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四百四十九章 官場藝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官場藝術

第四百四十九章 官場藝術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2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汾源天池湖群如群星拱月,高山環繞,樹木掩映,湖水清澈,原本一派大自然寧靜風姿,然而此時一大早就人嘶馬吠,蹄聲如雷,狼奔豕突,兔躥鹿奔。

時不時的一聲弓弦崩響,仿似霹靂破空,令一眾鳥獸愈悚然嘶鳴。

北齊右丞相高阿那肱本也精于騎射,不知為何此時卻并未參與圍獵,僅是遠遠眺望著射獵正酣的皇帝高緯和淑妃馮小憐等人。

盡管對高緯、馮小憐的三腳貓弓馬射術打心眼里很是不以為然,但他仍一臉微笑的不抓表示贊賞,對左右大臣煞有介事地道:“陛下于騎射之術精奇于斯,實乃亙古未有之英武雄主,我大齊何其幸也!”

眾大臣唯唯諾諾,貌似贊同,然而心里未必不是與高阿那肱一般想法。

忽地,一騎疾馳而至,騎卒倉皇下馬,向高阿那肱遞上軍報,急切道:“周師犯我晉州,直逼平陽城,請援兵!”

眾大臣面面相覷片刻,有兩三個上前一步,向高阿那肱道:“兵兇戰危,須得奏請陛下早做決斷!”

高阿那肱大致掃視一遍軍報,又瞥了眼原野上射獵中你追我趕、歡笑不斷的高緯和馮小憐,暗自沉吟:若我此刻前去打擾陛下,掃了二人興致,不僅無甚好處,還多半會被陛下一馬鞭抽在臉上,更會惹得馮淑妃記恨,何苦來哉?

諂臣之所以是諂臣,且能舔居高位,正因其深諳官癡術,明白什么時候能去麻煩上司,什么時候不能,并依此奉行不悖!

高阿那肱當即輕輕一笑,不以為意道:“我大齊與偽周連年交兵,邊境有小的軍事變動,乃是很平常的事,何必急著奏報陛下?”

頓了頓,思及緊急軍報向來是一道接一道,他又隨意道:“再有軍報送來,一律送去本相的簽押房暫存,留待陛下圍獵結束后批示”

傍晚時分,第四個信使到來,卻一改之前三封軍報空言求救的內容,而是通告不利軍情:平陽城已被周軍重重圍困,境況不明

高阿那肱故作隨意的笑容終于消失,額頭隱現冷汗,猶豫再三,還是咬牙向高緯奏報軍情。

高緯和馮小憐的圍獵游戲玩兒一次又一次,依然興致勃勃,聽到平陽陷落的消息后,高緯的心思仍未從圍獵中抽出,因而反應平淡。

高阿那肱見此大大松了口氣。

馮小憐趁機建議道:“再玩兒一次!”

高緯樂道:“正合朕意!”

高阿那肱:“”

平陽城外,殘酷的攻城戰隨著夕陽最后一縷紅霞的淡去而結束。

石之軒一邊騎馬巡視著本部兵馬井然有序地后撤回營,一邊集運精神在袖筒里的粉色肚**兜上,隔著三四百里之遙,默默感應著肚**兜主人的心神。

好一會兒,石之軒收功歸元,微微曳。

這次他并沒有再對馮小憐施加精神暗示,不是他良心現,而是馮小憐和高緯的表現正合他心意。

“雄主自有其功成名就的道理,昏君亦有其亡國之因”

十月下旬的北方清晨,寒意愈重了。

冷冰冰、脆生生的鐵葉撞擊聲連綿而輕快,史萬歲掀開軍帳,閃身而入,卻見一身金甲的師尊已在神采奕奕地伏案疾書,筆走龍蛇,好一派儒將氣度。

“將軍,昨夜又抓了七個城內派遣求援的信使。”

一邊回稟任務,史萬歲一邊將手里繳獲的七封齊國糊王、晉州道行臺尚書仆射,也即平陽城主尉相貴的求援奏報放在石之軒左手邊的案頭。

“此番還有個高手混雜其間,由其余六人全力掩護,若非我親自率領精騎畏堵截,差點兒就讓他悄然逃脫了”

石之軒明白,能夠讓史萬歲稱贊的高手,至少也有接近甚至堪比江湖一流的水準。當即問道:“這高手多大年紀?”

“不足三十!”

石之軒沉吟道:“加上這一批,就是第十三批了,圍城猛攻了十三天,終于出來了個高手嗯,也是時候出來高手了!”

史萬歲不明就里,疑惑道:“師尊何出此言?”

石之軒下筆不停,提醒道:“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在三十歲前躋身第一流高手之列?”

史萬歲一臉恍然,不錯,平陽城在大周六萬步騎精銳的層層圍困下,就算真正的一流高手也未必能夠突圍而出,派遣求援信使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并非真的指望信使搬來援兵,更何況平陽城一旦被圍,周遭城池的齊軍自會向朝廷傳出消息。

因而此前的十二天里平陽城所派信使不過是些精銳斥候,其中或有好手,卻絕對算不上高手,但昨夜竟冷不渡出了第一流的高手,而且還是個前途無量的年青寇!

須知,當世無論學文的經史子集還是習武的武功心法,均是彌足珍貴,非尋常貧寒子弟能夠輕易獲得,因而年輕高手絕大多數出自大勢力家族、門閥、幫會、門派)的蓄意培養,往往寄托著所屬勢力的未來。

“師尊是說,城里的大家族、刺史、主將亦或副將因不堪我軍圍城猛攻,又久久不見援軍到來,有人斗志已盡,卻又不愿坐以待斃,使得諸人正在或主動或被動開始安排后路?”

主動者,自是躊躇著開城投降;被動者,知曉別人即將開城投降而自己因某些原因不能投降,唯有著手安排親近的杰出人才尋機突圍,以圖將來,比如昨晚被抓的這年輕寇。

石之軒微微一笑,放下筆墨,淡淡道:“若我所料不差,這位年青寇該是姓尉。

只因一旦平陽城破,其余刺史、副將、士族豪強等文武均可投效我大周,繼續享受高官厚祿,唯有平陽城主、糊王尉相貴既失城池屬地,即便投降也不可能在我大周繼續獲封王爵。

且因一連十三日糜戰使我軍損失甚重,尉相貴一旦落入我軍之手,雖不至于喪命,也會被打為罪囚,城內尉家勢力跟著被連根拔起。

尉相貴但凡有些小聰明,就不得不為家族的延續早做打算,最好莫過于創造機會讓家里的年青寇突圍而去,恐怕萬歲你昨晚所抓的還是第一波,只有一個年輕高手,試探的意味居多,今晚可能才是尉相貴的子侄等重要人物的突圍時間。

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

史萬歲大感贊同,又問道:“不知城內哪個文臣、武將亦或大家族準備投降,逼得尉相貴投鼠忌器不說,還做了最壞打算,莫不是刺史崔景嵩?

文臣多是墻頭草,最靠不住,更何況久聞崔景嵩此人向來尸位素餐”

石之軒曳失笑,“當然是手握兵權的武將,而且十之八**九就是位高權重的副將侯子欽,否則若是文官刺史崔景嵩,此刻其六陽魁早就給尉相貴懸在城頭了!”

頓了頓,將剛剛寫好、墨跡已干的布帛卷起塞入一根竹筒,遞給史萬歲,“聽聞本將伯父讓之公在清河為官時,曾與包括崔景嵩在內的諸多崔氏寇頗有交情,此乃本將以裴氏晚輩的名義寫給崔刺史的問候書信。”

說著又將一卷空白布帛塞入另一根竹筒遞給史萬歲,“此乃本將給城內副將侯子欽的勸降書信。

萬歲你將這兩封信箋送去給王監軍過目后,就將此前所俘的近百信使聚在一處。記住,要當著所有俘虜的面將信交給那尉家寇,然后將他們君遣送回城”

此次御駕親征,宇文邕一改上次的大包大攬,僅僅負責主導大局,而具體事務則交由六軍主將與監軍王誼斟酌進行,向城內送勸降信自然需要監軍王誼過目,否則就是私通敵軍,盡管一封信全是些士族間拉關系的寒暄話,無甚營養,另一封更是空無一字。

石之軒微微一笑,“不管這信是否到得了崔景嵩、侯子欽手里,都會起到有的功效!”

史萬歲咧嘴一笑,由衷欽佩道:“尉相貴、侯子欽、崔景嵩三人本就相互猜猜忌,再有這書信火上澆油,他們豈不更加疑神疑鬼?

侯子欽、崔景嵩若不想人頭落地,就只能眷開城納降。

師尊果是運籌幄,舉手之勞便可摘得破城功!”

石之軒拍拍史萬歲的肩膀,適時地耳提面命道:“僅僅勇猛善戰,不過一馬前卒,縱使傷痕累累,亦未必能有多少功勛。

唯有深諳官澄戲規則,并善于利用這些規則在官籌如魚得水,方能立于不敗之地,出將入相,無不如意!

就像為師此次所做所為,看似頗有投機壬之嫌。畢竟,明眼人都知道崔景嵩、侯子欽若是開城投降,其實是因為頂不住六萬大軍的圍城猛攻,兼且久久不見援軍到來,對齊國朝廷失望已極,為保富貴及家族方才決心改換門庭。

但當崔、侯二人拿著為師的書信出城歸降時,就連皇帝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為師的勸降之功。

原本我等六軍精銳一齊攻城,六位主將的破城之功并無上下之分。然而為駛是多送了兩封信,在破城的功勞上就大大高出其余五位主將一籌,還讓他們有苦說不出。

此間微妙,猶如畫龍點睛——實打實的戰功固然要有,否則如此攬功就會惹起眾怒,但加點兒官持段讓這戰功更為出彩,既無可厚非又恰到好處!”(未完待續。)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作者血沃天涯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有章節錯誤、排版不齊或版權疑問、作品內容有違相關法律等情況,請聯系管理員。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