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宋第六十七章 心中有稱非偏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田園大宋 >>田園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心中有稱非偏向

第六十七章 心中有稱非偏向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0日  作者:心盈田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心盈田園 | 田園大宋 


徐寶一邊說,一邊蹲下把麻袋解開,先取出單獨包裝的頭盔放在旁邊,然后拎起袋子后面的兩個角,向上一提,叮當聲中,一個個銀錠滾出來。

里正,包括其他圍觀的人,之前明明已經摸出來是銀子,但在真的看到時,呼吸依舊急促起來。

整整十八錠,計銀九百兩。

徐寶扒拉扒拉,從中翻出來兩個五錠的,托在手上,問:“看看是銅的不?”

“金的。”里正站起來,湊到近前觀看,又伸手接過,在錠上摸來摸去,問道:“小寶,你……你在哪弄的?”

“放心,事情解決了,只要你們不說,就不會有官府的人上門,如果有人說出去……”

“我打斷他渾身的骨頭。”不等徐寶說完,里正把眼睛一瞪,掃視周圍,被他看到的人登時噤若寒蟬。

徐寶這回不說了,他其實想說的是,如果有人說出去,我也有辦法解決。

同時他是承認錢來的來路不正。

他看著兩錠金子,覺得這是好東西,合計三百七十多克呢,十多萬人民幣。

相對來說銀子不值錢,幾元錢一克,比金子差好多,應該讓嘟嘟把金子帶回去,換成銀子過來,然后自己用銀子換金子。如是往復。

而要在這邊交換,金子和銀子的比例是不確定的,有的時候一兩換十兩,有時則一兩換二十兩。

誰讓金子不是流通貨幣呢,再往前到唐朝,銀子都不是流通貨幣。但無論如何,比那邊的差價小,來回倒騰是賺錢的,好幾倍呢。

當然,徐寶無非是隨意想想,他不需要跟嘟嘟來回倒騰東西賺錢,嘟嘟不缺錢,他也不缺,他的卡里的錢加起來,全按照人民幣算,也有七百多萬呢,不曉得嘟嘟能取出來不。

他屬于失蹤人口,而且時間還不長,估計海外銀行里的錢拿出來比較容易,那邊又不知道他失蹤了。

“里正爺爺,金子用來打首飾吧,以后村里嫁閨女、娶媳婦,給打一套,金子用沒了再換。”徐寶提議。

又指指銀子:“銀子你也收著,今年的秋收沒了,讓人把稻子和豆子能收的就收,咱用來養豬喂雞,賦稅拿銀子頂。”

圍觀的村民們眼睛一亮,里正皺眉:“小寶,錢是你拿回來的。”

“我拿回來的我自己也花不完,村里人花著,記我個好便成,但明日一早賣干豆腐的錢要給我,我換成碎銀子。”徐寶看看大家期待的目光,說道。

果然,他一說出來,眾人的臉上多了喜色。

里正板著臉,大聲說道:“小寶說了,錢給村里用,以后誰用了小寶的銀子,就得聽小寶說話,交不上秋糧的,到時小寶讓你干活,你不干,就把錢還回來,加著利的啊。”

其他人紛紛應是,拿人錢,為人做事情,到哪都是這個理兒。

跟別人說完,里正又對徐寶說:“小寶,當爺爺的說你一句,有錢不能隨便給,拿錢的要做事,咱上崗村沒有懶漢和賴子,村子家中遭了事,那是借,娃娃和年歲大的有事,是恩。”

“知道了,里正爺爺。”徐寶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他主要是想把錢拿出來做基建,修路、筑堤,還有蓋學舍、建廣場,屬于公共場所。

他沒打算看誰缺錢就把錢給誰花,錢是針對集體的,不是為某一個人單獨服務的。

里正見徐寶聽話,笑著頷首,又朝周圍的人喊:“干活去,西邊的豬圈和雞舍痛快給我修出來,旁邊的河先不管它,讓它沖,其他人割稻子,收豆子。”

人群登時散去,一個個干勁十足,顯然他們不愁秋糧上繳的事情后,就有了動力。

里正指使著一個別人家的閨女過來泡茶,與徐寶對坐著,嘆口氣,問道:“小寶,你說賣干豆腐賺的錢該怎么花呢?”

他愁,為錢多了愁,每天刨除去本錢,干豆腐能賺到四萬多文,換成七百七十文的官貫,能有五十五貫,換成銀子是五十兩。

天天如此賺,他不會花了。

若是只能賺幾天,他會攢起來,可這是天天賺,總不能全攢著吧。

以前豆腐坊不歸村里,是人自己家的,是賣兩三天買一次豆子,一斤豆子出二斤多一點的豆腐,一天有那么三十斤豆子就夠,買一次一百來斤,去鎮子里買,價錢貴。

現在是一次買上萬斤,在京城買,然后一車車往回拉,便宜呀。

還有點豆腐腦的鹵水和石膏也是一樣,原來別人送到的鹵水一罐子五斤,要二十文,想用石膏點,一斤九文。

自己村去車拉,一車三百來斤石膏給個四百文都是多的,鹵水按缸算,自己帶車去載,兩缸四百多斤,一文錢一斤,要多少有多少,買一缸還送五斤鹽。

頭一次感受到大批量購買東西價格低廉到難以想象程度的里正,如今犯難了,生活節奏太快,他跟不上。

徐寶看里正的樣子,輕輕搖搖頭,他倒是不覺得多,全村六百三十口,四萬多文錢的日收入,人均七十多文。

當然,別人還有別的活,不全是做干豆腐,算起來每日人均一百文,但還是少。

換成在京城里面生活就知道了,干一天活賺一百文,有葷有素,加上主食,三十多文就沒了,還不能敞開吃。

這是自己有房子的情況下,若是租房子,還要去掉五十多文,剩下的買衣服買鞋子,家中三口人,兩個勞動力,帶一個孩子,孩子都不敢去念書。

村里的花消相對少,卻也不是天天吃肉,隔幾天吃一頓是不錯的人家。

對徐寶來說,此時算溫飽。

如說治理一個國家,徐寶想都未想過,說治理一省,可以當成玩笑,治理一市,地級的那種積累的底蘊不夠,治理一縣,還可以,能對付,治理一鎮,沒問題。

但現在只不過是一村,六百三十口人的一個小村子,自己難道還玩不明白?

人均月收入三千文,讓原來村子里的那些一同學習的人知道了,會笑話死自己的,那種教育方式下學出來的人,帶一村子人混溫飽,都對不起那教育投入啊。

人家別人接受普遍教育的,三十來歲國家處級、廳級,比比皆是,自己現在的位置是股級吧?是吧?

“股級也可以牛逼。”徐寶想著,就把話給說出來,見里正爺爺詫異地看著自己,他連忙補充:“估計大水會流去,啊,對,里正爺爺,這錢要先攢著,我想在京城開春的時候盤下來兩個店面,到時賣咱們村的東西。”

里正倒是沒想太多,聽到徐寶說要在京城開店,關切地問:“到時能賺回租金?”

“租?不,里正爺爺,我要買,租別人的不行,若是我賺的錢跟其他租的人差不多還成,若是賺大錢了,他們會漲租金的。”

徐寶不同意租,他還想改變后面的居民區,到時候那房子可就值錢了,自己花錢費心思把地價提上來,到時候對方再給自己提租金,那自己得傻到何種地步?

里正想想,實在不知道徐寶要做什么,但見徐寶能把金子和銀子給村里,就不是個奸猾之輩,比原來那個讀書人強多了。

那個讀書人拿著村里的好處,卻不教村里娃娃念書,更不用說帶著村里賺錢了,讀書人和讀書人也不一樣呢。

這樣一想,里正答應:“小寶你說攢,我就給你攢著,村子里的花消就跟以前一樣。”

“別,里正爺爺,咱不缺賺錢的道道,可別省,河堤開了,是不是能去縣里把勞役的活攬過來了?”

徐寶說著想起大事,今年村里的人還沒有赴徭役,正好趕上洧水溝決堤,屬于村子里的一大片地全別沖了,還把鄰村的一大片地給沖了。

正常來說村子的地是按照河來分,河這邊是一個村的,河那邊是一個村的。

但徐寶了解到的情況是,那邊的村子在早年遭災的時候,他們的里正見死不救,還想低價買地,結果對方不干,把地賣給上崗村了。

后來又遭災,那里正缺心眼,還想低價買,然后又被上崗村給買了,官司打到縣里也沒把地要回去。

那個當時的里正已經死了,換上來的是他的兒子,倒是組織幾次人要搶,不但是搶地,主要是搶河呀,那一大片地挨著河,弄得一段河都不是村里的了。

可是經過他爹的治理,村子中的人不團結,上崗村這是一體的,雙方一列陣,對方人數上就吃虧。

結果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對此徐寶那是發自內心地佩服里正爺爺,現在決口的事情就用上了,縣里必然要安排人來修,正好兩邊村子沒有行徭役。

里正瞇著眼睛,說道:“不急,上游的水還要沖,等著他們受不住了,讓他們提,他們提就是為他們修,干活的人要吃飯,縣里是要給錢,可是等把錢給到這邊后,那錢……”

“那錢就沒多少了是吧?然后咱們就提要求,說是自己準備一應事物,但需要讓他們允許我們于河道里下網?”徐寶接著說。

里正看著徐寶,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輕輕點頭,對站在旁邊的張勇和張廣說道:“看看,你倆看看,小寶比你們聰明多了,給小寶買馬時,村里有人背后嘀咕,說我偏向,我倒是想偏向他們,可怎么偏、如何向?一個個傻愣愣的。”

和兩個人說完,里正再轉向徐寶,問:“小寶,往后做什么?”

“把做干豆腐剩下的豆渣和稻子桿一起堆,漚著,冬天喂豬好長膘。”徐寶拿出一項技術。

讓大家投個票,收藏下,效果不好,可能有人覺得那屬于額外付出。

既然這樣呢,我不白要,換,拿更新換。

會員周點擊,十七日二十四點,也就是十八日凌晨開始,到十八日二十四點,新增五百個,加更一章,三千字的。

推薦票,一樣的時間,新增二百,加更一章。

收藏,增加一百,加更一章。

每一項單計,如果都達到了,就是加更三章。

會員點擊和推薦可以輕易看見,有人說看不見收藏,不知道增加多少,我教你們怎么看。

以我書為例,的書名下面有一排字,其中有‘內容介紹’,它的旁邊是‘作品信息’,點作品信息。

作品信息里面有個‘小說類別’,我的屬于‘兩宋元明’。它是綠色的,點它。

然后進到了一個新的頁面,里面有‘作品字數’‘寫作進度’‘排序方式’等等。

想快點查到,就選,30萬字以下,新書上傳,總收藏,三日內,這樣就看到了。

還可以選開頭字母,我的的第一個字是‘田’,字母是‘T’。


上一章  |  田園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