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庶子第188章 還不到賞的時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袁家庶子 >>三國之袁家庶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8章 還不到賞的時候

第188章 還不到賞的時候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9日  作者:諱巖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諱巖 | 三國之袁家庶子 

《》


“計出五公子,曹操并非蠢人,豈會不知?”

看向袁尚,袁紹臉色已是不好。

“父親明鑒!”袁尚連忙說道:“孩兒認為顯歆智慮過人,定可與曹操周旋,并無他意!”

“三公子此言欠妥。”沮授打斷了他:“使者前往許昌并非為見陛下,只為見不著陛下。五公子前去,倘若淺求輒止,曹操必將起疑。若是力求,曹操或會將計就計,袁公謀劃難成。”

“顯甫無心,此事不提,使者另擇他人。”見袁尚下不了臺,袁紹從中拉了個圓場。

以往廷議,諸人意見時常不合,吵鬧不休,令他煩不勝煩。

召袁旭參加廷議,反倒進展的很是順利。

袁紹也不愿再如往日,鬧的不歡而散。

做出攻伐曹操的決定,袁紹說道:“正南留下,其余人等可先行散去。”

離開前廳,袁紹與審配一前一后進了后園。

“昨日公則提議,應予顯歆賞賜。某尋思著,待使者自許昌返回再做計較。正南以為如何?”

“袁公思慮周祥。五公子雖擊破張燕,卻違拗袁公劫奪甄宓。外人不知,河北僚屬卻有知曉。此時犒賞確非上佳!”

袁紹點了點頭:“公則近來不知在想些什么,昨日攛掇某賞賜顯歆,今日廷議之上也是上躥下跳,一力討好……”

“袁公莫非不知公則?”審配笑道:“智慮雖有,卻擅巴結之事。見五公子受寵,他又怎會毫無作為?”

搖了搖頭,袁紹說道:“這個公則,稍留些心思征討曹操,某也可多給他分派些實務。”

“公則雖擅鉆營拍馬,卻非一無長處。”審配說道:“對袁公也是忠心不二,若有差事,分些給他并無不妥。”

“河北僚屬,唯汝最為剛正,話也可說到點上!只是太過剛直,非彎則斷啊!”袁紹說道:“你這脾性,日后也須改改。”

“袁公教訓的事!”審配應道。

廷議之上被沮授搶白,袁尚滿心羞惱。

回到住處,他臉色鐵青向衛士吩咐道:“請逢公前來!”

逢紀當時也是在場,袁尚遭搶白時,他并未聲援。

廷議散去,逢紀未招呼袁尚,徑直離去。

吩咐了衛士,袁尚正要坐下,屋外衛士說道:“啟稟公子,逢公求見!”

正要尋他,逢紀便來了!

袁尚忙說道:“有請!”

進入屋內,逢紀行了一禮:“敢問公子因何提議五公子前往許昌?”

“曹操對河北早有覬覦之心,父親也意圖南下討伐,推舉顯歆,乃因他去了許昌,曹操必不容他。”

“顯見公子并不了解曹操。”

“此言何意?”

“曹操雖對河北有覬覦之心,卻是愛才如命,怎肯加害五公子?”

“可是……”

“莫非公子以為,曹操會因五公子乃袁家之人,便痛下殺手?”

袁尚點了點頭。

“五公子手無實權,雖有建樹,終究只是庶子!曹操素有招賢之心,且送個人情于他。日后若有機緣,或可招攬。”

鎖緊眉頭,袁尚沒有說話。

他還是想不明白,袁旭是袁家的人,曹操即使愛才,又怎肯留下禍患?

“今日廷議,公子如此,袁公已是不快。某若再言,必遭猜疑!而今最緊要的,還是招攬審配。”

“若殺董晴,父親一旦知曉,我二人都是吃罪不起!逢公可否思慮周祥?”

“既是要殺,因何讓袁公知曉?”

“后宅之中,父親莫非沒有眼線?”

“若與公子無干,袁公又能如何?”

看著逢紀,袁尚頓覺迷茫。

“公子莫再理會,此事某自有安排。”逢紀拱了拱手:“某且告退!”

送逢紀出門,袁尚還是心存忐忑。

廷議散后,袁旭追上沮授。

“沮公!”

沮授停下腳步,回頭問道:“五公子有何見教?”

拱手一禮,袁旭說道:“某有一事,欲向沮公討教!”

“公子請講!”沮授回了一禮。

“沮公以為與曹操開戰,袁家須做多久籌備?”

“以公子之見,當做多久?”

“一年!”

沮授搖了搖頭。

“此處非說話之地,可否請沮公前往鄙舍一敘?”

遲疑了一下,沮授最終還是說道:“公子相邀,怎敢不從!”

與沮授返一同回住處的路上,袁旭一直向他討教用兵之道。

他在廷議上的表現,已令沮授嘆為觀止。

得到袁紹與大多僚屬認可,袁旭不僅沒有半點浮躁,反倒向他討教用兵之道。

對袁旭,他瞬間又多了幾分好感。

袁家諸公子,矛盾浮出水面。

爭權之勢已成,沮授并不愿牽連其中。

袁旭請他時,他還心存顧慮,走沒多遠,顧慮已是全消。

“沮公想法,與某竟是不謀而合?”進了小院,袁旭說道:“只是沮公以為應做長久謀算,某卻認為可盡速伐之,當有不同。”

“公子試想。”一路與袁旭討論征伐曹操,沮授已是放開:“我軍奪取黎陽,于黃河岸邊修造船只,僅以少量兵馬襲擾,對曹操可造成多少困擾?”

“既是如此,沮公廷議之上因何不說?”

“公子已是說服袁公,某再說,豈非多此一舉?”

“可是……”

“以公子之計,至少可拖一年半載。”沮授說道:“倘若依著郭圖、逢紀,袁公不日便將興兵討伐曹操。”

“一年半載?”袁旭搖了搖頭:“怕是三個月都拖延不到。”

“此話何解?”

“父親新近擊破公孫瓚,又收伏張燕,兵勢正盛、信心滿滿,豈會把曹操放在眼中?”

沮授鎖起眉頭。

廷議之時,袁紹向眾人詢問可否進擊曹操,沮授那時便已看出,他早有出兵打算。

出言阻止,無非認為貿然出兵并無勝算。

與沮授長談,袁旭發現許多用兵之法都是他未曾想過,越發覺著擊破張燕只是僥幸。

回到鄴城之前,袁旭做了個決定。

袁紹待他有父子之情,他就不能對袁家將面臨的大難充耳不聞。

官渡戰事一旦爆發,他面對的不再是張燕,而是雄才大略的曹操。

曹操麾下幕僚眾多、猛將如云。

與一代梟雄為敵,他有幾成勝算?


上一章  |  三國之袁家庶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