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五零二章 好字好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零二章 好字好字

第五零二章 好字好字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3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正文


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一汪碧湖澄澈寧靜,恰似鑲嵌在接天連地的綠地毯上的一顆閃亮明珠。

湖畔水草豐茂,營帳連綿,人馬云集,正中央一座高大金帳格外惹眼,帳前高聳入云的白底繡金狼大旗迎風飄揚,獵獵拂動。

那金狼栩栩如生,仰天鳴嗥,一如大突厥般驕傲張狂,不可一世!

一身威武皮甲的步離小可汗快步走來,神情凝重地踏入金帳,“大汗,大周方面以信鷹送來國書一封,指明由大汗親啟。”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卷細膩皮革,遞給正在凝視壁上廣幅地圖的佗缽,眼中閃過一絲古怪之色,“說是讓大汗親啟,但這國書根本沒有封裝,連一根捆扎羊皮卷的細繩都沒有!”

佗缽神色一奇,接過這乳**白**柔軟的羊皮卷展開,漆黑至不粘si毫雜色的墨跡映入眼簾。

黑與白,形成了鮮艷無比的奇異對比,就像錦簇的花團,令人乍一看便不由自主地心生愉悅。

佗缽鬼使神差地揚聲念道:“聞君素有六陽魁一顆,奇丑絕倫,惜乎價值精騎十萬,牲畜巨億,不勝心向往之。

旬日之內,當踏月來取,君素雅達,必不至令吾徒勞往返也。”

步離微微低頭,面無表情,似乎做好了充當兄長出氣筒的準備。

卻不料佗缽念完之后,不僅未曾大雷霆,反而哈哈長笑,豪氣干云。

笑聲倏止,又由衷贊道:“好字!好字!本汗此前所見卷不下千百本,皆為中原大學者所書,可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剛柔并濟,一氣呵成,猶如龍飛鳳舞的高絕書法!”

“字是好字,人也是妙人——此信末尾竟然不落名號,顯是料準另有他人會為本汗通風報信,本汗自會知道他的名號,不必他多此一舉。”

“哈哈……久聞中原士族自詡圣賢子弟,素來注重風度雅趣,本汗之前還不以為然,如今看來……還頗有可取之處!”

步離背上冷汗瀅瀅,漸漸反應過來了,大汗不是沒怒火,而是怒極反笑!

佗缽一生身經百戰,不管是攀向大汗之位的過去,還是牢牢坐穩大汗之位的現在,都得面對來自內外各方面層出不絕的挑戰。

在大草原這個強者稱王的地方,沒有人敢擔保自己明天仍能保持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佗缽從未遇到過這么淡然無比而又囂張無比的挑戰者!

從來只有他居高臨下地等候那些挑戰者自不量力地沖向他,給他當頭擊敗,而從沒有人能像這信箋的主人這樣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他!

似乎他這大草原王者的六陽魁,在那人眼中只是個俯身即拾的小物件!

胸中怒火熊熊,佗缽的眼神卻愈冰寒冷靜,粗大的手掌緊緊握著羊皮卷,勁氣勃勃,似要將之硬生生捏成粉末,整個人散著雄獅般難以言喻的力量感、威懾感。

而在步離眼中,佗缽近些年來滋生的浮躁驕橫氣息悄然消去一空,寬大的骨干和充滿強悍味道的臉容輪廓令人印象深刻,更因他那副像是與生懼來的氣度與自信,使人感到他是那種果斷堅韌,擁有無限活力,且雄材大略、為求成功不擇手段的梟雄式人物。

“那個擊敗木桿可汗,強勢榮登大草原之主的佗缽又回來了!”

“成了!”

就在佗缽情不自jin地運氣于掌,揉捏羊皮卷的一刻,遠在千里之外,剛剛踏上大草原的石之軒忽然輕笑一聲,拍手慶賀。

“愚蠢的蠻人啊……你又怎知,我取你性命不過易如反掌,而我唯一的苦惱,只在于如何在廣闊大草原至乎千軍萬馬、數十萬胡人中尋到你都具體位置,最關鍵是我還沒見過你!

我可沒太多閑工夫跟一個草原酋長耍來耍去,況且其間你亦可憑借主場優勢設下步步陷阱,重重殺局,待我入甕,硬生生耗盡我的耐心和精力。

而今你中了我隱藏在羊皮卷上的鎖魂術,天涯海角,再無你逃命之處!”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以種魔訣里的秘法將精神力量隱藏在羊皮卷上的文字意境里并不難,難就難在石之軒并沒有見過佗缽,也沒有一絲半點佗缽的隨身物品,根本無法辨認佗缽的精神氣息,也就無從透過羊皮卷施加鎖魂術。

然而石之軒只看準了一點,那就是他以國書的名義寄給突厥大可汗的羊皮卷,雖然可能經過重重人手的檢查,但最終仍會到達佗缽手上,而且是完好無損地到達佗缽手上!

在大草原上,有資格損毀這張羊皮卷的人,或是有膽量運使真氣沖擊這張羊皮卷的人,有且僅有佗缽大可汗本人!

唯有佗缽通讀了羊皮卷上的囂張文字,怒火攻心下才會忍不住爆真氣摧毀羊皮卷!

如此一來,石之軒留在羊皮卷上的精神力量,自然就輕易捕獲了佗缽送上門來的先天真氣及精神意志。

剎那間,石之軒本尊陽神的虛無神念透過重重空間,連接上羊皮卷上龍飛鳳舞的文字意境所儲存的精神力量,再以之為基點,勾連佗缽的精神氣息。

鎖魂術悄然功成!!!

遙遙感受著突厥王庭方向那股暴虐中夾雜著冷酷的氣息,石之軒快馬加鞭,縱情馳騁,徜徉在大草原的無垠天地里。

除非佗缽的精神力量同樣達到了“鎖魂”境界,否則一輩子也休想掙脫他的鎖魂術,即使由大宗師層次的精神高人出手為佗缽化解也無用。

在這個主旋律是武與道的世界,唯有武與道的力量是絕對的依仗,亦唯有武與道的真正強者夠資格橫行霸道,任意妄為!

“大草原強者為尊,突厥的“武”其實不弱,但突厥的“道”卻相當薄弱,只因游牧民族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存在時間段往往只有中原王朝的十之一二,根本不等形成自己的完整文明就已衰敗甚或滅族。”

所謂“道”,正是指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至乎展成為流傳千古的文化系統及神學宗教!

無可置疑的是,宗教在精神和靈魂上的研究造詣,乃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智慧結晶,其心靈與精神的修煉理念和系統往往領先于整個民族,就像黑夜里的明燈一樣,指導著武道修行者在精神層面高屋建瓴,讓整個民族一代又一代高手輩出。

這一點,源了道教、儒教的中華,源了婆羅門教、佛教的天竺,源了拜火教、明教的波斯,無不是最好證明。

而以石之軒所知,就連后世的蒙古之所以能夠壓制中原的儒道佛,君臨華夏,密宗的力量在其中可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至少頂翻了慈航靜齋和凈念禪院!

忽地,石之軒眸光一凝,瞥向東北方二十余里外的碧空,一點兒黑影仿似給納入了望遠鏡的視野一般,剎那間放大為一只翼展半丈的偌大雄鷹。

雄鷹的飛行軌跡看似與他的行程毫不相干,但他如何感覺不到雄鷹的銳利鷹眼直勾勾鎖定在他身上。

毫無疑問,他的行蹤已經落入突厥汗庭的掌控之中!

如今的突厥,在大草原的權威毋庸置疑,對整個大草原的掌控力度亦非同凡響。

放眼整個天下,突厥唯有兩個敵人,東西各有一個,西是波斯,東則正是大周。甚至為了有效掌控東西間橫跨萬里的廣闊疆域,以及分別應付東西兩大敵國,突厥不得不在西域設立小可汗,統管阿爾泰山以西的近半疆域。

這或許是突厥未來分裂的重要根源之一,但此時,卻保證了突厥的高效統治!

“在交通和通信如此落后的時代,過于龐大的疆域往往也是一種負累,歷代中原王朝正因這個先天限制,即使擁有強盛武力,在收復漢家故地之后,也難以多多開疆拓土。

若非突厥憑借草原的獨特地利及馬匹、信鷹在交通和通信上占了很大優勢,根本不可能占據萬里之遼的疆域!”

石之軒心頭閃過種種明悟,不再理會那只監視自己的雄鷹,轉而將精神集中到胸前似有生命般輕輕震顫的微型玉劍上。

似乎離大周氣運的籠罩范圍越來越遠,玉劍核心處封印的劫運煞氣生出感應,劇烈波動起來,使他不得不加注一分太清罡氣,增強封印。未完待續。8

閱讀小技巧①: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按"回車[Enter]鍵"返回章節目錄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