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宋第二百六十一章 應對成三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田園大宋 >>田園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應對成三策

第二百六十一章 應對成三策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7日  作者:心盈田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心盈田園 | 田園大宋 


來鬧事的人終于回去了,臨走的時候還帶著一竹筒開水和一個竹筒飯,裹在衣服里,就是夾在掖下,保溫。

并且送他一截火繩子,和一捆柴火,火繩子是點燃的,放到竹管子里,能維持三到四個時辰,用的時候拿出來一吹便著,因為他必須走一段夜路,到明天晌午才能回縣里。

意思是讓他半夜的時候找個地方把柴火點燃,餓了喝水吃飯,等天亮再前進。

另外徐寶額外贈送他五十個銅錢,說人在外面,身上不能沒錢,所謂窮家富路,雖說村里不富裕,但還是給他湊了這些錢,待天亮后趕路,餓了買個饃吃。

送別的時候,場面那叫一個感人啊,可惜只有徐寶自己感動了,村民和被送走的絲毫不覺得徐寶心善,如果真善良,應該讓其住下,明天一早再走,現在讓對方回去,路上難挨。

把自己感動之后的徐寶去看二狗子,到地方時馮媛正在夸贊二狗子的媳婦,說她照顧得好,二狗子的腿竟然消腫消下去不少,沒有感染的跡象。

二狗子媳婦兒最初害羞,不時地用眼睛瞟二狗子,二狗子只管嘿嘿笑,很實在,不懂得趁機說媳婦兩句好話,反而一直問馮媛啥時候能下地干活。

一個是不能總靠著村里的救濟,能干活就下地去干活,另一個是......

馮媛明白,后進來的徐寶也明白,二狗子不敢動,所以媳婦在旁邊侍侯著,每天還要照顧他的生理衛生方面的事情,他就想著能動了之后可以那啥。

“兩個月。”徐寶幫著給出答案,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那是指完全長好了,兩個月以后不能干活,卻能那什么。

“還不如鋸了呢。”二狗子抱怨一句。

徐寶對他‘甜蜜’地笑了笑:“鋸了簡單。就可以做你的事情了,但是,想要長好鋸的地方,需要磨骨頭。要不要試試,先爽快一時。”

“不,寶郎,我說著玩呢,你別生氣。我是想說,快點好,我能干活養活媳婦。”二狗子臉紅了又白,他怕,怕對徐寶的抱怨叫別人知道了,說到最后時聲音很小,連他自己聽起來都費勁。

因為他算工傷,不但醫藥錢全免,每天還補他和他媳婦一份正常的工錢,說賺錢就是扯淡了。

徐寶點點頭。用屋子里的人全能聽到的聲音壓著嗓子輕輕說道:“這次去京城,我買了很多東西,有虎鞭、人參、枸杞、蛤蚧、鹿茸等,我泡了酒,到時候你一喝,哎呀,那簡直,你知道吧?”

二狗子媳婦臉紅了,二狗子臉更白了,馮媛瞪徐寶一眼。扔下句‘照著之前那樣吃藥’就把徐寶拉著走掉。

“你就使壞吧,縣里那邊怎么辦?”馮媛把門口一個雪人頭上的草帽歪了歪,讓雪人看上去更調皮后,說道。

徐寶看看已經見不到的太陽。想了想:“老婆你說吧。”

“我說就我說,剛才過來時,我想好了,有上中下三策,你想先聽哪一個?”馮媛挽住徐寶的胳膊在村里溜達。

她喜歡看村里的人在天黑的時候把燈籠挑起來,把火把點上。準確地說不是燈籠與火把的事情,是挑燈籠和點火把時村民臉上的表情。

那一刻,村里讓人看上去,是有種特殊的感覺,從村民的眼中和臉上能看出一分自豪、一分幸福、一分希冀。

馮媛知道,燈籠和火把照亮的不是院落的一部分和村路,而是心田。

“下策為何?”徐寶看著有人已經把燈籠拿出來,在那里給燈盞中添油,向對方點點頭,問。

“下策是咱倆選一天晚上,帶著夜視儀,你用突擊步槍套消音器當狙擊槍使喚,把接了活的那個組織的人全給狙殺掉,殺到再也沒人敢過來招惹。”馮媛伸出個指頭。

徐寶贊同:“好主意,相信我的槍法,五百米以內,這槍好,絕對百發百中,又不是打刀刃,打腦袋,目標足夠大,再說說中策,可否?”

“然!”馮媛配合著說這種別扭的話:“中策乃應與縣中藥鋪競賽,挑起事端,比治療之準,比治療之速。”

“也可,還請道出上策。”徐寶繼續問。

馮媛左右看看,見附近沒人,突然親了徐寶一口,吐吐舌頭:“上策,合縱連橫,其縣醫者,遇游玩者,先向本職之責,以己藝......”

“咱還是正常說話吧,好不老婆?”徐寶提議了一下。

“好吧,上策就是聯系他們別的地方的大夫,咱不是辦冰燈會呢嘛,從各個方向來的人,讓他們先在京城外面縣里看看有沒有病,免費看,看完以后開方子,但是不抓藥。

等他們到了京城,拿著方子交給太醫局的人看,讓太醫局的醫生再看一遍,還是開方子,最后是翰林醫官院的醫官出動,最后定方子。

每一個人開方子都得說明白為什么這樣開,從哪個方面論癥的,當醫官開完房子就抓藥,然后先給醫生們一個反饋,告訴醫生哪里不對。

醫生看完,再總結自己的錯誤之處,傳給周圍縣里的藥鋪坐堂的人,如果坐堂的人診斷的是對的,而且來的人吃藥也確實對癥,那么就獎賞給坐診的人錢。

錢從藥里出,京城各個藥房必須聯合起來,要高價,反正能來游玩的富貴人家有錢。

如果不正確,至少坐堂的人也能學到不少知識,這就是坐堂大夫、太醫局醫生、醫官院的醫官,三條線連在一起,大家互相學習。

因為有的下面的坐堂大夫看的病人多,經驗足,給的方子乍看上去不合理,卻真能治病,對醫生和醫官來說就是個新思路,何如?”

馮媛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是的,村里教的知識不是對抗,是合作,主旨便是合縱連橫。

“大善。”另一只沒被挽著的胳膊舉起來,伸大拇指,說道:“看樣子還得麻煩趙禎,他不下令,誰敢調動整個醫官院,咱的檢查是免費的,沒病就不用買藥,有病開出方子,怕花錢可以回自己家那邊買藥,但我估計大部分人都會直接在京城買了。”

徐寶很滿意,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他拿著槍去挨個狙,那真是下策,給那邊村里人丟臉。

“寶郎,救命啊,有人死了。”徐寶剛剛說完話,正為以后的事情琢磨如何安排呢,有人跑過來對他喊。

徐寶:“......”

心說,人死了找我有啥用啊?

更了,祝大家新春快樂,推薦票、月票。(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1/31179/index.html


上一章  |  田園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