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四百三十七章 生個大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生個大圣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生個大圣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9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作者:血沃天涯分類:

“宇文邕確是智慮深遠,能人所不能,或許他在軍事上的天資比之宇文憲略有不如,但在權術機謀、堅忍果毅上則又強過宇文憲不知多少倍。

二者恰如劉邦、項羽之別,誰更適合做皇帝,更能做好皇帝,其實不言自明……”

出了皇宮,石之軒一邊思緒翩躚,一邊信馬由韁,施施然去接收自己的豪宅。

宇文憲察覺到楊堅有異心且勾結佛門對宇文氏的威脅與日俱增,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除去楊堅,實則頗顯沖動和淺薄。

而宇文邕顯然想到了更深一層,楊堅之生死關系重大,幾乎牽一發而動全身。

佛門講究大智若愚的“圓頓”,換到政治屬性上就成了“圓滑”,可以捏著鼻子忍受皇帝的拿捏敲打,例如暫時性的禁佛,寄希望于這陣風波過去后可以卷土重來,重興佛法,因而能夠暫且隱忍不發,再三觀望。

可一旦宇文邕誅殺楊堅,就等于向佛門宣告:朕絕不容忍你們有任何卷土重來的機會!

看不見希望的人往往就會采取最激烈的反抗方式!

佛門在忍無可忍之下,只能在刺殺宇文邕和推翻宇文氏之間二選其一,不論哪個,均會造成北周朝野動蕩,宇文氏的統治地位不穩,動亂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宇文邕如今但求將佛門的反彈盡量拖延,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吞滅北齊南陳,一統天下,而穩住楊堅,也就是穩住其背后的佛門!

“踢踏踏……”

輕快的馬蹄聲臨近,一騎從側面不遠處的十字街口飛馳橫截而來。

石之軒不動聲色的拱手招呼道:“原來是齊王。”

來者正是宇文憲,一隊十余將校在其后數十丈不遠不近的跟隨著,該是心腹護衛及部屬,各個氣息沉凝、目光銳利,俱非庸手,其中就有石之軒的老熟人高颎。

石之軒不由暗暗點頭,久聞宇文憲頗善駕馭部屬,征戰多年自是羽翼豐滿,由此十余人便可見一斑,無怪乎遭宇文邕猜忌甚重。

宇文憲策馬與石之軒并駕齊驅,意味莫明道:“果然不出本王所料,裴將軍也會獨自滯留宮內,入見陛下。”

石之軒笑了笑,“吾等臣子各司其職,心照不宣罷了!”

宇文憲給截住了話頭,不由皺了皺眉,幽幽道:“陛下對裴將軍推心置腹,恩寵有加,但裴將軍似乎對陛下有所保留,輔佐陛下時屢屢避重就輕,不愿盡心竭智。”

石之軒故作訝然,“齊王此言從何說起?想來是對在下有所誤會?”

宇文憲冷冷道:“河東裴氏人才輩出,文武兼具,裴將軍當世俊杰,怎會不深通兵法韜略?

然而去歲伐齊,裴將軍一直表現平平,最多依仗卓越武技護衛陛下亦或斬將殺敵,卻極少為陛下出謀劃策,破城掠地,仿似不通兵法……

未知裴將軍何以教我?”

石之軒微笑依然,語氣卻帶著若隱若現的疏遠,“看來齊王果真誤解在下了。在下資質愚魯,于兵法一道不過淺嘗輒止,又是初歷戰事,表現平平才是正常的吧?

須知,不是人人都如齊王一般天資橫溢,氣量早成,年紀輕輕便已身經百戰,用兵如神……”說著他雙腿一夾馬腹,“請恕在下無禮,先走一步了!”

馬兒吃痛前沖,載著他揚蹄慢跑起來,唯余宇文憲駐馬原地,神情陰沉。

待得高颎等部屬驅馬趕到身旁,宇文憲才恢復平淡,沉吟問道:“文舉怎么說,同為裴氏一族,他該知曉裴矩此人的底細才是……”

高颎苦笑一下,回稟道:“文舉兄直言不便與齊王殿下來往過密……不過,他倒是提過,自裴坨以降,及其子裴讓之五兄弟無不博學多才,人品清正,裴矩幼年喪父,為大伯裴讓之撫養,最多少年早慧、心智深沉,但人品理該無虞。

且裴讓之為官方正,得罪權貴,遭小人誣告而被高洋無辜賜死,裴矩遂與北齊不共戴天,或因裴讓之前車之鑒,深諳明哲保身之道……”

宇文憲抬手打住,嘆道:“裴矩此人確是城府甚深,令人捉摸不透,明哲保身?哼哼……”

不禁暗忖:宇文邕給權臣宇文護壓迫多年,好不容易才將之除去,未免重蹈覆轍,自是對才能卓著又野心勃勃的臣子防備頗深。裴矩是聰明人,既顯露了卓絕武功,自然會在理政和治軍上有所保留,以免引起宇文邕的猜忌,難怪能夠深得宇文邕信重!

高颎忍不住勸道:“朝堂波詭云譎,齊王殿下切不可小覷這適時藏拙的明哲保身之法。

去歲伐齊,同是攻打洛陽周邊軍鎮城關,陛下親自揮師六萬在金墉城下損失慘重又徒勞無功,而殿下率兵僅兩萬卻順利攻下洛口東西二城,威逼洛陽。

兩相對比,殿下的功績確實過于扎眼。長此已久,難保陛下不會……”

宇文憲反駁道:“但事后不是探知,陛下之所以在金墉城勞師無功,只因本該坐鎮洛陽的名將獨孤永業匿藏城內,親自主持城防么?”

高颎苦嘆道:“可軍中絕大多數兵士全不理會獨孤永業在哪,只知陛下打了敗仗,而殿下打了勝仗!”

宇文憲沉默下來。

許多時候,他不是沒想過收斂藏拙,而是一上戰場,覓得戰機,他就會不自覺的忘卻一切,只知帶領麾下將士奮勇當先,破敵制勝。

有時他忍不禁會想,寧愿在戰場上血戰連綿,傷痕累累,與一眾袍澤同生共死,也不愿面對朝堂爭權奪勢的殘酷詭譎。

或因宇文邕早有籌備,有司辦事神速,當天傍晚時分,石之軒便順利入住了富麗堂皇堪比皇帝行宮的驃騎大將軍府。

美中不足的是,二伯裴諏之拒絕隨他入住豪宅,享受腐敗,而是繼續窩在從前的小府邸,過自個兒的樸素日子。

僅從這點兒來看,倒也無愧于士林給予裴諏之五兄弟的清廉任事的贊譽!

當然,石之軒敢以親身經歷證明,裴讓之、裴諏之兄弟絕不是他們治下百姓眼里那種純純的“青天大老爺”。

特別是傍晚臨別時,裴諏之還不忘提醒侄子,“裴氏一族的老族長開春時仙逝了,而憑你如今太子太傅、驃騎大將軍的高位,何不爭一爭這族長之位?”

盡管石之軒并不會當真去費時費力的爭這區區一族之長的位子,但也將此事記在心里,若是將來可以順便成為族長,他也不會拒絕。

畢竟這時代高文化、高素質的精英人士相當稀缺,而裴氏族長別的不敢說,最少隨隨便便即可抽調及指使三位數的博學多才、文武兼通之士辦事。

好用的狗腿子,誰也不會嫌多不是?

不等石之軒在豪宅坐安穩,以楊素、史萬歲為首的,一波接一波的中高級將校提著各色禮物前來拜訪他這故舊、同僚、上司或師尊,聯絡感情之余順便蹭飯,斗酒狂歡,熱鬧一場。

天長日**久的修真生涯讓他愈發喜靜,本也懶得刻意經營世俗官場上的人際關系,但不知不覺間,他身旁仍舊聚集了一大批利益攸關的“好兄弟”、“好朋友”,盡管他并未將他們真正銘記在心,甚或將其中絕大部分視為人生過客。

這種身處紅塵,萬象紛呈,而心在其外,清凈無住,功名得失不縈于懷的獨特意境讓他感觸良多,所謂道家隱士層次上遠超“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的最高境界“大隱隱于朝”不外如是。

恰如先賢莊子所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三更半夜。

古典雅致的臥室里,紫檀木雕花床終于停止顫動,粗重的喘**息聲漸漸平息。

尤楚紅倚著石之軒,沉浸在余韻里,忽然注意到他胸前有什么東西在黑暗里靈光閃爍,不由懶洋洋的捻起那仿佛寸許長針似的物件。

奇怪道:“你不是崇尚孑然一身,不喜外物墜身么,怎么想起戴了這個?”

細看之下,這物件實則是一柄微型玉劍,晶瑩潤澤,精美無雙。劍柄末端則打了個極細小的針孔,僅容一根天蠶絲穿過,系在石之軒脖子上。

“放心吧,這是我閑來無聊自制的,不是你某個情敵所贈!”

“哼!”尤楚紅柳眉挑了挑,忽然輕咦一聲,嘖嘖稱奇,“這材質,絕非綠松石、藍田玉或翡翠,似乎是荊玉或月光石,卻也似是而非……你從哪里得來的?”

石之軒打了個哈欠,嘟囔道:“從一口水井里撈起來的……可遇而不可求。”心下暗暗失笑:你能辨出這是哪種玉石才怪!

這柄精致玉劍就是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巧奪天工的“手藝”小心翼翼的從和氏璧鑲著黃金的那缺損的一角處“克扣”下來的,絕非僅僅充當飾物,而是另有大用。

事后他又以適量的玉石填補痕跡再重新鑲上黃金,包保和氏璧前后重量無差,別人除非撬出所鑲黃金,否則怎都不會發覺和氏璧又添“新傷”。

和氏璧固然被世人稱為“荊山之玉”,實則并非荊楚所產之玉,而是疑似來自宇宙星空或“仙界”的奇石!

玉石行家細查之下,不難發現和氏璧的玉質與荊玉、月光石其實頗有不同。

尤楚紅捏著玉劍揣摩良久,仍舊不得要領,只得無奈放棄,白皙素手不經意間劃過自己的小腹時,不知想到什么,不禁眼神復雜,似悲似憂。

片刻后,她神情一定,脫口而出道:“我給你生個孩子吧!”

石之軒心神一震,第一時間反應的不是同意不同意,而是久違了的那句經典——“我要為你生猴子”,不由腹誹一句:她這是更**年期到了?

俄而想到:雁過留聲,人過留痕。自己在此界匆匆一世,留下些痕跡也好。當然了,此世一定得寧缺毋濫,優**生**優**育,否則不免像前世般平添一大串累贅……

轉念他又思及白日里宇文邕委婉暗示的為他賜婚亦或擇取公主下嫁云云,究其根本,無非是想讓他盡快有個家室子嗣掛礙,好讓皇帝可以掌握一個能夠讓他心有顧忌的“人質”,才能更加信重他。

此乃古今通例,朝廷的文臣武將在上升到某個級別之后,若沒有父母妻兒,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這官兒就做到頭了。

畢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有家庭掛礙、無所顧忌的野心家或政客,就像沒有拴鎖鏈的狼狗,任誰也不放心啊!

只不過,石之軒向來自詡算無遺策,卻也沒想到自己會有這么一天,頗覺怪異……好像,私生子也行吧?

在尤楚紅希冀的目光中,石之軒嘴角蕩**漾出絲絲邪笑,“那就生個大圣吧!”

尤楚紅一時愣然:“……”。(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