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忘江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忘江湖

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忘江湖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4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類別:武俠修真作者:血沃天涯本章:

艷陽高照,春光瑰麗。

石之軒負手踏上一座龐大石橋,灼灼目光投注在前方巍然聳立的宮殿式建筑,品味著其給予自己感觸上的那種玄之又玄的神秘潛質,不由輕輕吐了口氣。

“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啊……”

數日來在蠻荒無人的山林間日以繼夜的不間斷搜索,縱使以他的修為,亦不免頗為精神疲累,好在終于如愿以償的尋得目標,讓他如釋重負。

別的建筑或許可以作假,唯獨這宛若天成的宮殿所潛在的超乎常人理解的神秘特質卻絲毫做不得假,確是充當戰神殿入口的驚雁宮無疑!

舉目環視,宮殿占地頗廣,氣象肅森,依山勢而建,背靠千里崗其中一座無名險峰。

全宮僅有一主殿二偏殿,及其整個地基,均以一種貌似大理石的質料所建,觀其樣式,頗類帝王行宮,固然少了帝王行宮的華麗奢靡、精雕細琢,卻又多了種渾然一體、大氣磅礴的古樸粗獷。

石之軒知道,如今的驚雁宮還是深藏蠻荒的“原生態”,實乃大巧不工的最佳寫照,直到數百年后,才會給北宋開國皇帝之弟趙光美在這一主二副的體系周圍增建諸多木質亭臺樓閣,組成完整的行宮規模,以掩人耳目。

而之所以如此作為,無非是趙宋皇族想要霸占著驚雁宮慢慢鉆研進入地下迷宮之法,憑此獨享戰神圖錄!

不過,史上趙光美此人乃師典型的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終其一生不過碌碌凡夫而已,又怎會有此手段和魄力?

石之軒隱隱覺得,趙光美背后定是有著老謀深算的趙匡胤或趙光義在暗地里指使,旨在為趙氏后輩留存一受用不盡的絕世瑰寶。

“只可惜,終趙宋一朝,除了開國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本身崛起草莽,梟雄了得之外,后輩里從未有驚天動地、武功蓋世的超卓人物,反而重文輕武,羸弱昏君輩出。

由此看來,趙宋皇族很可能一直都沒能取得戰神圖錄,純粹占著茅坑不拉屎!”

石之軒搖頭大嘆,暗暗鄙夷趙宋皇族子弟盡是豬頭,白瞎了祖宗的良苦用心。

目測之下,驚雁宮主殿雁翔殿高約八丈,毅然聳立于整個建筑組群之上,左右兩偏殿分別為左雁翼和右雁翼,雖較雁翔主殿為低,亦極宏大,各由一二十丈的長廊走道連接主殿。

除主殿有正門和兩道偏門外,左右雁翼都只開兩道偏門,其中一道通向主殿的長廊,與另一道門遙遙相對。大門由精鋼制成厚約一尺的兩扇鐵門組成,中分而開,高兩丈闊四丈,每扇門僅眼觀便知其重逾千鈞,至少須壯漢十人,始能推動。

宮前溝壑深廣,引匯千里崗的溪流經行而過,成為天然的屏障。

通往驚雁宮除了由千里崗絕峰攀山而下外,唯一的途徑便是石之軒腳下這正對主殿正門的龐大石橋,寬敞至可容四馬并馳,鬼斧神功,氣勢磅礴。

在石橋中段旋身環視四周形勢地貌,背倚巍峨宮闕,即使以石之軒的清幽心懷,亦隱隱有種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雄邁感覺,不由微微頷首,一邊繼續邁向驚雁宮,一邊喃喃自語:

“雖說‘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但驚雁宮坐擁如此絕佳地勢,只消配以少量高手及以一敵百的精銳結成陣法守護,不論成千上萬的大軍還是絕頂高手,均休想跨雷池一步……”

念及于此,石之軒不由輕吸口氣,眼神閃爍,似乎在琢磨某個想法的可行性。但片刻后,又微微搖頭失笑,“現下就想這個好像還早了點……”

“未雨綢繆,何早之有?”

宛若九霄環佩的清音傳來,初時尚在近百丈外,待得話落之時已臨近石橋彼端。

“哐……咯吱吱!”

沉重無比的雁翔殿大門應手而開,石之軒方才油然微笑轉身,瞇起的眼縫電芒閃爍,凝注在裊裊而來的絕色佳人身上,似要透過她清麗脫俗的外表,洞察其靈魂深處的秘密。

“你終于來了……”

一切平靜而又平淡,仿佛兩人的分別僅在昨日,而非兩世二十余載!

“抱歉,接到你的心靈傳訊時,我正在黃山云海日出的仙境盛景里流連忘返,渾然無我,一時間生不起趕路奔波之念。

否則黃山據此不過百多里,于我不過頃刻即至,怎都不至于耽擱良久……”

朱唇開闔間,梵清慧裙下玉趾輕挪,明明只不過跨出方寸之近,整個人卻倏忽間越過二十余丈,來到石之軒身旁,與之并身立在雁翔殿門口,饒有興致的掃視著殿內境況。

偏偏在這過程里,她的翩躚身形毫無飄忽閃爍之感,反而其吐出的每一個字的優美唇型,裙袂隨風招展的每一個拂動,均不疾不徐的如實反映在石之軒眼里,快與慢充滿著悖逆時間的詭異,虛幻與現實的分界一時間模糊無比。

果然是道心種魔大*法,且已到了由魔入道的超卓層次!

石之軒暗自做出大致斷定,不由頗為感慨:果然是她的脾性,即使此世入了慈航靜齋這等正道中流的門墻,明明有著慈航劍典這無上仙道妙法,她卻仍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最契合她自身的魔道大**法。

而她此時的境界,則相當于道心種魔大*法第十篇的‘魔極第十’大成,開始進軍第十一篇的‘魔變之境’,魔種漸漸化繭成蝶,蛻變為無上道心……

之所以模棱兩可的說“相當于”,而非言之鑿鑿的“就是”,便是因為石之軒隱隱感應得出,她的魔種極其特殊,與向雨田的魔種截然不同,竟兼具仙胎的某些性質。

顯然她修煉魔種的方法別出心裁,甚或是將原本的道心種魔大*法、慈航劍典改得面目全非!

不過,這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石之軒并不奇怪,微微一笑,對她姍姍來遲的解釋表示毫不介意。

同樣凝目打量雁翔殿的究竟,僅是淡淡道:“今早凌晨我終于尋得這驚雁宮的蛛絲馬跡,原本并未第一時間想起以心靈傳感通知你,豈知竟突然感受到你的心靈所萌發的遙遠而強烈的呼喚,就順便約你前來一會……”

梵清慧美目一閃,知曉他說的正是她登臨黃山之巔,看見他留在崖壁上的畫像之時心波起伏,不可抑制的回憶起兩人上一世的種種因緣舊事,心神再不能保持定性止念的境地而使得情緒隨著心力外泄,又屢屢念及于他,因而給他精微通透的道心感測到。

誠然,之后黃山云海日出的瑰麗神奇之景及時助她洗滌精神,不僅恢復心境,反而另有所悟,才使得她耽擱良久,否則她該與他一同到達此處。

不過,他竟能純以一種精神遙感的方式,便測知她的心內反應和情緒,這才是最足以讓她自愧不如的道行造詣。

由此可見,即使她將道心種魔大*法、慈航劍典及上一世畢生大成的太陰化形融會貫通,所修魔種實已深不可測,秘異難明,超乎了一般常規,也仍對他這超凡入圣的金丹大道感到無從應付。

石之軒莞爾一笑,繼續道:“托你的福,我遠在百里之外也能‘欣賞’到黃山云海日出的無窮精彩。

這可是與自己親眼觀看所截然不同的另類感受,令我所悟良多,難得,難得……”

梵清慧攏了攏鬢角秀發,隨意的柔聲道:“你喜歡就好……”說著盈盈轉身,探出纖纖玉手印在大殿墻壁上,似在測試和感察其材質。

兩人的特殊經歷,使得兩人間的關系早超出一般塵世男女私情亦或知己道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正是最佳寫照。

有一處小泉干涸了,魚兒都給困在旱池上,只能互相吹著濕氣,互相以唾沫滋潤,其中雖見真情,但怎及得上各自在茫茫大湖中自由自在的任意遨游?

武功道行臻至二人這等境地,一方天地不論多精彩,經歷的多了,總會覺得味同嚼蠟,了無意趣。

就像上一世,二人最終包攬了天下第一第二后,睥睨眾生,除了相互約戰,再無其他人值得二人另眼相看并給予二人前進的動力。天下雖大,權位雖高,于二人終究不過是困頓難言的一口“旱池”。

唯有無有止境的武道、大道及天外之天,方為二人的“茫茫大湖”,容得下二人自由自在的任意遨游!

二人均有預感,若是有朝一日離開這方世界,二人多半會分道揚鑣,各奔“前程”。

時至今日,二人在天人之道上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在向著分道揚鑣的十字路口邁出或大或小的一步,而二人為了提升自身修為的每一個謀算規劃,亦是再一次加速這一過程。

只是二人各自心照不宣罷了……

梵清慧從墻壁上收回玉手,神情凝重道:“這是一種看來似云石但又帶有金精烏母那類鋼質的不知名物料所建,硬逾堅鋼,幾乎不可能開鑿破壞……”

說著她的視線又投注到墻壁及殿頂上的雕刻,娓娓道來,“這些浮雕造型高古,手工細致精雅,工程必然驚人的龐大,當非一時一地可以完成的巨構。其內容尤令人難解,描繪的都是奇禽異獸。

我在慈航靜齋雖曾閱古今典籍無數,更有靜齋歷代傳人悠游南北、踏遍天下所書手札,但對浮雕上的事物,卻是一鱗半爪都無從所知……

此宮殿的布局,和天上的三垣二十八宿、五星日月的運轉行度,有一種玄妙的契合,故而可以萬古常存,大略推論其建筑年代,可能上溯至三皇五帝的時期!”

言及于此,她向來古井不波的俏臉竟罕有的浮現絲絲驚嘆之色。(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