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四九六章 太極智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九六章 太極智慧

第四九六章 太極智慧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30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空蕩蕩的密室里,夜明珠就像夜空的群星,永不疲倦地閃爍著清蒙蒙光芒。

萬籟俱寂中,唯有一個清越聲音時不時自言自語,嘀咕不絕。

“嚯……原來宇文邕的上一世竟是百多年前南朝宋的邊境太守,出身虎牢附近的士族,在劉宋初期的和平大發展當口,也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惜在宋武帝劉裕剛死,北魏、南宋初次交兵的風波中,虎牢周遭給夷為平地,令他全族盡沒,連他自己也給數萬魏兵圍堵俘虜。

原本魏兵將領是準備收他做幕僚,考驗他時,卻發現他不信佛,只崇尚老莊玄學,而且因家族被毀,忍不住譏諷那魏將及佛門幾句,結局自然不言而喻……

難怪宇文邕這輩子跟北方佛門過不去?其中未必沒有因緣果報的牽連。

話說……北魏初期,鮮卑騎兵殘暴異常,見漢人就殺,亦或臨戰驅使漢民當肉*盾,這樣的兵將從上到下都篤信以‘慈悲為懷’作口號的佛教,不是搞笑么?

還是說,越是惡人、壞人,信佛就越是虔誠?”

一陣不痛不癢的長吁短嘆之后,語氣一轉,反而流露出絲絲興奮,“這么說,他前世也是精于任事的一方賢臣能吏,一生記憶倒是可以拿來一用,只要稍稍篡改他最后的結局,再添加一些巧遇到我,效忠于我的記憶即可!”

接著便是漫長的沉默,似乎聲音的主人在全神貫注地施展著某種精微秘術,再難分心贅言,直到許久之后,松了口氣的聲音響起。

“太極圖中一氣旋,兩儀四象五行全,先天八卦渾淪具,萬物何嘗出此圈。

古今道門易家賢者每言天地之始,在于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連鎖效應,又曰物物一太極,你我均有一太極在心中。

這一太極,包含了無極之智慧烙印在內,故佛家有言,人皆有佛性,也是指此。

今日本座大發慈悲,運使大**法力為你破除迷障,將保存在你太極內的智慧和記憶烙印引發,讓你重歷上一世的恩怨情仇,文采武學。

可是這只如看戲,看戲時無論怎樣顛倒投入,出來時還不過是本來的那個人,不過腦海多了一個經驗。

當然,你這個經驗亦非同小可,他日有成,必基根于此。”

話雖已已,余音裊裊,反復回蕩,久久未了。

不同于此前的自言自語,這陣明顯飽含說教語氣的話充滿玄之又玄的意味,就像千百個法師在念誦同一真言法咒,因語氣和語速的細微差別,整體聲音顯得既宏大莊嚴,又重重疊疊,醍醐灌頂,振聾發聵。

倏地,一陣衣衫撕裂的異響結束了這種莊嚴肅穆的氣氛,同時響起的,還有充滿促狹意味的邪笑,以及手指摩挲皮膚的曖**昧聲音。

“咯咯……這身材,修長勻稱,可惜還差了我一點點,易筋塑骨必須的;這皮膚,白皙是有,可惜尚缺了我的滑潤,美膚美白不能少;哇偶……下面這本錢,果然遠沒我雄厚,不過你今后未比用得著,倒也不必修正了。

還好這具身體先后經過我灌注純靈真氣洗筋伐髓和血毒細膩入微的改造,又給我陽神附體侵蝕,無論精氣神已具有我的六七分韻味,只要再按照我篡改的記憶,轉修我的儒家心法浩然乾坤、截劍道和不死印法,便足以在武功和氣質上取代‘裴矩’,以假亂真!

那么,我們就先從面貌開始吧……畢竟是生平第一次*操**刀為人整容加修身,萬一有個失手,還請原諒我多割幾次哦!”

言出必行,利刃切肉之聲呲呲不絕,滲人之極。

不知多久之后。

散發著蒙蒙寒氣的冰床上,一個全身纏滿繃帶,散發著濃郁藥味兒的木乃伊微微動了動,僅余兩條繃帶縫隙的眼眶徐徐張開,倒吸冷氣之聲隨之溢出。

“嘶嘶……這是哪里?為何我的眼皮這么痛,好像被刀割過一樣……還有全身也……?”

適應了室內的蒙蒙清光之后,木乃伊終于看清了屋頂鑲嵌著的明珠和彩石,卻一下子就給其吸引過去,再挪不開視線。

“這是星圖么?”

他出身士族,鐘愛玄學,雖然與魏晉末期的絕大多數士大夫一樣,于玄學中只得了些妄言吹噓的水貨,未能悟得多少道與易的真諦,但唯獨對這無邊宇宙的興趣比之對儒學、武道亦不逞多讓,故曾下了一番苦功去觀察和翻閱與天文地理有關的典籍。

但此時這一看之下,他幾乎汗流浹背,密室屋頂的光粒星羅棋布,滿是星點,其中有十數粒比例特大,均為偌大的夜明珠。

他認出其中七粒是日月五星,其他的幾粒,簡直聞所未聞。

這些較大的星,都列有粗細不同的線條,顯示它們在天空的運行軌跡,形成一個又一個交疊的圓,煞是好看。

星圖上除了他所熟悉的三垣二十八宿外,還有無數其他的星宿,很多都不見于典籍記載中。星圖圓形的邊上,刻有不同的度數和怪異的名稱,亦是聞所未聞,看在他這精于天文的行家眼里,只覺頓時開闊了整個天地,步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內。

“朝聞道,夕死可矣!”

然而不知不覺中,構成星圖的一粒粒明珠寶石蕩漾的一圈圈蒙蒙清光似乎給某種魔異的力量扭曲起來,令他眼中腦中盡是無窮幻象如流光倒影般劃過……一遍又一遍!

“我是誰?我是……不,我是尊主的幻魔分身一號,在尊主需要的時候,替其扮演大周晉國公、上柱國、太傅、大前疑……裴矩!

浩然乾坤?截劍道?不死印法?

儒與易,道與易,魔與佛,好精妙絕倫的三部內外絕學……還有各種各樣見所未見的武學義理、殘招斷式、經史子集、道藏佛典、兵書戰策、醫術藥學、相命卜卦等等!

就連我的體質和功力,都被提純增強了這么多……尊主果然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太傅,何時這舍利晶球重新蓄滿了元氣,你可要再送來給朕用啊!”

正武殿丹陛前,宇文赟千叮嚀萬囑咐,這才欲送還收地將邪帝舍利遞給石之軒。

“陛下之命,微臣豈敢有違?”

石之軒隨手將舍利晶球攏入袖內,隔絕了宇文赟戀戀不舍的視線,貌似隨意道:“微臣酷愛收集名家寶劍,不知陛下可否將先帝的蟄龍劍賜予微臣?”

宇文赟欣然應允,“太傅既然開口,朕怎能不成人之美?稍后就讓宦官為太傅取來寶劍,而且朕今特賜太傅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微臣不敢!”石之軒大驚失色,誠惶誠恐。

宇文赟故作怒色,“朕乃天子,金口玉言,既出無悔,難道太傅要朕食言么?”

石之軒苦笑著應下,心里暗罵這廝夠蠢,別的皇帝都是掌握恩威并施的平衡,竭力維持法度森嚴,其實也就是維持皇權,但宇文赟這廝竟真以為當了皇帝就可以作威作福,亂施恩惠?

古代臣子入朝必須亦步亦趨,受禮官呼喝姓名,入殿不得佩劍,且要脫鞋(以免將席地而坐的地板弄臟),以示對皇帝的恭敬,恪守君臣之禮。

而所謂“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說得正是無視這些法度,消除這些君臣界限,除了皇帝為權臣所逼才會無奈賜予,平白加封豈不是鼓勵臣子僭越,至乎犯上作亂?

石之軒瞥了眼宇文赟的面色,見其眼角發黑、眼神黯淡、膚色泛青,忍不住暗嘆:蠢到如此無可救藥,實屬罕見吶——宇文赟將邪帝舍利里的雜氣汲取殆盡,功力竟然不增反減,如今還被舍利里的死氣由內而外腐蝕全身,至乎涌上面孔,充入眼神。

這可是臨死之人才有的面色啊……長此已久,宇文赟恐怕活不過兩年!

至于舍利里的有益元氣哪里去了……還用想嗎?

石之軒腦中浮現出那個將寶貴的第一次獻給自己,但卻骨子里透著水*性*楊*花,給自己棄如敝屣的女人!

“這次可真便宜她了……如此看來,一斟一飲,自有定數!”

須臾之后,石之軒提著蟄龍劍步往宮門,恰恰遇見臉色臭臭的楊堅、獨孤伽羅夫婦,忍不住呵呵一笑,招呼道:“賢伉儷貴為國丈、國母,何故如此?”

楊堅臉頰抽了抽,“讓裴兄見笑了,愚夫婦如今已不是唯一的國丈、國母了——今晨陛下剛剛下旨,將麗華的皇后改封為天元大皇后,并冊封朱滿月為天大皇后;冊封陳月儀為天中大皇后,其父陳山堤授上柱國,進鄅國公,除大宗伯;冊封尉遲熾繁(尉遲迥的女兒)為天左大皇后,拜其兄尉遲順為上柱國,封胙國公;冊封元尚樂為天右大皇后,其父元晟進位上柱國,封翼國公……”

石之軒哈哈大笑,“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陛下定是看賢伉儷一對兒國丈國母太過孤單,索性多給你們找些伴當!

有事沒事,你們這些國丈國母,倒是可以湊在一起下下棋、賭賭牌、喝喝茶,聯絡聯絡感情,豈不美哉?”

獨孤伽羅冷哼一聲,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氣得實在說不出話來。

楊堅苦笑一聲,不無試探地慨嘆道:“吾等出生入死,浴血殺場,方能得封上柱國、開國公,位極人臣,未曾想陳山堤、尉遲順、元晟等只因女兒得寵,便即與吾等并駕齊驅……裴兄難道就毫無不甘么?”

石之軒故作慚愧,“哎呀……陛下濫封官爵名位,實非社稷之福,還望普六茹兄敢言直諫啊!”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