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長平,袁旭一路都在放緩速度。
進入陳留地界,他干脆讓隊伍停了下來。
“公子,鄴城已是不遠,我等卻在此停留”馬飛最年長,對袁旭的做法也最難以理解。
“陳留是何人地界”袁旭并未回答,卻反問了一句。
“曹操”
馬飛更是不解。
曹操與袁家掌控地域彼此交錯,許多地方駐扎著袁軍,走不多遠又會遇見曹軍。
尤其是陳留,無論地形還是勢力,都更加復雜。
袁旭竟然決定在此逗留
咧嘴一笑,袁旭說道:“某正是在等曹操”
“等曹操”馬飛一臉茫然。
“我等即將去做之事,還須曹操幫襯”袁旭說道:“若他不來,你我性命堪憂”
他做過許多讓人想不明白的事情。
馬飛雖對他的說法深信不疑,卻始終想不明白,他們的性命和曹操又有什么關系。
袁旭到達陳留之前,已進入曹操地盤數日,消息早傳入許都。
攻破易京,袁家勢力如日中天,雖對袁旭不聲不響的借道很是不滿,曹操又不便派人攔截。
攔截袁旭,無疑給袁紹透露了個訊息。
曹操敢于同袁紹為敵
以目前形勢,河北袁家坐擁十數萬大軍,而曹操麾下僅有數萬人,其中不少還是當年征討青州黃巾招攬的青州軍
力量相差甚多,曹操還不敢輕易得罪袁紹。
袁旭正是把握了關鍵,才敢在曹操地盤上大搖大擺的駐扎。
許都城內曹家。
曹操端坐議事廳,廳內分別坐著數名武將、幕僚。
當年陳留募兵,到如今已有十余載。
連年操勞,才過不惑的曹操,鬢角已有了兩撮斑白的頭發。
他眼角的魚尾紋比同齡人尤其深了幾分。
眼睛不大,眸子卻異常明亮,好似一眼能洞穿他人心思
捋著下巴上的胡須,曹操若有所思的說道:“袁顯歆自過了長平,便進入某之地界,究竟想做些什么”
一個將軍甕聲甕氣的說道:“末將領人將他揪來一問便知”
說話的將軍長著滿臉絡腮胡子,生的是虎背腰圓,兩只膀子比一般人大腿還粗些。
“妙才”左手邊一人向那將軍說道:“曹公自有定奪”
嚷嚷著要把袁旭擒來的,正是曹操麾下猛將夏侯淵。
呵斥他的,是個才過而立之年,有些單薄的幕僚。
奇怪的是,受了幕僚訓誡,夏侯淵竟真的沒再言語,只是撇了撇嘴。
“奉孝,汝以為袁顯歆因何在陳留一帶逗留”曹操向訓斥夏侯淵的幕僚問道。
此人正是郭嘉。
曹操發問,郭嘉說道:“不過保命而已。”
“保命”曹操追問道:“等在陳留,如何保命”
“區區庶子開罪袁熙,還不想法保命,莫非真要等到身首異處”郭嘉說道:“在上蔡落了袁熙顏面,他便想到今日。”
“愿聞其詳”
“年前曹公討伐呂布,張揚意欲馳援,卻遭部將楊丑誅殺楊丑欲投曹公,又遭眭固所殺。而今眭固屯兵射犬,有心投效袁紹,乃我等心腹大患”郭嘉說道:“曹公討伐眭固勢在必行,袁家近來也是有場戰事”
郭嘉繞了一大圈,還是沒說出袁旭為何停在陳留,曹操卻已恍然大悟。
“公孫瓚雖破,公孫續卻在。奉孝之意,袁熙必定慫恿袁紹討伐”
“逼降張燕,誅殺公孫續”郭嘉點了點頭:“張燕手握十萬重兵,袁軍于彼處屯兵僅張郃所部三千人馬。且袁顯歆前往,必定掛帥。張郃乃沙場宿將,又怎能心服將帥不和,已成定局,若曹公不施以援手,袁顯歆必死無疑”
“某與他并無舊情,為何要施以援手”曹操還是不解。
“怕是由不得曹公”郭嘉微微一笑說道:“眭固必破,袁顯歆討伐張燕,于曹公來說也是絕佳時機”
“因何”
“袁紹心系張燕,必定顧不得河內,曹公出兵,可避開袁軍耳目,一戰可定”郭嘉說道:“袁顯歆要的正是如此。一旦曹公出兵,袁紹必有應對,張燕反倒是肌膚之癢。他可趁勢進入太行,上書袁紹,請張郃為主帥,而他則為軍師。如此一來,將帥不和便迎刃而解”
“好心計”微微一笑,曹操說道:“此子若在曹家,即便庶生,某也定會重用。可惜”
“曹公”郭嘉站了起來,向曹操一禮說道:“欲從此事之中得到更多好處,須有人前去會一會袁顯歆”
“奉孝之意”
“某愿往”
“征討眭固勢在必行,奉孝不在”
“不過三五日某便回返,定不會耽延曹公大事”
曹操還是有些遲疑
數年前戲志才病故,荀彧舉薦了郭嘉,一直以來他多有仰賴。
郭嘉與袁旭謀面,曹操覺著很是不妥。
從袁旭這些日子的表現,他每有舉措必有深意。
郭嘉才干,他不可能不知。
身在袁家,以袁旭的見識,決非看不出曹操和袁紹早晚會有一戰。
殺了郭嘉,為袁家得到的好處將會更多
曹操不敢賭
“曹公放心,某即便只身前往,袁顯歆斷然不會加害”
還是沒有應允,曹操實在放心不下
征討天下,他需要的就是人才,實在不敢以郭嘉的性命去賭
“袁顯歆要的是保命”神態從容,郭嘉說道:“某帶去的乃是保命根本。此次前往,他相迎尚且不及,如何敢加害于我”
“妙才”想了片刻,曹操向夏侯淵說道:“引領一百精兵隨行,務必保得奉孝周全”
“末將領命”夏侯淵起身領命。
“不可”郭嘉制止道:“袁家諸子,以顯歆才干最達。擊破易京,早已一戰成名。便是袁紹心中也是有數,只不肯承認罷了。與此等人物謀面,防范過當反遭輕視。請曹公收回成命”
“奉孝此行,某心中難安”曹操說道:“區區眭固,怎及奉孝”
“曹公放心”行了個大禮,郭嘉說道:“某不日必回”
如果您喜歡這本小說,請把《》加入收藏,以方便以后跟進最新章節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