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比出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田園大宋 >>田園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比出問題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比出問題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0日  作者:心盈田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心盈田園 | 田園大宋 


跑過來的人徐寶沒印象,待對方到近前,連忙說道:“這位大哥別急,張勇哥。”

張勇現在當秘書是越來越合格了,不需要徐寶說別的,一回身進屋就端出來碗不是很熱的茶水。

跑來的人猛灌兩口,一碗茶水進肚,抹把汗,說道:“寶郎,我是姜大哥,哦,是姜廉姜大哥叫在東市打聽消息的人。”

這下徐寶知道了,姜廉就是當初那個小偷的頭頭,現在也是頭頭,自己還打算抽出空找人制衡他,沒想到居然是個人才,竟派人到東市臥底。

行,不錯,那以后就……就更要制衡了,連情報都玩上了,我要是不控制下也不行呀。

徐寶一想到姜廉的本事,就堅定了制衡對方的打算,同時又猛然一驚,既然姜廉都要被自己考慮,那么自己難道就不會被別人考慮?

看樣子自己這回找朝廷的事情難辦了,本事大、權利小、地位低時,別人若是不考慮限制下,那別人就是傻子。

“東是怎么了?”王肱的聲音響起。

“回王差遣的話。”跑來的人看樣子知道王肱,說出職務,又道:“東市攤位那里要打起來了,是這樣的……”

他的語速很快,但吐字清晰,很快把情況說出來。

東市那里也有管事的人,跟周吏員一樣,只是沒有徐寶這種架空上面權力的人。

那個吏員姓盧,叫盧旺,因為東市重要,所以他的權力比不上周吏員,但他作為一個可以調動很多資源的基層人員,所能掌握的資源卻不少。

之前聯系很多酒樓做火鍋就是他做的,只不過不是他的主意。

昨天西市攤位區的蔬菜凍了,東市的也一樣。

徐寶昨天過來,干凈利索地給解決了,還賺了錢。

東市的呢,那里本就是富貴人家,凍的菜不買,白送都不要,除非給錢,人家派來買的人或許幫你扔一下。

所以昨天東市賣菜的人賠了,他們還有不少西市沒有的好菜,同樣凍了。

若是沒有比較,那么凍也就凍了,賠便賠了,但在徐寶把西市賣菜人的本錢損失給補回去之后,東市賣菜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能在東市賣東西,他們真不在乎這個錢,以后能賺回來就好,但他們在乎這個事兒。

以前也有凍的時候,而且冬天賣菜,誰敢說自己的菜一點不凍?

凍歸凍,可是西市那邊反應太快了,當天凍,當天就補,而且還是西市攤位區的一霸徐寶親自出馬。

甭管人家平日里多霸道,出事了人家真管用啊,也真貼心啊。

于是東市菜被凍了的人就不高興了,今天交攤位租賃費,就是那個好木頭做的架子時,就不想交。

西市交,單獨算的話,一天一個攤位兩文錢,一個月五十文,自己這里一天十五文,一個月七百文。

行,誰讓自己在東市呢,但西市拿錢辦事,西市沒小偷,西市十二個時辰有差役守著,西市請所有人及家人吃火鍋,西市又幫忙把損失補回來。

就是說西市拿了該拿的錢,能處理任何事情。

憑啥?我在東市就好欺負唄?不干了,不交錢。

而徐寶閑著沒事,抽空把西市凍菜給做成盒飯賣掉的事情,昨天晚上盧吏員已經知曉。

今天一看新一個月了,大家都不交錢,琢磨著也應該做點好事,于是他讓人把凍菜拿出來,凡是賣菜的,都要拿,賣肉的也得拿,因為盒飯葷素全有,包括賣米的、賣鹽的。

這等缺心眼的事情少見嗎?不少見,徐寶那邊的就有無數官員干過,甚至包括了廳部級官員,國有大型企業,沒少坑過人。

有的縣好多年民眾生活緩過來,就是因為縣里的官員做的好事。

那叫拍腦門決定,拍胸脯保證,拍屁股升任。

盧吏員也這樣干了,他若是昨天如此做,而且像徐寶一樣,別的東西正常給價錢,凍的菜給本錢,他就是個好吏員。

問題是昨天凍了菜的人今天沒凍,他硬管人家要,就是下指標了,計劃生育打胎率都能下指標、火葬廠燒人的數量都能下指標,而且還都能買賣指標,莫說一個市場的凍菜了。

盧吏員覺得自己一心為民,是那中舍小家、為大家、講奉獻的存在,東市的人卻想要咬死他。

賣蔬菜的覺得昨天受一次災就那樣吧,結果今天還要受一次,憑啥讓我把好好菜本錢給你,我能賣出去的。

賣肉的和賣鹽、賣油、賣米的更是不干,我賣的東西也沒凍,我本錢給你?我按照哪個本給你?

我米一進一千石,我進貨大,自然價錢低,我用這個本錢給你?

于是東市就亂了,大家都要干啊,東市那里有本事的人不少,別看是擺攤的,然后開封府的人在報信的人跑來時已經過去了。

事情就是這個樣子滴。

王肱聽完連忙記錄,昨天還他不覺得如何,今日一對比,這才懂得徐寶多‘偉大’,他徐寶補得不是損失的錢,而是民心。

若換成自己這個開封府的官員在昨天做到那等事情,即為朝廷的恩德,即是官家親問民生。

可惜他徐寶到如今還是沒官當。而且再看徐寶在村里做的事情,教化民生、為民尋工。

寫下來,必須寫下來。

徐寶聽完,叫張勇帶著過來的人到小吃區去吃東西,還給端了一碗辣椒水,送到肉串或涮著吃的東西的地方。

“寶郎,你是不是很難過?”張廣聽完那人說的話,心有感觸,問徐寶。

徐寶一愣:“我難過什么?”

“東市的賣東西的人啊,沒有攤上你,現在受屈了。”張廣按照自己的理解說。

徐寶伸手去摸對方的額頭,發現沒發燒,這才放心,說道:“我一點不難過,又不是什么涉及到生死的大事,一點錢而已,我倒是很高興。”

“高興啥?”張廣覺得也對啊,就是一點錢罷了,自己昨天還有一千個銅錢拿呢。

問完,他反應過來,興奮地說道:“寶郎,是不是東市沒學好,我們就比他們強?”

“想什么呢?我根本不在乎強不強,這個月開始我們免稅了,昨天周吏員沒來,今天估計也不會來,到一旬的時候,我們把一百取二的錢交給他,再給上其他的錢,他就高興了。

東市出了事,我們再一免稅,剩下六七百攤位的地方就有人來了,這才是讓人高興的事情。”

徐寶此刻感激起盧吏員,多好的官啊,把人往我這里推。

好人哪!

加上原來挑擔子賣的,西市攤位區的攤位估計能成為搶手貨。

這時‘速記’后的王肱出來,正好聽到二人對話的后面部分,又詫異起來。

他勸徐寶:“玉玨,東市那了離東華門進,不少東西都值錢,若真有人過來擺攤,賣不出東西、賺不到錢,你該苦惱了。”

他的意思是說,千萬別放開,不然別人無法賺到以前那些錢,自然會不高興。

徐寶嘴角向上彎,瞇起眼睛,笑著說道:“啥玩意兒在我西市賣不出去?他就是賣清水汆珍珠、金板燴紅蝦、翠玉拌瑪瑙,我也能讓他賣掉。”

說到這種‘吃食’,徐寶覺得自己今天除了讓人把魚網錢給了,沒有別的事情做,突然來了興致,對王肱說:“不如我賣些東西,做個炒飯,咱倆到東華門買盒飯吧,炒飯就咸菜,很不錯的。”

王肱指指自己,再指指徐寶,問:“我……和你,去東華們賣什么炒飯?還讓人家就咸菜吃?沒有湯嗎?”

顯然,他話里的意思并不是說真要去賣什么飯,然后再配個湯,他是覺得掉身份。

“以后西市有了凍菜,王差遣不賣?”徐寶反問,他其實以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不是做不來,實在是做的人太多了,他爭不過人家,人家就是專門這個職業。

但現在競爭小,他覺得可以閑著無聊做一做,反正他如今不能回村。

王肱搖頭:“有凍菜我做成飯菜賣,是為民做事,現在跟你去是行商,不去。”

“好吧,我也不去了。”徐寶是想拉著王肱過去坐鎮,不然東華門那里同樣有賣各種東西。

別看都是賣,卻保證形成了行規,有潛規則的,自己過去不行,就像發現了一個小學的中午飯菜難吃,而且還都是不好的菜,價錢又貴,你覺得自己的飯菜好吃,價錢便宜又用得好食材。

你想進去賣給孩子,讓孩子吃得更好,但那是不可能的,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與你的飯菜上,是出在喊著孩子就是朝陽、就是未來、就是全世界的那個教孩子的人身上。

所以王肱不去,自己也不去,干不過人家。

考慮到這些,徐寶轉而求其次:“昨天做飯火急了,出不少鍋巴,我把鍋巴做一做,咱倆就在這房子旁邊賣鍋巴呀?”

王肱不傻,他反應過來,徐寶此刻沒事兒做,然后又閑不住,想一想,有徐寶在這里坐鎮,自己似乎也沒事兒做,于是點頭答應。

徐寶連忙去收拾鍋巴,盡量切成正方形的小塊兒,然后放油鍋里炸,炸好撈出來撒上一點鹽和花椒粉。

裝在簍子里,對王肱說:“一會兒咱們只賣給孩子,看上去十歲以下的,路過咱就賣他們,一份五個銅錢,一兩的鍋巴。”

“那要是孩子沒錢呢?”王肱覺得徐寶想差了。

“沒錢不怕,你別告訴我你沒把‘聲律啟蒙’背下來,沒錢咱倆就換著教他們背一段,背下來就給。”徐寶說道。

王肱想想,知道徐寶又打算教孩子玩,點下頭,卻又問:“若背不下來呢?”

“背不下來就給一點點,然后繼續讓背,能背下來的就讓他們邊吃邊等,中午還有,你想想,十歲以下的娃娃自己跑出來,一個是家人不知道,擔心著呢,另一個是家人沒空兒管,孩子亂跑,出了事兒怎辦?咱倆管不了以后,至少今天能管住。”

徐寶說著扔進自己嘴里一個鍋巴,咀嚼了幾下,點點頭:“嗯!很脆。”

明天還是三章,請投票。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田園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