開胳膊,讓徐寶抱著轉兩圈,笑聲更大。

解決完畢,徐寶回來,他知道原因,最開始哭的孩子是想喝湯,大人嫌貴不給買,但這其實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大人平時不關注孩子,不進行教育。

他那邊就是如此,大人素質高,明白應該分出來一部分時間陪孩子,孩子領出去很少有鬧的,越是放養式的人,然后教育孩子直接動手,孩子在外面就越容易哭。

孩子是可以交流的,無論多大,只要懂得怎樣交流。

今天還有兩更。看在偶連續兩章沒有一句人物對話所展現的筆力上,大家投票哦,推薦票,月票,謝謝!(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田園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