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三百九十三章 氣機感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氣機感應

第三百九十三章 氣機感應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1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嘩嘩嘩……”

濁浪濤濤,風帆蔽日。

數十艘樓船戰艦隨波起伏,在黃河的寬廣河面上浩浩蕩蕩,逆流而上,向著關中駛還。

“嗚……嗚……”

甲板上寒光閃爍,勁風縱橫,鋒刃破空嗚咽,如泣如訴。

史萬歲舞動著又寬又厚的沉重長劍,身形翻轉如龍騰虎躍,一招一式,大開大合,勢如千鈞,卻又如行云流水般順暢自然,舉重若輕。

肅殺之氣,浩然滿溢!

后方瞭望臺上,楊堅凝目俯視著史萬歲的矯健身影,由衷贊道:“僅止數日,萬歲的劍法竟已有了脫胎換骨般變化……裴兄果是名師出高徒,佩服,佩服!”

與他并肩而立的石之軒謙遜道:“普六茹兄謬贊了……萬歲能在短時間內即有如此非凡進益,乃是他悟性上佳,兼且刻苦用功之故。

在下豈敢貪功?”

稍稍落后二人半個身位的獨孤伽羅,瞧著史萬歲的劍法,亦不禁美眸發亮,卻又疑惑道:“萬歲的劍法確是氣勢森嚴,但似乎與裴兄的劍法并非同一路數?”

石之軒大言不慚道:“此劍法喚作嵩陽劍法,原本分長短內外共一十九路,乃是本門五大劍法流派之一,主修重劍闊劍,剛猛無儔,最適合戰陣殺伐。

在下也是考慮到萬歲將來很可能南征北戰,終生難離沙場,這才因材施教……”

“哦?”楊堅驚奇一聲,似有意似無意的問道:“裴兄師門竟有五大劍法流派,這可少見得很?”

石之軒微笑道:“五派劍法各擅勝場,以嵩山、泰山、華山、恒山、衡山此五岳為名,傳承多寡,不一而足。

后輩弟子學藝之時,各取所需,但最終能有多大成就,亦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憑造化罷了!”

楊堅微微頷首,并未再追問下去,否則就太過刻意了。但暗里卻搜索枯腸,將自家所知的門派一一回顧,看看是否有符合條件的。

石之軒給勾起有關全真和五岳武功的回憶,亦不禁浮想聯翩。

在武技招式上,前世與今世完全是兩個極端。

前世受限于天地元氣的稀薄和惰性。不僅練氣艱難,真氣積累和恢復緩慢,而且勁氣外放離體后,更難以及遠,消散極快。

因而鮮有人能夠修煉至內勁外放的程度不說,即使達到內勁外放程度的一派掌門,亦因勁氣外放出離體的遠程攻擊極其耗費真元,威力與消耗也不成正比,更遑論將精神融入真氣,遠遠的施展氣機感應?

所以絕大多數武者都不得不將心思聚集在招式的精妙與否上。青睞于近身搏擊,由此各門各派不約而同的窮竭智力,創造和錘煉出無數奇招妙式。

可惜,恰如唐詩宋詞之后,元明清三代再無此創造的詩詞巔峰時代一般,武林中的各門各派在創造招式的大浪潮過去之后,后輩弟子亦不免落入坐享先輩遺澤,一代不如一代的窘境。

不怪風清揚老是鄙夷五岳弟子說:“五岳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才,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

哼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了人家詩句,做幾首打油詩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機抒。能成大詩人么?”

可惜,即使風清揚此等能夠脫出獨孤九劍藩籬的高明人物,亦不免為眼界所限,不知武技招式,終究有其極限。

在普及了氣機感應的武林,所謂的“無招勝有招”再不足為憑!

這無關乎內勁的高低。僅是時移世易,技擊方式隨環境不同而演化的層次性差異。

天龍的內力或許普遍比笑傲高出不止一個層次,隔空而發的掌力、拳勁、劍氣等遠攻勁氣層出不窮。

然而同等級的高手交鋒,僅憑隔空勁氣相擊,實則與對耗內力并無不同,亦無甚技術含量,因而若要盡快分出勝負,終究得近身搏斗。

可在近身招式的層次上,天龍與笑傲,其實是大哥不笑二哥!

但大唐不同,大唐在勁氣力道的強弱上,或許比天龍高不了多少,然而在招式的理論層次上,卻比天龍和笑傲高出不可以道理計。

就像獨孤九劍,之所以將天下絕大多數劍法遠遠甩在身后,就是因為它深諳人體技擊竅要,以天下各門各派、各類兵刃的技擊之法為根基,反推其破綻。

單單理論起點,就已遠超尋常的招式套路!

可正因如此,獨孤九劍同樣有其局限性——可謂成也‘人體’,敗也‘人體’!

對付持刀拿劍的敵人,無論其招式怎么變化,深合人體技擊根本規律的獨孤九劍,都能尋出其破綻及弱點,并乘隙而入。

但在對付火麒麟這等完全不同于人類,刀槍不入,且攻擊渾無招式定理的異獸,獨孤九劍的義理霎時失效大半。

甚至,就連修成不滅金身,不可以常理度之的絕無神,獨孤九劍的劍理都會顯得很是捉襟見肘,不合時宜。

然而換了大唐主流的氣機感應,則又大為不同!

所謂氣機感應,用道心種魔大*法的話來說,就是一般練武者的真氣是一種波動,先天真氣則是更高層次和精微的波動,因能與人的精神結合。

而這先天真氣結合精神異力,離體外放,牢牢籠罩和鎖緊對手,藉此感知對手一切動靜趨勢的手段,便是氣機感應。

后天真氣或許也能勉強做到,但在距離遠近和精微程度上,卻差了先天真氣不止一籌。

特別是當兩個先天高手氣勢交鋒,氣機相互緊鎖,死死糾纏之時,更能藉由氣機感應,隱隱窺探對方的精氣神的微妙變化,且真實不虛,毫無作假!

即使只是尋常先天高手的氣機感應,只消籠罩火麒麟,亦或絕無神。即可瞬間感應出,火麒麟身上的舊傷疤處氣機薄弱,絕無神腋下罩門氣機混亂……

要害與破綻一覽無余!

氣機感應技巧的佼佼者,當屬不死印法以真氣測敵、知敵、惑敵的法門。不僅可以探知敵手體外的勁氣集中點和薄弱點,更能隱隱感應到敵手體內的真氣運行軌跡!

僅此一點,已然擁有‘劍心通明’、‘道胎魔種’的部分類似的能力。

這也正是氣機感應在層次上超過所謂“無招勝有招”的原因——“無招勝有招”仍在以眼耳感官尋找敵人的有形破綻,而氣機感應卻是以精神感知配合真氣在尋找敵人一切有形無形的破綻!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誰能在測敵、知敵的手段上更勝一籌,誰就能毫無疑問的占據極大主動,同時在氣機牽引之下,每一擊都是近乎本能般針對當前敵人的最有效的攻勢。

比什么“無招勝有招”都要更為自然而然,乘隙而入!

當然,氣機感應也不是沒有弊端——精神與心意一衣帶水,相互勾連。

因而精神極易受心念、情緒的影響,乃至于心意一亂,精神散漫,失去靈敏。不僅對敵手的氣機感應霎時失效,就連對自身精氣神力量的掌控亦會跌下巔峰狀態,難以發揮全力。

亦因此,高手氣勢交鋒時,喜歡用嘴炮打得對方心浮氣躁,然后乘虛而入,一舉克敵……看似勝之不武,實則是省時省力,惠而不費的無上妙法!

正所謂暴則神擾而氣亂,驕則真離而氣浮。酷則喪仁而氣失,賊則心狠而氣促……七情六欲充斥心田,均會不可避免的導致心猿意馬,精神感應失靈。真氣調動遲緩,乃是高手交鋒時的大忌!

特別是心靈有破綻的人,一旦與同等級的高手氣機交鋒,相互緊鎖,隨之精神無限集中,心靈的破綻就會立時呈幾何倍數的放大。繼而影響精神狀態,發揮失常,招致敗局。

所以大多數宗師級以上的高手,均會非常注意心境學養,有意無意間使自己一直保持在心平氣和,神怡氣靜,靈臺清明,無有遺漏的最佳狀態……

“哎……”

一聲嘆息在身旁響起,神思渺渺的石之軒轉過頭去,卻見楊堅正望著渾濁大河,同樣在神馳天外,乃至于眉頭緊皺。

不由笑道:“普六茹兄何故愁眉不展?”

楊堅苦笑一聲,不答反問:“裴兄此次隨在陛下身邊,屢次建功,名聲大震,深得圣心,本已積功升至驃騎大將軍,執掌萬余兵馬……

為何撤出河陰之后,又自請削減一半兵權?”

石之軒當然不會說自己已將皇帝宇文邕從身體到精神都完全打下烙印,隨時可將其變成自己的傀儡,根本不在乎些許兵權……

當即他笑了笑,不動聲色道:“普六茹兄難道不知,在下憊懶得很,不愛操勞實務,兵權嘛,能少一點,就少一點。

之所以只留了五千兵馬,就是考慮到再少的話,陛下不會同意,若是再多的話……嘿嘿,普六茹兄的戰艦都裝不下了!

否則難道要我率領萬余兵馬,千里迢迢的走回長安?

僅是想一想,我都枯燥得心里發毛……哈哈!”

楊堅搖頭失笑,“裴兄豁達,羨煞旁人……可憐在下就算想帶兵立功也沒機會,此次伐齊,僅是摔著水軍戰艦在黃河上吹冷風,從頭到尾竟一箭未發!”

石之軒眉頭一挑,微笑道:“普六茹兄放心,下次伐齊,陛下定會對你委以重任,何愁沒有沖鋒陷陣,沙場建功的機會?”

楊堅奇道:“裴兄為何如此肯定?”

石之軒饒有深意道:“聽說此次很有些積年老將只顧明哲保身,畏戰不前,令陛下很不滿意……”

楊堅目光一亮,閃過若有所思之色。(未完待續。)

PS:今日沒斷網,不要噴,是因臨時發現問題,著重修改了一下,先一章,剩下的明日早上八點……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