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宏圖第七章 國難 (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亂世宏圖 >>亂世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國難 (四)

第七章 國難 (四)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8日  作者:酒徒  分類: 歷史 | 歷史軍事 | 歷史傳奇 | 酒徒 | 亂世宏圖 

作者:酒徒分類:


“你,你居然還打算將鯨骨像牛羊一樣買賣?”沒等潘美接茬兒,老長史范正一個箭步竄了上來,兩眼瞪著鄭子明,就像大白天見到的魔鬼。

“鯨乃鯤之子,鯤成年后化鵬,以蛟龍為食物,雙翅揮動間扶搖萬里。”“巨鯨上岸,則諸侯薨……”在他讀過的典籍,和聽說的傳聞中,鯨魚乃是和蛟龍同一等級的高貴存在。凡人見到了,不燒香叩拜,至少也應該敬而遠之。誰料到了鄭子明這兒,卻不由分說先用床弩給射死了好幾頭。然而又是做骨雕,又是煉油,甚至還想著將鯨骨和鯨油當作滄州的土特產賣得遍地都是!

“廢物利用而已,殺都殺了,何必還留著一大堆骨頭?”鄭子明根本不理解老范正為何如此大驚小怪,側過頭遲疑著看了此人一眼,笑著反問。

“你,你就不怕,就不怕,引來,引來神明報復?”見他一臉滿不在乎模樣,老長史范正更急,手臂上下揮舞,恨不得用拳頭來強調事情的重要性。

這回,鄭子明總算理解了他關心所在,笑了笑,依舊滿不在乎地回應道:“神明這東西,誰知道有還是沒有?放心,弩車是我叫人安放到船上去的,鯨魚也是我下令射死的。神明要降罪,也只會降罪我一個,不會牽連無辜!”

“你……”老長史范正被憋得語塞,滿是皺紋的老臉,瞬間變得又黑又紫。

最初答應來滄州做長史,他只是看在郭家的情面和鄭子明所開出來的高額聘金上,才勉強為之。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他卻在不知不覺間,就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開始真心實意的,把自己當作了滄州軍的一員,真心實意地,希望和鄭子明等人一道走得更遠。

知人善任,體恤士卒,愛惜百姓。英勇卻不魯莽,聰明卻不倨傲。身居一隅,卻能放眼天下。像這樣的少年才俊,只要假以時日,何愁不能成為一方豪雄?而豪雄身側,必有良臣名將相伴。其所建立的霸業越是輝煌,其身側的良臣名將,越是耀眼。就像云臺閣二十八宿,倘若不是遇到了漢光武,恐怕其中有一大半,都會在綠林草莽當中蹉跎終生。(注1)

范正心中早已經認定,自己就是英主身側的良臣。即便做不了武王身邊的姜尚,至少也應該與穆公身邊的百里奚比肩。然而,他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鄭子明這個英主,平素對他幾乎言聽計從。偏偏在對待神明的態度上,卻偏執得像個無賴頑童。

如果只是怕受牽連,他又何必頂著整個士林的冷言冷語,來當這個滄州軍長史?如果是怕受牽連,在幾個月前,發現滄州軍跟朝廷早晚必有一戰之時,他就該掛冠而去了。又何必拼著一把老骨頭,終日跟在孫子輩的年青人身后東奔西走?

“文長公不要誤會,子明不是說你!”還是潘美心細,發覺范正的神態怪異,趕緊出言打圓場。“他只是說,鯨魚這東西,跟傳說中的鯤鵬沒什么關系罷了。您老想想,光是老河口對著的那一片兒海面上,就盤踞著鯨魚不下百頭。巨鯤如果這么能生,整個大海早就填滿了。世間得有多少龍,才夠它們長大后來吃?”

按照傳說,鯤長大之后要化鵬,鵬的脊背,不知其幾千里寬窄!若是大伙半個月前在海面上所看到的鯨魚都化作鯤鵬,恐怕頭頂的天空根本裝不下,更甭問世間哪里能為他們提供充足的食物了!

“是啊,傳說未必做得真。大人不是說你老怕受連累?您想想,大人什么平素時候慢待過您老?”李順兒向來會見風使舵,緊跟在潘美身后,笑著補充。

“文長公不要誤會,鄭某的確沒有奚落之意!”鄭子明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話語傷了人,也趕緊拱手賠禮。

“哼!嗯——!”聽了他們三個的話,老長史范正終于緩過來一口氣,歪了歪鼻子,拖著長聲**。

然而,沒等他想清楚該如何再規勸鄭子明幾句,李順兒的小聲嘀咕,卻又如火苗般鉆進了他的耳朵,“其實真是鯤種才好,鯤肉唉,比龍還高貴的玩意,把肉曬成肉干兒賣到汴梁里頭去,那些官兒老爺們還不都得搶瘋了。”

“我叫你吃,叫你吃。你就不怕天打雷劈!”想到鄭子明受了“奸佞”蠱惑之后,指揮船隊沖進海里對鯨魚大開殺戒的場面,范正的七竅頓時噴出了濃煙。舉起巴掌,劈頭蓋臉朝李順兒抽了過去!

“哎呀,別打臉,別打臉!”李順明明一只手就可以把他推倒,卻沒勇氣迎戰,抱著自己腦袋,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大聲嚷嚷,“我只是覺得鯨肉光是用來煉油,太可惜了。不如曬成肉干賣個好價錢!況且那玩意就算真是鯤鵬又怎么樣?別人殺它不得,鄭大哥殺它,卻天經地義!”

“你……”老長史范正猛地打了個踉蹌,停住腳步,雙手扶著自己的膝蓋,氣喘如牛。

李順怕他緩過氣兒來之后,再跟自己沒完沒了,也停住了腳步,大聲補充,“您老別生氣,事情根本不像您老想得那樣嚴重。如果傳說可以當做真的話,鯤吃蛟龍,龍當然可以殺鯤!它們跟鄭大哥是天生的仇家,無論誰殺了誰,神仙都不能拉偏仗!”

這句話,可是真說到了點子上,令老長史范正又打了個踉蹌,徹底無言以對。

按照民間說法,天子為龍,諸侯為蛟,無論鄭子明是其中哪一種,他對鯨魚的態度,好像都理所當然。

順著這個思路想來,鄭子明屠殺鯨魚賣錢的舉動,在老長史范正的眼里,就忽然變得沒那么可怕了。更何況,他老人家心里還早就知道一個事實,鄭子明乃是前朝皇家血脈,真正的“鳳子龍孫”。龍的孫子宰鯤鵬的兒子給長輩報仇,誰人敢說不是天經地義?

正哭笑不得地想著,耳畔卻又傳來了鄭子明自己的聲音,“順子,別胡說!文正公,您老也被跟他一般見識。他那張嘴巴,向來就沒說過什么正經話。我盯上了海里的鯨魚,一方面是為了為咱們滄州開辟財源。畢竟傳說必當得了真,而滄州地處漢遼邊境,父輩受敵,沒有充足的錢糧怎么可能自保?另外一方面,則是想試試有沒希望,打造一支水師出來。假若僥幸成功,則沿海各地,咱們可以任意縱橫,無論誰也阻擋不住!”

注1:云臺二十八宿,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命人在云臺閣,給追隨其父親劉秀的一眾功臣畫的肖像。為顯示公平,特地扣除了皇親國戚。所以最后只畫了銚期,馬武、鄧禹等二十八人。后世將其與天上星座對應,演繹而成云臺二十八宿。


上一章  |  亂世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