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禍國殃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九章 禍國殃民

第四百三十九章 禍國殃民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30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精品小說推薦:

僅宇文邕繼位以來,吐谷渾因吃敗仗而向北周遣使進貢,賠禮道歉,請求原諒的次數就高達七八次!

這也是吐谷渾保留了頑固的游牧民族特性,記吃不記打,隔三差五的劫掠北周西部邊境,甚至屢屢來了就不想走了,試圖將兩國的國界線從涼州等地向東無限推移。

同樣保持了胡人尚武風氣、極具侵略性的北周眼里可不揉沙子,每次都將吐谷渾狠狠的打回去,乃至反過來侵吞了吐谷渾的不少土地,擄掠吐谷渾的大批人口。

到了今時今日,北周早已習慣了西邊這頑劣小弟時不時的侵**犯,也習慣了時不時的將其教訓一頓,削弱其實力,美其名曰:巡撫西土!

石之軒甚至惡意揣測,宇文邕此次之所以一得知吐谷渾內亂,就激動不已的立即發兵討伐,除了為太子鍍金之外,還有借機練兵的目的。

畢竟去歲伐齊,周軍損失慘重,新招募及集訓的騎兵若要盡快磨合并形成可觀的戰斗力,調去吐谷渾來一次長途行軍、武裝拉練及剿匪見血,無疑是個因時制宜的絕佳選擇。

更何況,清一色的騎兵到了吐谷渾境內,即可因糧于敵(基本就是三**光**政**策),內亂中的吐谷渾軍隊的反抗力量差不離不大也不小,練兵的效果杠杠的……實乃惠而不費。

待到這三萬騎兵入秋時節班師回朝,稍作休整便可以精銳騎兵的成色投入接下來的伐齊之戰了。

整個計劃堪稱完美,顯然宇文邕心底那個如意算盤正在噼里啪啦響個不停……

數日后,涼州(武威市)西征軍大營。

空曠處的小丘上,身披金甲的兩道人影凝立于此,環視間即可將周遭營地的動靜一覽無余。

石之軒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此神功大**法妙絕人寰,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堪稱舉世無雙!

一旦功成圓滿,威能通天徹地,舉手投足間自有無窮勁氣隨心所欲,一拳一掌無不沛然難當,破敵如摧枯拉朽。

當然,最關鍵的是,此神功大**法不像世間絕大多數內功那樣通過枯燥乏味的苦修來積累功力,而是如同吾等此次率兵征伐吐谷渾一樣,旨在‘因糧于敵’,堅信敵之真氣就是我之真氣,不怕敵人高手多,就怕敵人功力淺!

吸人真氣如探囊取物,輕輕松松即可聚積絕世功力,謂之吸星大**法,正適合殿下這般受命于天、智慧通達的上士!”

宇文赟聽得一臉激動,連連拍手驚呼:“這個功法好,吸星大**法?嗯,名字夠霸氣,我喜歡……”說著眼神毫不掩飾極度渴**望之色。

石之軒心里自鳴得意,我這對癥下藥,不怕你不上鉤,面上卻神色嚴肅,沉聲道:“殿下先聽臣念誦上篇的入門之法,記熟之后反復參悟,以免練功時出現差錯。

訣曰:丹田有氣,散之任脈,如竹中空,似谷恒虛……乃令丹田常如空箱,恒似深谷,空箱可貯物,深谷可容水。”

宇文赟聽得此訣果然不走常理,先是大喜過望,后又愁眉糾結,嘟囔道:“還要散功啊?太危險了……”

石之軒暗暗翻個白眼,就是考慮到你的豬頭資質,這吸星大*法經過自己反復修改升級,盡管仍有隱患,但散功和反噬的危險已經大大降低了好吧?

好在石之軒對宇文赟這種見小利而亡義干大事而惜身的心性早有所料,當下自信十足的拍胸脯道:“殿下放心,到時微臣會為殿下貼身護法,包保殿下無驚無險,順利入門!”

宇文赟遲疑片刻,終究抵不過速成絕頂高手的誘**惑,稍稍矜持一下就重重點頭,“本宮信得過先生!”

頓了頓,又稍一揣摩功訣,疑惑的問道:“每個高手的真氣各自不同,我以吸星大**法吸取諸多高手的不同真氣后又如何渾融為一呢?僅僅散之任脈,好像不行吧?”

此乃武學常理,接觸過上乘內功者無不知曉!

石之軒卻豎起大拇指,違心大贊道:“殿下果然天資聰穎,一點就透,還能舉一反三。”

在宇文赟一臉受用的表情下,石之軒娓娓道來,“所以微臣為殿下準備了另一上乘妙術,專為化解異種真氣相激相斥之厄!

此術名為龍鳳和鳴,只消殿下每次吸人真氣之后,擇一武功不弱的女子為爐鼎,在行**房之時與女子一同施展這龍鳳和鳴之術,殿下將體內各種真氣徐徐輸入女子體內,此去彼來,循環不息。

經此術反復調和后,真氣數量上固然縮水不少,質量上卻也精純甚多,且渾融為一,再無反噬之厄!”

宇文赟雙手緊扣,眼睛賊亮,一眨不眨。躍躍欲試道:“先生,本宮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散功修煉吸星大**法?”

石之軒一臉微笑,“殿下不必著急,先將大**法散功入門的訣竅及細節吃透,務必萬無一失。

待到今后幾日,吾等率大軍攻入吐谷渾境內,俘虜到吐谷渾蠻子的高手,就充作殿下散功入門后的吸功練手之用!”

宇文赟再次拍手稱贊:“先生高明!”頓了頓,眼珠一轉,乖巧道:“本宮魯鈍,于此散功之法不甚明了,還請先生細細解說!”

“好說,好說!”石之軒微笑依然,開始孜孜不倦的解說訣竅,并時不時以手指在宇文赟身上諸經脈竅穴處加以指點,沒有絲毫誤人子弟、慫恿昏君的覺悟和慚愧。

遠處中軍大帳外,五位同樣身著金銀甲胄的將領湊在一塊兒,正遙遙注視著小丘上的石之軒和宇文赟。

雖然距離過遠,聽不到二人的對話,但卻隱約看得出來裴太傅在指導太子行功運氣的竅穴,而宇文赟一副興致盎然、全神貫注的神情格外引人矚目。

此五人正是此番西征大軍里僅次于石之軒的決策人——王軌、宇文孝伯、宇文逌、劉雄及鄭譯,此時均是一臉驚奇表情。

太子宇文赟不堪造就是眾所周知的,五人若非親眼所見,絕不相信太子也有如此好學的一天。

特別是,內史王軌忠義正直,深謀遠慮,出于對北周前途的考慮,曾多次提醒宇文邕說皇太子宇文赟品德低劣,沒有仁孝,不堪繼承皇位執掌朝政,建議宇文邕重新立嗣,因此而惹得太子對他深深記恨。

須臾,王軌面露欣慰,撫須贊嘆:“難怪裴太傅如此得陛下青眼有加,單單這份堪稱化頑石為璞玉的傳道授業本事便讓王某自愧不如。

太子好學如斯,不恥下問,將來必是一代明君,我大周國祚無憂矣!”

“王內史所言甚是!”

“是極,是極!”

諸將紛紛附和,一副與有榮焉的忠心模樣,然而各自心里真實想法如何,唯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小丘上,石之軒傳授完畢后,對已然興奮無比的宇文赟再加一把火,“方今朝野多有菲薄殿下者,甚或陛下也曾動過另立太子的心思。

此次西征吐谷渾,若是殿下練成吸星大**法,憑此無敵神功斬將奪旗,一鼓作氣攻下吐谷渾的‘王者之城’伏俟城,擒獲賊酋夸呂、世伏父子,獻于陛下駕前。

那么四海之內,誰還敢小覷殿下?”

宇文赟連連點頭,目光閃爍,顯是沉浸在練成神功之后沖鋒陷陣,所向披靡,大展神威,一洗舊日形象的無限幻想之中。

石之軒嘴角勾起,目光一轉,傾注西方,好似透過千里山川湖澤凝視著吐谷渾的王都伏俟城及里面的世伏小可汗。

“咱倆的梁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本座親自出手,又是趁火打劫,未免太欺負你……也罷,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就讓新晉弟子宇文赟陪你玩玩兒!”

當面踩人打臉固然很爽,但有時候,讓敵人輸都不知道怎么輸的,更不知道究竟輸在誰手里,由始到終蒙在鼓里,豈不是也別有一番風味?

石之軒的笑容愈發燦爛,心底邪**氣沸騰,咕嘟咕嘟直冒泡兒。

根據族兄裴文舉支持的吐谷渾資料,眨眼間他已經想好慫恿宇文赟如何可勁兒禍害吐谷渾,最好將其數代汗王的心血摧毀殆盡,讓整個吐谷渾的經濟民生倒退一個世紀,又如何狠狠刺激世伏小可汗的痛處,使其落下寶貴的男兒淚,乃至如何將世伏父子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瀕臨精神崩潰,偏又不當真抓住他們……

昏君與尖臣的絕配固然一定會禍國殃民,但似乎沒人規定,這禍害的“國”一定得是自家的國,殃及的“民”一定得是自家百姓啊?

什么《西域圖記》三卷,記述西域四十四國的概貌。序文末尾還寫有:‘故皇華遣使,弗動兵車,諸蕃既從,渾、厥可滅。混一戎夏,其在茲乎!不有所記,無以表威化之遠也!

還‘渾、厥可滅’這句話,害得吐谷渾吐谷渾血流成河,尸橫遍野?

實在可笑!

話說,像吐谷渾、突厥這等北地游牧民族,為了爭牧場、爭霸主、爭女人、爭牲口,哪年不打仗,哪年不一死一片亂藏崗?

似乎就連普通部族牧民每年秋冬向汗庭交稅之前,也得打上一場抗稅仗,憑刀箭拳頭決定所納牛羊馬匹的多寡吧?

草原上的狼群估計吃人肉都吃膩了!

若是次次戰事慘敗,都要派大批高手不遠千里的追殺復仇,那吐谷渾人還真夠閑的!

石之軒表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要侵占中原的花花世界,就大方的說出來嘛,何必非要找個假假的借口呢?(未完待續。)

完結小說推薦:

全部小說: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