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華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元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劍出華山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元之始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元之始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11日  作者:血沃天涯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血沃天涯 | 劍出華山 


www〝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無彈窗!

夜幕降臨,涼風習習。

住持道顯出了禪房,抬頭望了一眼皎皎高懸的中秋圓月,悠然漫步,深入后院竹林,來到一棟簡陋竹樓。

一位中年僧人長身靜立在樓側走廊,目光一動不動的望著皎月,左手輕放胸前,撥弄念珠,無盡清輝灑下,似為他披上一層熒熒紗衣,清凈無塵之感油然而生。

道顯見此平淡空靈之象,立知師兄在其‘體性清凈,體與佛同’的修行之途上更增精進,不由暗暗贊嘆師兄慧根非凡,難怪能得師父青眼有加,傳承衣缽。

不過,一想到早shàng受戒剃度的那個小沙彌,道顯不由禪心微顫:神秀靈慧如斯,遠勝于任何絕世佳材,若非佛道高人轉世之靈童,又是何人?……收得如此佳徒,合該我禪宗大興于世!

竹樓上的中年僧人轉過身來,看著道顯微微搖頭,輕輕一嘆,“道顯師弟,你的心亂了!”

道顯身形一顫,聚念收心,輕輕吐氣,雙手合十,向著中年僧人微微一禮,“多謝道信師兄點醒!”

竹樓上的中年僧人,正是禪宗四祖道信禪師,與三論宗嘉祥大師、華嚴宗帝心大師、天臺宗智慧大師并為如今佛門燦燦升起的新一代高德神僧!

道信微xiào道:“今日你將那本經書送與他時,他如何反應?”

道顯答道:“他并不知那是師兄你的修行手札,其中記述著我禪宗真髓,多半以為只是一本普通佛門心法,反應甚是平淡。”

道信失笑搖頭,“師弟著相了!

我禪宗真髓,旨在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明心見性,現身成佛……

手札所載,不過是貧僧總結自身日常修行的些許體悟,實乃一家一姓之偏,非是什么甚深般若。亦非人人皆可參照修行之正法。

那位小沙彌能夠從中悟得幾分真果,皆屬其慧根緣法,恐非手札之功!”

道顯并未私自翻閱那手札,聞聽此言,不由若有所悟——禪宗重心悟不重成法,高僧的修行手札,乃是佛法禪意與武功心法一而二,二而一的東西。

鑒閱者若不能以自身心境契合此間佛法禪意,就算參悟一百遍。也難有所獲。

反之,一旦有所領悟,也就證明其人慧根深蘊,頗具禪心,與佛法緣分匪淺。

道信又沉吟道:“不過,我特意將手札署名為達摩智慧心經,而他既天資聰穎,見得‘達摩’二字。該當能夠猜得些許禪機,卻又無動于衷……

若非他心無掛礙。不縈于懷,便是城府深沉,亦或二者兼有……”

道顯聽得如此分析,并不在意,剛剛得了道信提點,他已明白。不論大德性格如何,正直或奸*猾與否,終究只是一時表象。

若大德真能從道信的手札中有所領悟,明了些許佛心禪意,心性自會漸jiàn修正。步入菩提智慧之門,而若大德難以領悟分毫,始zhōng是個普通沙彌,于禪宗何損之有?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心心相印,見性成佛……”

昏黃燈光下,石之軒正在細細閱覽達摩智慧心經,字字珠璣的經文自心頭腦海徐徐流淌,然而不一會兒,他就漸jiàn皺起眉頭。

并非他看不懂,悟不透,反而正是看得很懂,悟得很透,甚或其中很多語句,竟是他上一世就曾反復參悟過,并且受益良多,還融入元始真經修心煉性法門的禪宗真意。

若是在上一世,這些修禪心法即使悟得再透,也難以練出真氣,唯有在高深境界時修心煉神所用。

但這一世截然不同,藉由天地元氣的活躍靈性,只消按照戒定慧的修持法門,真正達到心法所述的種種禪意心境,自可破除虛妄,在有意無意間貫通五氣三脈七輪,匯聚人體生命精元,汲取天地精氣,修成精純佛門真力。

說到底,人體元精本也是天地元氣所化,此世天地元氣活躍靈動,則人體精氣也極為活躍,純憑上乘修禪心法臻至某種契合精氣靈性的心境,亦可于無意間煉精化氣,練成真氣。

反之,若是執著于五氣三脈七輪的肉*身表象,刻意施為,強行導氣,實則落了下乘,欲求不得。

待得看到“……心凈即佛,佛即是心……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人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礙……”等等禪宗四祖道信所提倡的禪法精髓之后,若是石之軒還不能猜透其中樞機,那可真是白瞎了上一世的‘教主心術’。

眼珠滴溜溜一轉,石之軒摸了摸尚未適應,頗感涼颼颼的光頭,暗忖:難怪道顯禿驢莫名其妙的說我與他沒有師徒之緣,原來是道信賊禿與本圣僧極有師徒之緣!

既然道信預定了本圣僧,那道顯還不乖乖識趣,做個中間人一般的過度師父?

低下頭再次參悟了達摩智慧心經一會兒,石之軒暗暗贊嘆:如今的禪宗心法,尚處于天竺‘五氣三脈七輪’與中土‘奇經八脈’的融合階段,有許多原汁原味兒的天竺干貨。

然而‘五氣三脈七輪’不過表象,天竺內功真正的精髓,只在開啟人體生命元精及智慧寶藏的秘訣,就像中土內功的經脈路線雖多種多樣,可真正的精髓只在精氣神核心修liàn妙法一般。

忽然,石之軒自然而然恒久舒展的微妙靈覺一緊,似是被宗師級的佛門高人以禪心感應遙遙窺探。

果然是道信……如此級數的佛門高人,全天xià又有幾人?

轉念間,石之軒聚性凈心,專注于參悟達摩智慧心經,似是深深沉浸其中,好半響眉頭皺起,喃喃道:“看來開始修liàn真氣之事。要往后推遲幾天……”

秋日朝陽徐徐攀升,暖輝遍灑,熏人欲醉。

“嘿……哈……嘿……哈……”

一乘寺東側的青石廣場,四十余青壯武僧分排就列,一齊演練拳腳,吐氣開聲。

石之軒就站在最后角落。認認真真的跟著眾武僧練拳,身旁還有三個十歲左右的沙彌,黑黑壯壯,本是附近的流浪孤兒,后被寺廟收容,法號分別是大木、大林、大森。

當然,以石之軒的毒辣眼光,自然看得出來,大木、大林、大森絕不像表面這么老實憨啥。或許是流浪生涯見慣了白眼,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察言觀色……

此時此刻,石之軒看似跟著眾武僧湊趣,練習寺中所傳的粗淺拳腳,其實僅是大致動作相似,身體運勁使力的訣竅,筋骨伸縮的節奏,都是另有玄機。暗涵他三世智慧之精髓,錘煉氣血之效不輸于任何筑基功夫。

眼看習武早課就快結束。大木趁著步法輾轉之機,靠近了石之軒,低聲道:“嘿……大德,別傻傻的死練了!

你沒聽說么,真正的高深武功,都以內功心法為主。像這種硬橋硬馬的拳架子,若是沒有調息口訣,根本難成大氣。

還不如回去參禪念經的好!”

石之軒瞥了他一眼,低聲道:“你倒是消息靈通,從哪里打聽到的?”

大林此時也靠近過來。一邊跟著打拳,一邊低聲嗤笑,“這又不是什么大秘密!

我們還沒入寺之前,就從一個老拳師口中聽過一絲半點兒,入寺后,也從這些武僧師兄的口中確認過!”

石之軒眉頭一挑,“那有沒有人告訴你們,在修liàn內功心法前,需要打熬身體,充實氣血,才能依心法練出真氣?”

大木、大林、大森三人對視一眼,齊齊嗤笑,大森不屑道:“這你也信?……明明是那些人舍不得內功心法,敷衍咱們!”

石之軒無語,自以為是的熊孩子……想了想,心頭一動,對他們正色道:“這是真的……我就有內功心法,可還不是乖乖練拳?

練拳腳,活氣血,乃是修liàn內功的預備筑基!”

在大木、大林、大森三人面面相覷之時,一聲小鐘清鳴,眾武僧收勢合十,齊齊散場。

石之軒自顧自來到青石廣場邊緣的假山旁,輕盈的幾個縱躍,就到了假山頂上,盤膝坐下,五心朝天,闔閉雙目,聚性止念。

大木、大林、大森三個小沙彌再次面面相覷,想要過去向石之軒問個清楚,但看到石之軒的姿態,亦猜到他在修liàn心法,不容打擾,三人只得憾憾離去。

入定猶如舉手投足的本能,石之軒漸入清靜忘我之境,心靈遁入虛空,無執無著,無住無礙,無我無人,無生無滅,亦無天地萬物,唯一靈不昧,萬念不生。

自然而然,即覺丹田元精暖暖,氣感郁郁。

道經有云,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

當此之時,若依常理來說,他就該導引氣感,循行任督,煉精化氣,成就第一縷真氣。

但他依然無動于衷,一靈不昧,萬念不生。

事實上,憑他的精氣神本源之強盛,積累之渾厚,自三歲起每次聚性止念,入定凈心,都會萌發濃烈氣感,若要練出真氣,不過一念之間。

但他深知在渡過人生苦海之時,肉*身寶筏不可絲毫有損,而修行根基實乃重中之重,萬萬不可輕慢。

過早煉精化氣,實乃揠苗助長,自毀根基,所以一直無視真氣的誘*惑,遷延至今,只覺萬事俱備,靈機已至,方才隨心而動,入定練氣。

不知過了多久,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石之軒只覺隱匿于精氣神深處的先天靈光微微波動,微妙感應之中立時多了無數熒熒閃閃的游離靈光……

不是充斥天地的自然精氣,又是何物?

心空意清,靈神忘我,心神外應自然元靈,內感元精元氣,三元合煉,煉心合氣,周天運轉,一元復始,乃成先天元始真氣!(未完待續。)

思︽路︽客www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無彈窗!

新書、、、、、、、、、、、


上一章  |  劍出華山目錄  |  下一章